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節 葉氏家族(15)

對於爲了某個人忌諱,李泰是知道的。

就像是過去的六部,其中有一個叫做戶部,可是呢,剛開始的時候不叫戶部,而叫做民部,後來爲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才改成了戶部。

既然一個名字都要改,那麼其他的動心呢?

“我們平時總是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爲什麼會這麼說?是因爲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認可他們的明面上的意思,可是呢,他難道就這麼一點意思嗎?不是的,還有其他方面的意思,這個就需要我們不停地讀書,不停地思考,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迷茫或者說是其他的不好的想法,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行萬里路,目的是爲了印證到底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對的?如果是對的話,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的書沒有白讀,如果是不對的,我們就要思考到底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解答。而後面的一句話,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呢,這句話有點哲學方面的意思,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不管是書籍,萬里路,還是其他的東西,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只有世間的一切纔有意義,否則的話,你說,太陽升起來還是落下來,讓四周的溫度高一點還是低一點。水災,旱災,蝗災之類的東西有什麼用處?因爲人的需要,纔會有這樣的想法,而這個世界說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既然如此,最終的學問都落在這個上面,所以纔會有閱人無數的說法,爲什麼呢?因爲人與人之間是最真實的也是最不真實的,你對我好,我對你好,是最簡單的,有的時候,爲了得到一點好處,我不對你好,你也得對我好,也是有可能的,這些東西,目的何在?就是爲了好好地生活。”

葉檀的話說的有點繞口,不過呢,卻是說的很深刻。

有的時候,讀書,行路,閱人,是讀書的三個境界,算是過去的至聖先師給後人們的一種財富,可惜,很多人似乎不在意,但是呢,卻覺得自己似乎有了前途了。

“而那個孫嵐,就是第一步,他就是讀書,而且是個死讀書的樣子,自古能夠讀書的人都是最聰明的,可能我們會發現裡面有酸儒生,可是呢,這樣的人多嗎?不多,爲什麼不多?因爲讀書的人都是最聰明的,他們能夠在其他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的時候站出來,變成一個很有才能的人,這樣的人能不聰明嗎?只是因爲現在的讀書人太少了,才讓孫嵐這樣子的認識幾個字,然後就將所謂的士子風流的一切都給做出來了,可是呢,我可以這麼說,他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稱爲讀書人,讀書人是這麼簡單的嗎?我們的至聖先師是君子六藝的,而孫嵐呢,最多是認識字,而且有人幫忙擡舉了一些,纔會如此的囂張,但是呢,他不是讀書人,你像是李綱老師,孔穎達老師,他們都是很厲害的人物,自己知道自己的本事也知道自己的弱點,他們知道自己不適合管理地方,卻適合治學,這個就很不容易了。”

“你爲了一個不是讀書人的人,而去覺得所有的讀書人都是不靠譜的,這個就是鑽進牛角尖了,因爲他們只是披着讀書人的外皮,而不是真正的讀書人。而這個天下最終會是讀書的人的,你知道爲什麼嗎?因爲,不管是種地,養殖,還是醫學百工之類的東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如果你識字的話,不只是可以將你的思想記錄下來,而且,還可以知道最新的資訊,可以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加快研究,所以讀書是有用的,而且很有用,一個人不讀書,就會故步自封,比如說,種地,一塊土地,一年產量是八十斤,如果沒有記錄,你會發現過了幾百年上千年之後,依舊是八十斤,他們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可是如果讀書了呢,就會將這一切都分析起來,比如說,我覺得吧,可能是水質的問題,可能是土壤的問題,可能是種苗的問題,可能是天氣的問題,可能是雨水的問題,可能是其他的問題,而這些,你不讀書,你如何分析?”

“讀書真的有用嗎?”李泰聽到葉檀的話,自然是熟悉的,因爲他就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可是呢,絕頂聰明的人也不是全部都是優點,而且還是有一個可怕的地方就是有問題的話,就容易控制不住。

“沒用的話,朝廷爲什麼要讓讀書才能當官?難道說,前方傳來了一個軍報,然後用嘴巴說嗎?說能行嗎?你能確定這個說出來的話,會如何?”

“會千人千口,沒人能夠相信。”李泰的眼睛裡多了幾分神采,忍不住說道。

“爲什麼會如此?”葉檀卻反問道,這個時候的李泰有了一點精神,這個還是不錯的。

“因爲一旦傳遞消息,就會出現差錯。”

這個倒是當初葉檀在鬆洲的樊籠書院裡做過的一個遊戲,一個人說話,然後傳遞,不超過十個人,這個話的意思就會變了,而且根本就是和當初的話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說,讀書沒用嗎?讀書如果沒用的話,我們的祖先爲什麼會創造文字呢?因爲這個真的是有用,就像是錢一樣,你能說錢沒用嗎?但是呢,錢的髒兮兮的時候你也是見過的,這個東西一旦被人拿走了,去做壞事就是髒錢了,雖然這個錢很乾淨。可是呢,一個農家的人,辛苦一年賺了一些錢,上面都是泥土和血跡,因爲血汗錢,然後給家裡的人買一塊布料,買點過年吃的東西,這個錢髒嗎?”

“可是呢,爲什麼一個錢爲什麼會不一樣呢?因爲他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如果可以的話,這個錢就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東西,因爲辛辛苦苦得到的,而本來當初的錢是沒有的,而是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以物易物,但是呢,爲什麼回來這個辦法不行了呢?因爲你有一頭牛,而我只有一隻雞,你想要吃雞肉,但是呢,如果你用一頭牛來和我更換的話,你不願意,因爲不對等,可是呢,你又沒有其他的東西想要的,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纔會出現錢,因爲通過這個可以將我和你不對等的物品可以做到了拿回來。”

“不管是任何時代,讀書都是最好的辦法。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家,而不是官宦人家,你如果想要成爲一個成績好一點的,生活好一點的人,那麼,怎麼辦?除了讀書你以爲還有其他的辦法嗎?這個就是爲什麼我當初和陛下說的科舉一定要進行的原因,因爲當國家穩定了之後,哪些當初跟着皇帝陛下打天下的人,就成爲新的權貴,如果你一個普通人想要過上好日子,除了讀書你以爲還有其他的辦法嗎?可能會有人告訴你,我還可以做生意,還可以做其他的東西,的確,這樣的事情都是可以做的,而且做了之後,都會有不錯的成績,但是呢,比例這個詞彙,我當初交給你過吧?我們不能說讀書沒有用,也不能說讀書就一定有用,但是呢,這個比例呢,讀書之後有成績的人多,還是沒有讀書的人有成績的多?我們不能說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灰暗還是其他的,但是呢,對於一個你什麼都沒有的人來說,如果你想要擺脫你本來的生活節奏的話,光靠種地能行嗎?很明顯,是不行的,因爲種地的話,現在沒什麼,再過一些年,隨着百姓的日子慢慢的富足了,你就會發現除了糧食之外,其他的東西的物價都在上漲,這個叫做通貨膨脹,這個詞彙我一會會告訴你,就是說,本來一文錢可以買的東西,現在需要三文錢,有的人說這個不是說百姓的日子不好了嗎?物價上漲了?可是呢,自古以來,你看看哪個朝代一旦富裕了之後,錢財能夠不浮腫一點?這個是肯定的。所以,就需要求新求變,怎麼變?讀書?讀書不是爲了讓自己一定可以從我們的祖先哪裡得到什麼,而是爲了讓更多的好東西變成對於我們有用的東西,比如說,你最近研究的那個東西,如果你不記錄的話,光靠着你的腦子能行嗎?到最後的話,你可能研究到了一個階段,然後百年過去了,你不在了,你的後面的繼任者就會做什麼,就會沒有辦法知道你到底研究到了哪一步了,到時候怎麼辦,從頭再來,如此這般的話,以後怎麼辦?不停地重複,不停地在一個圈子從頭開始,這樣的事情有意思嗎?”

李泰隨着葉檀的說法,自己也開始有了精神了,他是負責機械研究這一塊的,這裡面的人有公輸家的,也有一些葉檀手裡的人,還有一些是當初李世民給自己的工匠,都是大人物,這樣的人可能沒什麼地位,卻是一個個的高手,葉檀可以記得歷史上有一個國家戰勝了另外一個國家之後,沒有去搶物資和錢財,反而去搶工匠,爲什麼?因爲這些人都是財富啊。

李泰的未來在物理,機械,和化學方面,所以,他知道,如果不去記錄的話,是不行的,葉檀給了不少的方向,因爲如此,花錢也不少,那些大匠是真的厲害,現在的話,可以這麼說,鬆洲的金屬製品以及發動機這一塊,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而熱氣球,已經發展成了熱氣帆船,可惜,這個是不能拿出去的,因爲葉檀不同意,當初有人問爲什麼,被葉檀冷藏了,因爲這個東西是我給你錢,給你方向,給你資料出來的,至於用來幹什麼,這個是他的事情,而不是你們的事情,所以,你不能多問,多問的話,就是作死。

“哥哥,你說的我心中舒服多了,不過呢,這個孫嵐還是讓我覺得有點鬱悶。”

李泰是聰明人,所以鑽了牛角尖之後,就被葉檀給說服了,現在呢,卻是有點尷尬,這個倒是沒有什麼,就好比說,我說我家裡的人都是好人,結果呢,等到有家裡的人給我打臉的時候,我就尷尬了。

“青雀,你代表不了讀書人,李綱老師都代表不了,我們只能將我們的這個渠道給經營好了,做好我們的事情就行了,其實,天底下的事情幾乎都是如此,你會發現,只要是人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這個世界就不會很難看,皇帝做好國家的掌控方向,百官將皇帝的想法執行下去,百姓好好地種地,讀書人好好地讀書,工匠們好好地打造大家日常需要的東西,最後你就會發現,世界真好。”

“是啊,我代表不了,不過,我還是覺得以後國家需要授官的時候,需要小心一點。”

“那是自然的,現在陛下可能也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但是呢,他沒有辦法,人太少了,你以爲我爲什麼要搞一個樊籠書院,就是因爲讀書人太少了,因爲太少了,所以沒有其他的選擇,但是呢,等到陛下哪裡開始有了人才之後,你就會發現一切都不過是個普通的事情而已,想要更換誰不過是個一瞬間的事情。”

“哥哥,你回來是爲了整治葉家的吧?”

李泰覺得繼續聊這個話題不合適,還是關心其他的吧?

“盧一坤現在如何了?”葉檀卻沒有繼續說,而是反問道。

“唉,他倒是有點正經地堅持,不過呢,他的未婚妻算是完蛋了,雖然大唐不是一個講究這一個事情的時代,但是呢,這件事已經在武州傳遍了,所以,肯定是完蛋了。”

李泰是皇家的人,自然是知道這個東西的,過去的時候,很多人說是什麼女人的一些傳統想法的問題,都是扯淡,只是下面的人才是如此,上面的人就算了,不管是唐朝還是宋朝都是如此,宋朝有一個太后也是二婚,又能如何呢?

“有些事,他如果堅持住了,以後的世界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他堅持不住的話,以後的世界就是這個世界多出一個酒鬼,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會將他趕出樊籠書院。”

“是不是很殘忍?”

葉檀看着李泰一眼,發現對方的表情不是很好,反問道。

第三百零六節 恩恩怨怨第一百四十節 盛大的歡迎第二百六十五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2)第一百五十五節 父親管兒子(3)第二百七十四節 一劍知秋第十節坑師父的貨第二百六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16)第二百一一節 武照第八十一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6)第一百零七節 三天與三天之後(2)第二十一節三個月後第三十三十八節 安排好家事,就出發第一百二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25)第七十五節 鐵村(2)第七節 喜歡搶劫的侯爺第五十節 餘孽打臉餘孽第一百五十六節 柳樹下的田襄子第二百五十節 小蠻回家(3)第一百六十八節 太原家族(19)第四百零二零節 熱火朝天(2)第二百零七節 奇怪的李家第二百七十三節 錯綜複雜第九十二節 大巫師古圖魯第二百八十八節 吐谷渾的來回(38)第一百二六節 對決(1)第三百八十六節古槐村(4)第十九節 讀書半年再走第二百四十節 工地就是好地方第二百七十二節 是是非非第四十七節 鏡鐵山(3)第二百七十七節 福氣,你們要珍惜第十二節 上朝第四百四十三節 落雪邊陲鬥番僧(1)第九十九節 狩獵驚魂(7)第五十九節 鏡鐵山(15)第四十二節 將計就計(2)第三十二節 來訪(1)第六十三節 鏡鐵山(19)第一百四十三節 出去看看第三百十一節 青雀之怒(5)第一百九十七節 新農村第三百三十二節 葉氏家族(12)第十六節人設塌了第五十五節開會討論第三百十二節 青雀之怒(6)第十三節 吐血也要堅持(3)第一百六十五節 進入石家第九十七節 論民論佛第一百二九節 挖掘(1)第二十四節 肅州世家心聲(7)第二十八節東西你有,思路我有第二百八十一節 救人和殺人的區別第十六節 傲嬌李泰第八節懦弱與骨氣第十八節 慘烈戰局第一百三九節 惡人,惡行,惡報第十九節傢俱與老實男人第九十一節禮物(13)第一百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15)第二百二十節 一起去找茬(1)第一百五十節 殺魔王 給鹽 離開第三十二十五節 人性惡與善第八十七節禮物(9)第一百一一節 告刁狀(1)第三十三十五節 不速之客(4)第一百九十八節 李氏家族第三百零三節 血蛇出,人命歿第一百六十八節 吐乾淨第二百二十七節 過把癮就死?(5)第五十六節 鏡鐵山(12)第四十節古代當官的思維第二百七十九節 吃肉的傷害(7)第七十四節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第二百八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37)第二百五十五節 破案(1)第六十節 長孫衝第二百零四節 地下河第六十三節 鏡鐵山(19)第二十節揚眉吐氣第二百三十四節 小人炮製(3)第三十三節 都回來了的慘勝(2)第七十二節 端了碗,不服管的,一律不管死活第一百七十九節 太原家族(30)第六節山裡發現小金礦第一百三八節 有的叛徒,是好的叛徒第五十四節 鏡鐵山(10)第十三節 攪屎棍第三百四十六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1)第一節 躁動的人羣(1)第一百七十節 太原家族(21)第1304章 葉氏家族(21)第四百四十四節 落雪邊陲鬥番僧(2)第六十三節 長孫無忌家的產業第五十一節蛇路與發光的牆第三百五十一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6)第一百九十零節 勸說與眼淚(3)第一百五十四節 二世祖第三百節 炮製美食以及殺個人第二十五節 夜陀(3)第九十七節 酒樓計劃
第三百零六節 恩恩怨怨第一百四十節 盛大的歡迎第二百六十五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2)第一百五十五節 父親管兒子(3)第二百七十四節 一劍知秋第十節坑師父的貨第二百六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16)第二百一一節 武照第八十一節 獵鷹雖好,你也得會玩(6)第一百零七節 三天與三天之後(2)第二十一節三個月後第三十三十八節 安排好家事,就出發第一百二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25)第七十五節 鐵村(2)第七節 喜歡搶劫的侯爺第五十節 餘孽打臉餘孽第一百五十六節 柳樹下的田襄子第二百五十節 小蠻回家(3)第一百六十八節 太原家族(19)第四百零二零節 熱火朝天(2)第二百零七節 奇怪的李家第二百七十三節 錯綜複雜第九十二節 大巫師古圖魯第二百八十八節 吐谷渾的來回(38)第一百二六節 對決(1)第三百八十六節古槐村(4)第十九節 讀書半年再走第二百四十節 工地就是好地方第二百七十二節 是是非非第四十七節 鏡鐵山(3)第二百七十七節 福氣,你們要珍惜第十二節 上朝第四百四十三節 落雪邊陲鬥番僧(1)第九十九節 狩獵驚魂(7)第五十九節 鏡鐵山(15)第四十二節 將計就計(2)第三十二節 來訪(1)第六十三節 鏡鐵山(19)第一百四十三節 出去看看第三百十一節 青雀之怒(5)第一百九十七節 新農村第三百三十二節 葉氏家族(12)第十六節人設塌了第五十五節開會討論第三百十二節 青雀之怒(6)第十三節 吐血也要堅持(3)第一百六十五節 進入石家第九十七節 論民論佛第一百二九節 挖掘(1)第二十四節 肅州世家心聲(7)第二十八節東西你有,思路我有第二百八十一節 救人和殺人的區別第十六節 傲嬌李泰第八節懦弱與骨氣第十八節 慘烈戰局第一百三九節 惡人,惡行,惡報第十九節傢俱與老實男人第九十一節禮物(13)第一百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15)第二百二十節 一起去找茬(1)第一百五十節 殺魔王 給鹽 離開第三十二十五節 人性惡與善第八十七節禮物(9)第一百一一節 告刁狀(1)第三十三十五節 不速之客(4)第一百九十八節 李氏家族第三百零三節 血蛇出,人命歿第一百六十八節 吐乾淨第二百二十七節 過把癮就死?(5)第五十六節 鏡鐵山(12)第四十節古代當官的思維第二百七十九節 吃肉的傷害(7)第七十四節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第二百八十七節 吐谷渾的來回(37)第二百五十五節 破案(1)第六十節 長孫衝第二百零四節 地下河第六十三節 鏡鐵山(19)第二十節揚眉吐氣第二百三十四節 小人炮製(3)第三十三節 都回來了的慘勝(2)第七十二節 端了碗,不服管的,一律不管死活第一百七十九節 太原家族(30)第六節山裡發現小金礦第一百三八節 有的叛徒,是好的叛徒第五十四節 鏡鐵山(10)第十三節 攪屎棍第三百四十六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1)第一節 躁動的人羣(1)第一百七十節 太原家族(21)第1304章 葉氏家族(21)第四百四十四節 落雪邊陲鬥番僧(2)第六十三節 長孫無忌家的產業第五十一節蛇路與發光的牆第三百五十一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6)第一百九十零節 勸說與眼淚(3)第一百五十四節 二世祖第三百節 炮製美食以及殺個人第二十五節 夜陀(3)第九十七節 酒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