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腦補,規則變化

事實之上這一次舒安則是想錯了,這一份賀禮是李世民親自讓人準備的,並非是長孫無垢的手筆。

儘管內心有一些不平衡,但李世民並非是忘恩負義的人,也算是重感情的人。

自從這一位亞父入了長安之後,可是幫助了自己不少的忙,哪怕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認。

不提之前的是非,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忘記了送上一份賀禮了。

舒安關於李世民的問題並沒有糾結多久,事實之上這一段時間他並沒有繼續待在書院之中。

而是在長安之中,就是爲了第一手聽到關於西南的消息。

幸好的是這一次算是虛驚一場,西南因爲有養生的關係,倒是沒有擴散。

要知曉瘟疫最可怕的不是其本身,其中傳染才讓人畏懼。

更不用說這一個時代醫術可沒有那麼發達,還有藥材本身價值不菲。

並不是普通百姓能夠負擔的起的,而且一旦生病的話,那麼農活同樣要停下來了。

那麼又要吃什麼,這同樣成爲一個困擾百姓的問題。

除了西南的話,那麼還有就是安南了,所幸比起西南來說,安南幸運得多了。

多虧了之前李靖治理有方,雙方陣亡的士卒都沒有留下,並沒有造成什麼隱患。

這一次王玄策在得知了西南消息之後,馬上封鎖了安南各個路口,也算是第一時間阻止了傳染。

畢竟安南的這一些人可是沒有學過養生學,若是一旦傳入安南話,那麼可以說是出大事情了。

當然王玄策可是比起長安早知曉關於自己老師的事情,一開始面色之上同樣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他也不知曉養生還有這功效,不過隨後則是覺得這是老師的伏筆,就是爲了全天下人有一幅健康的身體。

不得不說腦補致命,在王玄策的腦海之中,舒安已經留下了光輝的形象。

........

隨着時間的推移,關於西南瘟疫的事情同樣漸漸取消了熱度,特別是長安這一個大唐的中心。

每一天發生的事情可是不少,更不用說那一些商人還是旅客都各地帶來的消息。

不過接下來的話則是有一件事情引起了諸多人注意,那就是秋闈了,其中各道州的舉人都已經陸續到達了長安。

當然也不是每一個舉人都會參與考試,加上之前李世民也覺得規則有一些不妥。

所以就做了稍微的修改,將道州比試內容換成,排名最高的那一位士子名次。

每一個道州取所在道州第一到第三名的舉人出來,然後比較這一些人的名次。

之前算是平均數值,現在的話就看頂尖士子的能力。

這是李世民和諸多大臣探討出來的結果,雖然和舒安設想不一樣。

不過舒安反倒是認可李世民的做法,畢竟他的設想根本考慮實際情況。

主要還是一個構思而已,反而是李世民這一些人結合實際情況,更好一些。

有錯就改,自己又不一定是正確,舒安可不是那一些絕對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人。

但是無論規則如何變幻,這一些道州之間的競爭程度激烈程度並沒有改變。

每一個道州都盡力讓自己道州所在的舉人都進入長安試一試,哪怕是之前排名比較靠後的舉人。

因爲多出一個人就是多出一份希望,萬一有人能夠取得前面的名次,對於道州自己人都是有着不少的益處。

哪怕是寒門子弟,都有人捐助其去長安,不過能夠成爲舉人的話,或許不足以大富貴。

但還是可以滿足日常需求,至少比起尋常百姓過得要好很多。

大概定位的話就相當後世的工薪階層,甚至有的舉人突出一些,直接被招錄到衙門之中,當上一個小官吏。

當然不同的舉人際遇不同,不過最低教教書之類的,絕對過得比大多數人還要好。

同樣因爲身處於長安的緣故,舉人所受到的矚目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崔攝謝興等人這一些人就是關注的焦點。

無論是出身世家的緣故,還是出身安玄公這一位新晉聖賢門下,哪怕是沒有師徒名分。

但還是有學過一些本事,自然是讓人關注了,加上長安可是天子腳下,諸多精英匯聚之地。

這一些人能夠在舉人考試之中脫穎而出自然是值得關注了,當然受關注的總是那一些天之驕子。

聖賢之名同樣沒有改變舒安太多的東西,早早的舒安從舒府來到了郊外的書院之中。

“儘管這陣子長安不是一般熱鬧,但還是喜歡清靜一些。”

舒安眼眸閃爍不由輕聲呢喃道,隨着各地的舉人入長安,其中還跟隨有不少士子。

有一些人可是來湊熱鬧,畢竟湊熱鬧這一種屬性這可不是後世纔有的。

哪怕是這一個是時代依然有着不少的看客,一些是正在準備舉人的世家子弟。

不過這一部分世家子弟都是一些出身小士族,若是一些大世家的話,可是有着舉薦位置。

入仕的方法不僅僅只有一種,儘管李世民早已經開始限制了舉薦的人數,但還是很可觀。

那一些真正的世家嫡子若是想要入朝爲官的話,那麼根本不用走科舉這一條路。

當然哪怕是在頂尖世家之中,同樣有主次之分,次的那一些人基本上只有靠自己努力了。

“大山,在苦讀麼?”

剛剛來到書院的舒安第一眼便看到了正在坐在書院門前拿着一本書苦讀的蘇大山了。

自從蘇大山在書院打雜之後,很多繁瑣的事情都交給了蘇大山。

不過這一些事情在蘇大山手中倒是處理得井井有條,哪怕是舒安多有不少次讚歎。

此時看到蘇大山,舒安也有一些醒悟過來,眼前這一位寒門出身的蘇大山也是一位舉人。

儘管之前排名基本在舉人末尾,但終究是舉人之中的一員。

當然蘇大山和那一些天之驕子還是有不少差距的,不過經過這半年在書院的苦讀。

蘇大山應該有了很大長進纔對,而且學生上課的時候,舒安也沒有阻攔蘇大山旁聽。

算起來的話,蘇大山應該相當於書院的半個學生。

第七百零五章 天賦問題,出宮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科舉,寒門士子第八十一章 邊關,故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非常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恨其不爭,姑侄第十二章 李世民的頭疼!第五百零九章 驚喜,一份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壓抑,機會第九百二十章 簡單故事,好奇第五百一十五章 無意爲難,人情第九百二十一章 驚喜,商議第九百零五章 模仿,房玄齡疑惑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排,探望第三百九十七章 國運,迫不及待第七百八十五章 順利,疑惑第三百八十九章 偶感風寒的帝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抽獎,西南之變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驚聞,失神第五十三章 欣喜,選擇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規劃,楊氏決定第八百六十四章 思想變化,知曉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見,身份轉換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突襲,註定結果第七百二十五章 開始之初,不安分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求,複雜帝王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顫動,慌亂長安第九百一十六章 帝王打算,落幕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八百四十一章 敏感,密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各方反應,程處亮第六十二章 箭驚,軍演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上門,要求第三百四十四章 帝王苦澀,缺口第三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遼東第五百五十六章 競爭,決定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作,底氣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五百八十八章 落入陷阱,無知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動,武順之求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奈,雲集舒府第一百八十九章 意外,再遇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行,不見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怨念第八百二十七章 桃花林,補刀第二百零四章 李世民的方法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八百七十九章 考場,平靜第三百四十七章 簡易火藥,打算第八百四十五章 氣氛凝固的朝堂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二十八章 是非功過,嫉妒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定時間,心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意外,再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約法三章,報恩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九十九章 周易之術,招牌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厚禮第九百四十三章 撲一場空,矚目第六百七十四章 選擇,父子默契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二百八十一章 五天,糧價跌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中的來襲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三章 邀請,影響力第六百零八章 商議,愧疚之心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找麻煩,月餅風靡第五十八章 秦瓊的驚訝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二百九十章 最終結果,默契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秀寧的猜測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私心,各自選擇第八百三十一章 晉陽,不約而同第八百六十二章 疑惑,遼東之戰第三十五章 彈劾,揚眉吐氣第五百零七章 猜測,棉花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轟傳,進退兩難第九百一十四章 自告奮勇,第一天
第七百零五章 天賦問題,出宮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四百二十七章 科舉,寒門士子第八十一章 邊關,故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七百一十七章 求證,相信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非常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恨其不爭,姑侄第十二章 李世民的頭疼!第五百零九章 驚喜,一份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壓抑,機會第九百二十章 簡單故事,好奇第五百一十五章 無意爲難,人情第九百二十一章 驚喜,商議第九百零五章 模仿,房玄齡疑惑第一百一十四章 安排,探望第三百九十七章 國運,迫不及待第七百八十五章 順利,疑惑第三百八十九章 偶感風寒的帝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抽獎,西南之變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驚聞,失神第五十三章 欣喜,選擇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五百三十六章 名與利,心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規劃,楊氏決定第八百六十四章 思想變化,知曉第三百四十八章 再見,身份轉換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突襲,註定結果第七百二十五章 開始之初,不安分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賽,逆轉第五百六十九章 請求,複雜帝王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顫動,慌亂長安第九百一十六章 帝王打算,落幕第七百四十七章 感謝,承諾第二百七十二章 高士廉,認出第八百四十一章 敏感,密會第五百九十八章 各方反應,程處亮第六十二章 箭驚,軍演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上門,要求第三百四十四章 帝王苦澀,缺口第三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遼東第五百五十六章 競爭,決定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一百三十五章 動作,底氣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五百八十八章 落入陷阱,無知第六百一十六章 長安動,武順之求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奈,雲集舒府第一百八十九章 意外,再遇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行,不見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怨念第八百二十七章 桃花林,補刀第二百零四章 李世民的方法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臣關注,誤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八百七十九章 考場,平靜第三百四十七章 簡易火藥,打算第八百四十五章 氣氛凝固的朝堂第六百零三章 決斷青年,書院事第二十八章 是非功過,嫉妒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身爲餌,計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定時間,心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意外,再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約法三章,報恩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九十九章 周易之術,招牌第四百三十六章 震驚,腦補第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厚禮第九百四十三章 撲一場空,矚目第六百七十四章 選擇,父子默契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動作,利器初成第二百八十一章 五天,糧價跌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三百五十二章 意料中的來襲第二百五十四章 禍水東引,抽身第三章 邀請,影響力第六百零八章 商議,愧疚之心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找麻煩,月餅風靡第五十八章 秦瓊的驚訝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二百九十章 最終結果,默契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秀寧的猜測第四百零七章 不一樣的舒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私心,各自選擇第八百三十一章 晉陽,不約而同第八百六十二章 疑惑,遼東之戰第三十五章 彈劾,揚眉吐氣第五百零七章 猜測,棉花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轟傳,進退兩難第九百一十四章 自告奮勇,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