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 藩鎮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宏觀、調控。

這些字眼總是顯得有些高高在上,但對於皇帝來說,這卻是必不可少的技能。當皇帝,絕不能總着眼於小處,卻斤斤計較。做皇帝,就應當看的長遠。

大華帝國的日常政務,張超現在基本上已經完全交給了內閣。有翰林院看着內閣,其實不用擔心內閣出什麼問題。

張超是那種崇尚勞心的人,喜歡的是管理。

大華的內閣、翰林院都所用得人,辦事很可靠,這讓張超能夠放心的放手。馬周、房玄齡、禇遂良、岑文本這些人,已經越來越沉穩。

他們總能很好的領會皇帝的意圖,並能理解他的用心,可以很好的與他達成默契,大興君臣的合作也一直非常好。

早朝的時候。

張超坐在丹墀之上的龍椅上,參議院議長魏徵出列,奏報上院擬立民兵法案一事。

早朝日日開,但時間已經安排在早上,不再是過去天還沒亮就趕早朝。每天睡到天亮起,張超還能花上半個時辰鍛鍊身體,然後洗個澡,再一邊吃個早餐一邊看會報紙,再悠悠閒的上朝。

此時正是他一天精神最好的時候。

魏徵的彙報也很簡潔,立法是他們議院份內之事,尤其是這事本身還是皇帝的意圖,他現在只是彙報下進展。

比如上院已經着手建起立法委員會,請了哪些專家、學者,以及軍方代表,又安排了哪些資深的參議員等。

一切都很井井有條,張超邊聽邊點頭。

王承恩死後,內侍太監已經換了人,新的太監並不是一個宦官,而是由一名文官擔任,宮裡的宦官則由內侍省的少監擔任。

這位少監在宮裡也多年,不過過去職位不算高,但資歷倒挺足,尤其是辦事能力不錯,這人也沒有什麼劣跡。

張超破格將他啓用,擔任少監一職,成爲了新的宮廷總管。這名叫做李朝恩的宦官,很是本份。

站在旁邊,看着張超面前的茶水少了,還過來添滿。

張超接過喝了一口,對已經彙報完的魏徵道,“年底之前,我希望草案能夠拿出來。”

“臣等會盡快辦好。”

“嗯。”張超點了點頭,放下茶杯,想了想才道,“議會抽個空,再召集人手,再擬一個殖民法案。”

大法現在推行全面海外殖民,放寬殖民的條件。給那些願意開拓海外的公司,放開條件讓他們去殖民。

不過殖民這個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朝廷也需要在這方面有一個專門的法案,以做爲指導。

“好的。”

魏徵早習慣了皇帝總是突然提出的各種要求,雖然皇帝有時總是不經意間提出一些重要的要求,但這些要求並不是亂提的。

相反,這些要求總是很適時的。

例行早朝結束,今天的早朝依然控制在半個時辰之內。

李朝恩拖着長長的音調高喊退朝,百官行禮。

張超起身,對李朝恩道,“一會請樞密使、兵部尚書、三衙大帥前來御書房議事。”

李朝恩沒有遲疑的點頭。

這也是張超很滿意李朝恩的地方,他沒有太大的野心,也不會去管太多不該管的事情。

御書房。

張超換了身輕便的龍袍,剛坐下,秦瓊、蘇定方、李秀寧、郭孝恪就過來了。

“大家也別客氣多禮,這裡不是朝堂上。朕召你們來,是有些關於軍隊的事情要與你們諮詢一下。”

大華號稱擁有六十萬常備軍,有北衙、南衙和海軍衙門三大衙。不過實際上,大華軍隊其實是一直在擴大之中,主要還是海軍。

原本海軍四大艦隊,擁兵八萬。但現在已經遠不止八萬之數,大華的海軍已經越走越遠,不但在東海南海派駐艦隊,甚至是小海,也就是黑龍江外的海上,乃至北太平洋都有駐紮巡邏。

在印度洋,在太平洋,在紅海、波斯灣、地中海,甚至是在大唐稱爲西海的裡海都駐有艦隊,青海湖、貝加爾湖等地也有水師。

而伴隨着這一支支的艦隊,往往又配備有一支數量不少的陸上部隊。

在大華如今的海外戰略下,越來越多的軍隊投放到了本土之外。

“朕準備調整一下大華的軍隊部署。擬將南、北、海軍三衙,改爲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三個司令部。原來的五軍都督府,則擬改爲八個戰區司令部。中原五個戰區之外,再設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三個戰區。”

對軍方進行調整,也是爲了更好的適應新的形勢,讓整個軍隊的指揮體系更加的流暢。

設立陸軍部之後,南北衙改隸屬於陸軍司令部,北衙依然還有皇帝近衛六軍和皇帝侍衛親軍四軍,依然保留十個軍二十萬的編制,負責戍衛五京。而南衙十六軍三十二萬人的編制數量不變,駐地依然是在朝廷所直轄的中原各地。

此外,海軍的數量將擴編,另外新設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海軍原有四個艦隊,張超擬增設到十二個艦隊,從黑龍江艦隊到朝鮮艦隊,再到黃海艦隊,然後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波斯灣艦隊、紅海艦隊、地中海艦隊、裡海艦隊、大西洋艦隊。

十二個艦隊,單個艦隊的規模沒有過去那麼大,每個艦隊一萬人。單個艦隊只有過去的一半規模,但整個海軍總體上卻增加了四萬人。

此外,新設的海軍陸戰隊,也將在大華的海外,派駐軍隊。這些陸戰隊主要是與海軍搭檔,主要駐紮海外各個殖民地,或者大華的海外領港口要塞。

海軍陸戰隊編制十二個師,每師一萬人,總十二萬人。

因此大華如果完成這輪擴編,則以後大華將有陸軍五十二萬,海軍十二萬,海軍陸戰隊十二萬,總兵力達到七十六萬。

增加十六萬軍隊,實際上也比現有軍隊增加十萬左右。

秦瓊等仔細的聽皇帝講完,問,“一下子在原基礎上擴編十六萬,會不會太多?現在朝廷供養這六十萬常備軍,每年的軍費都過億,佔到了大華財收的六成以上。若再增加這麼多軍隊,只怕軍費開支會增加很多,尤其是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他們主要駐紮在海外,這個開支只怕會更高。”

傳統軍隊中,騎兵比步兵軍費高,但其實陸軍遠比海軍軍費少。海軍一條戰列艦,動則幾十萬上百萬貫,可不是陸軍能比的。

哪怕現在造艦費用正在不斷下降,海軍也基本上完成了艦船裝備,可新增四萬人,等於一下子又要增加一半的新艦,這個開銷更高。

“軍費的問題,朕也有考慮。海軍現在八萬人馬,擁有十幾條一級戰艦,近百條二級戰艦,這是我們花了大代價裝備起來的。朕以後,暫時不用再造太多新艦,直接把現有的這些主力戰艦,分配給十二個艦隊,搭配一下,其實艦船已經夠用了。”

過去四大艦隊時代,其實有十六個分艦隊,因此戰艦建的較多,現在改成十二個艦隊,但反而每個艦隊比過去的規模還大些,因此艦隊的艦船還能更多。

把四艦隊改成十二艦隊,也是爲了讓每個艦隊有更大的自主權,避免一個艦隊遇事還要層層上報,以免耽誤時機。

其實大華的戰艦,可以說通過海戰,早證明了遠超其它國家好幾個代次,因此不必再造太多的新艦,也一樣能夠有足夠的威懾力。

十二個艦隊,配上十二個師的海軍陸戰隊,讓大華的軍事力量部署到各地,也是大華大航海戰略的保障。

不論是海上貿易,還是海外殖民,有了這些在海外的軍事力量,都能夠給予更大保障。

“臣也支持對海外增強兵力部署,不過是不是適當的削減一些中原的駐軍數量呢?中原依然保持南北衙五十二萬的兵力,是否有些多?”蘇定方問。

他如今是兵部尚書,負責的是軍政系統,身爲軍方如今最年輕的名將,他是支持軍方走出去的,但現在大華對外開拓,中原非常安全。如果中原保留五十二萬的強大常備軍力,他認爲有些浪費了。

尤其是朝廷現在要出臺民兵法案,以後朝廷將有一百個師的民兵,擁有百萬民兵,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在中原各地。

新的民兵,將會更加精銳,更多的訓練、更好的軍械等。

有這樣強的民兵,就更沒必要保留那麼多的中原常備軍了。

“定方說的這也是個問題,中原保留南北衙五十二萬軍隊,看起來確實有些多。如果僅從軍事需求上來講,中原其實完全可以削減掉一半兵力,畢竟現在只有我們出去打別人,別人根本沒能力打到我們中原來。”

說到這,張超頓了頓,“不過呢,有些事情也不能只單純的從軍事角度來講,我們還得從其它方面來考慮。”

張超說的這個其它方面,其實就不只是軍事角度,而是要從政治角度來說了。如果中原削減兵力,則將出現一個虛內的局面,到時就外強中乾。

在歷史上,開元盛世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正是實行的這樣一種部署,邊疆有十個強大的藩鎮,擁有精銳的邊軍。但是在中原,卻兵力空虛。

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841章 世家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1483章 雄心第812章 摟草打兔子第1405章 唐王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1511章 殺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1352章 怕老婆第379章 唐租界第1469章 倭寇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435章 勸進第1472章 女皇第119章 太子妃第1155章 貞觀八年第259章 學士第980章 望長安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767章 野豬皮第974章 鑽空子第243章 出獄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1288章 組閣第311章 跑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1122章 白龍魚服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884章 夜襲第1418章 離婚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787章 嘿嘿嘿!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805章 崔鶯鶯第1078章 大前門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850章 廢奴第1361章 1189年第639章 糧票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775章 六扇門第552章 武媚娘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1592章 麗質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074章 寶地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856章 身份第1048章 酒館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1216章 王玄策第758章 齊王妃第1323章 大膽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552章 武媚娘第1566章 罷了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602章 救災餅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109章 天子詔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181章 洞房第1185章 崩逝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1443章 飛騎第1342章 背叛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508章 大麻煩第1033章 朕回來了!
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一百五十六章 員外郎第841章 世家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1483章 雄心第812章 摟草打兔子第1405章 唐王第530章 趙國公府的臉面第1511章 殺第781章 強擼灰飛煙滅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1352章 怕老婆第379章 唐租界第1469章 倭寇第1252章 張超北上第1380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435章 勸進第1472章 女皇第119章 太子妃第1155章 貞觀八年第259章 學士第980章 望長安第564章 渾水摸魚第319章 橫刀立馬,唯我張大將軍!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023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876章 伏屍十里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767章 野豬皮第974章 鑽空子第243章 出獄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538章 三天三夜第304章 早起收地籠第1451章 皇帝采邑第475章 突厥人都慫了嗎?第1288章 組閣第311章 跑第786章 鐵血宰相李文遠第1122章 白龍魚服第1073章 放虎歸山第1095章 入夏則夏,入夷則夷第884章 夜襲第1418章 離婚第1208章 灞上李家,有債必償第248章 三個女人都失眠第787章 嘿嘿嘿!第716章 喜結秦晉之好第1553章 冰山上的來客第805章 崔鶯鶯第1078章 大前門第三十一章 臉被打腫第四章 賺錢門路第855章 自由誠可貴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850章 廢奴第1361章 1189年第639章 糧票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775章 六扇門第552章 武媚娘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905章 祝熊貓盟主生日快樂!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1592章 麗質第1165章 灞上白鹿vs抱月烏龍第1548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544章 吃李大戶去第五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074章 寶地第456章 龍武--陛下,我娘讓老師欺負了第856章 身份第1048章 酒館第1221章 海闊天空第1216章 王玄策第758章 齊王妃第1323章 大膽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552章 武媚娘第1566章 罷了第451章 龍武--黑科技再出:大炮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602章 救災餅第三十六章 新店入手第1109章 天子詔第309章 後勤大總管第181章 洞房第1185章 崩逝第1454章 東西皇帝第1371章 斬將奪旗第1443章 飛騎第1342章 背叛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770章 那全都是軍功第508章 大麻煩第1033章 朕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