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三年又三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三年又三年,這高句麗何時能滅?”

寒風嘯嘯,飛雪飄零。

已經長的和李超一樣高的太子承乾負手而立,站在宮中的望火樓上,遠眺着大雨紛飛中的漢京。

李超披着貂皮大衣站在一側。

寒冬臘月,吐氣成霜。

“畢竟是滅國之戰,也沒有那麼輕鬆的。三年時間,陛下在遼東取得的戰果已經非常驕人了,最多再有一兩年,高句麗就將滅亡。”

“還要一兩年嗎?”承乾問,“陛下都已經三年未歸了。”

貞觀九年二月,李世民出漢京往泰山封禪,八月,皇帝在登州發佈了徵遼令。大唐二十萬大軍水陸並攻,三十萬民夫負責轉運輜重糧草。又有契丹、奚、室韋、霫、薛延陀諸部十萬騎從徵。

三韓半島上的新羅、百濟二國也各派出了三萬兵馬,連東瀛都派出了一支兩萬人的艦隊從徵。

當這支三十八萬人的大軍發起進攻的時候,當時大唐朝野都認爲這場仗可能半年就能結束,說不定能趕在貞觀十年正旦前滅亡高句麗。一些保守的估計,也認爲頂多到貞觀十年中就能獲得勝利。

不過真正開打,卻並沒有這麼輕鬆。

在戰鬥一開始的時候,確實非常迅速。

這場東征,李世民親征,他坐鎮登州,在進攻開始後,還渡海移駕遼南卑沙城,親臨遼東指揮。

大軍分成三路,遼河一線由兵部尚書李靖指揮,統領的是十萬唐軍和十萬部族聯軍,二十萬大軍正面進攻高句麗人的遼東千里長城防線。

而在遼南一線,五萬唐軍從南往北攻,是繞過高句麗的千里長城的。遼南一線,由樞密副使李績掛帥指揮,安東都護尉遲寶琳爲先鋒。

海路這邊,李世民出人意料的選了五員大將,由樞密副使秦瓊掛帥,中軍大都督程咬金、右軍大都督蘇定方、還有南衙府兵大將軍羅士信、單雄信五將統領五萬水師和步兵浮海東渡直攻平壤。

這場戰爭,大唐可謂猛將盡出,精銳雲集。

建功最快的還是秦瓊率領的水路,高句麗大軍雲集於遼東長城一線,平壤一帶則兵力空虛的多,兼之又有泉蓋蘇文父子做內應,秦瓊的艦隊渡海直抵平壤大同江口,然後順江抵近平壤城下。

當唐軍艦隊鋪天蓋地抵達的時候,高句麗朝廷措手不及,泉蓋蘇文父子在城中發起叛亂,裡應外合,秦瓊輕鬆的就攻入了城中。

從抵達平壤城下,到攻入城中,只用了半天時間。

高建武無路可逃,拒不投降,在宮中放火自0焚。

平壤的王室軍隊或死或降,這也是自隋以來,中原軍隊第二次攻入平壤。當年來護兒也曾攻進平壤,但當時是高句麗人故意放隋軍入城,來護兒縱兵入城,大肆搶掠,亂不成軍。結果高句麗伏兵趁亂殺出,大敗隋軍,當時來護兒僅率數千殘兵逃出城外,高句麗軍追殺到隋軍戰船停泊之處,見留守大將周法尚嚴陣以待,才退回。

當年秦瓊、老鐵槍正是在來護兒麾下,參與了那一戰。

時隔二十年,當年的來護兒親兵隊頭,已經成爲大唐的樞密副使,站在高句麗王宮之中,看着高建武的屍體,秦瓊心中激盪。

捷報送到登州,李世民興奮萬分,親自渡海到遼南卑沙坐鎮指揮。

北路的李靖率領二十萬漢蕃聯軍,步步爲營,穩紮穩打推進,直指遼東城,一路將遼東周邊的衛堡掃除,最終兵圍遼東城。

老將李靖不急不燥,用了一個月時間,連續擊敗多支來援高句麗軍,最終用大炮轟開了高句麗城門,攻破了遼東城,這座高句麗遼東防線上最堅固最大的一座城池。

秦瓊破平壤,李靖奪遼東。

本來以爲這場戰事能夠迅速的結束,豈料事情並沒有如想象中進行。

高建武死了,消息傳到遼東,遼東統帥乙支文德立即扶立高建武之弟高大陽之子高藏爲王,擁他爲高句麗第二十八任國王,並自任莫離支,統攝國政。

國王高藏完全就是乙支文德的傀儡,乙支文德面對唐軍的勸降,頑固無比。

拿下遼東城之後,戰事進展並不順利。

遼東一線,高句麗人在這裡費時三年,加固的千里長城並不是假的。遼東城是平原城,但後面的許多城池卻都是山城。

大大小小無數的山城都如釘子一般的立在各個險要山谷和山上,李靖雖有二十萬大軍,但在遼東的這種地形下,兵多也沒多少優勢,而高句麗人負隅頑抗,拼死不降。

一座座的山城、堡寨攻過去,都非常艱辛。

李績在南面的進攻,也一樣遭遇到這種情況。

雖然說一路攻城拔寨,但進展緩慢,貞觀九年寒冬到來之時,唐軍奪下不少城池,可依然沒有擊跨高句麗人。

面對遼東的酷寒,李世民也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勢,進入冬季休整期。

薛延陀和契丹等部都撤回不少兵馬回家,幸好唐軍有棉服棉鞋,能夠抵抗遼東的嚴寒,守住了之前的戰果。

休整直到夏季,纔開始再一輪的進攻。

而經過一冬休整,高句麗人也穩住了頹勢,他們還從東北調來了靺鞨部落的騎兵助陣。戰鬥陷入了一種困局,唐軍每天都在攻城奪寨,但遼東一線的山城堡寨實在是太多了。每奪下一寨,既費時又耗兵,殺敵一千,唐軍也得損失二三百。

倒是秦瓊的海陸軍,進展順利。攻破平壤之後,平壤周邊的王室軍幾乎無抵抗之力。兼之百濟、新羅、東瀛三家聯軍助陣,秦瓊在大同江以南的高句麗境內,如秋風掃落葉一般。

而泉蓋蘇文父子也策動他們在東部的軍隊起兵。

貞觀十年,唐軍在東線十分順利,拿下了鴨綠江以南的所有高句麗土地。但在遼河一線,高句麗人卻在乙支文德的率領下,拼死抵抗。

打到冬季,李靖和李績共奪得高句麗人一百多座山城,但卻還是沒能擊潰高句麗人。寒冬到來,戰事再次停止,進入休整。

貞觀十一年夏,戰事再開始,又打了半年。

到此時冬季休整期,唐軍已經東西兩面合圍,把高句麗人困在了他們的千里長城一線,高句麗人守着幾百座山城,還在負隅頑抗,但已經山窮水盡了。

“我們已經傷亡了三萬人了,再打兩年,估計還得傷亡不少。”承乾道。

三年過去,承乾已經十七歲,馬上就要十八歲了。他長的越發的高大,眉宇間透着李世民的神態。

留守漢京三年,監國攝政,承乾也表現的越來越好。

皇帝三年沒回家,甚至發下誓言,不滅高麗不還京。

就在去年,皇帝將登州府升爲大唐的東都。

大唐現在是東都登州一個朝廷,然後中都漢京一個朝廷。

三年,皇帝一心只盯着高句麗打。

“滅亡高句麗,傷亡五萬,也是值得的。”李超說道。大唐打高句麗,打了三年,傷亡的士兵倒不多,主要還是耗費的錢糧十分可觀。但細算起來,大唐確實不虧的。

遼東一線還沒拿下,可三韓半島北部,以及鴨綠江兩岸卻都已經爲大唐攻下。

李世民對於攻佔的高句麗疆土,也是很狠了一個盡遷其民的策略。所有的被攻佔土地上的高句麗人,不管是哪族的,都成了奴隸,他們的所有財產也都成了大唐的財產。除了海上封凍期,每天在高句麗各個港口,都有無數的運奴船滿載着奴隸回到揚州、登州等地。

甚至曾經臣服於高句麗的靺鞨諸部,也已經改內附大唐。

而大唐在三韓半島佔領區設州置縣後,百濟、新羅、東瀛三國,也對大唐更加臣服。

這一仗,怎麼都不會虧的,現在離最後的圓滿,就還差那麼一步了。

大約百萬高句麗軍民困守在遼東一線,這些是硬釘子。但仗打了三年,大唐軍力充足,糧草也充足,可高句麗人卻已經是快要彈盡糧絕了。

這就是大國與小國的根本區別,大唐二十萬軍隊在遼東打了三年仗,絲毫不動搖國本,但高句麗卻已經處於崩潰之中了。

“太師,明年就是貞觀十二年了。我那三個兄弟也都十五六歲了,既然陛下還暫時不回來,那麼就由我來做主,也該讓他們之國就藩了。”

漢中郡王李恪今年十五,秦王李泰今年十四,宜陽郡王李佑今年也十四。

皇子十五之國,本來李恪今年就要之國的,但李世民沒發話。

“此事是否請示下陛下呢?”李超笑着道。

承乾看着眼前紛飛的雪花,“這點小事就不必勞煩陛下了,等新年一過,我就派人送三位皇子去西域之國。八萬健兒已經在西域站穩腳跟,大唐的十幾個軍鎮也都建立了起來,諸分封的貴族們,也已經在那邊建立了自己城堡、莊園,招募了自己的領地騎士。陛下既然給他們在那邊分封了領地,皇子們總不能辜負陛下的好意。”

李超笑笑,這孩子,越來越壞了。

,請用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1052章 五殺神第209章 張超著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974章 鑽空子第1293章 萬歲第1144章 宋青書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120章 翻臉第1094章 大本營第415章 毒殺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第245章 僞君子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792章 借刀殺人第1504章 雙頭鷹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1109章 天子詔第1498章 女元帥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1331章 帝王心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1444章 錦衣衛第1455章 寵幸第625章 殺雞!第1534章 少壯派第961章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562章 新世家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94章 800畝好地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06章 廂軍第751章 太上皇第1158章 隕落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398章 宮變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543章 營建新都第1288章 組閣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78章 買牛第187章 金坷垃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142章 硬仗第802章 趙國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1467章 投名狀第900章 黑太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627章 劊子手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275章 說媒第1395章 立誓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1362章 懶王第1076章 播種第1064章 小辣椒第1293章 萬歲第167章 走馬上任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826章 尚書令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576章 母女花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719章 三李第1018章 李世民第275章 說媒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355章 天賜第1038章 謀殺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434章 抗稅第1544章 拔劍
第766章 無從下嘴第1052章 五殺神第209章 張超著第403章 新門神秦瓊、尉遲恭第1269章 難不成讓朕投降第十章 落戶大唐第394章 臥榻之側豈空他人酣睡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974章 鑽空子第1293章 萬歲第1144章 宋青書第696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093章 登臨澎湖第120章 翻臉第1094章 大本營第415章 毒殺第208章 姓氏排行榜第245章 僞君子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399章 今晚,我等你來!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792章 借刀殺人第1504章 雙頭鷹第222章 秦瓊與魏徵第1109章 天子詔第1498章 女元帥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1331章 帝王心第721章 御駕親征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1444章 錦衣衛第1455章 寵幸第625章 殺雞!第1534章 少壯派第961章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533章 教導主任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562章 新世家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94章 800畝好地第20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06章 廂軍第751章 太上皇第1158章 隕落第1298章 交出兵權第1175章 除輔政大臣第1083章 五年之約第398章 宮變第851章 你沒開玩笑?第543章 營建新都第1288章 組閣第633章 揚名天下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78章 買牛第187章 金坷垃第1212章 武媚娘、李治第1162章 刺殺皇帝第142章 硬仗第802章 趙國第437章 居功自傲第574章 咬人的狗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第1467章 投名狀第900章 黑太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627章 劊子手第603章 是親生的嗎?第275章 說媒第1395章 立誓第350章 脫劍膝前橫第1362章 懶王第1076章 播種第1064章 小辣椒第1293章 萬歲第167章 走馬上任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826章 尚書令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253章 觀世音經怎麼印?第909章 感謝墨翠黨萬賞!第576章 母女花第608章 看起居注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719章 三李第1018章 李世民第275章 說媒第1071章 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第1355章 天賜第1038章 謀殺第九章 一羣吃貨第240章 吃飯、睡覺、打王永安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434章 抗稅第1544章 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