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

基於此,中國騰飛在星洲郊外興建新的飛機制造廠得到了星洲地方的大力支持,不但成片的土地被大方的轉到中國騰飛的名下,而且還在審批、政策上給予極大的優惠,所以中國騰飛在星洲飛機生產廠規模僅次於秦嶺南麓的飛機生產基地,光佔地面積就達到了242公頃。

其中用於飛機的總裝的一號車間佔地就有22公頃。

目前整個車間正在進行擴建、改造,未來的規模將達到28公頃,成爲西南地區最大的超級生產車間。

短期的產品主要是十號工程的量產型號,以及預計在2010年前完成定性的海軍FC—23型艦載戰鬥機的批量生產型。

FC—23艦載戰鬥機就不用說了,本來就是中國騰飛的傑作,十號工程的量產型號也放在這裡似乎讓人有些意外,畢竟那是成功飛機制造集團的獨門生意纔對。

原本的規劃也是如此,由成功集團生產十號工程的量產型,中國騰飛做配套,等於是一個主攻,一個輔助兼打野。

結果空軍對十號工程的一系列試飛和評估後對這款飛機滿意的不得了,特別是換裝了中國騰飛出產的WD—70系列大功率渦扇發動機後,整體的性能完全超出了空軍上下的預期,因此決定加大該機型的採購量,要求生產單位在2010年前完成空軍六個戰鬥機飛行團的換裝,並至少有兩個戰鬥機飛行團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成功集團儘管早年引進了部分中國騰飛的脈動生產線技術,提高了飛機生產的效率,可問題是部分脈動生產線技術終究不是全套實用化技術,再加上成功集團下屬的幾個重要配套廠在黃峰調離成功集團後,整體的產業升級步伐放緩,沒有藉着中國騰飛昇級的步伐,成功完成自我的技術革新,導致整體的效率並沒有本質的提升。

如此種種疊加在一起,使得成功集團的十號工程量產型號的年產量只有區區的18架。

平均每個月生產1.5架。

這個效率放在平時已經算很好的成績了,要知道東北航空工業負責生產的蘇—27國產型年產只有12架,平均每個月只有一架的產量。

這倒不是說東北航空工業保守,不上脈動生產線,而是源自蘇聯的整套蘇—27的生產體系本身的冗餘度實在太小,中國騰飛曾經組織過相關的精幹力量在東北航空工業生產基地研究了大半年,硬是找不到能夠融合蘇聯原裝生產線的辦法。

當然了,依照中國騰飛的能力,拋開蘇聯的原裝貨,重新上一套資產的脈動式生產線也不是不行,可這想法剛提出,就遭到俄方合作企業的反對。

沒辦法,俄方合作企業早就將這條轉讓給東北航空工業的蘇—27生產線當做永遠下金蛋的雞呢。

每年的設備維護、零部件的更換、飛機結構件的進口,俄方合作企業在其中不知道吃了多少好處,怎麼可能讓人推倒了重來?

那不等於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

而東北航空工業這邊在蘇—27國產化方面做得也不是很給力,以至於這款機型已經引進國內十多年了,不少關鍵部件兒依舊依賴俄方合作企業。

特別是航空發動機,早就嘗試過中國騰飛的WD—70系列大功率渦扇發動機,可時至今日量產型號依舊使用俄方的AL—31系列。

究其原因還不是東北航空工業依舊沿用俄方生產的任務計算機,導致飛機自檢狀態只默認俄國的AL—31系列,其他型號根本就接入不進去。

本來東北航空工業想借着艦載機競標成功,獲得海軍的海量資金後,再申請一下空軍的支持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可結果艦載機項目被中國騰飛給截胡了,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東北航空工業也只能是放緩腳步,拖延至今。

這要是放在以前,中國騰飛估計能出手拉對方一把,問題是此時的中國騰飛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空有一身技術實力沒有任何型號的毛頭小子了,手上各型飛機加在一起足有二十多個型號,自己這邊都忙不過來呢,根本沒有餘力去管別人的事兒。

可這樣一來空軍方面就急了,這麼多年心心念唸的三代機高低搭配好不容易具備了列裝條件,總不能光解決個有無問題吧?

必須大規模列傳,形成猶如美軍F—16和F—15那種大型編隊才具備真正的作戰能力。

特別是空軍確定了由國土防空提升爲攻防兼備的建軍思路後,這方面的需求便更加迫切,可結果各家的產能卻拉胯的跟不上來,你說空軍他急不急!

這要是放在以前,空軍就算急死也沒用,建國時期劃分的航空工業分工體系早就將生產格局給定死了,再加上這麼多年的發展,更加劇了這種產業固化的格局。

所以即便空軍急也沒用,生產廠兩手一攤,我就這麼大能力,你能把我怎麼樣?

能怎麼樣?該等還得等唄!

然而新一屆的空軍領導卻不這麼想,改革可不僅僅是部隊自己向前發展,在如今全球一體化,裝備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改革更是全方面的。

既然如此,憑什麼建國時期的產業分工就得繼續延續?長久以來的產業格局怎麼就不能打破?

空軍領導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主要還是因爲中國騰飛。

其生產的運—18NB大型運輸機可是最大起飛重量125噸的大傢伙,空軍在2002年訂購了48架,中國騰飛只用了3年時間就全部交付完成。

若是刨去等待配套廠備貨供料的一年,實際生產只用了2年的時間。

年產達到24架,平均每月2架!

就這,當時在總部裝備部門任職的空軍領導在調研中國騰飛軍用運輸機生產線時,莊建業還不好意思的說,自己沒有爆產能,如果全部滿負荷運轉的話,中國騰飛能夠將運—18NB的產能由現如今的每月2架,提升到每兩天一架的程度。

空軍領導吃驚之餘,就把這件事牢牢記在心裡,待走上空軍領導崗位後,面對幾個生產廠拉胯的產能,他直接給莊建業打電話,直截了當的問,戰鬥機這邊中國騰飛能不能下餃子!

莊建業那可是懂王,天字一號的真男人,毫不猶豫的就來了一句:“能!”

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民族企業中的良心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七百零四章 熬不過下一年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運—18“大海豚”第九百三十一章 沒有窗口期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三百六十四章 改裝運5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快速改裝只需一個半小時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七百五十七章 比五軸還要先進第五百五十一章 換零花錢的小玩意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運—4X系列特種支援飛機第兩百六十九章 智商稅第兩百九十六章 蛇吞象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五百九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航天技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面子往哪兒擱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兩百六十一章 狠狠賺一把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四代機熱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九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天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五百八十二章 死透透的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給歐洲生動的上了一堂課第一千六十一章 地道的Made in China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三百二十二章 風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飛在天上的大海豚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乘風快遞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八百二十九章 就是……價格貴了點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預警機第七百二十八章 找茬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主意誰想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一拖二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這樣罵“伽利略”計劃好嗎?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西氣東輸第九百三十九章 NB—233,機器中的頂奢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三百七十四章 電子戰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七百七十五章 招標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九百六十四章 讓客戶乖乖掏錢第五百九十四章 這廣告打的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貴,也就8億美元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兩百三十一章 掛職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七百九十九章 對不起,不賣!(四千大章)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聯酋的卵蛋第四百八十一章 聲吶鎖定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國的標準代表未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莊建業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第五百零八章 往死裡坑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運5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破局之道
第九百八十七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民族企業中的良心第一千四十章 直升機頭盔瞄準具第七百零四章 熬不過下一年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運—18“大海豚”第九百三十一章 沒有窗口期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三百六十四章 改裝運5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快速改裝只需一個半小時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七百五十七章 比五軸還要先進第五百五十一章 換零花錢的小玩意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運—4X系列特種支援飛機第兩百六十九章 智商稅第兩百九十六章 蛇吞象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五百九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航天技術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面子往哪兒擱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兩百六十一章 狠狠賺一把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四代機熱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九十一章 合作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天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五百八十二章 死透透的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給歐洲生動的上了一堂課第一千六十一章 地道的Made in China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三百二十二章 風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飛在天上的大海豚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乘風快遞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八百二十九章 就是……價格貴了點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預警機第七百二十八章 找茬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主意誰想的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一拖二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這樣罵“伽利略”計劃好嗎?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西氣東輸第九百三十九章 NB—233,機器中的頂奢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三百七十四章 電子戰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七百七十五章 招標第四十三章 核心工藝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九百六十四章 讓客戶乖乖掏錢第五百九十四章 這廣告打的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貴,也就8億美元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兩百三十一章 掛職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七百九十九章 對不起,不賣!(四千大章)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阿聯酋的卵蛋第四百八十一章 聲吶鎖定第六十章 金屬氈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國的標準代表未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莊建業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飛機,厲害呀!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第五百零八章 往死裡坑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運5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