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蓄謀

李滄海沒有說話,而是任憑秦鶴髮了一會狠。

直到秦鶴吼的累了,才平靜地道:“關於逆鱗玄武,我已經查了很久。這個組織勢力龐大,組織嚴密,且歷經數代,絕不是你所建立。你的背後,一定還有着更爲深厚的勢力!”

秦鶴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而是哼了一聲,隨即閉上眼睛,冷漠地道:“該說的我已經全說了,你休想再從我這裡得到半句話!不過,你若是以爲抓住了我,就控制了整個逆鱗玄武,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李滄海見他選擇了閉口不言,於是也不再多費口舌,他扶起李鈺,便朝着外面走去。

走了幾步之後,李滄海突然轉過身來,對秦鶴深深地說道:“秦將軍忠心爲國,受世人敬仰,而你卻是逆賊。九泉之下,你要如何面對他?你還是好好想想吧!”

說完這些,李滄海便扶着李鈺離開了地窖。

秦鶴有些愕然,他不禁愣了一下。

李滄海的話不停的在他耳邊響起,他眼眸之中逐漸升起了一層霧水。

“爹……鶴兒,對不起您……。”地窖之中,突然響起了秦鶴的嗚咽之聲。

離開地窖之後,李滄海命人將李鈺送回休息,隨後自己又去了關押唐傲的牢房。

唐傲雙目已瞎,又經冰冷的海水浸泡,早已是半死之人。

唐傲身份特殊,他不僅僅是楊國忠手下殺手,更是手握無影針,與薛萱所託之事也有所牽連。

他答應過薛萱,無論如何,也要幫他找出她孫叔叔的下落,所以她更加不能讓唐傲輕易死去。

這段時間,李滄海基本上每天都會前去唐傲的牢房探查,可唐傲因傷勢過於嚴重,至今仍舊沒有醒來的跡象。

李滄海命人全力救治他之後,便轉身離開了牢房。

次日,李滄海正在殿中處理奏摺,一名侍衛匆匆走了進來。

“王爺,殿外有兩位大師參見。”那侍衛恭敬地說道。

李滄海邊看奏摺邊道:“傳進來。”

那侍衛應答之後,躬身退出,片刻過後,兩名天竺高僧走了進來。

“原來是兩位大師,在下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啊!”李滄海擡頭看了看兩人,忙放下奏摺,雙手抱拳的迎了上去。

對於齊心和具名兩人,李滄海向來尊敬。

此番因緣際會之下,兩人也來到了新羅,也着實幫了他不少忙。

新羅百廢待興,百姓心裡更是悽苦,兩位天竺高僧便時常爲百姓誦經作法,爲百姓排憂解難,倒是贏得了不少百姓的信仰。

兩人一直住在金城最大的報國寺,這段時間,李滄海並未見過他們。

此時見到兩人前來,李滄海頓時有些欣喜。

“南無寶髻如來佛,李施主客氣了。”齊心和具名兩人雙手合十,誦了聲佛號。

“聽聞兩位大師在城內宣揚佛法,教化民衆,不知此番前來所爲何事?”李滄海問道。

齊心和具名兩人對視了一眼,齊心想了想,說道:“李施主,你現在貴爲新羅之王,公事繁忙,貧僧本不應前來叨擾。只是,報國寺於日前重修完畢,報國寺主持與貧僧等人商議,打算於明日舉辦水陸大會,一來爲重修之後的報國寺開光祈福。二來爲罹難之人作法超度。只因我二人與施主相識,且施主又貴爲攝政王,是以受主持之託前來求見施主,希望施主能夠參見明日水陸大會。”

具名也誦了聲佛號,說道:“此番新羅百姓慘遭戰亂,必是人心惶惶,舉辦水陸大會可以安撫百姓。施主如今乃新羅之主,且是新羅百姓之恩人,若能參見法會,想必對百姓也是一種激勵。”

聽聞兩人說明來意之後,李滄海不假思索地點頭道:“此事在下義不容辭,兩位大師只要着人知會一聲即可,何須兩位大師親來?兩位大師放心,明日我一定前去。”

“南無寶髻如來佛,有施主前去,新羅百姓會安心許多。既然如此,那我二人就不打擾施主了。”齊心雙手合十道。

“恭送兩位大師。”李滄海抱拳道。

齊心和具名兩人離開之後,李滄海又整理了一些東征大軍的傷亡情況,忙碌到深夜之後,才和衣而睡。

與此同時,報恩寺大雄寶殿。

燭火搖曳之中,隱約見到三名身影在交談。

“兩位大師,李滄海明日可會前來?”一名鬚髮皆白的老和尚面無表情地問道。

齊心面帶猶豫之色,點頭道:“已經明確,李施主明日必會前來。”

“好!真是太好了!李滄海幾次三番的與相爺作對,可他的命卻是出奇的硬。聽聞唐傲那個廢物也沒能除掉李滄海,相爺很是惱怒啊!不過,這一切都會在明天化作塵煙,嘿嘿。”那老和尚陰嘖嘖的笑了幾聲,聲音猶如夜梟一般難聽。

齊心和具名兩人臉色無比震驚,他們對視了一眼,齊心驚道:“尊使,你說什麼?楊相要我等除掉之人就是李滄海?”

那老和尚冷哼了一聲,說道:“楊相知道兩位大師以慈悲爲懷,是以只讓兩位大師從旁協助唐傲,由唐傲將其除掉。可唐傲那個廢物竟然如此自以爲是,仗着自己的易容術,潛伏在李滄海身邊想要伺機行刺。沒想到,他不僅沒能替相爺除掉李滄海,反而自己也落入了李滄海的手中,着實可恨!幸虧相爺早有謀算,讓我暗中潛入新羅。無論如何,明日,就是李滄海的忌日!”

“尊使,李滄海是個好人,相爺爲何要除掉他?”齊心吃驚地道。

老和尚看了他一眼,冷冷地道:“大師,你只要記住,中原的那爛陀寺全靠相爺在背後撐腰,沒有相爺,你們天竺僧人便無立足之地!李滄海也許是個好人,但他膽敢與相爺作對,就註定他要命喪黃泉!”

說到這裡,老和尚嚴肅地道:“兩位大師,我希望你們能夠認清形勢,你們出家人沾不得鮮血,我不會強迫你們,只要你們明日按照我之計劃行事即可,用不着你們動手。”(。)

第553章 巧借東風第522章 切磋切磋第242章 合作第610章 決戰三江!第732章 呂祖之徒第743章 老神仙第493章 狸貓往事第729章 伏法第691章 針鋒相對第609章 八千守軍!第111章 逆天陰謀第535章 一網打盡第749章 死因之謎第369章 捉虎第489章 兩個和尚第756章 神秘夥計第140章 解剖第234章 藏匿第178章 暗潮涌動第646章 互相算計第230章 沼澤腐屍第551章 古浪之礁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581章 洗塵宴第625章 無遮大會第534章 擒賊擒王第193章 白髮送黑髮第693章 峰迴路轉第8章 嬌蠻少女第725章 誣陷朝廷命官?第360章 誘餌?第213章 世外桃源第656章 罪證確鑿!第109章 酒坊風波第402章 秦家幼兒第791章 盞茶釋雄才第450章 我只在乎你第25章 疑點重重第256章 嚴刑第657章 嫁禍第92章 互換人質第479章 一幅畫第792章 決意退隱第691章 針鋒相對第504章 水墨證據第129章 螺化玉第48章 意外發現第154章 惡吏殺人何分說?第81章 鳳凰展翅第112章 意外頻發第43章 恩怨第376章 無影針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585章 金蟾劍的詛咒第393章 御史大夫第636章 龍殿賜茶爲長生第517章 亮明身份第360章 誘餌?第22章 玄冰蠱蟲第516章 秋後算賬第672章 好一頓火鍋!第450章 我只在乎你第668章 連環計第283章 明爭暗鬥第400章 挖墳第357章 爲官一任第617章 怒海殺賊寇第577章 犯我天威,雖遠必誅!第322章 一步登天第455章 十面埋伏第64章 盜墓第418章 完勝!第321章 拼死一擊第382章 肅王李鈺第227章 尋找尚書大人第336章 搜查王宅第758章 處置第343章 破綻第717章 蹊蹺死因第724章 受審大理寺第16章 狄公墓第1章 無頭女屍第468章 命案說來就來第747章 消失的屍體第553章 巧借東風第321章 拼死一擊第404章 洛陽府,升堂!第622章 秦家血脈第76章 節外生枝第411章 惡吏自有惡人治第16章 狄公墓第455章 十面埋伏第176章 風起長安第127章 買賣第751章 後院藏骨第641章 八咫鏡中謎第437章 發瘋海賊第361章 遭遇阻攔第340章 對決第295章 應對之策
第553章 巧借東風第522章 切磋切磋第242章 合作第610章 決戰三江!第732章 呂祖之徒第743章 老神仙第493章 狸貓往事第729章 伏法第691章 針鋒相對第609章 八千守軍!第111章 逆天陰謀第535章 一網打盡第749章 死因之謎第369章 捉虎第489章 兩個和尚第756章 神秘夥計第140章 解剖第234章 藏匿第178章 暗潮涌動第646章 互相算計第230章 沼澤腐屍第551章 古浪之礁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581章 洗塵宴第625章 無遮大會第534章 擒賊擒王第193章 白髮送黑髮第693章 峰迴路轉第8章 嬌蠻少女第725章 誣陷朝廷命官?第360章 誘餌?第213章 世外桃源第656章 罪證確鑿!第109章 酒坊風波第402章 秦家幼兒第791章 盞茶釋雄才第450章 我只在乎你第25章 疑點重重第256章 嚴刑第657章 嫁禍第92章 互換人質第479章 一幅畫第792章 決意退隱第691章 針鋒相對第504章 水墨證據第129章 螺化玉第48章 意外發現第154章 惡吏殺人何分說?第81章 鳳凰展翅第112章 意外頻發第43章 恩怨第376章 無影針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585章 金蟾劍的詛咒第393章 御史大夫第636章 龍殿賜茶爲長生第517章 亮明身份第360章 誘餌?第22章 玄冰蠱蟲第516章 秋後算賬第672章 好一頓火鍋!第450章 我只在乎你第668章 連環計第283章 明爭暗鬥第400章 挖墳第357章 爲官一任第617章 怒海殺賊寇第577章 犯我天威,雖遠必誅!第322章 一步登天第455章 十面埋伏第64章 盜墓第418章 完勝!第321章 拼死一擊第382章 肅王李鈺第227章 尋找尚書大人第336章 搜查王宅第758章 處置第343章 破綻第717章 蹊蹺死因第724章 受審大理寺第16章 狄公墓第1章 無頭女屍第468章 命案說來就來第747章 消失的屍體第553章 巧借東風第321章 拼死一擊第404章 洛陽府,升堂!第622章 秦家血脈第76章 節外生枝第411章 惡吏自有惡人治第16章 狄公墓第455章 十面埋伏第176章 風起長安第127章 買賣第751章 後院藏骨第641章 八咫鏡中謎第437章 發瘋海賊第361章 遭遇阻攔第340章 對決第295章 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