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招賢納士

孟玄鈺率領的三千多人的隊伍出了蜀都,沿着金牛古道,浩浩蕩蕩朝着劍門關、葭萌關方向前行。

三日後,隊伍抵達了綿州城外,有幾名官員、將領帶人在城外等候二皇子到來。

孟玄鈺見狀,起身下車,按禮儀規矩,接受了地方官吏的迎接。

“綿州刺史張伯川,恭迎二皇子殿下”

“末將是綿州的守將、權知州軍事羅七君,恭迎二皇子殿下!”

綿州城的一文一武兩個實權官吏,朝着二皇子拱手叩拜。

孟玄鈺望了張伯川、羅七君一眼,微微點頭。

“有勞諸位親自出門迎接了。”

二皇子客套了一句,對地方官吏,還是安撫、勉勵幾句的。

“二殿下憂國憂民,敢於擔當,這次要奔赴前線抵禦宋軍,更是勞苦功高!我等只是出城迎接,何足掛齒!請殿下和三軍將士入城安歇,本人謹代表綿州衙門和百姓,設宴酒席,爲殿下和將士們接風洗塵,盛情款待!”

張伯川笑嘻嘻地解釋着,他是官場老油條了,這些程序倒是十分熟絡。

孟玄鈺臉色不悅,肅然道:“今日路經此地,大軍不入城叨擾了,就在城外駐紮。本殿下的行轅也設在城外,與將士們同甘苦,才能找到行軍狀態。這次出行北上,可不是遊山玩水,是要阻擊宋軍,守衛國門。國將不國了,本殿下還有什麼心情吃酒了,留着等着凱旋歸來吧!”

“是是,殿下教誨,下官當銘記於心。”張伯川拱手賠笑,一副深受教誨的樣子。

孟玄鈺沒有再多言,一看這個官員的行爲舉止,就知道他是曲意逢迎、阿諛奉承之輩,再說多了話,也無異於對牛彈琴,都是沒有意義的,浪費口舌。

這時候,幾位陌生官吏上前,自報了名諱。

“下官嘉州留後呂翰,拜見二殿下。”

“下官果州通判宋德威,拜見二殿下。”

“下官遂州司馬王可僚……”

孟玄鈺聞言,露出恍然之色,露出一抹笑容,轉身差侍衛喚來了蘇宸,爲他引薦了這幾位官吏。

“宸兄,這幾位便是嘉州留後呂翰、果州通判宋德威、遂州司馬王可僚,過來聽候調遣。”

蘇宸聽到這些名字之後,頓時想起了這幾個人是誰了。

史書記載:宋乾德三年一月,宋滅蜀後殘酷虐待後蜀兵士,蜀兵不斷反抗。推後蜀文州刺史全師雄爲帥,建號興國軍。四月,宋將王全斌誘殺蜀兵兩萬七千人於蜀都,激起蜀兵更大反抗浪潮。呂翰、宋德威、王可僚等也分別於嘉州、果州、遂州舉行起義。

這幾個後蜀官員也都是有血有肉、有家國情懷之輩,所以,蘇宸在入蜀之前,寫下了這幾個人的名字,讓孟玄鈺想辦法調過來使用。

“諸位在各地爲官的政績和名聲,都反響不錯,所以,我看過卷宗後,提議了二殿下,把諸位借調過來,共同隨着二殿下趕赴前線,抵禦宋軍入侵,守護國門,建立功勳!”

蘇宸說出了一部分的根由,幾位蜀地官員聞言,這才明白了此次用意。

嘉州留後呂翰拱手道:“多謝二皇子殿下提攜,這位先生推薦,讓我等能夠過來,保家衛國,爲大蜀的存亡,獻一份力!”

“是啊,我等待在地方,有力無處使,直接趕赴前線,倒是更痛快了。”果州通判宋德威忍不住興奮道。

孟玄鈺對這幾人並不熟悉,全憑蘇宸寫下名字,才借調過來。

不過,通過初次相見的接觸和言談舉止,第一印象都不錯,再次佩服蘇宸眼光的獨到。

蘇宸這時候提氣鼓勁喝道:“諸位,赳赳大蜀,共赴國難!”

“赳赳大蜀,共赴國難……”

呂翰幾人跟着蘇宸大喝了兩聲,頓時心涌澎湃,似乎更有凝聚力了。

蘇宸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有時候,口號是能夠洗腦的!

頃刻,禁衛軍開始在城外紮營。

孟玄鈺說到做到,沒有踏入綿州城,選擇在城外住行轅帳篷,與禁衛軍等一起同甘共苦。

這種舉動和執行力,讓呂翰、宋德威、王可僚、羅七君等人都心生欽佩感。

至少都看得出來,這個二皇子是認真,不是沽名釣譽去邊關督戰,而是帶着上戰場的決心而去。

等營盤紮好之後,孟玄鈺在帥帳之內開個碰頭會。

“此次北上,事關我蜀國存亡,不得不高度重視,爾等幾人,今日便正式加入本殿下的隊伍,一起前往前線,到時候會給大家安排新的職務,統領軍隊,對抗宋軍。羅將軍,你也跟着。”

孟玄鈺把這幾個人都喊上,連羅七君也不放過,因爲蘇宸跟他提過,這個羅七君也是一個靠譜的將領。

反正是蘇宸說的,孟玄鈺現在都無條件支持。

以前還會思考一下原因,這樣做法的根據,有沒有問題等,但相處下來,孟玄鈺發現自己的考慮都是多餘,只要完全信任蘇宸的建議,就是最好的決策了。

身邊有個靠譜的大才子,真是太香了!

“殿下,這次宋國出兵,南北夾擊,來勢洶洶,真的要滅亡我蜀國才肯罷休嗎?”王可僚詢問緣由。

這些地方官都處於蜀國的州縣,與世隔絕,消息閉塞,天下大事知道的不多。至今還不知宋軍爲何要進攻蜀國,實力如何。

主要是因爲蜀國三四十年間,處於閉關鎖國狀態,依靠山川江河的天險,在蜀地安逸太久了,別說地方六七品的官吏,就連朝中三四品的官員,都沒有搞清當前局勢的惡劣程度。

那樞密院副使、兼參知政事的王昭遠,還自詡諸葛亮在世呢,傲慢無知,貽笑後世。

這些都源於蜀國封閉,承平安逸,太久了沒跟中原打交道,也不關心天下格局變化,對於宋國爲何來攻打蜀國,是滅國戰,還是想要逼着蜀國稱臣求和,或者只是脅迫一下索要金銀,都沒有分析清楚。

孟玄鈺嘆道:“宋國,是狼子野心,他的目的,是要統一天下,不會放過南方任何的諸侯政權,具體分析,由宸先生爲大家講解一番。”

“.…..”蘇宸無語了,怎麼開個北伐動員會,變成普及當今時政申論了。

面對孟玄鈺和諸位地方官吏、將領的殷切目光,蘇宸勉爲其難,打算從趙匡胤“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講起。

第五百八十七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爭第一百七十七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五百八十九章 殺入城內第一百四十五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四百五十七章 箐箐變成彭虞侯第四百七十五章 勝券出現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先綢繆第七章 生財之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白帝城!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五百二十六章 進步顯著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遇危險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四百四十八章 招賢納士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宋興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情愫暗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選擇退婚第一百四十九章 獨特的審訊方式第八章 八卦新聞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運使到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訂婚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入金陵第五百三十章 創辦官企第三百五十九章 夜遊秦淮河第四百一十章 戲如人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所好轉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簡政第一百三十章 素素的懇求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第五百零七章 如實說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影青出爐第四百九十二章 近鄉情更怯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遇危險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死較量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三百六十八章 才思敏捷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命官司第二百章 尷尬的交談第十一章 我不想繼承億萬家產第五百三十九章 北漢朝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背鍋替罪第二百八十五章 震怒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何以堪(第二更)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家的底牌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二百二十一章 治國的看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秘諜司成立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拉攏人心第四百三十章 變故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攻城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陵姊妹花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擔憂與怒火第三百六十三章 兇名在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第三百五十八章 乞巧節到來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一百九十章 上門滋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岸設伏第五百七十章 刮目相看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外說漏第八十五章 挺過一關第二百八十八章 血性不能丟第四百八十四章 議和退兵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二百九十九章 仍不甘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鬥詞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用美人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一十一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勢不樂觀第一百五十五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牀異枕
第五百八十七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恨其不爭第一百七十七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第五百八十九章 殺入城內第一百四十五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四百五十七章 箐箐變成彭虞侯第四百七十五章 勝券出現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題!第五百二十二章 未雨先綢繆第七章 生財之道第四百三十二章 白帝城!第五十九章 聚餐之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五百二十六章 進步顯著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城前夕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遇危險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四百四十八章 招賢納士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宋興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情愫暗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選擇退婚第一百四十九章 獨特的審訊方式第八章 八卦新聞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運使到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訂婚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入金陵第五百三十章 創辦官企第三百五十九章 夜遊秦淮河第四百一十章 戲如人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所好轉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簡政第一百三十章 素素的懇求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第五百零七章 如實說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影青出爐第四百九十二章 近鄉情更怯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遇危險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死較量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三百六十八章 才思敏捷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命官司第二百章 尷尬的交談第十一章 我不想繼承億萬家產第五百三十九章 北漢朝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背鍋替罪第二百八十五章 震怒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第一百一十五章 情何以堪(第二更)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家的底牌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二百二十一章 治國的看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秘諜司成立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拉攏人心第四百三十章 變故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攻城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陵姊妹花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擔憂與怒火第三百六十三章 兇名在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第三百五十八章 乞巧節到來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一百九十章 上門滋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岸設伏第五百七十章 刮目相看第六十三章 寫文下下等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外說漏第八十五章 挺過一關第二百八十八章 血性不能丟第四百八十四章 議和退兵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二百九十九章 仍不甘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鬥詞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用美人計第六百二十六章 貫穿營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一十一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勢不樂觀第一百五十五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牀異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