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獨掌朝政

新年。

東宮,承乾請自己的幾年兄弟吃飯,太師李超也應邀而來。

飯後,年輕的小皇子們各自退去,只剩下了李恪、李泰、李佑三人。晉王李治三年前因還太年幼,被皇后帶在身邊,如今還在東都登州。

飯菜撤去,宮人送上茶點。

承乾爲自己的三個兄弟親自倒茶,“過了年,你們也都十五了,恪弟也馬上十六了。”

依然圓胖的李泰似乎一下子猜到承乾要說什麼,“太子,我還沒滿十五,差幾個月呢。”

熱茶水汽升騰,水汽後面承乾的臉上掛着笑容。

“過一年,長一歲。你去年十四,過完年自然就十五了。按我大唐制度,皇子十五之國就藩,如今年也過了。孤已經決定,等過些天,就派兵護送你們之國就藩。恪弟和佑弟的母妃也都會隨你們前往封地,你們放心,朝廷在嶺北經營了三年,如今那裡很安全。你們的封地又都是陛下親自選的肥沃之地,到了那裡,會很不錯的。”

李泰張嘴,“此事陛下知道嗎?”

“孤回頭會稟奏陛下的。”

李泰聽了,眼珠子一轉,“現在天寒地凍,不如等到春暖花開之時再啓程吧。”

“孤改主意了,你們明天就走。”

李泰怔住。

李超在旁邊道,“幾位殿下放心,你們封地的軍鎮城堡都建好了,那裡也有朝廷的駐軍,去了那裡很安全。”

李恪和李佑都沒說什麼,可李泰卻鼓着腮幫很不甘心。

“好了,你們退下吧,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孤派兵護你們之國就藩。”

等三位皇子不甘不願的退下,李超笑着對承乾道,“這事情你做的有些急了。”

承乾卻不在意的道,“看見他們三個就有些煩,秦王泰整天以求學之名,去結交大臣,籠絡士子。而漢中王恪也一樣的四處結交勳戚子弟,至於李佑,倒沒有那麼多野心,但卻在漢京胡作非爲,經常弄的雞飛狗跳。這三個,我一個也不想看他們留在漢京。”

“但這事不先奏報陛下,只怕陛下會不高興。”

“孤也是按大唐制度行事,皇子十五之國,這是國制。”

李超對於太子的心思,是知道的。這位太子越來越大,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表現的過於急切了一些,這三年,皇帝不在京,承乾在他的幫助下,已經算是真正的掌握了漢京留守朝廷。

在漢京,承乾提攜任用了一大批官員,也算是初步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太子-黨。

因爲皇帝久不回朝,去年李超向皇帝建言,在漢京仿朝廷制度,新一套留守官。

這套留守官,其實就是仿後世明朝的南京留守朝廷,把三省六部什麼的都設立一個。

李超的這個提議,得到李世民的同意。

於是乎,現在東京登州一個朝廷,而漢京又有一套留守朝廷。

東京有三省六部,漢京也有三省六部。

只不過漢京沒有三院宰輔而已。

漢京有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有六部有諸寺監,但三省有侍郎沒有令。而且漢京的這些官員前面加了一個留守字樣,比如漢京留守兵部尚書、漢京留守吏部尚書等。

因爲在戰時,所以現在這兩個朝廷算是一東一西各管一半。

東京朝廷如今管轄的是河北淮北淮南江東浙江福建江西遼西等道。而漢京朝廷管的是河東關內朔方隴右山南湖南嶺南黔中巴蜀以及西域各道。

一些重大的軍國要事,則也要奏報東京朝廷審閱。名義上來說,漢京的各部,也隸屬於東京的朝廷各部。

漢京朝廷,有些類似於唐開國之初時的各個大行臺,當時大行臺也設有兵部吏部等各部,算是總管一方。

太子總想着擁有自己的一班人馬,但其實如今他的這般人馬,基本上都是李超的人,只不過太子還不知道罷了。

李超知道,太子的這些急躁表現,其實在李世民那邊是很失分的,但李超每次也只是勸兩句就算了。

有些事情,他勸多也沒用,太子是他的學生,可也不會完全聽他的,尤其是如今太子越來越大了的時候。這幾年,又沒有皇帝在頭上管着他,太子便越發的有些飄飄然了。

不過讓李超有些意外的是,三年了,不管太子怎麼做,皇帝一直都在忍耐着,並沒有教訓過太子。

也許,得等到皇帝回來之後,纔會算總賬吧。

太子監國三年,李超首輔了三年。

這三年來,李超在這小朝廷的威望也是越來越高。身爲首輔,太子又年輕,許多事情幾乎都是出自李超的決策,楊恭仁已經在家養了三年病。

劉弘基和杜淹在朝中,也根本無法與李超並論。

本來,朝中就有所謂的李黨,而這三年,李超更是藉機在各部衙安插了大量的人手。李超做了好幾任的科舉主考官,既有改革前的主考官,改革後的兩任主考官也都是他,朝廷兩科一千名進士,雖都是天子門生,但也一樣是李超的門生。

“老師,今年的會試又要開始了,還要多勞累老師了。”

貞觀十二年,又是一年會試大比之年。

舊科舉時,一年一科,但錄取的人數很少,尤其是進士科。而如今新科舉舉行到第三屆,三年一屆,進士科更成爲科舉唯一正科,一屆比一屆受到重視。

皇帝雖在東京,但科舉卻依然還是在漢京舉行。

去年底涌入漢京的舉子,超過萬人。其中有五千應考的舉人,也有許多過來參觀過來會友的舉子。

今年的會試,依然由李超主考,而殿試,到時將由太子承乾主持。即將第一次主持殿試,承乾也很興奮期待。

實行新的官吏制度和科舉制度後,如今大唐的經制吏員編額大增,且多數由科舉出身的士子,以及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吏擔任。大量舊吏被淘汰,中央和地方官衙的辦事效率都提高了許多。

現在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和一年一度的公務員考試,讓吏這個階層,牢牢的控制在朝廷的手裡。過去那種地方豪強、地主把持地方吏治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

雖然如今已經有御史批准說朝廷新的官吏制度,導致官吏數量大增,有冗官冗吏之弊。但其實明白人都知道,過去雖然編額上的官吏數量少,但實際上的人一樣不少,大量的非經制吏,雖不用朝廷薪糧,可這些人靠的是地方加派以及各種名目的貪污,百姓負擔加重,還使得吏治腐壞。

如今朝廷增加了經制吏數目,看似朝廷官吏增多,開支增多,但卻也減少了地方的各種加派,也減少了腐敗的問題。

而朝廷並沒有多向百姓徵稅,百姓的負擔比過去要輕許多,吏治也清明的多。至於朝廷多支出的這些開支,則是通過工商等方面的稅收增加,總體來說,比過去的那種放任地方的情況要好的多。

大唐如今的官吏數量非常龐大,尤其是吏員。

現在大唐有道、州(府)、縣、鄉(鎮),四級地方行政機構,過去皇權不下鄉,朝廷直接管轄到州,而如今州上有道,縣下有鄉。不但衙門多了,官吏數量更是大增。

過去一個縣就只有令、丞、簿、尉,以及學官等幾個官,編制吏也沒幾個。而現在,一個縣起碼有二三百個吏員。

不過這幾年,李超也在主持朝廷搞州縣精簡,大量的州和縣被裁撤、合併,州和縣的數量大大減少,一個州至少得擁有八個縣,而一個縣也起碼得有五萬以上人口。達不到這個最低標準,就要裁撤合併。

現在大唐有三十餘道,三百餘州,一千餘縣。

比之唐初,疆域擴大了許多,但州縣數量卻反而減少了許多。

現在每年都有許多新入職的吏員,也有不少吏員升爲官,但同樣的是,每年也有大量的吏員被淘汰罷免,也同樣有許多官員被撤職罷免。

大唐的官吏,如今並不是鐵飯碗,考覈不過,要麼降要麼免。就算是進士出身,可考覈不過,該降還是降,該免還是免。只不過就算被免了,他們也還可以參加吏員考試,從吏再做起。

李超如今身爲漢京首輔,是這個留守朝廷的首相,三省六部大小事務,都是他做主。劉弘基這個輔政大臣管的是漢京的兵,杜淹是御史大夫,管的是御史言官。

因此朝廷庶政,具體的事務其實都是李超帶着三省六部的留守大臣們在處置。

承乾做爲監國太子,呈到他面前的奏章,都是已經由李超他們批閱過,並已經做出了處置結果的奏章,承乾只需要對李超他們的處置結果做出是或否的處置。

這類似於明朝的貼黃,李超與大臣們對奏章處置,給出處置意見,寫在黃紙片上,然後貼在奏章上,再給太子參考。

不過就算如此,留守朝廷的奏章也是無比的多。

承乾就算一天到晚盯着那些奏章看,也一樣看不完。

最終,承乾還是讓李超來幫他。一般都是上朝後,承乾留下李超御書房裡幫他批閱奏章。承乾選了一些翰林學士朗讀奏章和貼黃,然後等承乾和李超商議個決定,再加翰林學士代爲批紅。

但說到底,給出貼黃的是李超,最後批紅的還是李超。

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775章 六扇門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473章 誠意第471章 衝動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1181章 初長成第635章 丹江口第614章 賣爵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1136章 征服第1570章 太寂寞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856章 身份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333章 失算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142章 硬仗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627章 劊子手第388章 真是胡鬧!第874章 無敵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1233章 北伐第1074章 寶地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859章 讓賢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265章 黜陟大使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224章 臣超曰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1124章 新殺招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1007章 淮軍第1031章 王對王第1211章 省親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327章 同姓王第951章 海賊第1402章 投降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1031章 王對王第476章 大手筆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1520章 二世第1157章 夜宴第774章 白日夢第1438章 徐惠第1342章 背叛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1483章 雄心第1577章 二皇子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096章 先機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082章 君臣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490章 放妻書第1441章 除名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1574章 孝莊第1511章 殺第719章 三李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614章 賣爵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第1151章 殖民地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
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615章 槍打出頭鳥第775章 六扇門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473章 誠意第471章 衝動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1181章 初長成第635章 丹江口第614章 賣爵第737章 太子監國,李超輔政第1136章 征服第1570章 太寂寞第871章 李超不過如此也第856章 身份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第551章 太子太保第333章 失算第1206章 十二天王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142章 硬仗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429章 求高擡貴手第149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627章 劊子手第388章 真是胡鬧!第874章 無敵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868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兩萬白袍滅棒子第144章 鯉魚躍龍門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1233章 北伐第1074章 寶地第618章 千金市骨第859章 讓賢第366章 免死金牌第三百三十九章 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504章 糾糾武夫、公侯干城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二十六章 尚公主第265章 黜陟大使第151章 逃出生天第887章 雞飛蛋打第224章 臣超曰第1304章 擦槍走火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697章 南海領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119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1124章 新殺招第724章 狡兔三窟第726章 女婿上門第六十二章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第1007章 淮軍第1031章 王對王第1211章 省親第353章 陌刀無敵,鐵騎爭鋒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327章 同姓王第951章 海賊第1402章 投降第282章 奪儲還是篡位第1031章 王對王第476章 大手筆第297章 多收一兩石第1520章 二世第1157章 夜宴第774章 白日夢第1438章 徐惠第1342章 背叛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三十二章 灞上銀槍小霸王張超張文遠第1483章 雄心第1577章 二皇子第1149章 睡不着啊第1096章 先機第225章 知遇之恩第1082章 君臣第1024章 秦王破陣樂第490章 放妻書第1441章 除名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1574章 孝莊第1511章 殺第719章 三李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614章 賣爵第1414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第1151章 殖民地第193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