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

這個額度已經超過了向巴基斯坦出口專用航空航天設備和技術的超級大單,創造了騰飛集團在出口方面的新的歷史。

如果僅於此也不算什麼,關鍵是林光華在拿下如此大的訂單同時,並沒讓騰飛集團付出什麼代價。

2億美元是120臺WD—56ML渦扇發動機以及配套的專用零部件的費用。

4億美元是6架雷電—120長航時無人機以及2套專用控制設備的採購費。

1.4億美元是80臺WD—48J大功率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價格。

6500萬美元則是騰飛集團承接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生產的斯貝MK807渦扇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研製和開發的技術服務費。

12億美元則是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引進雷電—120長航時無人機總裝生產線的總費用。

再加上最先達成的10億美元NB—233型3D打印設備以及技術升級的費用。

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光是圍繞雷電—120長航時無人機和高技術專用設備,就爲騰飛集團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

至於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雷電—120長航時無人機的核心技術,航空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的技術轉讓。

莊建業瞟了兩眼傳真上的各項數據便知道,林光華是一樣都沒給。

不然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何必還要另外採購80臺WD—48J大功率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以及支付6500萬美元斯貝MK807渦扇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研製和開發的技術服務費?

很明顯,林光華是按照他的要求,把不重要的東西甩給了巴西人,將真正的核心牢牢握在手裡。

畢竟長航時無人機關鍵還是在航空發動機上,如果航空發動機的節油技術不過關,控制技術差火候,製造技術跟不上,又怎麼可能將燃油的效率發揮到最大,又如何將每一滴油的潛力壓榨到爆炸?

所以,雷電—120長航時無人機的平臺可以給,無非是TY—6大型無人機平臺而已,但最核心的WD—48J大功率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就不能這麼隨意了。

航空發動機的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同樣如此,伺服電機,電子控制盒這些硬件兒巴西人想要拿去,但核心的控制軟件,管理算法以及數據處理就不用外人操心了,還是騰飛集團勉爲其難的自己來吧。

就如同3D打印設備一樣,NB—233巴西人只要有錢,想要多少,騰飛集團敞開了供應;但更先進的NB—255就不行了,因爲騰飛集團還指望着這個先進設備保持自己的優勢呢,至於什麼時候能夠開放出售,估計得等到第三代產品NB—277問世,或許纔有希望。

在商言商,騰飛集團的主業畢竟是航空航天製造,而不是專用設備的製造商,作爲一個很容易形成高度壟斷的行業中,哪怕是合作伙伴日後都有可能成爲可怕的競爭對手,這便是航空航天製造商間的殘酷性。

本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終止,莊建業自然要保持自己的優勢,即便比不上洛馬、波音、空客這樣的巨頭,但也要在龐巴迪、印尼國家航空,巴西航空航天這樣的小強中取得自己的技術優勢。

沒辦法,黑暗森林法則便是如此,不想以後不明不白的死,就得把優勢擴大在擴大。

當然,擴大優勢必須有物資的支撐,就必須賺錢,20億美元的長航時無人機和專用設備是一部分,與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既定合作當然是這次騰飛集團收入的大頭。

整整38億美元。

其中28億美元是明、後兩年,騰飛集團負責生產的ERJ—140系列支線客機機翼、中央翼盒、四個主結構機艙分段等重要飛機部件的生產費用。

剩下的10億美元則是騰飛集團與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最新的合作項目,一款70—90座的中型支線客機項目。

騰飛集團的內部代號爲TRJ—700支線客機項目。

對外的正式名稱爲ERJ—170系列支線客機。

該項目由雙方共同承擔研發費用,總投資爲52億美元,按照50%的分配比例,巴西航空航天與騰飛集團各自出資26億美元。

至於研發則與ERJ—140系列支線客機相同,由騰飛集團主導前期機型設計、總體結構論證、驗證機制造。

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負責機型各部分的質量控制、結構優化、靜力測試以及驗證試飛等工作。

基於ERJ—140系列支線客機的成功經驗,騰飛集團與巴西航空航天對TRJ—700支線客機項目可謂傾注了更高的期許。

其他不論,單就複合材料的使用量就能看出兩家企業的野心不是一般的大,因爲按照初步規劃,TRJ—700支線客機項目將由之前的TRJ—500支線客機項目8%複合材料佔比,提高到18%。

整整10個百分點的提升,對於一款民用飛機來說不可爲不大。

也正因爲如此,TRJ—700支線客機將成爲35噸級同類支線客機中飛行高度最高,飛行速度最快,航程最遠的機型。

初步計劃是1997年年底完成設計工作;1998年年中出產第一架原型機,並展開地面測試;2000年左右首飛,爭取到2002年前取得適航證並投入運營。

爲此騰飛集團與巴西航空航天預計將推出3各型號:

基本型,68個座位,起飛重量32噸,最大航程2800公里。

增程型,74個座位,起飛重量35噸,最大航程4800公里。

加長型,86個座位,起飛重量40噸,最大航程4800公里。

以這三個型號爲基礎,將會推出各類豪華升級版公務機、政務機、海上巡邏機、小型預警機、電子偵察機以及空中加油機等衍生型號。

可以說,TRJ—700支線客機是騰飛集團和巴西航空航天兩家公司面向21世紀至關重要的項目,一旦成功,不但會帶給兩家難以想象的利潤,更有可能改寫世界支線客機的產業格局。

正因爲如此,兩家可謂是全力以赴,這從巴西爽快掏10億美元交給騰飛集團進行前期研發就能看得出來。

然而弔詭的是,巴西的10億美元按道理應該計入研發投入,林光華給莊建業的傳真上卻標註爲收入。

是林光華弄錯了嘛?

當然是不是,而是因爲騰飛集團過去幾年早就把ERJ—140系列支線客機的後續型號搞得七七八八了,不然怎麼會沿用TRJ—700這個名號?

說白了,就是當初“海東青”計劃的延續!

要知道,按照騰飛集團當年制定的“海東青”計劃,在21世紀初,要推出70座以上的支線客機,所以這些年騰飛集團一直沒閒着,不管有沒有巴西人,騰飛集團都在堅持自己的既定規劃。

結果這個時候巴西人說,咱倆拿錢一起搞,這麼好的事兒,不答應那就是傻子,畢竟拿別人的錢填平自己的研發費用,那感覺真的不要太爽!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世界領先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地震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九百八十六章 價格屠夫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八百零三章 88萬美元一套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身上的枷鎖徹底打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專做大型結構件兒的NB—985Plus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空運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快看!是四代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國技術”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中國騰飛不會幹沒品的事兒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真·改變遊戲規則的存在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一千章 吃下FCNB—2000民航客機項目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強的有點兒過分第九百七十一章 會飛的二踢腳第兩百五十三章 飛行設計軟件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豪邁的身姿第六百六十九章 有一個條件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讓你大開眼界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貨運機隊第三百七十七章 兵團級的規模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九百零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兩百三十九章 飛行炮彈第一千六十一章 地道的Made in China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七百八十八章 太空起源公司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動能攔截器第七百五十九章 NB—250第八十六章 副廠長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料敵從寬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兩百四十一章 品,你自己細品第五百九十六章 迷你“聯合星”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229號方案第五百零六章 會讓你嚇一跳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五百零六章 會讓你嚇一跳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機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YYDS—6模塊化無人機第一千四十七章 錢,不是問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100%的完美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一鍋的飯,賺兩份的錢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中國騰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誰也扛不住第七百九十九章 對不起,不賣!(四千大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八百一十三章 TY—6大型無人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忠誠僚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面對現實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黨還要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強強聯合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九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還有什麼疑問?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一百三十九章 愛模型,愛騰飛第八百四十三章 也不多,就200萬美元第一百八十章 電傳飛控第一百五十六章 TY—1無人機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世界領先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地震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九百八十六章 價格屠夫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八百零三章 88萬美元一套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身上的枷鎖徹底打破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專做大型結構件兒的NB—985Plus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空運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五百八十三章 部隊調用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快看!是四代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國技術”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有的忙了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中國騰飛不會幹沒品的事兒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一百八十七章 跑了第一百四十章 有P—38模型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真·改變遊戲規則的存在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一千章 吃下FCNB—2000民航客機項目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強的有點兒過分第九百七十一章 會飛的二踢腳第兩百五十三章 飛行設計軟件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豪邁的身姿第六百六十九章 有一個條件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讓你大開眼界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貨運機隊第三百七十七章 兵團級的規模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九百零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兩百三十九章 飛行炮彈第一千六十一章 地道的Made in China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七百八十八章 太空起源公司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動能攔截器第七百五十九章 NB—250第八十六章 副廠長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料敵從寬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兩百四十一章 品,你自己細品第五百九十六章 迷你“聯合星”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四百九十五章 229號方案第五百零六章 會讓你嚇一跳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五百零六章 會讓你嚇一跳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二代半核心機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YYDS—6模塊化無人機第一千四十七章 錢,不是問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100%的完美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一鍋的飯,賺兩份的錢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中國騰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誰也扛不住第七百九十九章 對不起,不賣!(四千大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八百一十三章 TY—6大型無人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忠誠僚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面對現實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黨還要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強強聯合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九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還有什麼疑問?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一百三十九章 愛模型,愛騰飛第八百四十三章 也不多,就200萬美元第一百八十章 電傳飛控第一百五十六章 TY—1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