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越對策

蘇宸被李煜、韓熙載委以重任之後,變得更忙起來,每日上衙就學習翰林院的文案條令,和吏部的人事信息,升遷考覈細則,下衙之後,回到府上,簡單吃一口,便關在書房,開始規劃官企、天工院、秘諜司實施細節。

在官企方面,他打算現在金陵城附近,勘察地形,擴建已有的官窯、酒坊等,然後新建香水、肥皂的工坊,玻璃器也準備建廠了。

這些東西都是暴利,如果都掌握在白家和蘇家,很容易造人嫉妒,在古代太有錢的富商,就是待宰的羔羊,等待朝廷想要收割的時候,隨便安插一個謀反的罪名,直接抄家滅族了。

所以,蘇宸趁着自己進入仕途,把一些配方交給朝廷,保留了白家、蘇家可以生產、銷售的權力,等於皇商一般,受到特批和准許。

等規模推廣到南唐全境,配方開始不斷外泄,肯定有其它的富商也會加入進來,通過關係,得到皇商身份,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蘇宸並不在意。

更多商人融入進來,經商的環境和生態才能帶動起來,反正蘇宸手裡還要青花瓷、五糧液等特殊的配方,並沒有拿出去,給官企的都是市面已推行的品種而已。

至於秘諜司,這個是很關鍵的,類似於宋代皇城司、明代錦衣衛一樣。

蘇宸建立的初衷,也是想自己這一方勢力,可以掌握更多的情報和信息,由明轉暗,自己通過對秘諜司的創建和試運行,然後暗中建立一個自己獨特的情報體系,爲自己所用。

他把秘諜司,設了六處:一處是綜合稽查組,負責監督金陵官員和要事,二處是情報組,檢查唐國境內的情報。三處是行動組,負責刺殺、抓人等行動。

四處是外交情報組,對於國外諸侯的情報。五處是研發組,負責各種機關暗器、毒藥解藥、武器弩機的發明。六處是財經組,負責做生意,經商開店,作爲落腳點和錢糧支撐,沒有金錢,想要做事情是很難的。

韓熙載成爲第一任的司主,另設六處的指揮使,蘇宸是提司,介於司主和各處指揮使之上,身份自由,卻也能夠領導六處,一明一暗相互配合。

一旦開始推行,情報運轉之後,檢查百官,還能及時得到諸侯情報,尤其是北宋、吳越的情報,他們對唐國,即將用兵了,未來必有一戰。

天工院需要選址,還要建立學院,選出助教講師,也在蘇宸規劃案中,這一切,都是從頭做起,由他來設計。

………

吳越國,杭州府皇宮。

錢俶坐在御書房內,拿走宋國使節送來的密函,邀請吳越,在下個月輔助宋軍,一起圍攻唐國。

提的要求,至少出兵五萬,攻打常州、潤州,牽制住唐國東部的兵力。

錢俶心中猶豫不決,請來了幾位大臣在御書房議事。

有老丞相元德昭,同平章事沈虎子,元帥府判官黃夷簡,中書舍人崔仁冀,大將軍宋承禮、孫承佑,光祿大夫張質,殿前武重要大臣都被請來了,一同議事。

“密信爾等也都看過了,大宋打算對唐用兵,邀請我吳越出兵相助,諸卿以爲如何?”錢俶詢問。

光祿大夫張質見衆人在思考,他第一個站出來說道:“官家,萬萬不可。”

“爲何?”錢俶問道。

張質答道:“大宋聲威日漲,吞併天下的目標已經盯下,先攻蜀國,未能成功,便掉過頭對付唐國,尋求突破,一旦唐國別滅,那我吳越也會成爲下個目標,脣亡齒寒,不能掉以輕心。”

同平常事沈虎子點頭道:“張大人所言有理,宋國包藏禍心,明顯是要逐一攻克,相繼滅國,實現天下一統,若是今日我們再幫宋軍滅掉唐國,很可能再不久之後,我們便是唐國一樣下場。”

錢俶聽完,皺起眉頭,在思考這個說法。

中書舍人崔仁冀說道:“官家,大宋實力強大,兵強馬壯,已經有了氣吞山河的勢態,無法抗拒這股大勢,我們一直與大宋保持了良好的從屬關係,這樣避免日後吳越遭受戰火,若是天下一統成定局,我們也能兵不血刃,保護一方安寧,不會像唐國這樣,不斷遭受攻擊,生靈塗炭,死最多的,還是無辜百姓。”

大將軍宋承禮站出來道:“唐國與我吳越國,乃是世仇,幾代交兵,數十年來,圍繞常州、蘇州、湖州、宣州,大戰十餘次,小戰數十次,各有死傷,幾輩子的血仇,這次我們吳越當出兵,一來是打擊唐國來複仇,二來,也不好違反大宋的旨意。”

“宋將軍說的在理兒,臣附議!”元帥府判官黃夷簡符合支持。

吳越國沒有樞密院,但是,設有元帥府,其職能跟樞密院差不多,只是稱呼不一樣,同樣負責全國兵馬調動,軍權的指揮等。

元帥府判官黃夷簡支持大將軍宋承禮,就代表了軍方的意見,錢俶也不得不重視。

錢俶看向了七十五歲高齡的老丞相元德昭,問道:“老丞相覺得呢?”

這元德昭年輕時候,文采出衆,足智多謀,明見事機,每遇朝廷議事,能從實際出發,據理力爭,意見多被吳越王採納,數次對唐作戰中,都發揮很大作用。在五十五歲那年升爲丞相,一晃二十年過去了,每臨國之大事,依舊會遵循他的建議。

同時,元德昭很尊重、愛護忠臣義士,講究人道。十年前,也就是顯德三年,吳越王錢俶派吳程包圍常州,攻下關城,活捉了唐國常州團練使趙仁澤,送到杭州府。趙仁澤見弘俶不拜,反而斥責弘俶負約。錢俶大怒,用鐵叉把他的嘴巴戳裂到了耳邊。

但元德昭憐其忠烈,冒着被錢俶責怪甚至削職的危險,拿出良藥給仁澤敷治傷口,使仁澤得以不死,這種尊重忠烈之士的仁者之心,倒是在吳越境內,也有一定德名。

元德昭沉吟了一下,說道:“當前局勢,不出兵不妥,但出兵,也要有講究,諸位都明白兔死狗烹的典故,一旦兔子被捕殺光了,獵狗也要被殺了烹煮,所以,這次我們要出兵,也要趁機打通唐國復仇,但是,還不能讓唐國滅亡,它滅亡了,我們吳越也要被並納入大宋了,開始幾仗可以猛打,後面嘛,圍攻潤州等,可以出工不出力,拖延一下。”

“這樣讓宋軍與唐軍拼消耗,最好兩敗俱傷,這樣唐國衰弱了,宋軍也敗退了,我們吳越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當今大宋天子趙匡胤有開國吞併天下之能,我們吳越只要熬死他,等到他的兒子登記,長於皇宮的太子,絕沒有其父的雄心壯志,未必還會動我們吳越國,那時候,就能相安無事長存下去。”

元德昭的一番話,讓主戰方、保守方的大臣,都感到驚訝了,不得不承認,還是老丞相的計策穩妥老辣啊!

“這計策,妙啊!”中直都指揮使羅晟忍不住拍手叫好。

錢俶也露出笑容,這一計策,出兵不出力,前期猛打唐軍,後面開始拖延,也是保住吳越自己,實在精妙。

“哈哈,還是老丞相計高一籌,我們憑此計,既能應付了大宋的旨意,也能讓唐國吃個大虧,最後保住唐國苟延殘喘,也是給我們留下時間,等熬死了汴京那位天子,威脅便會小多了,並不是所有登基的皇子,還有開國帝王那樣胸襟氣魄,鐵血手腕,除非是唐代秦王李世民之能,那就另當別論,可是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平平無奇,成不了氣候,倒是不必擔心。”

錢俶大笑過後,其餘大臣也紛紛贊同,就按老丞相元德昭的計策執行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 來勢洶洶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三百八十七章 實幹才能興邦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國使節團第五百一十一章 賠率不高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蜀實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武服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三百六十章 飲酒作樂第一百九十二章 解恨出氣第三百八十五章 密談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三十一章 事後風波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戰中第二百零二章 銘記於心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二百一十二章 指點武藝第一百九十六章 性命攸關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四百九十章 歸心似箭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死較量第三百八十七章 實幹才能興邦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六百二十七章 服從軍令不動搖第三百五十六章 複雜的派系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九十八章 才子對決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五百八十一章 白家藥坊成立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七十九章 風波醞釀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五百八十二章 分兵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第二百八十章 危機來臨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調查幕後真相第五百四十章 不容樂觀第四百一十二章 交換籌碼第二十五章 知府父女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入蘇府起殺機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情垂危第二百六十章 不忍分離第四百四十八章 招賢納士第九十二章 徐府詩會(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針對糧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洗脫嫌疑第四十章 上門追債第五百一十八章 浩然正氣第五百三十八章 脣亡齒寒不可丟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第四百三十章 變故起!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二百零二章 銘記於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血性不能丟第三百二十六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二百八十五章 震怒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風還是中毒第七十二章 合作推進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六十九章 落水的花旦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難得有心郎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世今生的緣分第九十四章 真假才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詩會相邀第二百零一章 她是無價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議對策
第六百七十七章 來勢洶洶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三百八十七章 實幹才能興邦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國使節團第五百一十一章 賠率不高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蜀實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武服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車內被催婚第三百六十章 飲酒作樂第一百九十二章 解恨出氣第三百八十五章 密談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陵失陷(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二十二章 嘉敏回潤州第三十一章 事後風波第六百二十四章 回門宴第五百零六章 微妙關係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戰中第二百零二章 銘記於心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二百一十二章 指點武藝第一百九十六章 性命攸關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四百九十章 歸心似箭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三十五章 城外贈酒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死較量第三百八十七章 實幹才能興邦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三百七十二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六百二十七章 服從軍令不動搖第三百五十六章 複雜的派系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九十八章 才子對決第三章 禍從天降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五百八十一章 白家藥坊成立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六章 從未了解過他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七十九章 風波醞釀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五百八十二章 分兵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第二百八十章 危機來臨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調查幕後真相第五百四十章 不容樂觀第四百一十二章 交換籌碼第二十五章 知府父女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入蘇府起殺機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病情垂危第二百六十章 不忍分離第四百四十八章 招賢納士第九十二章 徐府詩會(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針對糧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洗脫嫌疑第四十章 上門追債第五百一十八章 浩然正氣第五百三十八章 脣亡齒寒不可丟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第四百三十章 變故起!第六百五十章 蘇氏六國論第二百零二章 銘記於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血性不能丟第三百二十六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一十一章 鶯鶯燕燕有點多第二百五十三章 有效控制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次切磋第二百八十五章 震怒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風還是中毒第七十二章 合作推進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六十九章 落水的花旦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四十一章 雞鳴練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難得有心郎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世今生的緣分第九十四章 真假才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詩會相邀第二百零一章 她是無價的第六百八十八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