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富國之論

彭府準備一桌豐盛佳餚,款待這些孫黨的朝廷大員,由於政治立場一致,而且彼此又都是多年老友,因此十分放得開,聊的話題,基本都是圍繞着蘇宸,因爲他纔是這次宴席的主角。

徐鉉、徐鍇、高越、張易、李德明等人,對蘇宸的詩詞很欽佩,對他的高超醫術感到不可思議,所以見面後,問的問題也就多了一些。

最讓二徐感興趣的,莫過於蘇宸的詩詞,有何技巧,寫的如此超凡脫俗,與衆不同?

蘇宸於是將自己對詞的理解,其實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些標準答案說了一番,詞在花間詞之外,有婉約派和豪放派,自己不侷限於兒女情長,希望寫一些清麗的詞,寄託山水;或是寫大氣磅礴的詞,寄託豪情。

“原來如此,單憑這些話,便註定你能擁有寫詞的大家風範了。”徐鍇忍不住稱讚。

在場沒有一個白丁,哪怕工部侍郎李德明不熱衷詩詞歌賦,但也是讀書人,中過三甲進士,蘇宸的話,言簡意賅,衆人都能聽得明白,對蘇宸的寫詞評價更高了。

韓熙載捋須笑道:“諸位,若是你們單單考教他詩詞,以此爲重,那充其量爲朝廷再弄一個翰林學士而已,並非老夫所願啊!”

衆人聞言一愣,在咀嚼他話中之意。

“你們知道韓某人最看重蘇宸哪一點嗎?”韓熙載微微一笑,然後解釋出來道:“那就是賺錢的本事,格物創造的能力,千萬不要小覷這兩點,這可是治國興邦很重要的兩個方面。咱們唐國過去十年,連年征戰閩越楚等國,嚴重消耗了國庫,加上數年前又被北周吞掉了江北十三州,稅收財政壓力空前,現下各地軍餉都發放困難了;除了潤州和金陵城百姓較爲富裕外,其它地方的州縣,貧民愈發困苦,這些國之根本,不需要詩詞文章寫的漂亮之人,而是需要能夠製造財富的人,來建立官商,不斷充盈國庫!”

徐鉉、鍾謨、張易、高越等人,紛紛點頭,唐國的現狀已經十分困難,他們身爲六部的侍郎,都是在中樞中擔任二三把手,甚至有人掛着同平章事,或參知政事的頭銜,能夠進入澄心堂參與軍機大事的決議,自然對這些國本之事,十分清楚。

李德明好奇問道:“蘇宸對格物方面,也有興趣在研究?”

韓熙載笑着道:“大家可能都聽過了,青白瓷就是這小子研製的,使得白家一下子打個翻身仗,將丁家給壓制了,還有你們府上最近用的香皂,也是他鼓搗出來的。聽犬子說,蘇宸還能在夏日化水爲冰,造活字印刷術,製作醇厚烈酒等,這些手段,一般能工巧匠都無法做到,這纔是令人想不透的地方,蘇宸卻能整出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來。”

“青白瓷,香皂,活字印刷術這些,我等皆是聽聞了,以軒,你是如何想到這些新鮮東西的?”高越問道。

蘇宸放下筷子,拱手道:“實不相瞞,在下少年時期,沒有多少朋友,除了在家閉門看書外,就是一個人鼓搗這些東西,翻閱了一些古籍,如《墨經》《天工開物》等,受益頗多,有所促進。”

“《墨經》倒是知曉,墨家的經典著作,但《天工開物》這是什麼書籍,李某倒是沒有聽過。”李德明有些疑惑不解。

蘇宸這才反應過來,《天工開物》由宋應星初刊於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等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他一時間沒有注意,給提前說出來了。

“哦,應該是個工匠師所寫的冊子,殘破孤本,被我在書攤上買到,記載了一些簡單工匠手藝等。”蘇宸編造了一個藉口。

“原來是這樣。”

衆人聽聞之後,興趣不大,畢竟是一個工匠師寫的工藝冊子,並非什麼論著。

戶部侍郎高越問道:“以軒,若是由你擔任戶部官員,大權交給你掌握,你認爲,目前朝廷最需要做什麼,才能富國興邦,使得國庫充盈,百姓充裕!”

“這個,蘇宸尚未弱冠,也沒有功名在身,恐怕難以回答上來啊!”蘇宸尷尬說道。

韓熙載搖頭道:“以軒,你就不必謙虛了,就當跟老夫上次隨便聊國政一樣,想一想你自己做官了,要如何做就行,說的離譜也沒關係,都不會笑話你的。”

彭澤良見席間都是孫黨的人,沒有外人,適合蘇宸展現一下自己才華,才能被這些大人物看重,然後死心塌地地支持、保護,於是也勸道:“以軒,既然韓大人這樣說了,你就說說看吧,不必拘謹。”

蘇宸讀懂了準岳丈的眼神,也只有硬着頭皮胡亂拼湊了。

他沒有做過官,如何治國興邦,蘇宸也不清楚,只是,他學習華夏曆史,背過考研政治,經常聽些網上新聞,所以,還是能在腦海中拼湊出一些見解和觀點來。

“晚輩覺得吧,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要使得國庫充盈,都是真金白銀,來不得虛假,靠加大稅收搜刮百姓,只會適得其反,激起百姓的逆反心理,甚至造成農民譁變,此法不可取。所以,在農耕有限的情況下,只有加大朝廷做生意的規模,建立一些官窯、作坊,生產新鮮物品,高價出售給對宋國、閩越、西域、大理、契丹、扶桑、高麗等,賺回黃金白銀,以及戰略物資,這樣還能減少對唐國百姓的稅收,富國強民,才能做得到!”

蘇宸這個其實就是對外經商,創外匯的策略,從外面賺取金錢,而非在江南之地來閉關鎖國搞經濟。

但要實現這個戰略,除了朝廷支持,發展官窯和官商之外,還需要開海禁,擴大出口海外的規模和力度。

韓熙載、徐鉉兄弟、高越兄弟、鍾謨、彭澤良等人,都有些微微吃驚,陷入了沉思,對蘇宸這一番話,無法立即領悟,需要思索一番,才能聽得懂了。

第六百八十二章 勢在必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九十二章 近鄉情更怯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第二百六十七章 馭下之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坦白身份第二百五十六章 古人誠不我欺第四百九十二章 近鄉情更怯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六百零一章 暫代主將之職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佈局(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詩會相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國皇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二百四十三章 結黨營私,是非難斷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六百一十六章 夜奪渡口第四百二十七章 渡江西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三百九十章 幕後線索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解釋一下本週更新少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監軍之職第五百四十三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四百七十七章 懷疑與推測第三百八十一章 幸災樂禍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燒第五百五十六章 臨行前叮囑第六百三十三章 沒安好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意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與李煜對話第二百九十八章 重逢後的溫存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議政第一百五十章 不打自招第五百二十六章 進步顯著第五百九十八章 化學武器第三百二十三章 引起警惕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四百零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風還是中毒第五百一十二章 壓力倍增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何時歸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佈局(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陵姊妹花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爭不怒,平靜接受第一百四十五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一百八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二百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三章 兇名在外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故意討好第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四百八十章 宋軍大撤退第五百一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百一十四章 春闈來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愛已入骨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術器第一百零五章 不做小白臉第五百二十章 朝廷任命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五百三十章 創辦官企第二百一十章 達成協議第五百一十七章 揭榜中狀元第三百八十五章 密談第二百四十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五十八章 變得勇猛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攻城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事出反常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第七十二章 合作推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九十五章 蘇公子實在太穩健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壓力倍增第三十七章 代師收徒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國皇子第五十七章 在商言商第三百零九章 富國之論第二百零一章 她是無價的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第一百五十八章 成功燒製第五百四十八章 內家呼吸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東獅吼第三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蜀實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
第六百八十二章 勢在必得第五百一十九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九十二章 近鄉情更怯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第二百六十七章 馭下之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坦白身份第二百五十六章 古人誠不我欺第四百九十二章 近鄉情更怯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見李後主第六百零一章 暫代主將之職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佈局(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詩會相邀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國皇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二百四十三章 結黨營私,是非難斷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有策劃第六百一十六章 夜奪渡口第四百二十七章 渡江西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三百九十章 幕後線索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解釋一下本週更新少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一章 監軍之職第五百四十三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四百七十七章 懷疑與推測第三百八十一章 幸災樂禍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八十三章 酒精退燒第五百五十六章 臨行前叮囑第六百三十三章 沒安好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意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與李煜對話第二百九十八章 重逢後的溫存第五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議政第一百五十章 不打自招第五百二十六章 進步顯著第五百九十八章 化學武器第三百二十三章 引起警惕第六百八十四章 密謀投誠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二百零八章 一夜長大的少女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復國計劃第四百零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風還是中毒第五百一十二章 壓力倍增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何時歸第三百零一章 不平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佈局(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消息散播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陵姊妹花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爭不怒,平靜接受第一百四十五章 攘外須先安內第一百八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二百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三章 兇名在外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故意討好第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四百八十章 宋軍大撤退第五百一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百一十四章 春闈來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愛已入骨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術器第一百零五章 不做小白臉第五百二十章 朝廷任命第六百二十二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五百三十章 創辦官企第二百一十章 達成協議第五百一十七章 揭榜中狀元第三百八十五章 密談第二百四十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五十八章 變得勇猛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攻城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事出反常第七十六章 預測成真第七十二章 合作推進第五百三十四章 憂心之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二百七十二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九十五章 蘇公子實在太穩健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壓力倍增第三十七章 代師收徒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國皇子第五十七章 在商言商第三百零九章 富國之論第二百零一章 她是無價的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第一百五十八章 成功燒製第五百四十八章 內家呼吸法第二百五十九章 河東獅吼第三百二十九章 澄心堂第三百四十八章 救蜀實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