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高昌之變,驚動

西域和草原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草原的話更多還是生機勃勃。

而西域的話更多還是黃沙,這樣帶來的缺點便是,一路之上大軍風塵諸多,根本沒有半點掩蓋的可能性。

好在面對這件事情,無論是李承乾還是張亮都沒有在意這件事情。

“終於甩開了!”

甚至李承乾面色之上還十分高興,因爲自己決策話,那一位三弟的話則是被甩開了。

畢竟李恪的話面對李承乾的遠去,面色之上也只能露出無可奈何。

因爲之前競爭的關係,他的士卒已經達到了極限,李恪終究還是有一些理智,並沒有不體恤這一些士卒。

就因爲這件事情,李承乾可不是一般的高興,已經開始幻想自己拿下高昌王的場景了。

一路之上沒有受到任何阻攔,雖然偶爾有黃沙小城出現在眼前,但這一些小城絲毫沒有任何的抵抗。

這更是助長了李承乾的氣勢,倒是張亮覺得有一些太順利了,高昌應該也有不少士卒纔對,不過並沒有多想。

對於高昌的話,張亮最終還是沒有提起任何的警惕。

因爲趕路的關係,李承乾大軍很快便到達了高昌王城之下,不過和其他的小城不同。

那就是高昌王城上城門緊閉,看不出一點又要投降的意思。

王城之上麴智盛目光正落在唐軍之上,目光之中流露出了一絲羨慕。

當然他羨慕不是唐軍強大的士卒,而是羨慕士卒身上的甲冑。

要知曉高昌可是十分貧瘠,甲冑的話已經好多都已經十分破舊了。

不過很快麴智盛眼眸之中不由露出堅定神色,他相信高昌只要沒有滅亡,那麼一定能夠再度崛起。

習慣了高位,沒有人願意屈服於人,若是高昌被滅話,那麼他這一位高昌未來的王就註定了沒有用武之地。

雖然和吐蕃合作會喪失一定自主性,但主要的權利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下令,合圍剿滅這一隻唐軍!”

很快麴智盛思緒很快就停止了,反而是對身邊的護衛出聲說道。

以逸待勞了這麼久,甚至爲此放棄了高昌大半的土地,加上新召集的新兵,足足超過了五萬之數。

可以說這一戰的話麴智盛沒有失敗的理由,看到唐軍似乎意識到了高昌王城沒有那麼好啃,準備紮營時候。

麴智盛更是不能讓其好好休息,若是等唐軍士卒恢復過來話,那麼這一場仗就不好打。

.......

另外一邊的李承乾和張亮雖然在王城遭受一些阻礙,面色之上有一些不好看。

不過最終還是沒有那麼傻,讓疲憊的士卒去攻城,反正現在的話時間還有很多。

所以就先暫時放過高昌,不過有人則是不想放過他們。

漫天的煙塵在遠方飛揚而起,而且不僅僅是一處,而是四面八方,一下子便吸引了李承乾等人的注意。

“這是出什麼事情了麼?!”

李承乾眉頭微微一皺出聲說道,話語之中帶着一絲疑惑。

另外一邊的張亮同樣眉頭緊皺,內心似乎有一些不安,不過很快想起了什麼。

“不好!”

“我們這是被高昌的大軍包圍了!”

張亮終究是有一些經驗的,馬上做出了自己判斷,不過話語則是讓李承乾面色一愣,隨後露出了一絲憤怒的神色。

似乎沒有想到高昌竟然還敢反擊,不過一時間內李承乾也不知曉該如何做。

“殿下,看這沙塵樣子至少有四五萬高昌士卒。”

張亮已經有一些畏懼趕緊開口出聲說道,話語之中顯然底氣不足了。

要知曉這可是三倍之多的兵力,面對這樣的情況,張亮自然畏懼了。

李承乾面色已經有一些扭曲了,同樣開始手足無措了起來。

“那該如何是好?!”

李承乾目前的話也只能求助張亮着急詢問道。

“殿下,依亮看來的話,目前最好是後撤!”

張亮看着越來越靠近的煙塵不由馬上回答說道,話語也有不少着急。

若是自己領兵話,那麼張亮早就已經逃了,但現在的話,有了太子在身邊,哪怕是張亮也只能多停留。

不過面對自己小命還是十分愛惜的,而李承乾此時也清醒了過來,之前被高昌表象迷惑了。

“撤!”

李承乾最後還是咬牙出聲說道,只要能夠保存足夠多的兵力,那麼勝負還未可知。

........

長安

儘管少了幾位皇子,但對於長安還是朝廷來說的話,還是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畢竟皇子的話,只要一天不登上寶座的話,那麼就註定不會對朝政什麼的產生影響。

當然無論是李世民還是諸多朝臣還是在關注高昌傳來的消息。

因爲這一場皇子之間的鬥爭,可不僅僅是諸多皇子之間的鬥爭,更是諸多朝臣決定日後選擇的關鍵。

雖然有一些大臣早早就下注了,但更多的大臣還是沒有選擇,而是等待這一次結果。

不過這一些大臣收到消息的迅速肯定是沒有李世民來得快。

一如往日,李世民還在御書房之中審閱奏摺,但李君羨面色嚴肅則是匆匆進來了。

“陛下,西昌出現了變故!”

甚至沒有行禮之類,李君羨的聲音迅速響起,話語之中帶着一絲着急。

李世民先是眉頭一皺,不過聽到話語之後,面色也不由露出了嚴肅神色。

“出什麼事情了?!”

李世民低沉的聲音響起,話語強行讓自己鎮定下來。

“太子中了高昌計謀,所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李君羨沒有猶豫急忙出聲說道,要知曉這件事情可是大事情,他收到消息之後,就不敢多耽擱。

“什麼?!”

“高明沒有出事吧?!!”

李世民驚呼了一聲之後,馬上出聲詢問說道。

終究是自己的兒子,這一位帝王第一反應還是關心自己的兒子。

“太子的話倒是沒有出什麼事情逃出來了。”

李君羨也急忙出聲說道,這件事情說起來還有百騎功勞,不過現在不是糾結這件事情的時候。

“將這件事情從頭到尾說一遍。”

在知曉自己兒子沒事情之後,李世民表情同樣緩和了不少,不過依舊不好看就對了。

第九百零三章 稀裡糊塗,麗質揚名第七百零一章 有驚無險,背後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歸來,緊急第三百九十七章 國運,迫不及待第二百八十六章 臨近,機遇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一百零七章 證實,各方反應第四百七十章 複雜,結果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八章 驚愕,出事情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險,承諾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五百二十九章 支持者,碾壓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九十四章 對比,傷害第八百六十五章 來信,突發奇想第七百六十一章 一封信,不要小看第二百四十九章 激動,變故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送禮,咬牙切齒第九百零七章 半年,傳言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轟傳,進退兩難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五百九十章 戰後,感嘆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二百九十章 最終結果,默契第一百四十六章 證名,爭奪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五十三章 欣喜,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薛訥的書院生活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見,開學第三百一十二章 聖旨,許王侯第五百三十九章 分院,問題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一百二十四章 疲憊的李世民第三十八章 耿直的李泰第四百三十四章 和尚道士,韓問第六百三十九章 感嘆,遺願第七百五十八章 震動,五州犯唐第五百四十九章 壓抑,機會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二百九十四章 氣氛沉寂,兄妹第二百七十五章 臉黑的李世民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七百零六章 驚愕,允諾第一百一十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的應對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排,玄策成果第二百三十九章 佛系,傳聞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九百一十六章 帝王打算,落幕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次登門,市稅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緣由,舊時光第七百五十一章 爭論,百姓歡喜第五百六十五章 興趣,妥協的帝王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詭異,極品父子第八百六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五百零三章 腦補,規則變化第三百三十六章 月是故鄉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七百三十二章 揪心,約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七百零三章 宮廷之事,練習第五百七十六章 方法,選擇未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帝王打算第七十四章 憤怒,妥協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八百零五章 高昌之變,驚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一百九十章 思緒,問題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沒錢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佛系,傳聞第三十四章 取名長樂,憋屈!第九百二十六章 關注焦點,陸續抵達第五百二十九章 支持者,碾壓第三十六章 生源,少年的夢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第二百一十四章 見聞,疑惑第四百七十八章 皺眉,驗證第一百二十九章 猜測,重臨
第九百零三章 稀裡糊塗,麗質揚名第七百零一章 有驚無險,背後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歸來,緊急第三百九十七章 國運,迫不及待第二百八十六章 臨近,機遇第七百一十三章 緣由,懇求第一百零七章 證實,各方反應第四百七十章 複雜,結果第一百三十章 王玄策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八章 驚愕,出事情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險,承諾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五百二十九章 支持者,碾壓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九十四章 對比,傷害第八百六十五章 來信,突發奇想第七百六十一章 一封信,不要小看第二百四十九章 激動,變故第四百六十五章 想法,學生激動第三百零七章 利益之爭,決心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李淵,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 送禮,咬牙切齒第九百零七章 半年,傳言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轟傳,進退兩難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火通明,察覺第五百九十章 戰後,感嘆第一百七十八章 實力,傳授第四百四十一章 即將歸來的人第二百九十章 最終結果,默契第一百四十六章 證名,爭奪第五百七十五章 沉默,禁衛軍問題第五十三章 欣喜,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薛訥的書院生活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見,開學第三百一十二章 聖旨,許王侯第五百三十九章 分院,問題第八百一十一章 驚喜,召集第一百二十四章 疲憊的李世民第三十八章 耿直的李泰第四百三十四章 和尚道士,韓問第六百三十九章 感嘆,遺願第七百五十八章 震動,五州犯唐第五百四十九章 壓抑,機會第六十九章 世家爭端,平衡第一百零六章 一場戲,出大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五百零一章 不太一樣的西南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二百九十四章 氣氛沉寂,兄妹第二百七十五章 臉黑的李世民第二百八十二章 義舉,歸來第七百零六章 驚愕,允諾第一百一十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四章 帝王的應對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排,玄策成果第二百三十九章 佛系,傳聞第八百六十三章 舒安的猜測第九百一十六章 帝王打算,落幕第五百七十八章 抵達遼東,想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次登門,市稅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緣由,舊時光第七百五十一章 爭論,百姓歡喜第五百六十五章 興趣,妥協的帝王第九百章 信心十足的帝王第七百八十六章 取名,暗流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意難改,堅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詭異,極品父子第八百六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五百零三章 腦補,規則變化第三百三十六章 月是故鄉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長生牌,野心第七百三十二章 揪心,約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七百零三章 宮廷之事,練習第五百七十六章 方法,選擇未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帝王打算第七十四章 憤怒,妥協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八百零五章 高昌之變,驚動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根,富貴返鄉第一百九十章 思緒,問題第八百七十三章 一來就給予重任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流,沒錢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佛系,傳聞第三十四章 取名長樂,憋屈!第九百二十六章 關注焦點,陸續抵達第五百二十九章 支持者,碾壓第三十六章 生源,少年的夢第九百一十五章 如火如荼,玩樂喪志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幸福的事情第七十七章 謀反罪, 該如何自處第二百一十四章 見聞,疑惑第四百七十八章 皺眉,驗證第一百二十九章 猜測,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