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思緒,問題

長安

舒安並沒有因爲學生的離去而有什麼波動,因爲這一次薛仁貴並不是踏上草原,而只是重返家鄉而已。

人生能夠春風得意的事情並沒有多少件,至少對於這一個時代而言,並沒有後世的那麼多繽紛。

高中狀元的話算是一件,封狼居胥同樣算是一件,衣錦還鄉的話也是其中之一,再有的便是大婚之喜了。

最後一件事情的話,對於諸多人而言並不算難,至於前兩件事情的話,那麼就不一定了。

現在的薛仁貴雖然只是封伯而已,距離封狼居胥而言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不過感覺之上同樣差不了多少,特別對於這一位從小坎坷的少年而言,能夠封伯同樣是一件大喜的事情。

要知曉哪怕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的諸多將領之中,能夠封伯的並不算多,一般都是跟隨了十多年的時間。

比起這一些人而言,薛仁貴無疑是幸運得多,從一介白身成爲朝廷的安北伯。

當然除此之外,便是衣錦還鄉了,舒安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絲笑意,這意義之上更像是一種炫耀,不過這一個時代確實如此。

哪怕是後世提一輛車都恨不得村裡村外都知曉,更不用說現在可是封伯。

而這一位學生離開的這一段時間,長安同樣從草原喧囂的喜悅慢慢消退。

不過李世民最近一段時間確實過得十分不錯,願意很簡單,那就是之前分裂突厥的部落似乎有着像大唐稱臣的意思。

至少派出的人已經來到了長安,舒安對於這件事情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因爲他印象之中的歷史同樣是如此描述的,若是沒有意外的話,再過兩年的時間,東突厥的話就要淪落在大唐的鐵蹄之下。

“草原!”

舒安眼眸輕聲呢喃道,雖然征服了東突厥,但依然有着諸多的異族。

日後依然騷擾着整個中原大地,雖然舒安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也不願看到漢家兒郎遭受屈辱。

所以草原不能丟,至少要將整個草原納入大唐的版圖之中。

但是這一個時代的觀念,那就是草原就是蠻夷之地,哪怕是打服了突厥都沒有收復的觀念。

這樣可不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李世民若是在的話或許可以威懾草原,但之後的話基本就差不多了。

自然舒安是不想看到了這一幕了,只不過他現在同樣沒有多少的思緒,雖然有幾個不成熟的想法,但終究有着不少缺陷。

首先的一點就是草原適合放牧,不適合種植糧食,雖然日後也有不少食物能夠在嚴寒的環境之下生存。

比如說日後家家戶戶常見的馬鈴薯,也就是土豆,但這個時代並沒有這個東西。

若是想要拿到馬鈴薯的話,那麼只有去這個時代的美洲大陸了,那麼必然要出海了。

想到了之類之後哪怕是舒安都不要搖了搖頭,原因很簡單,這個時代造船技術還沒有那麼發達。

這主要是沒有海洋的觀念,沒有支持的情況之下,自然沒有人會遠揚了。

哪怕是舒安一時間都沒有辦法改變,這就是觀念的問題了,而且想要造出抗擊海洋的海船同樣不是一日之功。

此時的舒安不由暗暗感慨自己爲何不是工科生,而是文科生,除了基本的生活常識之外,其他上基本用涼涼兩個字來形容。

待在書院之中,靠在搖椅之上,沐浴着陽光,這就是現在舒安所向往的生活了。

當然舒安並沒有因爲掌控草原的難度而放棄了思緒,反而是將自己想法一一代入。

至於許多練習武藝的書院學生,不由羨慕看着這一位院長,特別是這一個搖椅,更是讓這一些還未完全脫去孩童心性的學生十分感興趣。

“老爺,杜大人來了。”

時間不知曉過去多久之後,舒狂虎的聲音在舒安恭敬響起。

舒安緩緩睜開了雙眼,眼眸深處不由放在從遠處走來的杜如晦身上。

隨着歲月的流逝,哪怕是他都阻止不了身體的情況,有時候就自然小憩一會。

不過此時舒安內心不由搖了搖頭,這一位學生上門的話,可沒有那麼多的好事情,這是一位無事不登三寶殿的學生。

“狂虎,拿張椅子過來。”

舒安的聲音淡淡響起,對於長安的事情他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畢竟這一段時間他和李世民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加上歷史之上這一段時間並沒有記載什麼事情,所以自然讓舒安提不起興趣了。

“學生杜如晦見過老師。”

“克明,坐!”

沒有過一小會,杜如晦便來到了舒安的面前,一番見禮之後,同樣沒有客氣。

杜如晦坐下來了之後,似乎沒有說明了自己來意,反而是和舒安聊起了一些家常。

舒安帶着深意的目光看了這一位學生一眼,並沒有言語,既然杜如晦不說的話,那麼他自然是不會去問。

“老師,學生最近遇到了一個問題,想要請老師指點。”

不過終究在舒安養起功夫之下,杜如晦面色之上有一些苦笑說道。

原本他還想試探老師會不會好奇,只不過似乎老師沒有在意,果然自己老師不是自己能夠試探的。

“怕不是克明的事情,而是朝廷的事情。”

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一絲瞭然出聲說道,一語便直接點出了其中的關鍵。

“一切都瞞不過老師!”

杜如晦表情不變點了點頭說道,隨後將朝議之上發生的事情都講了一遍。

隨着一些學生的訴說,舒安面色之上則是十分古怪,原來朝議之上發生了一件有一些意外的事情。

同樣是歷史之上沒有記載的事情,當然很有可能是因爲他的蝴蝶效應緣故。

原來齊魯等地的官員聯名上表希望增加科舉舉人的人數,要知曉齊魯之地也就是山東等地了。

這一個地方忠臣名將算是出了不少,加上又上孔聖之鄉,可以說書的士子是其他地方多上不知曉多少。

甚至有山東落榜舉人勝過其他舉人的說法,而着一個問題自然是讓這一些朝廷重臣以及李世民頭疼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第三百二十八章 請求,信念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四百四十六章 轟動長安的蹴鞠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場鬧劇,爲難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十八章 見聞,炫富!第八百二十四章 隱瞞,洞察第四百三十三章 好奇,宮廷傳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四百六十八章 憋屈,有苦說不出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五百六十三章 北方狀況,想法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四百五十章 安南家族,韓瑗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二百九十二章 傳道養生,轟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世民的驚訝第四百零一章 季節,人選第八百零二章 教導,反應第三百零一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第三百零一章 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七十三章 年少成名,不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皺眉,驗證第七百零二章 著書立說,興趣第一百一十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王玄策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九章 佛系,傳聞第九百零一章 和想象有點不一樣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預料,一絲怒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相,不甘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驚聞,失神第四百零三章 曾經的世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發現,複雜第一百八十五章 約法三章,報恩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孫皇后的想法第七十八章 逆鱗,扼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蘇大山的羨慕第六百二十二章 佈局,馬周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一樣的賣身葬父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七百九十六章 請求,高昌第七百六十三章 混亂,夜盡天明第八十二章 禮物,科舉改制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李世民的禮物第五百六十四章 讚賞,遼東變故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自舒安的反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看人,教導第三百四十九章 偏離計劃的軌跡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查,私宴第四百零四章 撲所迷離,興趣第七百二十八章 詩詞,認出之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思緒,歸長安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安玄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適合,轟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捨,書院變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科舉,寒門士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私心,各自選擇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一百六十七章 長壽,短命第十七章 耿耿於懷,說教第五百三十章 盛名不負,堅持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中的來襲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八百三十三章 經驗,投其所好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世民的憤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域之爭,同名第七百二十九章 喜茶之人,機會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排,玄策成果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七百七十七章 長安迷人眼第五十五章 支持,請教第九十一章 特殊介紹,第一課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四十九章 祭天之禮,故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膨脹的高麗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雪夜歸來,新年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四百五十二章 歷史,七國的天下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九百一十章 感觸,宣傳!第三百九十三章 舒安方法,善良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四十四章 信心,何以爲家第五百三十一章 落幕,鹽滷
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第三百二十八章 請求,信念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四百四十六章 轟動長安的蹴鞠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場鬧劇,爲難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十八章 見聞,炫富!第八百二十四章 隱瞞,洞察第四百三十三章 好奇,宮廷傳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半,長生之問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四百六十八章 憋屈,有苦說不出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五百六十三章 北方狀況,想法第六百四十章 評價,聖賢題字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四百五十章 安南家族,韓瑗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驚歎,後悔第二百九十二章 傳道養生,轟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世民的驚訝第四百零一章 季節,人選第八百零二章 教導,反應第三百零一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第三百零一章 最好的時代第一百七十三章 年少成名,不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皺眉,驗證第七百零二章 著書立說,興趣第一百一十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王玄策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九章 佛系,傳聞第九百零一章 和想象有點不一樣第八百一十六章 偏袒的帝王第五百九十二章 預料,一絲怒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相,不甘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驚聞,失神第四百零三章 曾經的世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發現,複雜第一百八十五章 約法三章,報恩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孫皇后的想法第七十八章 逆鱗,扼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蘇大山的羨慕第六百二十二章 佈局,馬周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一樣的賣身葬父第六百八十八章 意外的來訪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七百九十六章 請求,高昌第七百六十三章 混亂,夜盡天明第八十二章 禮物,科舉改制第三百九十六章 給李世民的禮物第五百六十四章 讚賞,遼東變故第三百八十七章 來自舒安的反擊第一百八十四章 看人,教導第三百四十九章 偏離計劃的軌跡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查,私宴第四百零四章 撲所迷離,興趣第七百二十八章 詩詞,認出之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思緒,歸長安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安玄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適合,轟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捨,書院變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科舉,寒門士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私心,各自選擇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一百六十七章 長壽,短命第十七章 耿耿於懷,說教第五百三十章 盛名不負,堅持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中的來襲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八百三十三章 經驗,投其所好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世民的憤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域之爭,同名第七百二十九章 喜茶之人,機會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排,玄策成果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七百七十七章 長安迷人眼第五十五章 支持,請教第九十一章 特殊介紹,第一課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四十九章 祭天之禮,故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膨脹的高麗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雪夜歸來,新年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四百五十二章 歷史,七國的天下第三百零三章 步履所及,皆爲王土第九百一十章 感觸,宣傳!第三百九十三章 舒安方法,善良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一年除夕第四十四章 信心,何以爲家第五百三十一章 落幕,鹽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