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去留(二)

面對北陵雄主陳海的問題,天南軍修爲在三十多名道胎境以上有如喪家之犬的逃將面面相覷。

他們所能直接想到的選擇就是糾集殘兵敗將,逃往滕王山跟太子鄭產會合,但是能修煉到道胎境的強者,絕對不蠢,知道這絕非最好的選擇。

陳海能想到的事情,他們也不難想到。

五百萬精銳的天南討魔軍如此輕易就被殺得落花流水,烈帝秦冉一旦心生怯意,率玄元軍撤出雁蕩山南逃,滯留在滕王山的劉汾所部,焉非成了孤軍?

滕王山位於雍京與首陽山之間,劉汾所率的東征討魔軍,在形勢上要比此時在首陽山東側雁蕩山的玄元軍,更加險惡,西北面又是鬼奚老魔率部盤踞的陰魂魂,想要西撤更爲困難。

他們這時候率領殘兵敗將,去滕王山跟太子鄭產及拓跋雄會合,豈非剛出狼窩,又入虎穴?

不去滕王山,他們能去哪裡?

逃回南詔郡國集結援軍?

這顯然也不是好的選擇。

雖說這一戰大家都打得極窩囊,最後還是太子鄭產的扈衛親兵先逃才導致不可逆轉的大潰敗,而戰後國朝追究罪責,太子鄭產能不能保住權勢,最終能不能保住太子之位是另外一回事,但哪怕是爲了維護鄭氏皇族的威嚴,也絕不會將太子鄭產推出來首誅,這時候誰最先逃到南詔,無疑最可能被推出來當替罪羊。

這個替罪羊絕對不好當。

五百萬精銳一夕覆滅,誰知道國朝上下積攢了多少憤怒要渲泄,這絕對不是誅殺三五十名逃兵敗將能夠平熄的,這時候先逃往南詔,誰也不知道等着他們是不是誅族之禍!

看着這些人沉默不語,陳海淡淡的說道:“要不這樣,你們先撤南詔休整吧!你們也不用擔心會有追兵,本王在這裡雖然沒有多少精兵強將能用,也能令魔族不敢輕易派出偏師追殺你們。”

陳海話是這麼說,但這時候誰他媽敢先逃到南詔去?

“我等殘兵敗將,無誅魔之能,實在愧對國人,何去何從,但聽潁陽侯及陳王吩咐。”這些人到底不缺聰明人,這時候往鄭季石那邊看過去,將去留的抉擇權都推到鄭季石的頭上。

“我的爵位已經因罪被君上剝奪,何德何能……”鄭季石正要推辭,但看到陳海臉色陡然陰沉下來,他心神猛然一凜,想到四五百萬天南男兒慘烈死於魔劫,而在此之前,崇國近兩百億的凡民慘遭屠戮,他這時候又有什麼臉因爲害怕承擔罪責,而將應該由鄭氏宗室子弟承擔的責任,推到別人肩上去?

想到這裡,鄭季石收住將要說出口推卸責任的話,神色凝重的思慮眼前的局勢,片晌後說道:“我們收拾殘兵從這裡繼續往西北行五六千里有鎮元山,鎮元山雖然不算大,但控扼金沙河南岸,地勢算得險要。此外,鎮元山西距滕王山西麓七千餘里,除了能呼應越鄭王劉汾所部側翼外,太子殿下要有什麼召喚,我們也及時照應到。”

鄭季石說到這裡,往陳海及諸多敗將臉上看去。

鄭季石心裡明白,他手下千餘精騎雖然編制完好,但在目前聚攏起來的十多萬敗兵裡實在微不足道,原本沒有資格擔任這一路敗兵的主將,只是其他人不想去當這個可能會全族被連坐首誅的替罪羊,纔將他這個宗室子弟推出來。

而他身爲宗室子弟,擔任收攏殘兵的主將,看上去也多少有些名正言順。

而鄭季石更清楚,他要是提議去滕王山,恐怕等他話說出口,其他人就立刻一拍而散了。

而到鎮元山立足,他要不想受制於太子鄭產,又要約束諸將,同時還要避免被國朝追究罪責,還要堅持在鎮元山附近抵抗魔兵,他所能依仗的也只有眼前唯一殺得魔族膽顫心寒的北陵雄主陳海了。

雖然之前大家都將陳海視爲魔劫之後最大的共敵,但天南討魔軍近乎全軍覆滅,相信大家對北陵這個共敵的看法也應該有些微妙的轉變吧?

陳海點點頭,鄭季石能看清形勢,又有決心,那接下來就要好辦一些。

這時候魔兵主力正在消化被圈在首陽山北麓戰場上的殘兵敗將,暫時分出兵馬來,但陳海他們也不能在邊緣地區冒險多作停留,畢竟要將十數二十萬殘兵敗將都帶上,速度會被嚴重拖慢,等鄭季石與其他天南軍的敗將統一意見之後,就立時動身往金沙河南岸的鎮元山撤去。

這時候陳海就留了殛天號在身邊隨行、充當戒備,御虛號以最快的速度呼嘯着往北面的陵州飛去。

到第六天,陳海才護送鄭季石率十數萬殘兵撤到鎮元山,而這時候御虛號則去而復返,先一步停在鎮元山等陳海他們過來。

御虛號、殛天號經過加裝多具風焰射流裝置,速度發揮到極致,要比純粹利用浮空禁制飛行提高逾一倍——這麼高的速度,也只有天魔境以上的魔族強者或六爪翼魔、魔蛟纔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追得上,但很顯然除非必要,魔族不可能組織那麼多的天魔強魔族強者去圍追一艘有五六百精英劍修護衛的高速飛艦。

御虛號去而復返,自然是從陵州帶來一些必要的補給,確保鄭季石手下十數萬殘兵敗卒能在鎮元山短時間立足。

御虛號的裝載量也相當有限,一百萬斤的動力,甚至都裝不下十輛新型的雷幕戰車,好在十多數萬人即便不食五穀、肉食,純粹用精元丹等丹藥補充消耗,北陵軍也能供應得起。

看到鎮元山已經預先部署下一座萬仙誅魔陣,北陵國的強者符思遠、姬江野等人這次也隨御虛空趕到鎮元山來,跟北陵王陳海會合,敗將寇勳、裴元昊等人才稍定心思,收攏稀稀拉拉一路勉強跟着逃下來的兵將,進入鎮元山的南麓山谷裡進行整編。

鄭季石之前的千餘精騎,放在普通將卒裡,一個個都能稱得上精銳,但道丹境以上的將領只有寥寥七八人,還都是鄭季石帶出來的家臣家將,忠心方面沒有絕問題,只是還遠不足以將鄭季石的主將地位支撐起來。

陳海讓符少羣收攏北陵分散於中州的千餘斥侯集結起來,親自給鄭季石充當護衛親兵,幫着鄭季石將十七八萬潰兵在鎮元山收編爲三部,中軍八萬兵馬由鄭季石親領,左軍五萬兵馬由天南國宿將寇勳統領,右軍五萬兵馬由原南詔柱國將軍府、南詔郡國的前都護將軍裴元昊統領……

看到鄭季石後,符思遠、姬江野也頗爲滿意。

天南討魔軍敗得如此之慘,是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還不足以撼動北陵衆人擊敗魔族的信心,符思遠、姬江野他們這時候所要考慮的問題,要比擊潰鬼奚、黑炎二魔所率領的魔兵主力還要複雜。

他們要考慮陳海率龍驤禁營軍主力遠征隕神淵時,確保天南、越國及烈帝秦冉不會聯合起來進攻北陵。

當年要不是三家聯合起來叛亂,說不定隕神淵已經被前朝太子商缺率大軍攻下來了,更不會有今日慘烈到這等程度的魔劫之禍了。

隕神淵距離北陵太遠了,遠在上百萬裡之外,陳海率北陵最最精銳的龍驤禁營軍一旦北征隕神淵,快則十數二十年,慢則三四十年孤懸在外,稍有差池,並非龍驤禁營軍覆滅的問題,而是整個海東人族數十年的御魔成果有可能再一次被人族的內亂毀於一旦。

有流陽帝國覆滅的前車之鑑,誰敢不認真嚴肅的面對這個問題?

以往不管是天南國、越國還是玄元軍,對北陵戒備都極深,北陵想在這三家內部扶持親北陵的力量難度很大,天南討魔軍雖然被魔族打得大敗,但對北陵在這方面的怒力則顯然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出身鄭氏宗室,又不被鄭氏宗室傳統力量認可、在年輕一代卻又有一定威望的鄭季石,顯然是一個相當不錯有潛力能扶持起來跟天南太子鄭產抗衡甚至替代之的人選。

鄭季石手下實力是差了一些,但陳海親自留在鎮元山助鄭季石整肅潰兵。

潰兵裡缺少能徵敢戰的精銳武官及悍將,陳海則直接將北陵軍一部分精英斥侯編入鄭季石軍中,幫鄭季石將其親領的中軍骨架支撐起來。

而符思遠更是不辭艱險,親自乘御虛號趕往泯山,去見此時慌亂一團的南詔宗閥世族,儘可能說服他們中能有更多的人、派出更多的年輕子弟站出來支持鄭季石。

在以往,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天南討魔軍所覆滅的近五百萬兵馬,有一半是徵自南黎宗閥世族的子弟,南黎宗閥世族自身的防禦力量受到重創,只要南線魔兵隨隨便便分出百萬兵馬攻向西南,對南黎宗閥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們即便不會立即倒向北陵——畢竟跟北陵隔着安西——鄭季石也是他們一個相對現實的選擇。

在符思遠乘御虛號從泯山帶着南黎宗族在這時候還有勇氣進入御魔戰場的千餘精英子弟,回到鎮元山跟陳海會合時,趙孝志以及嵇元烹也分別從茅鎮山及雁蕩山趕到鎮元山來見陳海……

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第四百零三章 復活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八百二十四章 後會有期第四百七十八章 沁海渡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三百零八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入彀(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膛線第三十章 藥師園兵甲鋪第四百八十一章 會師第一百四十一章 規訓第八百九十七章 療傷第三百二十章 觀望第九百一十章 偷渡第四百三十二章 雷霆第三百四十六章 籌劃突襲第三十三章 敘舊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戰將至(二)第九十九章 援兵馳至第七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七百六十九章 襲島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入血雲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塢堡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四百六十六章 紫電雷芒第一百六十一章 意外的重視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歸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扶桑形勢第四百三十六章 結盟第二百七十四章 秘密第六百三十四章 北陵谷(四)第二百九十章 潛伏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強幹弱枝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六百一十九章 役魔(五)第九百三十七章 天地悲音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雨馳援第七百六十六章 劍氣封匣新年打賞有禮活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爭議第七百一十章 火鴉戰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意外的重視第八百五十八章 匠工司丞第六百零二章 龍椎鞭第二百三十八章 去黑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絞殺(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坐而論道第二十八章 瘦脫形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陵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驚駕第一百九十章 暗示第九百六十五章 血肉漿河第二十二章 武威神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獵魚第八百八十八章 又是隱脈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九百零一章 效力(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賞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起第七百六十七章 誤入歧途第八百八十章 殿後第六百二十一章 借兵之議(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東進第七百五十三章 黑吃黑第七百四十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漠之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邪煞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千零八章 秘約(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八百零四章 罪證第一百八十七章 操訓第八百一十七章 比試(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五百六十九章 續命真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羣狼環伺(二)第九百六十五章 血肉漿河第五百零二章 獻寶第四百八十九章 雁蕩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蠻奴鐵鯤第六百一十八章 役魔(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間(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闢水奇陣第五百一十二章 衝突第一百零七章 秘約(三)第八十章 再回藥師園第八百五十九章 支持第七百零五章 天地山河第七百三十七章 下馬威
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第四百零三章 復活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八百二十四章 後會有期第四百七十八章 沁海渡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三百零八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殘丹詭秘(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入彀(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膛線第三十章 藥師園兵甲鋪第四百八十一章 會師第一百四十一章 規訓第八百九十七章 療傷第三百二十章 觀望第九百一十章 偷渡第四百三十二章 雷霆第三百四十六章 籌劃突襲第三十三章 敘舊第八百七十六章 大戰將至(二)第九十九章 援兵馳至第七百五十九章 黃雀在後(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七百六十九章 襲島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入血雲第三百七十五章 向背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塢堡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四百六十六章 紫電雷芒第一百六十一章 意外的重視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歸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九百九十七章 伏殺(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扶桑形勢第四百三十六章 結盟第二百七十四章 秘密第六百三十四章 北陵谷(四)第二百九十章 潛伏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強幹弱枝第九百零五章 西行大漠第六百一十九章 役魔(五)第九百三十七章 天地悲音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雨馳援第七百六十六章 劍氣封匣新年打賞有禮活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爭議第七百一十章 火鴉戰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戰起(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意外的重視第八百五十八章 匠工司丞第六百零二章 龍椎鞭第二百三十八章 去黑山第四百二十七章 籌謀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絞殺(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坐而論道第二十八章 瘦脫形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陵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驚駕第一百九十章 暗示第九百六十五章 血肉漿河第二十二章 武威神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獵魚第八百八十八章 又是隱脈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九百零一章 效力(二)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賞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起第七百六十七章 誤入歧途第八百八十章 殿後第六百二十一章 借兵之議(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東進第七百五十三章 黑吃黑第七百四十章第六百六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漠之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邪煞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事第一千零八章 秘約(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八百零四章 罪證第一百八十七章 操訓第八百一十七章 比試(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五百六十九章 續命真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羣狼環伺(二)第九百六十五章 血肉漿河第五百零二章 獻寶第四百八十九章 雁蕩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蠻奴鐵鯤第六百一十八章 役魔(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間(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闢水奇陣第五百一十二章 衝突第一百零七章 秘約(三)第八十章 再回藥師園第八百五十九章 支持第七百零五章 天地山河第七百三十七章 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