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春闈之後

蘇宸沒有第一個交卷,還是等有人交卷之後,他才選擇交卷。

這樣不那麼凸顯,但蘇宸的名氣,在此誰人不知,所以,考官和巡考等,不止一次從他身邊路過,恨不得親眼看看他寫什麼。

但蘇宸都蓋住了,免得他們亂傳。

試卷採用了糊名裝封的形式,然後上交,在混合裝訂在一起。

根據史書記載,古代科舉封卷制度正式起始於宋朝。據《宋史·選舉》說,宋太宗淳化年間,爲“革考官窩私之弊”,採用監丞陳靖的建議,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時在試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貫,決定錄取卷後再拆開彌封。

具體做法是把試卷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折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硃筆謄寫,稱爲“硃卷”,將它送考官評閱。

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硃卷”紅號,去調取“黑卷”拆封,看到考生真正卷子,最後唱名寫榜。

南唐的做法,還沒有這麼麻煩,但也知道先同一蓋住這些姓名,以免判卷者根據人名,徇私舞弊。在重新抄錄方面,倒是沒有要求,所以,卷子還是考生自己的字體。

蘇宸走出了考場,鬆了一口氣,自己七言絕句、長短詞、散文章,都用的蘇軾大文豪的巔峰作品,沒理由不得狀元。

如果是在明清,還不好說,可能更注重形式等,但在南唐這種皇帝都是詞帝的情況下,文學性愈發重要。

南唐文學環境,反而更適合蘇軾的作品,摘得桂冠。

這次蘇宸有了入門的經驗,在出貢院時,長髮前披一些,單手遮臉,跟在人羣后,低調走出來。

途中,不少科舉的士子,在談論着試題難度。

“今年春闈的三道題,並不難,幸虧以前我寫過登山的七言絕句,正好扣題了。”

“王兄好運啊!”

“我在岳陽樓記出來之後,有感而發,也模仿寫過芙蓉樓記,這次剛好用到。”

“我也寫過幾篇懷古詠志的長短詞,倒是節省了時間!”

一位藍衣青年感嘆道:“總之,今年考題相對容易,也比較空乏,沒有諸多限定,就是沒有標準答案,就看誰的文章、詩詞寫的好,寫出千古名篇了。”

“許兄這麼一提,我怎麼有一種不妙的感覺,那江左蘇郎豈不是更佔便宜了。”

周才子驚歎道:“如果他又寫出一篇堪比《岳陽樓記》的文章,那狀元郎非他莫屬了!”

劉書生遲疑搖頭道:“這種機率應該不高,畢竟許多大文豪,窮極一生,名篇也就一兩篇而已,比如初唐四傑的王勃,一篇《滕王閣序》可流傳千古,但是,他也就寫出這麼一篇成名作而已,未見第二篇。”

蘇宸夾在人羣中,聽着衆科考舉子在議論他是否能發揮好,心中暗笑:哥很穩健的!

出了貢院,走向馬車位置,快速蹬車,跟彭箐箐、楊靈兒、周嘉敏碰面。

“蘇宸哥哥考得如何。”

“是啊,蘇宸,你快說,考的怎麼樣,能中狀元嗎?”彭箐箐最擔心了,因爲她砸了不少銀子押他中狀元。

“問題不大,走吧!”蘇宸笑了笑,依靠在車廂。

荊雲駕車,馬車離開貢院門口,回府了。

當晚,蘇宸在府邸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算是科舉之後的放鬆,以後等待放榜日子了。

........

春闈之後,最忙碌的,當屬於判卷的吏部和禮部的官員了。

朝廷抽調很多人手在判卷,爭取早日放榜。

“宋大人,有沒有看到名篇?”

“還沒有,都是一些普通貨色。”

“我這也沒有,文章平平,不像是蘇以軒的文章啊!”

進行到第二天,韓熙載親自帶一些官員坐鎮,等待蘇宸的文章被發現。

直到第六天,有官員驚呼一聲:“好詩,好詞,好文章啊!”

“什麼好詩?”

“哈哈,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寫的是廬山,還真是絕了。”

“詞是什麼詞?”

“念奴嬌-赤壁懷古,哈哈,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嘩啦啦!

不少判卷之人,筆墨都落地了,瘋狂衝過去。

這些舉動,引發了巡監之人的注意,立即稟告給了韓熙載。

“讓開!”

韓熙載帶人親自過來查看,他是愛才心切,擔心有人故意使壞,發現蘇宸的卷子之後,給替換了。

“韓侍郎過來了!”

“韓侍郎!”

這些判卷的小官吏,大多七八品,紛紛躬身施禮。

韓熙載點頭,接過了蘇宸的試卷,迫不及待看了一遍。

當看完之後,忍不住大笑起來。

詩詞文章,三篇竟都是名篇!

這屆狀元,穩了!

雖然韓熙載沒有看糊名之下的名字,但是,他認得這個字體,也明白,除了蘇以軒,不會有第二人,能寫出這等詩詞文章了。

“這篇試卷,大家也都看過了,不論考生是誰,都是一等一的才子,可以按正常流程,推入一甲了,諸位沒意見吧?最後是否中狀元、榜眼、探花,就讓官家親自看過之後,再欽點這一甲名次了。”

韓熙載捋着鬍鬚,直接拍板子了。

一般判卷分三步流程。首先是閱卷人員初閱後中意的卷子,寫一個“通”字,代表通過,推交給副主考,這類試卷叫“薦卷”。副考官審閱後,如果也滿意,就會批一個“取”字,代表可錄取。

批了“取”字的卷子再送給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則會在試卷上批一個“中”字。考生的命運就此被決定了,進入三甲。

至於一甲的前三名,則由皇帝從中挑選,親自賜予。

“沒問題,韓大人慧眼識珠,絕對公允!”

“這等文章,本就該進入一甲!”

“或許就是江左蘇郎的考卷啊,有幸參與,實乃運氣。”

韓熙載聽着衆判卷考官的議論,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他的城府很深,可不會當場說這是蘇宸的試卷,反而站在一個公平的角度,隻字不提是不是蘇宸。

他當場表態,這篇試卷不論考生是誰,都有足夠理由入選,不落話柄與口舌,也不給蘇宸添麻煩。

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醫蘇宸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三百二十三章 引起警惕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二十三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九十五章 蘇公子實在太穩健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戰雄關第六百零二章 溫柔體貼第四章 附庸風雅第三百七十九章 風波醞釀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五百九十八章 化學武器第五百六十九章 後悔了不!第三百零七章 調教計劃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膽預測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二百七十九章 洞裡夜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放榜,中解元!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兇名在外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引起警惕第五百九十五章 計策歹毒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十八章 自配藥方第四十一章 踢到鐵板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戰雄關第三百零九章 富國之論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二百一十六章 端午小聚第二百零二章 銘記於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傳授醫術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一百四十七章 果然有毒第二百六十五章 謀劃在先第二百零七章 兄妹團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三百八十二章 愛已入骨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三百六十六章 對王之王第六百五十七章 拉攏明顯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個才子不風流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解釋一下本週更新少的問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三百一十八章 死無對證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揭秘身份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五百零七章 如實說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第二百零四章 身世之謎第四百五十九章 果不其然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簡政第五百三十五章 團聚在金陵第五百零一章 拜訪白府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懷恨在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四百七十八章 撤軍了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九十五章 蘇公子實在太穩健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複雜的派系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第五十三章 才女相邀第六百零六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武服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唐對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武服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和解(第三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擔憂與怒火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五百八十一章 白家藥坊成立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題!第三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第一百五十八章 成功燒製第四百五十二章 爭分奪秒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洞裡夜話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
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醫蘇宸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三百二十三章 引起警惕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二十三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九十五章 蘇公子實在太穩健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戰雄關第六百零二章 溫柔體貼第四章 附庸風雅第三百七十九章 風波醞釀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五百九十八章 化學武器第五百六十九章 後悔了不!第三百零七章 調教計劃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膽預測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團聚第二百七十九章 洞裡夜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放榜,中解元!第二百九十五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兇名在外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引起警惕第五百九十五章 計策歹毒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陵小迷妹第十八章 自配藥方第四十一章 踢到鐵板第四百六十九章 血戰雄關第三百零九章 富國之論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十七章 俠女箐箐第二百一十六章 端午小聚第二百零二章 銘記於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傳授醫術第四百六十七章 宋軍策略第一百四十七章 果然有毒第二百六十五章 謀劃在先第二百零七章 兄妹團聚第六百一十二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三百八十二章 愛已入骨第九十三章 徐府詩會(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三百六十六章 對王之王第六百五十七章 拉攏明顯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個才子不風流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解釋一下本週更新少的問題!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三百一十八章 死無對證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揭秘身份第五百四十二章 滅唐之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初見周娥皇第六百零四章 四面合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能跟他有關第五百零七章 如實說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猛將必發於卒伍第二百零四章 身世之謎第四百五十九章 果不其然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第四百五十五章 精兵簡政第五百三十五章 團聚在金陵第五百零一章 拜訪白府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第六百五十一章 言歸於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懷恨在心第四百四十六章 國法難容第四百七十八章 撤軍了第九十一章 徐府詩會(上)第九十五章 蘇公子實在太穩健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複雜的派系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第五十三章 才女相邀第六百零六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武服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唐對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武服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和解(第三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擔憂與怒火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五百八十一章 白家藥坊成立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考題!第三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第一百五十八章 成功燒製第四百五十二章 爭分奪秒第二百六十三章 傾訴離別意第六百六十二章 渡江北上第五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洞裡夜話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