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人說過李超是一個奉迎上位的小人奸臣。即便是那些不太喜歡李超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能文允武,而且是個豪氣干雲光明正大的人,他所表現出來的統帥和治國的能力和勇氣,都非一般人所能比的。

許多人都認爲,若不是因爲太過年輕,這位救時宰相比皇帝還年輕兩歲。若是李超年紀大上十歲,那麼毫無疑問,房玄齡的中書令之位,會是李超的。

哪怕現在朝中百官之首是房喬房玄齡,但真正要說朝中最得皇帝信任倚重的,那當之無愧還是李超。

正旦大朝會上,皇帝把裴寂和封德彝都給抄家流放,李超成了三公中僅剩下的。朝中三公三師中唯一的授封的一位,就任了尚書令,成爲了十一位宰相中,最耀眼的一個。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想看看這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宰相,入主尚書省之後,會做什麼。

皇城。

中書省。

朝廷中樞機構中書門下,就設立在中書省內。

中書門下衙門,其實和原來的尚書都省政事堂設置差不多,有五房,有宰相公房,有完整的幕僚班子,這裡不僅僅是一個宰相們聚集議事的地方,也是他們常駐辦公場所。

大會議室,會議圓桌。

圓桌中央擺着花瓶,上面插着新鮮的梅花。

圓桌邊有十二把椅子,每把椅子前已經倒上了熱騰騰的茶。在這張圓桌後面,兩邊牆邊,還各擺了兩排椅子,這些椅子是給各位宰相的幕僚們留的,還有些位置,則是給列席會議的大臣準備的。

一陣腳步聲傳來。

皇帝走在前面,邊走還邊和身邊的尚書令李超說着話,後面跟着其它宰相們,再後面是五房的幕僚們。

李世民進入會議室,看到這張特別的圓形會議桌,笑了笑。

“文遠終究還是把你以前在戶部的圓桌給弄到中書門下來了,不過這個桌子也挺好,坐在一起議事還靠的更近了些。”

會議桌雖是圓形的,但也是有主次的。

皇帝當然是坐在最上頭。

然後兩邊依次是諸位宰相,雖然都是宰相,可宰相卻也有排名先後,三省長官排前面,然後依次是三省副長官出任宰相的,再是六部中出任宰相的尚書。六部中的尚書也是有先後的,吏部排第一,兵部排第二,戶部排第三。

魏徵這個宰相是唯一不是出身三省六部的,他是御史臺的,因此在排名的時候,排到的是最後一名。

桌上沒有擺名牌,但大家都非常默契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沒有誰坐錯。官場上,找準自己位置是相當重要的。

李世民靠在椅子上,對這把椅子非常滿意,靠背很高,而且兩側有扶手,還有腰枕和頭枕,最神奇的是,這椅子的靠背角度還是能夠調整的,甚至椅子的高低都能調整,想高就高,想斜就斜。

饒是李世民身後九五至尊,也覺得很有趣,在那裡把玩了一會,都試了一遍,最後找到一個最佳的角度,讓自己靠着更舒適。

“文遠啊,不用說,這椅子肯定也是出自你們李記的傢俱廠。”

李超也調整了一個合適的角度靠着。

“好了,王太監,傳諸位大將軍們過來吧。”

中書門下的會議,一般就是十一位宰相,皇帝多數會參加。但有的時候,議論到某些事情的時候,也會把該部門的大臣叫來。

而今天,皇帝直接把南北衙的二十位大將軍叫來。

如今大唐的軍隊,分爲兩大體系,一是南衙衛府軍,一個是北衙禁衛軍。南衙衛府軍共有十二衛四府,北衙則是四軍一營。

南衙十二衛四府,其中十二衛統領天下各衛府兵,四府則不統外府兵,只是負責宮禁侍衛等。至於北衙四軍一營,則統領的是常備禁衛軍。

每衛一位大將軍,因此現在是二十位大將軍,新建的神機營,則以神機將軍統領。

皇帝直接把這些大將軍們叫來,今天要商議的事情,明顯就是關於軍隊的事情了。

李超身爲尚書令,同時又是宰相,當然清楚今天要討論的是什麼,關於這個,李世民已經私下跟他和房杜一起商議過了。

大唐的軍政事務,其實也很有特色,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越大的會議上,越不會拿那些大事商議,一般拿出來的時候,都是有了結果的。那些重大的事務,都是在中書門下的會議上宰相們商議,甚至直接在李世民的御書房裡,三巨頭跟皇帝一起商議。

就如今天這會,李世民已經跟三巨頭先達成了一致,然後纔拿到中書門下的會議上,與所有宰相再商議,並叫來二十位大將軍列席。

二十位大將軍依次進入,向皇帝和宰相行禮。神機將軍因爲兵馬少又是新設,因此不夠資格參與此會。

能夠擔任大將軍的,都是朝中一等一的大將。

不過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各衛大將軍,基本上都是兼職。

比如秦瓊,就是左衛大將軍,兼任關中道大都督。

諸將坐定。

李世民環顧諸位宰相和諸位大將軍們道,“昨日朕與三省長官檢視大唐兵籍,發現我大唐如今府兵共有五十萬在籍,另外,北衙也已經有了五萬。這個數量,不算少。朕記得,在隋朝的時候,當時隋朝各地府兵在冊總數達六十餘萬。”

五十五萬,這個數量雖達不到隋朝強盛時的六七十萬之衆,但也不算少了。好在這麼多兵,其中五十萬是府兵。府兵的一個優勢在於,閒時爲農,戰時爲兵。就算是戰時,也只是抽調部分出戰。

除了戰時,開銷較大,平時府兵不需要額外開支,軍費較少。

不過要想讓幾十萬府兵保持戰鬥力,讓他們穩定,朝廷也不是沒有本錢的。

府兵制最基本的就是授田免賦,普通百姓也均田授地,但他們要交納租庸調,而且現在又新增了戶地兩稅,但朝廷的府兵授田,卻不需要納租庸調。

再加之,打仗立功能升賞,能得勳封爵授官,能夠賞田賞錢,因此府兵們的戰鬥意志向來很高。

大唐開國以來,戰事頻發,但卻鮮少敗仗,正是因爲這些制度。

“晉陽起兵時的府兵,都有授田。武德年間點選的府兵,卻只有部份授足了田。貞觀年朝廷也打了大仗,新招募了不少兵,卻還有大部分沒有授足田。這些府兵將士,爲了大唐出生入死,朕不能虧待他們。”

“如今戰爭稍息,有大臣上奏,稱朝廷應當裁撤部份府兵,保持個二三十萬就足夠了。朕問詢文遠,文遠反對此議。朕,也覺得文遠說的有道理。”

“文遠跟朕說,朝廷不但不能裁撤府兵,還得增加府兵,按文遠的計劃,朝廷的總兵力將達到八十萬之衆。”

數個宰相驚呼。

八十萬兵力,這是要幹嘛,窮兵黷武嗎?

蕭瑀坐不住了。

“陛下,臣反對擴兵,如今戰事平息,此時不撤兵卻反而要大舉增兵,請問這是要幹什麼?養兵八十萬,這得需要多少民脂民膏,朝廷現在的財政赤字還高居不下,現在又要拿什麼來養這麼多兵?”

李超笑着對蕭瑀道,“蕭相請稍安勿燥。”

“居安當思危,忘戰必危啊。今日雖未有戰亂,但邊患未除。別忘記了統葉護可是一統草原,他隨時還會打過來的。我們這個時候,不加緊武備,反而裁撤兵馬,這不是明智之舉啊。”

“可你說的輕易,養兵八十萬,拿什麼養?”

“蕭相放心,我李超既然敢跟陛下說擁兵八十萬,就肯定有辦法養兵。”

養兵八十萬的開支很大,但好在大唐不是北宋。

宋代實行的是職業軍隊制度,他們的兵是職業兵是常備軍,當兵那是職業,因此朝廷的軍費開銷是巨大的。

不過大唐不同,大唐是府兵制,雖然北衙也是常備軍,但數量少,以府兵制爲主。府兵制相當於民兵性質,平時務農,戰時爲兵。

就算有一百萬府兵,可平時番上也是輪流的,當番或者在值訓練的,也只有其中的幾分之一。

哪怕打仗,也不會一下子全抽調。

當然,也不是說因此就能無限點選府兵,府兵也是要成本的。其成本就是土地,府兵一旦點選,就是終身制的,要服役到六十歲。分給他的田,要到他死後才能收回。在此期間,府兵所擁有的軍田,是不繳納任何租庸的,對於朝廷來說,就少了許多的田賦。

一個府兵,就意味着一戶人家。

如果大唐擁兵八十萬,就意味着八十萬戶人成了不課戶。一個府兵擁有一百畝軍田,大唐就有八千萬畝田地不納田賦。

對於朝廷來說,府兵制少了許多軍費開支,可也一樣少了許多稅賦收入。

八千萬畝地,可不是少數。

不過現在有一個好消息,隨着大唐收復了許多疆土,也隨着朝廷的分封制度和移民屯邊制度的推行,現在許多貴族門閥都把土地置換到邊疆,中原的貧民也大量遷移到邊疆去,這使得中原地區,人口減少,朝廷手裡的土地增多了。

還有朝廷從那些佛寺手裡收回的田地,現在朝廷手裡的地真的不少,這給朝廷增選府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第261章 免費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1479章 戰列線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342章 背叛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1366章 賭一把第1534章 少壯派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889章 亮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六十八章 日升糧行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1201章 廣積糧第1344章 變天第424章 逼宮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636章 白條第166章 下馬威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1219章 外放第1418章 離婚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202章 贖身第1592章 麗質第1024章 美人計第426章 有功必賞第1468章 殺功臣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566章 親家母第991章 復辟第267章 吸金第590章 內定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1124章 新殺招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14章 保守第1201章 廣積糧第85章 敗家子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243章 出獄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414章 隋唐英雄傳第584章 新米節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980章 望長安第837章 開刀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322章 臨危受命第1590章 假途滅虢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鷹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315章 剁手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十五章 開始動手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643章 殺無赦第631章 李大帝第917章第1184章 換封第1496章 藩鎮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245章 自裁謝罪
第261章 免費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1479章 戰列線第745章 九等戶稅第1245章 自裁謝罪第1342章 背叛第391章 削爵奪官第1004章 何不自立第1366章 賭一把第1534章 少壯派第395章 八媵八妾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四十三章 風雲聚會第889章 亮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午後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944章 李超是不是傻?第六十八章 日升糧行第827章 非你莫屬第1201章 廣積糧第1344章 變天第424章 逼宮第1540章 一人滅一國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1289章 權臣一言堂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636章 白條第166章 下馬威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1219章 外放第1418章 離婚第1258章 一刀一個皇帝兒第202章 贖身第1592章 麗質第1024章 美人計第426章 有功必賞第1468章 殺功臣第1236章 內閣首相第982章 領主纔是出路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611章 步行水上第566章 親家母第991章 復辟第267章 吸金第590章 內定第1343章 終於到了這一天第444章 長安有個李青天第1124章 新殺招第975章 李超是把雙刃劍,用之當慎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14章 保守第1201章 廣積糧第85章 敗家子第1112章 收取關山五十州第六十三章 成了第243章 出獄第317章 三國演義第661章 李靖李績的突然出手第二十八章 霸王約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414章 隋唐英雄傳第584章 新米節第六十六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980章 望長安第837章 開刀第213章 白鹿鄉第一名士第322章 臨危受命第1590章 假途滅虢第1436章 帶刀御史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第一百一十一章 雛鷹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1197章 第一輪交鋒第1044章 喋血深宮第858章 鷹派和草雞第315章 剁手第598章 飛蝗騰達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217章 開天闢地第247章 壓歲錢、采薇第十五章 開始動手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397章 平陽姑姑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五十五章 猴兒酒第643章 殺無赦第631章 李大帝第917章第1184章 換封第1496章 藩鎮第1070章 敢爲天下先第1453章 公主采邑、皇后采邑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310章 孤相信文遠第1245章 自裁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