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

“韓五!有個女郎尋你,說是甚麼慕斯部的。慕斯部是哪支胡人?”

“去去去,一邊去,打聽俺的私事作甚?滾滾滾,再看俺回來扒你褲子戳你腚眼!”

“好龜孫,老子站班給你帶個口信,入孃的好心沒好報,呸,滾你的鱉孫!”

“俺日你的親妹,下旬輪休,俺請你吃葡萄釀,這總好了吧。老子這光景得攢錢,得省着話。”

“騾子弄的東西,你比我還多拿二貫貼補,吃個葡萄釀還恁般摳搜,去你孃的!”

兩個大兵互相對噴着垃圾話,卻都是沒個正形,換崗下來的大兵隨便洗漱了一下,倒頭就睡,只片刻,就在大通鋪上鼾聲大作。

天氣雖然熱,但兵營和別處不同,休整的乾乾淨淨,又是通風,還專門壘砌了遮蔭的高牆,雖然是夯土的,卻也有用。加上兵營下方還有“井渠”通過,倘使繞着臺階,從“地下室”走過,便能發現,這“井渠”儼然就是地底的街市一般,只是沒有人罷了。

“井渠”主要是爲了灌溉,又避免了太陽直射讓水份蒸發的太快太過,同時還降低了附近的溫度,使得西軍子弟,多少日子要好過一些。

那些原本哭哭泣泣的“崔氏女”,嫁給某些西軍大兵之後,才三天光景,就再也不哭了。至於自家丈夫是不是能吟詩作賦,還是說能儀表堂堂,不重要,一點都不重要。

能在磧西有一套“冬暖夏涼”的房子,有公務員或者國家編制,有國家幹部補貼和福利,還要啥人文情懷?

貞觀十七年依法“卸甲歸田”的西軍人員雖然不多,但總歸還是有的,其中還有校尉、旅帥一級的軍官。

通常情況下,這種人都是要去京城找“太尉”送個禮啥的,然後送禮不成,就到街上賣個祖傳寶刀,再然後碰上牛二牛三牛四牛五啥的,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西軍中下層大多數都沒什麼江湖地位,家門要麼不幸要麼破落要麼壓根就不存在破落的機會,總之,和“萬騎”不一樣,邊軍底層是真·屌絲。

唯一不同的是,邊軍的屌絲特麼的能打,這就有點不一樣了。

即便是高層,比如說像安菩,他爹有首倡反突厥之功,性質不同,屬於當年長安城豎起來的胡人典型。沒有安西里這樣的典型,後續比如像《斛薛少年曆險記》,就很難上映。

至於夷男那個倒黴蛋,是真撞在了一幫莫名其妙的鐵板上。畢竟,在某條土狗非法穿越之前的時空,這光景,哪有這般堅硬的煎餅攤子?

西軍中堅的騎兵主力安菩尚且是個複雜的屌絲二代,何況別人?於是,不管是不是因爲“崔氏女”,也不管是不是因爲滾回京城沒門路進入兵部坐班,總之,西軍中原本應該回老家務農的屌絲們,選擇了留下。

遷戶口嘛,這一點程處弼還是能做到的。

即便是程處弼不幫忙,通過華潤號或者敦煌方面,照樣可以混入“糧食換產本”的隊伍中去,就是名聲不好聽,商賈賤業。

於是爲了保證自己“農民階級”的純潔性,在落戶磧南磧西的時候,這些個娶了“崔氏女”的牲口們,在戶口本的成份上,填的是“世代務農”。

畢竟,沒有漢人經營的田地,在西域這地界,和刀耕火種也沒什麼區別。爲數不多的水利系統,還要上溯到西漢年間,簡直卵痛。

打一口井挖一條溝,可談不上什麼水利系統。程處弼駐軍之地,工程隊整理“井渠”的地界,基本就是在漢朝遺蹟之上,進行開發、強化,然後出高爆率的裝備……

水利系統,的的確確是畝產一千八的重中之重,在農業上,其重要性,還要在化肥之上。

硬要做個比較,水利工程是雪中送炭,化肥工業是錦上添花。

在磧南、磧西的治安環境逐步穩定的當下,加上一場天災導致的“收買人心”,敦煌方面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使得磧南、磧西的水利設施得到加強、拓展。而正是有了這個基礎,身處西域多年的西軍子弟,才深知留在西域“務農”是有前途有門路的。

否則的話,無論如何,退伍復員之後,姨娘養的才留在這地方跟胡人一塊吃沙子。

而實際上“轉業”之後的西軍大兵,還真沒有少賺。“務農”自然不必多說,哪怕只是從關內招募農工,一年一結,也有勞力來維持幾千畝地。

但實際上這些轉業軍人主要的收入,並非是田地,糧食大部分都拿到了敦煌,或者直接在磧南磧西且末諸地的敦煌方面衙署交換了“鹽業產本”。

有了“鹽業產本”,就能合理合法地倒騰鹽巴。

然而鹽對於轉業軍人來說,利潤依然不大,畢竟,誰能保證一定買你的鹽呢?軍隊裡面用的都是青海鹽,還是青海軍自己產的,兄弟部隊,得優先照顧。

再說了,青海軍的上峰,脈絡上來說有兩個,一個是李靖,一個是侯君集。後者跟西軍交情又這麼深,還是老領導,眼下還是京城首長,首都首長的面子,你不能不給吧。

所以,倒騰鹽給蠻子胡人,才能弄點牛羊馬騾什麼的。

可這個對專業軍人來說,一年兩三千貫的,有啥折騰的意思?沒勁。

旁邊就是軍營,老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不是很科學很合理的事情嗎?

於是,在貞觀十六年的時候,程處弼就通過華潤號、順豐號還有安利號,弄了一個臨時被服廠。當時被服廠的工人,主要都是胡人,原材料主要是羊毛、駝絨、西域麻以及少量的磧北生絲。

在貞觀十七年,幾個旅帥、校尉“退役”,又打下了疏勒,驅逐了西突厥最後的磧西主力,磧西南被服廠,正式成立。

這一年,在磧南已經種植了兩萬畝左右的棉花,全是河北在貞觀十六年弄出來的“滄州三號”棉,棉絲更長,皮棉增產百分之五。

程處弼能夠弄到兩萬畝的棉種,在當時,震驚了整個棉花市場以及民部各司衙門。要知道魏王李泰本想在河北說“給本王一個面子”,結果別說棉種,一百棵苗樹都沒弄到。爲了此事,李皇帝在君臣小會議上,還發了脾氣,說河北道是不是藐視皇族。

後來還是馬周從中調和,纔沒讓這件事情擴大化。

而西軍的轉業軍人真正撈錢的地方,就是在這裡,整個西軍,尤其是野戰部隊的“衣食住行”消耗是相當驚人的。西域又沒有稱心如意的衣裳吃喝,有了“自己人”,那肯定是美滋滋了,至於價錢擡個採購價一倍,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西軍的大頭兵屬於“有錢花不出去”,而又被嚴格禁止賭博的蛋疼羣體。有心揣着幾個銀元出去“花天酒地”,面對皮膚粗糙頭髮焦枯的尋常胡女,根本是下不去屌,硬都硬不起來,就這種檔次的,還不如自己的戰友好看,憑啥還掏錢?

有些“帶路黨”本想對症下藥,給“皇軍”整點上檔次的“花姑娘”,奈何沒門路不說,因爲戰事頻繁,爲了防止奸細,程處弼怎麼可能讓大兵們去找胡女發**力?還不如讓他們自己關起門來划拳誰做攻誰做受的好。

有鑑於此,轉業軍人想袍澤之所想,急袍澤之所急,磧西磧南的“臨時婚姻介紹所”,就應運而生。

不敢說效果斐然,但多少讓程處弼要放心一些,只是軍府參軍三令五申要注意要深思熟慮,可還是有大兵真動了感情,從“納妾”升格到了“娶妻”。

程處弼大發雷霆,但崔經作爲江湖老鳥,就建議程處弼不如順水推舟,豎幾個典型,以示唐朝親善。

原本程處弼想說你個老東西懂個卵,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武漢來了一封信,居然和崔經的意思一樣。

於是就豎了兩個典型,一個道上大哥們都認識,獨臂將軍王祖賢,他老婆就是羌女,眼下還在長安城帶孩子。不少羌人跑去懷遠找活幹,都是因爲這個原因。另外一個就牛逼了,乃是韓擒虎之後,人稱“韓五郎”,他不但是尋了個胡女,而且根本不顧諸多“世伯”託人帶話訓斥,堂而皇之地宣佈,他在年底結婚。

而且這個胡女還不是和疏勒、且末那種“有類中國”的人種,連黑髮黑瞳都看不到,直接就是紅髮碧眼。是吐火羅的一個名叫慕斯部的小部落出身,而且老家還是山區,之所以到這裡,純粹是“捕奴隊”的功勞。

正所謂你情我願,程處弼儘管明知道韓擒虎之後弄個胡女,哪天回到長安洛陽,他肯定是要被人狂噴的,但韓五郎自己都沒意見,他有什麼辦法?

硬着頭皮頂着關內的萬千口水,程處弼就把韓五郎豎成了典型。

儘管不少人都覺得韓五郎有點“重口味”,但一想到他是韓擒虎之後,連虎都能擒,何況是一個紅毛碧眼的胡女?

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七十二章 富礦(推薦票!)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三十九章 萬里海角第四章 太年輕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三十六章 衛公人情第九十九章 成長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來的石頭第二十章 玩火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七章 總督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十八章 投資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七章 靠山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十章 歪腦筋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十五章 閒聊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七十二章 富礦(推薦票!)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年獸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四十章 爭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十四章 飛揚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
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日上三竿第三十章 利令智昏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七十二章 富礦(推薦票!)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三十九章 萬里海角第四章 太年輕第九十章 瓜丁之旅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七十五章 日天的眼神第二十五章 放下屠刀不成佛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三十六章 衛公人情第九十九章 成長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十一章 自己搬起來的石頭第二十章 玩火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七章 總督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十八章 投資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十五章 唐代閃婚(一更)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七章 靠山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八十二章 夕陽紅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五十幾章 杜斷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十章 歪腦筋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十五章 閒聊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二十二章 道理相通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七十二章 富礦(推薦票!)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五十八章 年獸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四十章 爭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十四章 飛揚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