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出閣

趙王府。

還是黃昏時分,府中已燈火明亮。

華燈初上,府中的奴僕家丁都在忙碌着準備晚餐。

書房。

李超正在寫着奏章,承乾一心想要做事,但他畢竟才十一歲,連冠禮都沒行。不行冠禮就只是孩童。

“臣請爲太子加冠,《左傳異議》曰,以星終爲年紀,十二而一週,於天道備。所以人君十二始冠,冠,弁也,行之於廟。漢已還,間有即位而冠者,皆出於不得已也,故改其名爲加元服,皆漢儒因事旋講,實非古也。《冠義》雲:“冠者,禮之始也,王教之本。”

“今皇太子未成,俾冠而臨國,冠道未成,不冠而臨,豈可以童子之道理焉?”

“臣竊以爲茲事體重,今太子殿下有意出來任事歷練,臣以爲此乃好事。”

按古代禮制,男子二十而加冠,當然人君比較特別,所以十二歲而冠。太子是儲君,也是十二歲而冠。本來承乾也是要到後年滿十二歲加冠,但李超認爲太子要出來做事,總不能不冠而監吧。

太子確實還沒到加冠年齡,但不加冠出來做事,就顯得不莊重正式。

從天子到庶民,加冠禮都是成人的標誌。

周代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在位之王去世,嫡長子無論年長或年幼都可以即位,但若未成成行冠禮則不可親政。

加冠,也意味着可以視事。

李超請求皇帝提前一年爲太子加冠。

加冠後的太子就算是成年太子了,就能真正的視事,若是李世民這個時候掛了,那太子繼位,就能直接親政,而不是要等到加冠之後才親政。

不過現在李世民還這麼年輕,剛二十八歲的李世民當然不用擔心掛掉。

或者說以後李世民離京,那太子監國,就是真正的監國之權。

寫到這裡,李超猶豫了會,還是繼續寫了下去。

後面寫的已經不是皇太子加冠,是皇子出閣制度。

李超建議皇子十二歲出閣,出閣也就是搬出皇宮,出就外第。同時,出閣后皇子不僅有出就外第,還將有開府置屬以及出班外廷的三種權力。

因爲大唐對皇子封建,因此李超建議的是皇子六歲讀書,十二歲出閣,待其滿十五歲,就讓他們之國就藩。

這也是對太子承乾的一種地位鞏固,十五歲的皇子已經可以算是成年了。

天子、皇太子十二歲而冠,皇子十五歲而冠,百姓二十而冠。

加了冠禮後的皇子,就不能繼續留在京師,得到封國就藩,非奉詔不得私自離開封地。

六歲進學,十二歲出閣,十五歲之國。

歷史上承乾跟李泰斗的厲害,最終讓李治白白撿了天下,主要還是李泰一直留在京城。雖然歷史上李世民的世封制沒能推行下去,但也有分封皇子任地方都督,可李泰卻一直沒有出京就藩過。

現在李超也得幫着承乾謀劃這些事情。

承乾對李泰說的那句,我的東西我不給你,你不能偷不能搶的話,還是讓李超大爲震驚的。想不到十一歲的承乾,就能說出這麼霸氣的話來。但從這話裡也看出來,年輕的太子對於權力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

承乾是自己的學生又是自己的女婿,自己不幫他幫誰啊。

寫好後,李超仔細檢查了幾遍,最後又謄抄一份。

李超的摺子有特別通道直接呈給皇帝。

摺子當天晚上就進了皇宮,呈到了李世民的御案之前。

“爲太子提前行冠禮!”

“皇子出閣就藩制度!”

李世民還以爲是攻打林邑的計劃,卻不料打開來居然是這麼一本奏摺。

“李超的手未免也伸的太長了些!”

李世民冷哼一聲,皇家的事情他插什麼手。

不過心裡不滿歸不滿,最後他還是仔細的看完了,而且看了三遍。

次日朝會,李世民把李超的奏摺讓百官傳閱,同時宣佈太子將負責主持西運河修建一事。

兩件事情放一起,百官們也明白這個提前冠禮是在爲太子出來做事準備的了,只是好多人不太明白的是,太子才十一歲啊,真要讓他主持西運河這麼大一個工程?

而且,堂堂太子,負責挖運河?怎麼都讓人覺得,哪裡有些不太對勁。

“臣認爲可爲太子行冠禮!”中書令房玄齡出奏,支持李超的提議。他對太子是向來支持的,太子打小聰明且早慧,此前還短暫監國過,雖然說漢京之亂時表現不夠完美,還顯稚嫩,但已經極爲難得,遠超同齡人。

現在太子想早點出來歷練歷練,做點實事,練練手,他當然支持。西運河工程雖大,但也遠不如東運河,太子掛個帥,下面有具體的人負責,肯定沒問題的。

不過也有許多大臣,目光卻是盯在了李超奏摺上關於皇子出閣就藩的制度上。讓皇子們六歲開始讀書,這倒很正常,本來就是如此,但到十二歲就出閣建府,這就不一般了。

十二歲的皇子,跟現在的太子差不多,正是在正要懂事的年紀。留在宮裡,確實會對太子有些影響的,畢竟太子都早已經入主東宮了,若讓皇子一直呆在宮裡,特別是如嫡皇子李泰李晉這樣的皇子呆在宮裡,常伴皇帝皇后身邊,皇帝皇后難免不會特別寵愛他們,萬一到時李泰他們侍寵要奪嫡怎麼辦?

不得不防啊。

太子承乾是嫡長子,太子又冊立的早,到現在都快五年了。朝中上下,自然是支持太子的,太子名正言順,他的太子之位不動搖,朝局也不會動盪。

大家都喜歡穩定,有幾個人真正喜歡動不動就來個玄武門來個漢京之亂啊,那可是得被迫站隊的,站錯了就得掉腦袋,甚至身死族滅。

在唐以前,皇子幼時養於宮中,成人後從宮中遷出居住,稱爲出閣。一般,都是在十六歲前就要出閣,李超直接弄個了十二歲出閣,更早,也對太子的威脅更小。

皇子出閣需要皇帝正式頒佈詔令,舉行儀式,可閣後就相當於外朝臣子,可參加朝會。但不得皇帝召見,是不得再擅自入宮的。

因此,皇子一旦出閣,就與宮相相隔,與羣臣同列。

出閣,賜府第,開府置宮,擁有自己的依仗、護衛。

如長孫無忌這樣老辣的人,就一眼看出李超的這封奏章,表面上是以提前爲太子行冠禮爲主,但實際上真正的用意卻還是的面的這個皇子出閣之國制度。

承乾是他外甥,李泰李治也是他親外甥,李恪那些就算不上他外甥了。但就算同是親外甥,承乾李泰李治三兄弟,在他的眼裡也是地位不同的。

長孫無忌當然是全力支持太子的,他沒有理由卻支持另外兩個外甥。

李超的這道奏章,保證的是太子的利益,與長孫無忌和長孫家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

“陛下,臣完全贊成太師的這封奏摺,太子需要提前加冠禮,皇太子出閣之國也應當定下一套制度。”

宰輔們打頭陣支持,其它大臣也沒理由反對啊。雖然提出這道奏章的人是李超,一個讓大家心裡羨慕妒忌恨的傢伙,但朝堂上,還是一致贊同。

行冠禮之前,加冠的皇太子需要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宮觀,行冠禮之時,從臣詣奏告天地、祖宗。

因此,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情,必須得先由太史局選好吉日,太常寺參考舊禮,官吏置辦冠禮需要的相關儀物,最後在貞觀殿舉行太子加冠禮。

這僅比冊封太子、太子大婚的禮儀稍小點,冠禮當天,文武百官還要按上朝的次序站立,觀禮。

一般情況下,太常卿掌冠,以三師三公贊冠。

然後皇子依古禮,三進:一進折上巾,再加七樑冠,三加九旒冕。加冠後還要宣讀皇帝詔書,詔書裡皇帝要賜予表字。

皇太子的冠禮會非常隆重,既然已經決定提前爲皇太子加冠,那麼這些事情就得開始動作起來。

選吉日,做好各種準備。

太史局、太常寺等都會很忙碌,此外禮部也一樣要協助。

連皇帝,也得先爲太子想好一個表字。

李超官居一品,位爲太師,因此贊冠的任務就交給了李超。

掌冠、贊冠各一人,太常卿掌冠,負責端帽子,李超負責贊冠。

шωш¤Tтkan¤¢o

贊冠,就是在冠禮上爲之贊唱司儀。

太史局,掌天文地動、風雲氣色、律歷卜筮。後來也稱爲司天臺、天文院、欽天監等名。總之,在大唐,只有太史局纔可以觀看天象,推算占卜這些,其它私人搞這些,就是違法。

太史令回來後,把任務交待下去,馬上選一個黃道吉日。

“李丞,三天之日把吉日選好。”太史令對手下的年輕官員太史丞李淳風道。

李淳風今年二十五歲,曾經得劉文靜推薦入李世民麾下,在秦王府做過記室參軍,因對天文曆書方面很有天賦,被李世民調入太史局任職。

“無需三天,我已經推算到明年正月初八,就是一個黃道吉日,三年之內,都沒有比這個日子更好的吉日了。”李淳風笑着說道。

推薦本書《唐朝小農民》,一個小護士寫的!

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1164章 過堂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914章第593章 四猛八大錘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1028章 越國王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1052章 五殺神第1100章 恩惠第1420章 賣封地第191章 吃醋第138章 護士長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581章 護犢子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1432章 戰爭稅第227章 過河卒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00章 黑太子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030章 廢帝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484章 立碑第331章 去洮州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136章 征服第788章 投降第816章第264章 暗箭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561章 賀太平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1059章 帝王術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449章 忘本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539章 軟腳蟹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1411章 國相第1035章 大清洗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358章 慫了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227章 過河卒第308章 從軍行第96章第1040章 弒君第259章 學士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802章 趙國第641章 衆怒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1058章 異姓王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751章 太上皇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179章 東宮衛士開路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1561章 賀太平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604章 遭天遣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1475章 牛魔王第1055章 武三娘第840章 五軍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
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1164章 過堂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六十五章 日入百萬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914章第593章 四猛八大錘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1336章 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第658章 朕的太子越來越像李超了第1028章 越國王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1002章 清洗 感謝yyww668的萬賞!第1530章 中華幸甚第1052章 五殺神第1100章 恩惠第1420章 賣封地第191章 吃醋第138章 護士長第500章 越尖叫,越歡快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581章 護犢子第930章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第672章 我大唐不修長城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1432章 戰爭稅第227章 過河卒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00章 黑太子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963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1030章 廢帝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484章 立碑第331章 去洮州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1136章 征服第788章 投降第816章第264章 暗箭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190章 跟房杜做鄰居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561章 賀太平第577章 太子日記第1203章 武媚娘、稱心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1059章 帝王術第684章 飲馬長城窟第1449章 忘本第1539章 又一個女王第539章 軟腳蟹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1411章 國相第1035章 大清洗第1248章 喪子之痛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358章 慫了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227章 過河卒第308章 從軍行第96章第1040章 弒君第259章 學士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802章 趙國第641章 衆怒第1132章 猛龍過江第三百四十章 訛詐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223章 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第1058章 異姓王第135章 酒裡有毒第751章 太上皇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25章 朕也不想殺承乾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1129章 月黑殺人夜第501章 以和爲貴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1160章 帶太子去青樓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179章 東宮衛士開路第1287章 安國趙王、天策上將第1561章 賀太平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329章 虯髯客、紅拂女第604章 遭天遣第九十章 本王倒想見一見他了第1475章 牛魔王第1055章 武三娘第840章 五軍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