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浪裡白條

有些消息,級別不夠的話,根本連脈絡都搞不清。薛大鼎作爲一州刺史,能知道房玄齡祖籍在清河,門庭在歷城,能和清河崔氏拉上交情,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但他到底不是中樞出身,很多事情,遠不如張德知道的多。

京中寶馬,除了李董之外,擁有最多的,無非就是那些軍中宿老。李奉誡拿了李震的腰牌,在李勣那裡借了兩匹快馬,然後就把消息連續從長安送到洛陽,洛陽送到滄州。

“原來如此,鄭王李元禮遷徙徐王,如今是徐州都督了。”

李元禮比張德小三歲,也是個小郎君,時常在務本坊外求着程處弼他們帶他玩。也是個喜歡騎馬射箭的熊孩子,要不是皇家管的嚴,早就出來浪的飛起。

“奉誡這消息來得及時啊。”

如果只看這次山東士族迎接房玄齡,清河崔氏青州房接待,也沒有什麼不妥之處。畢竟房家的門庭如今是在歷城,歸屬青州,而不是什麼祖籍清河。

可是張德把一些消息串聯了起來,首先李奉誡快馬傳來的一個消息,皇帝讓李元禮遷徙徐王。而徐王的母妃是郭婕妤,郭婕妤又是貝州刺史郭孝恪的阿姊,而李元禮被封徐州都督,都督府司馬則是崔弘道。

而崔弘道,正是接待房玄齡的人。

繞了老大的一個圈子,結果都特麼是自己人在玩。

“唔……奉誡倒是有心了。”按照李奉誡從忠義社打聽來的消息,今年朝廷可能會把郭孝恪從貝州調走,可能是去趙州,還是在河北道。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人提舉郭孝恪爲左驍衛將軍。

這就有點兒意思了,雖然張公謹現在不管事兒,可他到底是左驍衛的大領導,而且還是老領導。打突厥的時候,還給李靖做了副手,軍方地位不弱。如果郭孝恪真的混了一個左驍衛將軍,那麼就相當於張公謹的二把手。

名義上,郭孝恪就算是張公謹這一頭的。

別的不好說,張德藉着這個名頭,都能和郭孝恪這個貝州刺史坐下來拉拉家常。叫一聲世叔,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好!”只要有這麼一層關係,清河崔氏那邊,也能談,別的不敢說,他好歹也有個樑豐縣男的頭銜在。加上張公謹當年起家,清河張氏也有相助,同是揮公之後,這香火情還是能講一講的。

不過張德並沒打算通過清河張氏來和清河崔氏溝通,這就是個砝碼,增加自己的份量罷了,實際意義並沒有多少。

“看來李二這回沒有急着弄鋼鐵,估計還是在清河崔氏身上。”

老張想到這裡,頓時笑了,既然如此,就先趕緊把河北道經營好。這裡和關內道不同,關內道被李世民吃的死死的,雍州一帶更是李氏的基本盤,想要使壞,太難了。河北道不同,張德來了河北之後,有數州跟他有來去。

最重要的,現在做茶葉生意,走北邊草原,他是完全不怕的。張叔叔一個調令,就能讓定襄軍免費幫張德做保鏢,理由還很充分,震懾契丹嘛。

唯一制約張德拿着茶葉大撈特撈的,不是什麼物流人工或者市場,而是產量。茶葉不是羊毛,薅羊毛不挑羊,可茶葉它挑樹啊。

只有三年四年的茶樹,才能進行採摘,而且單位畝產也不過是三十斤左右。註定了茶葉不可能賣成白菜價,別說唐朝了,就是一千五百年後,這也是沒辦法解決的事情。

除非茶樹的葉子全擼光還能馬上用霸王洗髮水長出來,那麼賣成白菜價,也沒人說什麼了。

老張拍文科生領導馬屁的時候,也知道了一個不起眼的小知識,那就是全國產茶的省份有十八個,茶園總面積勉強突破四千萬畝。

這可是工業化完成的中國,在現代化農業技術和茶園管理條件下,也沒辦法讓茶葉徹底變成鹹菜,唐朝就更別想了。

貞觀年的茶湯,他放蔥!

關於茶葉摟錢,老張唯一慶幸的是自己老家是江陰,蘇州府地面上,比他有錢的沒他人脈廣,人脈廣的沒他有錢,完美啊。

然後湖州徐家是他老丈人,環繞太湖的所有茶園,他都能通過人脈納爲己用,更完美。

隨後越州錢家,也就是會稽錢家,因爲死鬼老爹張公義炫富勝出的緣故,會稽茶山不說盡數落入張氏魔爪,起碼也是沾了很大的關係。就是現在,會稽錢氏的當代宗長錢範,還拼盡心思想要從江水張氏手中奪回曾經的基業。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自從張公謹叫張德去了京城之後,江水張氏在江南,越發地有錢,也越發地任性了。

茶葉來源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在於擴大茶樹種植面積。關內道的經驗,就沒辦法放在河北道了。

關內道比如懷遠城,耕地面積記錄在冊的,連二十萬畝都沒有。可是河北道只要不是多山的縣城,最少也是五十萬畝。所有上縣都在百萬畝以上,萬頃良田真不是說說的事情。

只是土地利用率,此時還毫無意義,光一個糧食產出,別說和河南比,連河東都不如。張德提議種茶樹,薛大鼎之所以同意,正是基於現實條件。糧食虧空是人爲因素,跟土地無關。但要讓治下百姓老老實實摟着老婆造人,然後努力幹活,沒點好處,誰也不是傻的。

河北並不適合種茶樹,條件對茶樹來說,有點艱苦。降水量日照都不合格,不過土壤礦物倒是合適的茶土,硬要種的話,一年也能收點,但要說和南方那樣一年四季都能搞,就別想了。

薛大鼎並非沒有找農學高手詢問過此事,但再三考慮之後,針對滄州地廣人稀的情況,發展茶樹種植園,可以十年之內做個過渡。一是有了一筆收入,二是茶園相對於農田,伺候起來沒那麼繁複,單位土地束縛的勞力相對很少,三是本地無主之地實在是太多,加上又經常做黃泛區,細分耕種毫無意義,統籌規劃,反而更加合理。

其實張德也很清楚,茶樹最北一般也就是河南,然後往東綿延到山東半島,河北基本是沒什麼產量可言的。

可現在茶葉均價兩三百文,這還是在茶葉大宗交易的市場脫手價。進入消費市場,還要增補一二十文,入隴右党項人地盤,直接就是六百文,入吐蕃則是八百多文,接近一貫。

至於金山以北,那真是一貫的價錢,李思摩要不是手頭沒有那麼多茶葉,他能包三十萬貫左右的銷量。

比起一千五百年後,在公元七世紀的貞觀年,茶葉處於一個極端的供不應求。

李世民和清河崔氏要是談妥的話,大唐經濟圈以內兩三千萬人口的市場,足夠賺出一座鐵打的太極宮。然而老張卻並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如今掌握最多海船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

除了蘇州原本的海船,蕭二公子提供的大匠和工人,還能提高尖底船的生產規模。

一艘尖底船的噸位大概在一百五十噸左右,一船粗茶,算一百文一斤,就是三萬貫毛利。如果走新羅這條線,去的時候賣茶葉,回來的時候載着新羅婢,一夜暴富就是這樣的簡單。

如果硬要對張德現在的船隊實力一個描述,李董代表世界政府的話,老張他就是四皇之一的白鬍子,規模特別大,船隻特別多,人脈廣實力強,可惜美中不足武裝力量差了些。

就算現在朝廷想要開始造船,生產速度遠遠比不上張德。而且老張在滄州的新船塢又要修建,漳河河口的造船廠也已經規劃完畢,露天造船船塢已經開始新建第一艘河北道產出的尖底船。

短期內,或者說五年之內,渤海黃海東海,沒有人能夠在海貿上挑戰張德的地位。

而就算清河崔氏想要弄船隻,也只能選擇合作,清河崔氏也沒有辦法直接強取豪奪,因爲同張德合作的人中,有博陵崔氏,有孔家,有虞家,還有南朝遺族,以及左驍衛左衛左武衛的新貴,還有太上皇李淵。

哪怕清河崔氏聯合李董把張德一干人等全部幹了,他們也沒辦法短期內就盈利,因爲如果是海貿的買方對象,在蘇州市舶使虞昶幫忙之前,江水張氏就已經經營多年。自長江口北上,以琉虯爲中轉,獲利雖然沒有直達東瀛或者新羅百濟那般豐厚,卻也有了一套人脈關係。

不論是客觀現實,還是主觀意願,李世民和清河崔氏,都不會選擇對抗,這是一種理性思考,哪怕從內心出發,李世民巴不得張德去死……

所以,考慮了自己的優勢,又整合了房玄齡這次做採訪使的所有情報,再加上對皇帝個人意圖的分析,張德大膽斷定:他十六歲這一年,光茶葉,少說也要賺個二十萬貫。

金山銀海錢爲浪,老張爲了努力造出小霸王學習機,那必須得變成銅錢浪潮裡面的白條魚啊。

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四十四章 福澤幾代第四十章 開搞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十八章 傳信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十一章 興旺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九十七章 疲憊不堪第九十章 宰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八十九章 扒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九十五章 威震華夏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四十六章 手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十八章 求援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二章 殺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五十章 擴散第六十幾章 推油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十二章 衝突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四章 靈前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二章 讀書識字第三十九章 終始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六十一章 回憶狗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
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四十四章 福澤幾代第四十章 開搞第九十四章 在川上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十八章 傳信第二十三章 一年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六十二章 古語有云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十一章 興旺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九十七章 疲憊不堪第九十章 宰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八十九章 扒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九十五章 威震華夏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見君王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十六章 土狗的陰損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四十六章 手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比帥勝出張叔叔(一更求票)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十八章 求援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五十三章 結果論第二章 殺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五十章 擴散第六十幾章 推油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十二章 衝突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四章 靈前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二章 讀書識字第三十九章 終始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八十六章 進京三件事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六十一章 回憶狗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