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月是故鄉明

天上月色正明,宮廷之中人影交錯,一副昌盛之樣。

正在此時,哪怕是李世民都有一種詩興大發的感覺,要知曉本來就是愛好詩詞之人。

“咳咳!”

李世民不由故意出聲道,不過很快就吸引了衆人的注意力,畢竟是帝王。

而且一些跟隨李世民許久的老臣同樣知曉,陛下這是要作詩了,不少大臣同樣露出了一絲興趣的神色。

要知曉在作詩之上,這一位陛下可算是不弱,甚至比起在場大多人來說要好得多。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看到羣臣配合的樣子,李世民面色之上則是更爲喜悅了,不由開口。

只不過話音纔到一半,一道匆忙的腳步聲傳來,一時間打斷了這一位帝王的作詩。

一時間在場李世民面色之上不由微微變化,不過看到李君羨內心突然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見過陛下!”

李君羨看到了李世民眼眸一亮出聲道,話語之中自然是不缺少恭敬了。

“不知曉可有什麼事情?”

李世民雖然內心有一些無奈,但表面之上還是不動聲色出聲道。

事實之上他內心對於李君羨的打斷自然是不爽,不過看到這一副恭敬的模樣,哪怕是李世民也不好說一些什麼。

不僅僅是李世民,此時在場的羣臣同樣將目光放在了這一位百騎統領身上。

對於李君羨,在場的羣臣可是十分熟悉,當然其中更多是複雜,因爲他們可是知曉這一位統領掌控整個長安。

長安的風吹草動可都瞞不過這一位陛下,而這一切都來自百騎。

也有不少大臣想要交好這一位統領,不過李君羨可都不冷不熱,不得不說李君羨還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Www ▪TTKΛN ▪c o

“安玄公派人送了一副字進來!”

面對這一位陛下,李君羨沒有遲疑出聲道。

話音落下了之後李世民終於知曉爲何自己內心不安來自何處了。

要知曉上一次中秋,李世民可是出盡了風頭,而這一次因爲安玄公拒絕緣故,更是讓李世民準備了不少時間。

就爲了中秋作詩的力壓羣雄,複製上一次中秋的盛況,要知曉那一次他的詩詞可是在長安傳了好幾天的時間。

“安玄公的詩詞?”

“已經好久時間沒看到安玄公新詩了。”

“這一次肯定和中秋有關係,不知曉這一次又是什麼驚豔詩詞。”

.......

還沒有等李世民出聲,一道道小聲議論的聲音已經響起,不過話語之中都帶着一絲期待。

要知曉安玄公的才情可是整個大唐公認的,之前不少人可是因爲安玄公推遲而要有遺憾。

但沒有想到安玄公竟然會專門因爲這中秋而作詩,之前原本還期待這一位帝王的人現在而是轉化爲對於安玄公的期待了。

雖然是朝臣不錯,但是大部分朝臣還是有文人風骨的,所以再有多餘選擇之上,自然會偏向舒安。

若是以往時候話,李世民對於舒安的字畫肯定迫不及待就想要觀看了,然而今天則是一次意外。

因爲此時的李世民面色沒有多餘的表情,顯然內心有着不少的掙扎。

“呈上來!”

長孫皇后柔和的聲音響起,同樣內心不由搖了搖頭,陛下還是有一些小家子氣了。

“是!”

李君羨道了一聲之後,馬上將手中的這一副字呈遞上去,事實之上他對於安玄公的詩詞同樣有不少興趣。

然而在陛下還沒有拆開之前,他可不敢嘗試去拆開。

旁邊的小太監當這一副字遞上來的時候,李世民也漸漸恢復了過來,面色之上勉強擠出了一絲笑意。

因爲此時的李世民也知曉自己有一些失態了,好在心態之上這一位帝王還算是不錯的。

哪怕是現在年輕,但是經歷多了也沉穩了許多,轉念一想的話,能夠得到亞父一首詩詞的話也不錯。

現在李世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畢竟之前亞父的字可是值不少錢,更不用說這是詩作。

當然李世民同樣是感受到了周圍一道道目光,李世民雖然有一些不爽,但聲音還是響起。

“王德,直接念出來!”

他倒是想要看看這一位亞父在中秋詩作之上是不是那麼依然驚豔。

若是一般的話,那麼李世民可就不客氣了,畢竟現在他可是有着不少氣。

原本靠近的王德此時也停下了腳步,隨後打開了手中的這一副字。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王德的聲音緩緩響起,第一句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變化,只不過有一些疑惑,因爲這詩作似乎是少有的邊塞詩詞。

然而當第二句的時候,在場大多數人眼眸閃過一絲光芒,那是屬於驚豔的光芒。

哪怕是李世民都不例外,因爲他已經有預感,這一首詩詞絕對會震動整個長安,甚至傳遍整個大唐也是有可能。

畢竟本身詩作就屬於最爲頂尖的一批,再加上安玄公的名氣,這一首詩作若是不傳遍的話才奇怪。

當整首詩詞落下了之後,在場人的腦海之中則是浮現出了一副畫面。

戍樓上的鑼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在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在鳴叫。

今夜之後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故鄉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戰亂頻繁沒有休止。

這一首詩詞是舒安選擇之後才送來宮廷之中,雖然這一首詩詞的背景不同,但放在這一個時代同樣適用。

要知曉雖然今夜整個大唐不少人過着節日,但這不包括駐守邊鎮的士卒。

這一些士卒連一塊月餅都是奢望,更不用說是見到自己親人了,一想到了這裡之後,完全熱鬧的宮廷此時都有一些沉默了。

哪怕是一些不懂事情的皇子公主此時都能感受到此時氣氛有一些不對都沉默下來。

“月是故鄉明!”

當然除此之外,其中單單這一句同樣是讓不少人感嘆,因爲無論是李世民,還是在場的羣臣之中。

大部分人出生的地方可都不是在長安,哪怕是李世民也是在太原的時候,對於這一位帝王來說,太原纔是這一位帝王的故鄉。

這一夜雖然明月高掛,但註定了有着不少人無眠。

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遇,新的追求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聚,頡利決定第七百八十四章 想法,意動第六百七十章 耐心,壞事傳千里第二百三十一章 心神不定,蹴鞠第八百四十六章 顫動,慌亂長安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七十六章 蘇烈的心驚(爲舵主山至高處人爲峰加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禪門失勢,利益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七百七十一章 夢美好,醒殘酷第二百零三章 不平,傳開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一百九十八章 疑惑,養生之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八百五十三章 實話實說,拜訪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三十五章 彈劾,揚眉吐氣第一百二十七章 方法,爲難第一百八十七章 來歷,仗勢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六百零七章 王嚴喜悅,召集第一百九十八章 疑惑,養生之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錯愕,驚訝第七百七十七章 長安迷人眼第五百四十六章 帝王決意,遺落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五百八十三章 地點,分頭佈置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變命運的決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熱鬧農莊,傳承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八百三十三章 經驗,投其所好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七十三章 用人不疑,小驚訝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瞬兩年,秋臨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九十一章 特殊介紹,第一課第三百二十六章 希望,拒絕不了的利益第一百九十三章 懊悔,驚駭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設想,料中第五百一十章 憤怒,臉面第八百六十五章 來信,突發奇想第六百零一章 馬周的明悟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非常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後悔之事,間隙第六百五十章 利益,帝王決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問題,朋友之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歸來,緊急第三十一章 天佑朕,天佑大唐第四章 過往回憶,皺眉!第五百五十二章 迫切,媒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動,削減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二百二十二章 疑惑,教導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第一百四十九章 敘舊,公私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望的李秀寧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八百二十一章 歸來,去考進士第五百八十一章 上門,要求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九百四十一章 報喜不報憂第七百八十章 講一些道理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八百八十二章 張柬之與狄仁傑第四百四十二章 造船,思緒延伸第三百七十九章 入宮,來自女兒的關心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七百七十四章 辭行,選擇第九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站,巴蜀之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心,暴露第八百二十章 生前身後,帝王第三十九章 唯恐不亂,貶低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場鬧劇,爲難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四百八十五章 魯木的經歷第八百零二章 教導,反應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六百七十章 耐心,壞事傳千里第七百五十二章 扶桑,下一步計劃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六百零八章 商議,愧疚之心
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遇,新的追求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聚,頡利決定第七百八十四章 想法,意動第六百七十章 耐心,壞事傳千里第二百三十一章 心神不定,蹴鞠第八百四十六章 顫動,慌亂長安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七十六章 蘇烈的心驚(爲舵主山至高處人爲峰加更)第六百一十四章 禪門失勢,利益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七百七十一章 夢美好,醒殘酷第二百零三章 不平,傳開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一百九十八章 疑惑,養生之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宣傳,贈酒第八百五十三章 實話實說,拜訪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三十五章 彈劾,揚眉吐氣第一百二十七章 方法,爲難第一百八十七章 來歷,仗勢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複雜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六百零七章 王嚴喜悅,召集第一百九十八章 疑惑,養生之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錯愕,驚訝第七百七十七章 長安迷人眼第五百四十六章 帝王決意,遺落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終結果,避之第七百三十章 茶道,轟動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五百八十三章 地點,分頭佈置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變命運的決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熱鬧農莊,傳承第八百三十八章 逆轉,帝王鬱悶第八百三十三章 經驗,投其所好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七十三章 用人不疑,小驚訝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瞬兩年,秋臨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九十一章 特殊介紹,第一課第三百二十六章 希望,拒絕不了的利益第一百九十三章 懊悔,驚駭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秀寧的憤怒第五百九十三章 草原設想,料中第五百一十章 憤怒,臉面第八百六十五章 來信,突發奇想第六百零一章 馬周的明悟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非常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後悔之事,間隙第六百五十章 利益,帝王決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問題,朋友之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六百四十一章 春闈,頭籌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歸來,緊急第三十一章 天佑朕,天佑大唐第四章 過往回憶,皺眉!第五百五十二章 迫切,媒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動,削減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二百二十二章 疑惑,教導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第一百四十九章 敘舊,公私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望的李秀寧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八百二十一章 歸來,去考進士第五百八十一章 上門,要求第八百九十四章 賬本,驚訝第九百四十一章 報喜不報憂第七百八十章 講一些道理第三十七章 天生麗質難自棄第八百八十二章 張柬之與狄仁傑第四百四十二章 造船,思緒延伸第三百七十九章 入宮,來自女兒的關心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七百七十四章 辭行,選擇第九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站,巴蜀之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心,暴露第八百二十章 生前身後,帝王第三十九章 唯恐不亂,貶低第八百八十九章 一場鬧劇,爲難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四百八十五章 魯木的經歷第八百零二章 教導,反應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六百七十章 耐心,壞事傳千里第七百五十二章 扶桑,下一步計劃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六百零八章 商議,愧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