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

遼東戰果陸續傳來,大體的情況彙總了軍報和地方奏書之後,身在中樞的杜如晦立刻就向皇帝進言,裁撤定襄都督府,改置州縣。

當然杜如晦不會提出改設羈縻州這種腦殘議案,如今的遼西漠南還有東部草原,蠻族的人口數量從貞觀三年之後,就控制在了一個微妙的水平線上。這種事情,普通百姓是察覺不到的,甚至朝廷重臣中那些不能參政知事的,也不會知道契丹有多少帳丁口,有多少圈牛羊。

不僅僅是契丹,南遷的室韋,向西歸附的靺鞨,有多少人馬,是要通報給鴻臚寺的人,然後鴻臚寺的人一式三份,一份自己留底,一份交由定襄都督府等邊軍,最後一份,是交由皇帝保存,內侍省和秘書省各有抄錄。

掌管錢糧的民部,反而是一無所知的。

不過,當羈縻州被打散,蠻族瞬間被強行漢化,或者類似大洛泊的核心建設,那麼這些數據,又會轉交給民部。

戴胄能夠迅速擺正位子面對張德,其中的一條重要因素就是:張公謹這個有名的老好人,居然有辦法讓契丹、白霫等遼西蠻夷,部族丁口能夠穩定地下降。

會殺人的驍將,在長安戴老闆見的多了,但像張公謹這樣幾近“十惡不赦”,卻有美名遠揚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克明,撤督府,置州縣,當時時機可否?”

李世民眉頭微皺,手中盤着兩顆象牙做的圓球。倘若老張在這裡看到的話,應該不難發現,這是沒有寫上編號的檯球。

嘎啦嘎啦作響,杜如晦就像是沒看到老闆在那裡盤弄象牙製品,當然杜天王更加不會去琢磨老闆是不是違反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人文主義關懷,他只想跟自己的老闆強調一點:“陛下,今時不同往昔,彼時契丹諸部人口鼎盛,勝兵十餘萬。灤河奚人遷徙之所,亦有契丹二部盤亙。定襄都督府數年經營,臣查閱奏本之後,甚是訝異。若奏疏無誤,貞觀五年契丹部衆,當在五十萬以上。”

杜如晦平靜地闡述着一個數據,李董一愣:“五十萬?”

“此類所計,不過土護真河至渤海一隅。臣大膽揣測,契丹、奚人及二族別種,當有百萬之數。”杜如晦面色如常,“突厥敗亡,餘部或有歸附,頑抗之徒,多爲室韋契丹等部所並。臣所言今時不同往昔,乃是草原部衆吞併興聚之變化,已一去不復返。”

草原上的廝殺吞併,不論是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其實都差不多。赤裸裸的適者生存,強者爲王。這也是爲什麼草原民族的父系血統來源極其複雜,和中原漢羌諸苗完全不同的緣故。

突厥敗亡之後,以李思摩爲首的投降派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對外,也就是中原王朝卑躬屈膝,二是對內,也就是突厥族人殘忍血腥。那些既不想卑躬屈膝,又無法直面殘忍血腥的部族,夾雜着氏族仇殺的感情因素,就搖身一變,祖宗變成了鮮卑或者匈奴。

然後就能堂而皇之地跟東胡後裔談一談合夥的事情。

如果沒有張德這條亂入世界線的工科狗,契丹或許會因爲這一時的部衆人口爆炸,具備了呲牙咧嘴的資格,而中原王朝,也會因爲擔憂契丹八部咬人,在遼西各地施行羈縻統治。

那麼過了數十年數百年,兩頭通吃的契丹人,或許會在某一個恰當的時機,乘勢崛起。

然而亂入的某條江南土狗,讓他的同族叔叔在風流瀟灑迷倒萬千少婦的同時,也莫名其妙地貫徹了“藍海市場就是爽”的概念。

於是本該人口爆炸的契丹八部,在被張公謹威逼利誘肢解成二部之後,又直接在一場徵遼戰爭中,打掉了三成戰兵。

整個過程中,定襄都督府扮演的角色,就是人口販子背後的金牌打手。而大賀窟哥這條原本驕傲的灰狼,現在連土狗都不如,只能卑微地惶恐地看着曾經的族人背叛契丹同族的旗幟。

然後,那些族人,那些反叛的別部契丹,就被打上了反賊的烙印,扣上了“不臣”的大帽子。

最後的結果,無非是作爲一個健壯的勞力,在礦山挖礦至死。

杜天王是知道遼西在做什麼勾當,自己的大兒子杜構和張操之在玩什麼小把戲,他也一清二楚。

在續命的那兩年,杜天王雖然要死要死沒死成,但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貞觀名臣……貞觀名臣怎麼了?貞觀名臣就不吃飯了?貞觀名臣就不能照顧自己的族人了?

更何況,房謀杜斷都是在合法的範圍內玩着皇帝可以容忍的套路。

如果說江南土鱉是因爲社會結構上的超前見識,使得他毫不猶豫地爲了小霸王學習機的誕生放棄了千古一帝天可汗,那麼房謀杜斷就是不但享受到了一代名臣一代名相的殊榮,更是在忠君任是之餘,讓自己的子孫不至於在自己嗝屁之後就被清算。

總之,要死要死沒死成的杜天王很感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杜天王對二兒子杜荷信心十足,他堅定地相信,只要自己一死,這個兒子一定能夠拉整個家族下水,然後一起死。杜二郎有這個能力,作爲杜二郎的爹,杜如晦對此堅信不移。

所以,在老張忙着挖帝國主義牆角,希望廣大權貴階層儘量走向“共和”,當然了,貴族共和還是世家共和還是什麼其他什麼新貴共和,都可以。在這麼一個挖牆腳行徑的同時,杜天王也不是閒着沒事幹的。

家族興盛擴張,杜氏沉浮百幾十年,杜天王連和親叔叔拔刀相向都做過了,還有什麼好怕的?所以,他需要杜氏能夠參與到徵遼後續的瓜分狂歡中去,同時又能夠不沾染葷腥,再同時,還能讓皇帝倚重自己的“決斷”。

河北道、定襄都督府、遼東,北地的拼圖就這麼串聯起來。工科狗把登萊、東海加上,稱呼爲環渤海經濟圈。

杜天王不知道什麼經濟圈不經濟圈,但他知道幾樣東西,在這一塊地方,因爲石城鋼鐵廠,因爲大洛泊,因爲登萊滄州諸地港灣碼頭,使得這一個地區,不僅僅有便宜廉價的勞力,還有華潤號這等驚人的財貨,以及扔在那裡數十年沒人折騰的土地……

於是,儘管大唐的宰相沒學過經濟學,但他在長安城,也能搞明白萬里之外的勞動、資本、土地三樣東西的重要性。

當張德還在養傷,擔心着鄭觀音是不是要攀扯他的時候,朝廷又出了決議,赤山以北,大洛泊以東,增設鬆州;饒樂水以南,遼水以西,增設漠州。二州草場重新編輯造冊,以賞軍士,制度有類永業田。

這個政策對河北道以南的人並沒有吸引力,但是對於河東河套河北早就見識過青料好處的燕趙幽冀之輩來說,不啻爲一夜暴富的福音。

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十九章 工程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十章 提督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十章 毒啊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三十章 謀生第七章 予其誓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五章 傳道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三十章 深挖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二十章 玩火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十二章 衝突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七十四章 認清現實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
第二十七章 更名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十九章 工程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十章 提督第九十九章 摸底第八十六章 打聽消息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八十九章 給人撐腰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十章 毒啊第九十二章 胃口第三十章 謀生第七章 予其誓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三十章 迷途羔羊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四十六章 饕餮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六十五章 春天(春天的票!)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五章 傳道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七十七章 貞觀第三十章 深挖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十二章 不摻合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八十六章 略有不同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六十四章 怨念(一會兒還有)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三十三章 如狼似虎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二十章 玩火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十二章 衝突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七十四章 認清現實第十七章 瘋狂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