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太子太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大唐五品以下的官員任免,歸吏部。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官員任免,歸政事堂宰相們。而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就直接歸皇帝了。

宰相們有推薦之權,但最終拿決定的還是皇帝。

東宮,顯德殿。

早朝。

內侍高聲宣唱,公佈了皇帝最新的人事調整任命。

“大唐皇帝令:......”

李超由兵部尚書改任戶部尚書,長孫無忌由吏部尚書改任兵部尚書,杜如晦由戶部尚書改任吏部尚書。

李超免去朔方節度使之職,改任漢京營造使,兼山南東道大都督、宣撫使、兼襄、鄧刺史。

罷朔方節度衙門,改設朔方道,任命長孫無忌爲朔方道大都督兼靈州刺史。

隴右道拆分出河西道,任命柴紹爲河西道大都督兼甘州刺史。

幾項任命一出,殿中百官,不少人很驚訝。

此前毫無消息透露,一下子就是幾項重要的人事調動。

倒是如房玄齡等一衆宰相,早朝前皇帝已經徵求過他們的意見了,這種重要任命,皇帝的意思早定了,大家商議了一下,也就支持通過了。

李超已經好些天沒來參加朝會了,他的三天假期早就過了,但皇帝又給他加了假,許他在灞上一邊休息一邊籌備着營建漢京的事宜。

因此李超很爽快的就呆在了灞上。

不用半夜就起來準備上朝,因此李超可以一覺睡到太陽曬屁股。遛遛馬,練練槍,然後就去洗澡溝游泳。

洗澡溝夏天水滿,相當適合游泳,許多熊孩子也成羣結隊跑來游泳。

這個時候的人,不得不說都是對孩子放羊式的養,也沒有誰整天盯着孩子。孩子小,也要去放牛看羊扯豬草,孩子們完成任務後,夏天就喜歡游泳戲水,也沒有人管。頂多知道了打一頓,可第二天孩子就又去了。

李超小時候在外婆家也是這樣的,誰管啊。

不過爲了安全,李超還是吩咐了幾個水性好的家丁,讓他們準備了船,每天在溝裡巡邏。孩子玩水如果遇抽筋之類的,就馬上救援。

一般情況下,也就隨孩子們去了,只是給孩子們劃定了幾塊游泳區,水較淺的回灣,水淺水也不急,再外面拿網攔了一下,有個兩三畝地大小,還有人在旁邊看護救援,倒也不用操心出事。

大人們也喜歡下溝裡游泳,以前這裡叫洗澡溝,就是因爲大家夏天都來這洗澡。

現在水多了,更好洗了。

大人們洗澡的地方,也專門劃了幾塊地方,方便大家。

李超還有一塊專屬的游泳區,水清澈無比。

每天早上李超要來游上一會,中午和傍晚,也都要來遊一回。天天來游泳,李超感覺自己的身體肌肉線條更好看了。

洗澡溝到了夏天,簡直就是個水上樂園。

李承乾天天跟着李超後面,有李超的親手調教訓練,很快就從一隻旱鴨子變成了一個游泳健將。

而且學會了好多種游泳姿勢,這可比另一邊的小孩子們的狗刨不一樣。

其實一開始李承乾根本不會水,身上綁着好多個豬尿泡下水,要麼就抱着一個充氣的羊皮,在水裡瞎刨,看着李超直搖頭。

李超教會承乾游泳,很簡單,也很粗暴,把他身上的豬尿泡摘下,把他抱的充氣羊皮拿走,然後直接往水裡一扔。

李承乾撲通撲通的吃了幾回水,然後李超再指點一下,已經能浮在水面上了。再指點他姿勢,幾次下來,已經遊的很樣了。

學會水後,天天就想泡水裡。

泡到皮都皺了,嘴脣都青了,都不想起來,李超往他屁股上拍了幾巴掌後,纔算老實了。

一大早,晨泳小半個時辰後,李超上岸。

李承乾還有些不捨的上岸的跟在後面,爺倆都是赤着上身,穿條大褲衩,腳上一雙木屐,肩膀上搭條毛巾。

頭上一頂草帽,鼻子上架一副水晶墨鏡,用天然水晶做成的寶藍色墨鏡,用黃銅合金做的鏡架,戴在臉上既防太陽光,又相當的時尚和騷包。

天氣熱,李超讓紅線給自己把頭髮打的很薄,挽起一個小發髻在頭頂。若不是怕被人噴,李超是很想把頭髮剪了的,不過如今這年頭人們一般很難接受短髮。

因此李超也只能改良一下,頭髮打薄打短。反正大家也會經常修剪頭髮,要不然頭髮經年累月的漲,那長上幾十年,估計得長上四五米。

一般大家會把頭髮控制在披肩的長度,再修理一下鬢角什麼的,很少會有人如李超一樣,把個滿頭秀髮,打薄的剩下不多的一把。

不過這樣子,確實涼快了許多。

從溝裡回到別墅。

“相國,有聖旨到。”

那邊是老熟人王內侍。

“李相國,陛下有旨,請接旨。”

王內侍看着李超打個赤膊,穿着條短褲,鼻子上還架了那麼兩片水晶,也不由的無語。再看太子,就是小一號的李超裝扮,心裡忍不住嘆息。

“王內侍請稍等,待我沐浴更衣,擺香案迎旨。”

李超進屋,衝了個涼,換上正式的紫袍玉帶,出來,香案已經設好了。

“李超接旨。”

“門下:昔宗周煌煌、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檢校尚書左僕射、加平章事、京兆尹、兵部尚書、太子少詹事、朔方鎮節度使、靈州刺史、太子少保、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趙國公,食邑五千戶,食實封一千八百戶李超,收復朔方、明德有功,安穩河套、益顯臣節,宜進太子太保,加食邑一千戶,實食封二百戶通前食邑六千戶、食實封兩千戶。”

“免朔方節度使、兵部尚書職,改戶部尚書、山南東道大都督兼山南東道宣撫使,襄、鄧兩州刺史,漢京營造使、餘如故。”

武德六年六月十八日。

中書令臣高士廉宣

中書侍郎臣于志寧奉

中書舍人馬周行

侍中臣楊恭仁

門下侍郎臣裴矩

給事中臣溫彥博等言

......

謹奉制書如右,請奉制付外施行。謹言。

武德六年六月十八日。

這是一封很標準的詔書,上面各種各樣的簽名、蓋章就有一大堆。中書和門下兩省的主官次官等都簽名蓋章了。

這是一封完全有效的詔書,可不是皇帝的私旨。

是經過了中書和門下的詔書。

李超的太子少保,升成了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從二品,而太子太保是從一品,再往上,可就是三師三公了。

另外還給李超加了一千戶虛封食邑,二百戶真封。現在李超總共有兩千戶真封了,大唐第一實封功臣。

不過如今的實封,制度早已經改變。

兩千戶真封,一戶換五十畝邊疆之地,兩百戶,算是加了一萬畝地了。不過邊疆的地嘛,也不值錢。

荒地,還得自己去開墾。

倒是實際的差事,變動較大。

朔方節度使,到底是讓李世民給免了。

畢竟在朔方收復之後,這個節度使的權柄過高。

“王內侍,誰接替了朔方節度使之位?”

“陛下已經撤去了朔方節度使衙,改爲朔方道,另外隴右道也分出了一個河西道,現在天下一共十七道了。長孫相國出任朔方道大都督,柴侍郎出任河西道大都督。”

“哦,原來如此。”

李世民挺乾脆的,直接把朔方節度使給撤消了。挺果決的,朔方鎮就跟原來的行臺一樣,確實權柄過於大了,現在朔方既然挺安穩的,也就沒必要保留了。畢竟當初設這個衙門,也是因爲朔方還在敵手,弄一個節度使,是爲了全面的方便的統籌整個朔方方面。

不過長孫無忌去朔方,也還是讓李超有些小意外的。

長孫無忌還當了兵部尚書,自己轉當戶部尚書,李世民還真是看中自己能賺錢的本事了。

但李世民怎麼不把京光尹這個職位也免去呢?

自己現在也完全是虛領啊,還是說李世民根本不想讓別人來擔任這個要職,因此故意讓他虛領,然後以兩個少尹實際理事。就跟尚書省一樣,尚書令現在一直空缺着,以左右僕射實際主持尚書省。

“恭喜趙國公啊!”

王內侍笑着拱手。

“辛苦王內侍了,這麼熱的天趕來。坐,上茶。”

王內侍坐下。

“李相,陛下讓我轉告李相,暫時不要急着去山南,前期選址這些,交給下面人就好。京裡還有好多的事情,要指着李相呢。這講武堂的招生考試快要開始了,陛下要你來主持這次的入學考試,你還是講武堂的副校長兼教導主任和總教官呢。”

嗯,我什麼時候又多了個副校長的頭銜了?

王內侍對李超很客氣,雖然這麼熱天趕來一趟,熱的渾身是汗。但李相是什麼人,皇帝紅人啊。

現在雖然免了兵部尚書,朔方節度使,可那邊又加了戶部尚書,還加了漢京營造使、山南道大都督、宣撫使,襄、鄧刺使,太子少保都升爲了太子太保,實封都一下子加了二百戶。

聖眷不衰啊。

檢校尚書左僕射、平章事的頭銜可都沒去呢,和國舅長孫無忌都是一樣,就算去了地方,也是帶着宰相頭銜去的。

說不定哪天,又回了中樞。

李世民不說,李超都快忘記還有講武堂那檔子事了。

哎,一個招生考試,也還要來讓他主持,李世民還真是指使慣了。

“陛下對於此次講武堂招生非常看重,在朝堂上說了,要把這次考試辦成大唐的武舉考試。這事,李相還要多盡心費力啊。”

“陛下還讓某問李相,這講武堂設在哪裡較好?”

講武堂設哪裡?

李超本想說當然是設在長安城裡啊,不過再想一想,講武堂畢竟是個軍校啊。軍校嘛,還是有點敏感的,還是應當設在城郊好點。

不如就設在灞上吧,灞上本來就是長安城外的一處制高點,居高臨下,控扼長安東南方向,把守着通往藍田那邊的武關。

把講武堂設在這裡,既免得放在京城裡太過敏感,二來這邊地方了大,建校舍操場等隨便圈地,而且軍校也算是一支軍事力量嘛,駐在這裡,還能加強長安外圍的防禦呢。

當然,李超也有點私心的,建在灞上,不也能讓灞上更加熱鬧嘛。

推薦一本牛逼到爆的書,《甲午崛起》一百八十個機械化師組成的陸軍,八十萬官兵組成的海軍,一萬八千架戰機組成的空軍。率領着他們的,是三歲的主角!

(未完待續。)

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267章 吸金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908章 感謝二狗狗娃的萬賞!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1008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694章 等一下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134章 小將軍第1184章 換封第八十九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162章 屋裡人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715章 吃醋第83章 我要把這裡全買下來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331章 去洮州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491章 太子妃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985章 全擼了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41章 鹽債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986章 不奉詔第665章 水泥行宮第884章 夜襲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285章 張家鎮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31章 救一半第1053章 困龍昇天 第六章!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627章 劊子手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1357章 登臨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191章 李世民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360章 上柱國兼七使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124章 新殺招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183章 奶牛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522章 雙生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823章 李太尉第1243章 向太子求和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580章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759章 兒皇帝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1038章 領地騎士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1469章 倭寇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1050章 柴紹第四十章 崩盤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
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267章 吸金第483章 心服口服第908章 感謝二狗狗娃的萬賞!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501章 澳國除,李治亡第439章 半月談的威力第1008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694章 等一下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134章 小將軍第1184章 換封第八十九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162章 屋裡人第378章 無忌,我想去隴西,去找張文遠!第715章 吃醋第83章 我要把這裡全買下來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331章 去洮州第355章 朕欲立世民爲太子第1491章 太子妃第1370章 兩敗俱傷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985章 全擼了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741章 鹽債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986章 不奉詔第665章 水泥行宮第884章 夜襲第445章 一門三公第285章 張家鎮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31章 救一半第1053章 困龍昇天 第六章!第188章 盡享齊人之福第380章 帶兵入京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627章 劊子手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763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1357章 登臨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1191章 李世民第四十九章 我不去河北第699章 好吃不過餃子第599章 通通吃掉第360章 上柱國兼七使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124章 新殺招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183章 奶牛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1346章 王不見王第522章 雙生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463章 你跑什麼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823章 李太尉第1243章 向太子求和第121章 不見不散第1354章 天子血詔第1189章 衣錦還鄉第1373章 這也是個腦殘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84章 8000畝的大手筆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580章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第1376章 萬不得已第759章 兒皇帝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337章 天威不可犯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529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王朝短命中第1038章 領地騎士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1469章 倭寇第465章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叫事第342章 農夫山莊有點田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1050章 柴紹第四十章 崩盤第1137章 七百里江山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571章 事關李超,就是大事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