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

這一夜,皇甫繼勳和他的手下將領們,過得提心吊膽,因爲很擔心消息走漏,半夜會被御林軍圍剿。

但他們緊張的這種事,並沒有發生,所以,順利的熬過了這漫長的一夜,當陽光從地平線升起,照亮了一片朝霞,皇甫繼勳站在城頭,看到紅日跳出了地面,整個人頓時鬆了一口氣,內心激動着。

因爲只要再過一個時辰,便到了辰時,宋軍列陣城下,可以進行投誠了。

昨天夜裡,宋軍派出斥候射來箭矢,上面綁有字條,已經同意了皇甫繼勳的投誠的約定。

按彼此約好的辰時,裡應外合,進入金陵城西門內,這是簡單定下的計策,只要宋軍不誤傷西城門的唐軍,皇甫繼勳他們這支人馬便保存下來。

當然,宋軍也不會完全相信,會先拍先鋒軍進入,大軍會在城外觀望,擔心這是唐軍故意設的伏擊圈套,要請君入甕。

因此,宋軍會保持謹慎,不過機會難得,還是不會放棄皇甫繼勳投誠的這個機會。

隨着時間推移,宋軍遠處的大營吹起號角,金陵外四面的大營,紛紛集結兵馬。

與往常一樣,大軍集結完畢,開赴金陵城下,列陣準備攻城。

今日曹斌、潘美、石守信幾位大將,全部集中在西城門外,這裡是主戰場,也是今日破城的關鍵,因爲他們都知曉了有唐軍要倒戈投降的消息,充滿期待。

其實,這皇甫繼勳並非受排擠才心生怨言,相反,他深受李煜和張泊等人的信賴,把重要的西城門交給了他,但皇甫繼軍早已生出叛離之心,對朝廷的局勢感到失望,他不願意爲唐國死戰到底,與城共存亡。

所以,皇甫繼勳纔想以投誠的方式獲取一個功勞,這樣憑藉軍功,日後也能被封一個官職,不用再跟宋軍交戰,能保住性命,這就是他的真實想法。

“時辰到,準備攻城!”

傳令官,策騎奔走,高呼軍令。

西城門外第一波將士,約有一萬宋軍,要準備攻城了。

城頭上皇甫繼勳和幾位副將、都虞侯,也都滿臉的緊張,難掩激動,只要在這一刻能夠順利,不出幺蛾子,他們便改變了歷史軌跡,讓唐宋之戰發生一個根本變化,使得嚴密防守的金陵城,再次露出破綻,加速城破。

“衝啊!”

城門外,宋軍千軍萬馬直衝過來的時候,這次西城頭的唐軍弓箭手並沒有放箭,而城下的宋軍也很默契的沒有射擊來掩護,等於雙方的遠程攻擊全部進入了靜默狀態。

“轟隆隆!”

宋軍的騎兵,快速衝到城門。

“吱呀!”這時城門從內打開,由唐軍士卒站出來,手持白旗揮舞示意真心投降,放宋軍入城。

遠處曹彬、潘美等人,看到這種情況微微點頭,兵不見血刃,拿下西城門,只要大軍魚貫而入,與唐軍進行巷戰,那城內的殘餘唐軍要守住金陵,便千難萬難了,因爲不再是鐵桶一塊。

潘美微笑道:“恭喜曹將軍,我們滅唐的計劃,比我們想象中更順利,要提前的完成了。”

曹彬捋須笑道:“本以爲還要再鏖戰個半年,困住金陵,等城內糧草斷絕,人心疲憊,士氣喪失,纔會有破城的機會。想不到,這次我軍一開始就猛攻的姿態,威懾唐軍裡面意志不堅的將領,有人自然不會想着跟唐國朝廷一起覆亡,出現這種三心二意,想要投誠的將領,實屬人性使然。”

潘美說點頭說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我們雖然開始處於最低層的戰略,但不可否認,我們的伐謀也出現了意外效果!”

曹斌哈哈大笑道:“無論如何,我們提前完成滅唐計劃,如今剛入秋節氣剛好,若是鏖戰到入冬,江南冷雨綿綿,溼潮陰冷,將士們不適應江南環境,會大片染了風寒,也會造成大量的傷病困擾,好在天佑我大宋將士。”

就在二人在談笑風生中,宋軍已殺入城內,開始向着城內主幹道、北城門和南城門瘋狂衝擊。

街路上巡查的唐軍,發現了宋軍入城,立即展開了巷戰、堵截。

很快,城內的唐軍巡衛士兵,已經得知了具體消息。

“快,把西城門破,皇甫繼勳投誠的消息,送到宮內,請官家定奪!”

“是!”一名都頭策馬飛奔,直朝皇宮奔去。

這時候,朝廷還在光政殿上早朝,衆人也聽到了外面的廝殺聲,覺得奇怪,聲音比往常更大、更近一些,正當文武官員百思不得其解時候,巡衛都頭風塵僕僕,狼狽來到了大殿外,求見官家。

因軍情緊急,宮門守護的御林軍沒有攔截他,一直派侍衛送他到了大殿外,然後被太監引入了光政殿內面聖。

“啓稟官家,大事不好,西城門破了!”

李煜聞言驚慌問道:“怎麼會輕易剛交鋒,怎麼就輕易破了?”

那名都頭回答:“是西城門的守將皇甫繼勳帶兵投誠,倒戈相向,城外的宋軍才如此容易的殺入城內。”

李煜和朝中大臣聽到這個消息,全部驚慌失措,甚至滿臉的驚訝和憤怒。

“皇甫繼勳,這個小兒誤國呀!”

“叛國投敵,皇甫繼勳該死。”

朝堂上的官員憤怒無比,而李煜腦袋嗡的一下,倏然一陣空白。

西城門破了,宋軍殺入城內,可想而知,要再守住,奪回城門,會有多難。

或許很快,便有連鎖反應,北城門、南城門都會受到宋軍從裡面的衝擊,內外夾攻,也許今日整個金陵城便要破了。

殷崇義說道:“官家趕快下令,當務之急先調動主力人馬去堵住西城門的宋軍入城,並且剿滅叛亂。其次,要派一支禁軍,去往皇甫家,斬殺皇甫家滿門,降罪懲罰。來威懾屑小!”

李煜慌亂之下,聽到樞密使殷崇義的話,頓時覺得很有道理。

於是,李煜立即便下達了這兩個軍令,金吾衛大將軍帶領兵馬,前往西城門堵截,希望能夠奪回西城門。另外,派出侍衛統領,帶五百禁軍趕往皇甫家,誅殺皇甫繼勳滿門,來震懾投敵者。

雖然李煜已經下達了軍令,但是朝中仍然一片喧譁,文武大臣的臉上都掛滿了擔憂和恐懼。

宋軍入城了,這個消息十分不利,因爲按照以往守城的慣例,只要敵軍攻破一個城門口,那麼就等於有一半的概率可以破城。

倘若只是一小隊人馬,幾百人闖進來,還能搶回這個城門,殊死搏鬥,有一半的概率能夠封堵住城門。

但是,整個西城門的守軍一兩萬人全部投誠,放了上萬宋軍涌入,這種情況下,即便有數萬唐軍去抵擋,也未必能夠奪回西城門。

短兵交接,橫衝直撞,缺少了陣列,只有靠巷戰了,會越打越亂,能讓唐軍整個信心崩潰, 士氣下跌。

這個時候,會造成兵敗如山倒的局面,連累其它的城門,也會相繼失守,那樣就太危險了。

朝堂上,徐鉉、潘佑等人也紛紛在想辦法,但是說的一些都是旁枝末節,無法改變大局,這些終究是文官,沒有指揮作戰的能力,多是紙上談兵,理論性的防禦,在這種亂局之下,根本不具有實操性。

李煜看着誠惶誠恐的文武百官,有人甚至在朝唐直接放聲大哭起來,他似乎意識到整個金陵城即將失守了,唐國滅亡的命運即將到來。

“天要亡我李唐啊!”

四十年的社稷,危在旦夕!

一些老臣無能爲力,這個時候,許多人想到了蘇宸,想到林仁肇,缺少這樣會用兵之人,力挽狂瀾啊!

李煜看着煩心,宣佈散朝,讓臣子們回家等候消息,各自做好準備。

有大臣如張泊、潘佑等人,明確表示,一旦宋軍城破,殺入城來,他們不會做俘虜,自盡於家中,以保最後的王朝體面。

不少大臣都有這種決然的表示,至於誰能做到,只有事後才見分曉了。

李煜在苦悶中,起身走向了後宮,他也要安排後事了,一旦宋軍打到宮城外,皇宮幾千御林軍,同樣守不了多久,他是該投降,還是決然赴死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果然有毒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裝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第二百八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複雜的派系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到一個方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勢不樂觀第五百五十五章 做好了準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一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二十章 同行競爭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戰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捲入其中第二百五十章 以身示範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三百八十八章 研讀兵書第九十二章 徐府詩會(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九十二章 搬府與訪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議和退兵第三百四十章 都是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唐朋黨之勢第一百八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議對策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議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二百三十七章 算計終成空第七十三章 素素邀請第三百二十二章 情愫暗生第四百六十一章 丟了膽氣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六百零五章 刺客風波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第二百六十八章 化解心結第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第四百四十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張無形的網第四十五章 可憐白髮生第四百一十六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三百四十三章 偷佔便宜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百四十章 困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五百二十四章 伐唐之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一百六十九章 依她三件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入金陵第二百章 尷尬的交談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二百零三章 城外談判第三十一章 事後風波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五百九十一章 加強防範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爲難境地第四百六十章 設伏接應!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外說漏第一百二十一章 武德司密奏第一百四十五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二百七十五章 千年等一回第二十四章 設法挽留第四百六十一章 丟了膽氣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寵有加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二百三十七章 算計終成空第三百四十六章 邀請一敘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第四百四十四章 搜查罪證第四百八十九章 何時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越老越摳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古人誠不我欺第五百五十五章 做好了準備第三十六章 關乎命運第三百零九章 富國之論第二百三十八章 事態嚴重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果然有毒第五百七十三章 私人武裝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第二百八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複雜的派系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女碰面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到一個方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局勢不樂觀第五百五十五章 做好了準備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一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二十章 同行競爭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六百一十三章 酷夏鏖戰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捲入其中第二百五十章 以身示範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三百八十八章 研讀兵書第九十二章 徐府詩會(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九十二章 搬府與訪客第四百八十四章 議和退兵第三百四十章 都是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唐朋黨之勢第一百八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一百三十三章 商議對策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議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二百三十七章 算計終成空第七十三章 素素邀請第三百二十二章 情愫暗生第四百六十一章 丟了膽氣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六百零五章 刺客風波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第二百六十八章 化解心結第十五章 隋唐傳奇演義第四百四十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張無形的網第四十五章 可憐白髮生第四百一十六章 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三百四十三章 偷佔便宜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一百四十章 困局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五百二十四章 伐唐之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一百六十九章 依她三件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入金陵第二百章 尷尬的交談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死與共第二百零三章 城外談判第三十一章 事後風波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第四百四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六百三十四章 使節團將至第五百九十一章 加強防範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爲難境地第四百六十章 設伏接應!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外說漏第一百二十一章 武德司密奏第一百四十五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二百七十五章 千年等一回第二十四章 設法挽留第四百六十一章 丟了膽氣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寵有加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二百三十七章 算計終成空第三百四十六章 邀請一敘第六百七十八章 拿下采石磯第四百四十四章 搜查罪證第四百八十九章 何時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越老越摳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古人誠不我欺第五百五十五章 做好了準備第三十六章 關乎命運第三百零九章 富國之論第二百三十八章 事態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