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是無人機收益的十倍

聽到林波說到竹蜻蜓,包括莊建業在內,會議室內的所有人都不禁會心一笑。

因爲此時的中國騰飛上上下下早就知道,當年莊建業從永宏廠出來,接任位於浣城的第二十三分廠代理廠長時的一系列往事。

這倒不是莊建業刻意的給自己臉上貼金,而是現如今就任中國騰飛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第二生產車間主任,同時也是騰飛工匠的劉磊,在接受中國騰飛的內部機關刊物,《今日騰飛》的專訪中所透露的。

當時劉磊帶領記者探訪了位於浣城市中心的第二十三分廠的原廠舊址,面對着已經擴建成商業中心和居民區的舊址,劉磊回憶了當年莊建業帶着他們做小人雪糕,並忽悠外地客商他們的小人雪糕獲得亞太金獎的往事。

《今日騰飛》的記者將這些當年創業的故事記錄之後便問了一個問題:“咱們廠第一架飛機就是從這裡出產的吧?我聽老人說應該是一款航模模型。”

劉磊則笑着搖搖頭:“第一款機型可不是在這裡。”

“那是在哪裡?”記者好奇的問。

“我們家。”劉磊笑着回答。

“你們家?”記者愈發的好奇。

這個時候劉磊從自己隨身攜帶的包裡拿出一個做工精緻的漆木盒,然後打開露出裡面一支做工略顯粗糙,已經略帶泛黃的竹蜻蜓,然後意味深長的對着記者說道:“當初莊總剛來二十三分廠,全廠上下加在一起就四臺老式車牀,可謂是一窮二白,至於宿舍、食堂這些配套就更不用說了,真真是要什麼沒什麼,當時我們家離着廠裡近,我哥,也就是航發公司副總經理劉叢當年是個下網捕魚的好手,我奶奶燒菜也好吃,所以……”

“劉主任等一下,您說航發廠的小劉總當年很會下網捕魚?”

記者口中的小劉總說的就是劉叢,之所以有這樣的稱呼是相較於已經退休的原航發廠總經理劉純,那個纔是名副其實的大劉總。

對此,劉磊笑了笑:“到時候你們去找他採訪就知道了,當時的浣水河魚蝦很多,我哥經常能撈到四、五近的大魚,莊總這個人什麼都能將就,就是對吃的特別在意,我奶奶又是燒魚的好手,所以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莊總都是吃住在我們家……”

說着,劉磊指了指盒子裡的竹蜻蜓:“而這支竹蜻蜓就是他第一次來我們家時給我做的,當時我才十幾歲,轉眼快二十年了,我一直留在身邊……”

後面劉磊還說了很多,比如說莊建業對他的影響,二十三分廠的發展,自己考大學時的迷茫,畢業後拒絕外企高薪毅然回到騰飛系的決然,以及成爲騰飛工匠的忐忑……

這些訪談自然被《今日騰飛》悉數登載,不過在劉磊專訪的文章後,《今日騰飛》的總編輯親自執筆寫了一篇《一支竹蜻蜓的起飛》的社評文章,直接將這支劉磊珍藏的竹蜻蜓當做中國騰飛第一款航空型號,賦予了遠超本身的精神寄託。

說實話,這其中不乏《今日騰飛》上下排莊建業馬屁之嫌,但文章中所闡明的所謂“竹蜻蜓精神”卻很好的體現了中國騰飛追求創新,以我爲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內核。

所以莊建業雖然對這裡面的內容有些不適,但還是捏着鼻子認了,就這樣竹蜻蜓的事就這麼傳遍了整個騰飛系。

如今黨高官林波在這種場合再次提到竹蜻蜓,雖然博得在場衆人的會心一笑,但那個不知道這位林書記的用意。

無人機這東西,從外部的硬件兒,到內部的運行軟件,就好比是當年的竹蜻蜓,中國騰飛隨便拿把刀就能削出來,完全沒有任何難度。

無論是王者歸來,還是回馬槍,絕對是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

相較於此,民用客機方面中國騰飛可就沒有這麼隨心所欲了,特別是90座以上的支線\幹線客機,除了運十的部分經驗外,幾乎是兩眼一抹黑,與波音上馬的波音787以及空客預計動工的A380相比相差至少25年。

這還是中國騰飛這些年一直堅持不懈追趕的結果,還是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若是因爲一時的困難而放棄的,回過頭來再想追可能黃花菜都要涼透了。

運十的慘痛教訓就不說了,蘇聯解體後對俄國民用航空製造業的打擊難道不明顯嗎?

要知道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乃至中東歐的航空運輸可都是蘇聯民用航空製造業的天下,伊爾系列、圖波列夫系列、雅科夫列夫系列並不比波音、麥道和空客差多少,但一場解體浩劫直接葬送了俄國的民航製造業。

等着俄國在2000年前後回過味來,準備重整民航製造業時方纔發現,除了空蕩蕩的廠房,從人才到設備,從材料到發動機幾乎沒有不缺。

即便湊合着弄出一款大飛機,也沒辦法與波音和空客競爭,因爲這兩個巨頭的民用客機已經開始使用複合材料,推力更大、油耗更小的新型發動機,先進的電傳操縱系統……早就把俄國貨遠遠甩在身後。

就好比是俄國的拉達轎車和德國的大衆甲殼蟲,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連競爭都沒得競爭。

本來國內市場狹小,產品的品質又上不來,勢必導致造一架虧一架,如此一來便導致俄國的民航製造業愈發的不景氣,進而導致全面衰落。

從基本面來講,國內並不比俄國好到哪兒去,甚至在技術上還比不上俄國,畢竟人家祖上在這方面闊過,國內至今連100座以上的大飛機還沒碰過。

不過有一點俄國是比不了的,那就是國內的經濟發展更快,民衆的生活水平提升的迅速,進而促使國內擁有遠比其他國家更大的發展潛力。

不說別的,從1985年到2000年這15年的時間裡,民航運輸增長了整整23倍,飛機運營數量也從1985年的不到300架,發展到2000年的超過2000架。

那可是整整兩千架大型客機,除了空客就是波音,按照一架2億美元的均價計算,2000架就是4000億美元。

換句話說,過去15年的時間,空客和波音一共捲走了超過4000億美元的鉅額收益。

而未來的15年,隨着國內的經濟的持續發展,這個數值將至少翻三倍,那就是12000億美元!

幾乎是無人機收益的十倍!

是在無人機領域打轉轉,搏幾個小錢兒,還是悶頭繼續拼一下,把國內愈發壯大的航空市場吞下,這似乎並不是一個多難的選擇題。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NB—6857六軸複合加工中心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總裝一架飛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九百五十八章 空中醫院2.0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首款多用途:殲—8E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芯片製程第一千五十三章 鎳基鈦錸鈮鉿合金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做出雅克—41M垂直起降戰鬥機第九百九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八百零一章 另類的cosplay第九百六十六章 阿拉伯兄弟喜歡啥?第六百三十六章 沒有一場飛行表演解決不了的事第八百七十八章 我到了機加工車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和平使命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誰敢說當年的吹牛是真的吹牛第九百六十八章 直—12pro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坑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還得看要怎麼做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不信那個邪,就自己幹!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國騰飛已經藏不住了(重寫版)第六百三十七章 誰說鹹魚就不能航空報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雅克—41M與真龍Ⅴ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製造技術超越F—22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一百七十九章 飛機翼面伺服控制器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款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九百四十章 天價二手貨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九百二十章 新一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八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不要臉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反航母作戰體系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證人民羣衆的基本利益第一千八十章 稀裡糊塗闖進來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四百五十章 好運的雨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兩百三十五章 燒錢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七百九十二章 銥星計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勝利的關鍵第九百三十三章 120小時長航時無人機第兩百九十一章 這能量得有多大?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八百八十三章 戰略合作第三百二十七章 牛吹大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JSZB—08高超音速彈頭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章 吃下FCNB—2000民航客機項目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地震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級別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WS發育”系列星座第七百零二章 真·沒天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輿論戰第兩百五十九章 先進如斯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鋰電池VS氫燃料第八百零四章 M40J碳纖維複合材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做出雅克—41M垂直起降戰鬥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潮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高速直升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D—5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第五百四十八章 扒騰飛集團的老底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指望東方某大國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NB—6857六軸複合加工中心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總裝一架飛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九百五十八章 空中醫院2.0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首款多用途:殲—8E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芯片製程第一千五十三章 鎳基鈦錸鈮鉿合金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做出雅克—41M垂直起降戰鬥機第九百九十一章 束手無策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爲了人類和平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併入中國騰飛第八百零一章 另類的cosplay第九百六十六章 阿拉伯兄弟喜歡啥?第六百三十六章 沒有一場飛行表演解決不了的事第八百七十八章 我到了機加工車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和平使命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誰敢說當年的吹牛是真的吹牛第九百六十八章 直—12pro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坑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還得看要怎麼做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不信那個邪,就自己幹!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國騰飛已經藏不住了(重寫版)第六百三十七章 誰說鹹魚就不能航空報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雅克—41M與真龍Ⅴ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製造技術超越F—22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一百七十九章 飛機翼面伺服控制器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款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A—135空天反導系統第九百四十章 天價二手貨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九百二十章 新一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八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不要臉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反航母作戰體系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證人民羣衆的基本利益第一千八十章 稀裡糊塗闖進來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四百五十章 好運的雨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兩百三十五章 燒錢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七百九十二章 銥星計劃第五百二十三章 勝利的關鍵第九百三十三章 120小時長航時無人機第兩百九十一章 這能量得有多大?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十五章 三個臭皮匠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八百八十三章 戰略合作第三百二十七章 牛吹大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JSZB—08高超音速彈頭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章 吃下FCNB—2000民航客機項目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地震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級別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WS發育”系列星座第七百零二章 真·沒天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輿論戰第兩百五十九章 先進如斯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鋰電池VS氫燃料第八百零四章 M40J碳纖維複合材料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做出雅克—41M垂直起降戰鬥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潮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高速直升機第四百六十三章 D—5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第五百四十八章 扒騰飛集團的老底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指望東方某大國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