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築道

鋪路、築城、屯田、水利諸事,柱國將軍府以及諸郡府及鎮,都有專門的將史負責,但西北域的路網,通常以每一座城池爲核心,往城外延伸數十里、上百里就沒有了,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完整馳道體系。

不過,西北域七十餘郡,每一郡擁有三四千萬甚至五六千萬的人口,單從絕對數量上來說,可以說是相當不少了,但這麼多的人口分散到方圓逾萬里的廣闊土地上,可以說是相當的地廣人稀了。

而凡民出沒府縣,三四百里之遙已經可以說是極限了,大規模的精銳兵馬調動,御戰騎靈獸,跋山涉水都不在話下,更不要說玄武劍修,飛來飛去,就大崇帝國的社會現狀,對馳道的需求也可以說是實在不高。

還是姜寅率邊軍收復魔獐嶺,三宗在魔獐嶺建立防線之後,當時有五六十萬兵馬集結於魔獐嶺,而魔獐嶺周邊又沒有大規模的人族棲息繁衍,大量的糧草軍械等物資需要從屏馬山以南的腹地調運,柱國將軍府纔在南面的輪臺城修築通往魔獐嶺的馳道,以利車馬通行。

這條萬里馳道,柱國將軍府前後徵用上百萬人馬,歷時四年才竣工。

魔劫暴發之後,柱國將軍府又在烏木城與魔獐嶺之間加修了一條馳道,但也是歷時兩年才初成。

越國第一批借援的物資,已經運抵望海城,但是怎麼從望海城運往魔獐嶺,實在極頭疼的問題。

之前天營城所造的風焰飛艇,都叫烈王秦冉徵走,這兩年多時間,天營城及三宗又新造了百餘艘,東西可以說是極好,一次能運用兩三千萬斤的貨物,日行兩三千里,可以說是相當便利,但也恰是因爲便利、因爲極好處,則因此成爲精銳魔兵滲透進來後首要的襲擊目標。

這兩年來天營城及三宗所新造的風焰飛艇,只能勉強彌補消耗,短時間內無法新增更多。

而將來從望海城到魔獐嶺的物資運輸體量巨大,僅用成本高、運力少的風焰飛艇無法承載,就需要更廉價、運力規模更大的方式。

從望海城到東都山南麓有河渠貫通,可以集結舟船走水路運輸物資,但從東都山到魔獐嶺,主要是半乾旱的荒原、草原,即便有湖澤分佈,但很少彼此貫通,最方便、廉價的運輸手段,就是修築馳道。

倘若以柱國將軍府之前的修築方式,從東都山到魔獐嶺的馳道,少說需要三四年才能初成,難以緩解當目如此迫切的運輸需求,陳海善營造,這是諸人捏着鼻子卻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而且陳海治天營城,新雁城一戰之後又兼治東都府,就在東都山內外大力的修造城塞、屯田築路,甚至大規模的開鑿引水涵洞、修建水庫,無論是手裡現有的匠工,還是諸多專門的天機器械,使得柱國將軍府想要快速的建成馳道,陳海是唯一合適的主持人選。

說實話,新的馳道未必需要修在東都山與魔獐嶺之間,甚至這道馳道緊挨着西黑毛沙漠的南部邊緣,一旦小股的精銳魔兵穿越黑毛沙漠來襲,將缺乏足夠的預警時間,但大家誰都不傻,誰都清楚,從周密郡北部的蒙城山出發,修通往魔獐嶺的馳道,憑什麼不是吳族出力,而要陳海來主持這事?

更重要的,陳海已經修通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貫穿東都山的通道。

而選擇從東南七千餘里外的蒙城山修築馳道,僅在山高谷險的蒙城山內部打開通道,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爲確保這條生命補給線能儘早打通,姬江野也是儘可能給陳海提供一切便利。

分散徵調五十萬匠工壯勇,不知道在路途之上要消耗多少時間,姬江野要陳海先從東都府徵用匠工、民勇,然後再特許陳海從邵泉郡其他府城抽調壯勇,補足東都山的損失就是。

而一旦大規模的修築馳道,必然會吸引大量的魔族精銳滲透進來襲擊,姬江野又直接將西翼的遊哨兵馬,包括兩萬精銳戰騎、由數千御禽劍修組成的戰禽營,都交給陳海節制。

修建馳道是一方面,後續的維修、保護,也是不容忽視的重中之重,五十萬營城兵雖然沒有多強的戰鬥力,但姬江野還是給了陳海十個營城都尉的編制,以便能更好的保證馳道建成後的運轉。

其實到這時候,無論是直領北陵鎮,還是節制西翼遊哨兵馬以及統領五十萬營城兵以及組建未來從東都山到魔獐嶺的輜重車營,陳海權柄之重,已經超過普通的鎮守將軍一大截了。

從東都山到魔獐嶺,緊挨着黑毛大漠的南部邊緣,溪河極少,也沒有大的丘山阻礙,地質堅硬,天營城這些年又積累上萬輛輜重運輸車以及其他的各種工程器械,以及在馳道修築期間,姬江野將厲牙鎮調到雲門塞駐防,以便陳海將北陵鎮兵馬都調出來,輸助及保護馳道的修建。

陳海掌握這麼多的資源,實際徵用的人馬將近百萬,又將軍中的天機戰車以及覆帶式輜重車都投入馳道的修築之中,冬天春來,在姬江野所限制的半年時間,將馳道築成,標準比當初約定的“初成”,還要略高一些。

除了馳道綿延萬里延伸外,沿馳道照千里一塞、百里一壘的標準,修建了一百餘里座城寨。

這百餘城寨一方面要保護馳道不受魔族精銳的襲擾,一方面要確保馳道受損後得到及時的維護,同時這也是分站式運輸體系的關鍵,也方便短距離內還能徵用大量的駝馬成爲重要的運力補充。

馳道築成之時,從望海城運來、囤積到東都山的物資已經有十數億斤,但僅用兩個月,就全部轉運到魔獐嶺。

如此之高的效率、如此之低的消耗,令集結於魔獐嶺的諸位真君都興奮不已。

戰事持續到這一步,大家心裡都很清楚,無論是物資還是人馬上,誰能加倍的消耗對方,而減少此方的消耗,成爲西線戰事勝敗的關鍵。

東都山到魔獐嶺,計劃每年運輸一百億斤物資,以傳統的方式,需要徵調一百萬匹駝馬、一百萬民夫上路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難任務,但一百萬頭駝馬、一百萬民夫的補給本身就是天文數字。

更何況這麼大的目標,在小股魔族精銳不間斷的滲透襲擊下,即便調集大量精銳戰力保護,傷亡之慘重,也是令人觸目驚心。

畢竟斷斷續續、綿延千百里的駝馬運輸隊,就算魔獐嶺能將所有的浮空戰艦、戰禽營都派出來,也是沒有辦法保護周全的。

實際上,魔獐嶺前線持續不斷的戰事損耗,是一方面,從屏馬山防線到魔獐嶺的補給運輸損耗,則是西北域三宗身上更大的流血傷口,三年多來損失之慘,令諸真君心痛不已。

現在從東都山到燕臺關的馳道建成,雖然也吸引大量的精銳魔兵過來襲擊,輜重運輸車以及物資、人馬的損耗也不少,但相比較傳統,這麼大規模的運輸量,人馬損失以及物資消耗,都大幅降低到之前的十分之一以下。

這個改變實在太可觀了,也令諸多真君看到勝利的曙光所在。

他們知道一旦西北域腹地的馳道體系築成,使用更多的輪式輜重車,承擔起西北域內部物料的運輸,他們將完全無懼跟魔族拼消耗。

所以在東獐馳道建成之前,姬江野他們認識到陳海所用之法可行,就已經下令改造從輪臺、烏木兩城到魔獐嶺的兩條馳道,還讓陳海負責在燕臺關調集匠工、匠師,再建一座輪式輜重車的鑄造工場,加大輪式輜重車的供給。

當然,三宗煉器院下屬的鑄造工場,也開始鑄造輪式輜重車。

星衡域還沒有專利權一說,在那些天位境煉器大家的眼鼻子底下,天營城所造的任何天機戰械,最多還停留玄階法寶的層次,在他們手裡都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核心問題主要集中在成本跟易損耗上。

魔劫當前,同時三宗的底蘊遠非九郡國所能及,即便每造一輛輜重車,使用壽命要短一半、鑄造成本要高一倍,但相比較傳統的運輸方式,也是可以說忽略不計的。

建興三十五年九月初五,綿延的細雨已經下了十幾天。

一般來說,這種天氣之下,羅剎魔族是不會發動攻勢,但這次卻頗爲奇怪,一直到雨下到第十天的當上,羅剎魔族對燕臺關中北路及東翼的防線攻勢,還是一如既往的慘烈。

陳海站在城樓之下,關注着中北路及東翼的戰事變化,而在馳道築成之後,北陵鎮重新接管的雲門塞防線前,魔族的攻勢,就實在可以說是敷衍了。

在此前的戰事裡,方圓數裡、四五百米高的熊瞎子嶺都幾乎被削平,魔族丟下逾四十萬具屍骸,而北陵鎮戰死將卒不足十萬。

如此慘烈的消耗比,令魔族不得不放棄雲門塞的主攻方向,將消耗戰的重心放在其他方向上。

很快雲門塞正面的羅剎魔兵往後退卻,陳海注意到燕臺關其他方向上,戰火也漸次平息,鬆了一口氣。

看到各城塞都開始安排人馬出城收拾戰場,陳海正打算往內城新建的鎮守將軍府飛去,一道青影從燕臺關往這邊飛來,是姬江野的傳書。

陳海展開符詔,自言自語道:“這個時候,不知道有什麼軍情要議?”

朱天和帶着難掩的疲憊說道:“掌教真君最近越來越器重你,看你卻還不情不願的,這裡就先交給我,不要誤了大事。”

陳海點了點頭,就帶着墨翟、寧嬋兒等人御劍向燕臺關而去。

其他戰場上,戰事要比雲門塞慘烈得多,戰事平息後,收拾的事情也多,因此陳海看到燕臺關都護將軍府的時候,大殿之中還只是寥寥數人,其他幾個主要戰場上的守將,都還沒有過來……

姬江野見到陳海,招他過來坐下,說道:“魔族在雲門塞前吃過苦頭,最近幾場苦戰,對雲門塞的攻勢都相當敷衍,你自己對此有什麼看法?”

陳海笑道:“那也是虧得掌教真人您親自在這裡坐鎮的緣故啊……”

聽陳海不知廉恥的拍姬江野的馬屁,姜晉坐在一旁,心裡很不爽,但他也知道此時已經不能阻止陳海主持以燕臺關爲核心的西翼防線了……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戰後(二)第一百九十章 暗示第五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二百二十章 機關連弩第九百六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渡而擊(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潰敗第四十九章 戰功獎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北陵谷(八)第五百七十八章 私仇公仇第六百九十章 再回萬仙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存貨第三百三十三章 黑燕軍危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九百零二章 效力(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二百一十三章 插一腳第九百九十三章 前世之秘第八百章 嶽博第一百二十三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誘敵(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立門戶第三十六章 殺戮成魔第二百七十二章 裂天戟十二勢第七百八十章 不善領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交戰(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謝覺源第六十六章 一戰五敗第五百九十九章 血霧魔淵(九)第九百五十九章 小仁第六百七十章 焰湖第四百九十八章 留下法寶第七百一十一章 交戰(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役魔(七)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種傳承第九百四十九章 惡戰(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石槲蜜第二百零四章 董侯東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降第一百八十二章 機關戰車第九百七十四章 僵持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吳氏問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反攻(四)第七百九十章 雙修第六百六十三章 炎魔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陵谷(六)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代理人戰爭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部第九百二十三章 築道第五十七章 有意的誤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築城之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師鞏樑第六百四十三章 魔戰甲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的任命(一)第七百零五章 天地山河第七十六章 師姐論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役魔(九)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武臺(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神第二百八十八章 箭魔第三百四十三章 神將黃雙第五百三十三章 棋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年輕太單純第五百九十六章 血霧魔淵(六)第六百零八章 鬼雄關(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潛龍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神第六百九十九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九百六十六章 間隙第一百六十二章 左津谷第二百一十七章 盜圖第一百三十九章 西園新軍第八百零九章 拜師(二)第三百八十章 寧海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匯合(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武臺(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誅族第九百五十二章 血湖峽第五章 迷一樣的少女第三十三章 敘舊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七章 黃麋原(二)第五十四章 真意初成第三百三十五章 異相第二百七十五章 羅剎族羣四百一十四 虎頭蛇尾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漠之王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戰後(二)第一百九十章 暗示第五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二百二十章 機關連弩第九百六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渡而擊(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潰敗第四十九章 戰功獎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北陵谷(八)第五百七十八章 私仇公仇第六百九十章 再回萬仙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存貨第三百三十三章 黑燕軍危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策第九百零二章 效力(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官鬻爵第二百一十三章 插一腳第九百九十三章 前世之秘第八百章 嶽博第一百二十三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誘敵(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立門戶第三十六章 殺戮成魔第二百七十二章 裂天戟十二勢第七百八十章 不善領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交戰(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謝覺源第六十六章 一戰五敗第五百九十九章 血霧魔淵(九)第九百五十九章 小仁第六百七十章 焰湖第四百九十八章 留下法寶第七百一十一章 交戰(一)第六百二十一章 役魔(七)第三百六十九章 兩種傳承第九百四十九章 惡戰(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石槲蜜第二百零四章 董侯東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降第一百八十二章 機關戰車第九百七十四章 僵持第五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吳氏問策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反攻(四)第七百九十章 雙修第六百六十三章 炎魔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陵谷(六)第四十六章 殺出玉龍山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不厭詐(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中流砥柱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第二百八十四章 代理人戰爭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殘部第九百二十三章 築道第五十七章 有意的誤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築城之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師鞏樑第六百四十三章 魔戰甲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的任命(一)第七百零五章 天地山河第七十六章 師姐論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役魔(九)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武臺(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神第二百八十八章 箭魔第三百四十三章 神將黃雙第五百三十三章 棋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年輕太單純第五百九十六章 血霧魔淵(六)第六百零八章 鬼雄關(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潛龍第四百零六章 驚蟄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神第六百九十九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九十四章 濟糧於敵第九百六十六章 間隙第一百六十二章 左津谷第二百一十七章 盜圖第一百三十九章 西園新軍第八百零九章 拜師(二)第三百八十章 寧海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匯合(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武臺(一)第九百五十七章 誅族第九百五十二章 血湖峽第五章 迷一樣的少女第三十三章 敘舊第二百九十六章 對峙第一百九十七章 黃麋原(二)第五十四章 真意初成第三百三十五章 異相第二百七十五章 羅剎族羣四百一十四 虎頭蛇尾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漠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