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

覺得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當然是香得不要不要的,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的殲—11改的確有助於飛行員的訓練,後勤的維護保障,可東北航空工業集團除了殲—11系列外就沒有其他配套機型了。

海軍艦載航空兵想要配齊一套完整的艦載機攻防一體作戰體系的話,還得在其他航空生產製造商那裡招標艦載預警機、艦載反潛機、運輸直升機等其他輔助機種的研製生產工作。

不但體系分散,更重要的分屬不同航空製造商,在標準建設、後勤維護以及飛行員訓練上很難在短時間內達成統一。

中國騰飛就不一樣了,人家給的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款艦載戰鬥機的預選方案,而是一整套完整的航母艦載機部隊的解決方案。

正如湯莉莉所說,儘管搭載總數不過48架,但因爲配置了預警機、反潛機、加油機等輔助機種,其真實戰鬥力真的不必陸基的航空兵師差多少。

更重要的是,所有機種全部出自中國騰飛一家,也有助於艦載航空兵部隊後勤維護的簡化,不說別的,中國騰飛的FC—23,運—15Mini,直—8plus-neo所採用的航空發動機都是由HX—30—27第三代核心機衍生而來。

如此一來即便幾款機型的功能不同,卻可以在航空發動機的保障維護上做到核心一致原則,即在航母上設置一個航發維護中心就可以解決所有機型的航空發動機保障工作。

而這僅僅是航空發動機,其他方面同樣如此,畢竟中國騰飛的主要先進技術的普及率在業內是出了名的高。

說白了就是在掌握一種新技術後就儘可能的在所有機型上推廣,如此不但可以提高相關技術的產能,攤薄新技術的成本;更爲重要的是通過多機型的的應用積累相關經驗,爲後續的改進和升級提高參考。

而這個思路在後勤保障方面的功效更大,就拿中國騰飛高端航材中的芳綸蜂窩材料來說,直—8plus-neo的蒙皮和地板,運—15Mini的蒙皮,FC—23重型艦載戰鬥機的前緣襟翼、後緣襟翼和水平尾翼使用的都是這種材料,因此航母后勤部門在儲備艦載機零備件時就可在材質上進行統一,既能夠降低採購成本,也可在儲存管理上做到集約和高效。

類似的情況在中國騰飛提供的艦載機方案中可謂是比比皆是,可以說中國騰飛在艦載機方面是真的下了苦工,特別是對航母空間上的理解令在場的海軍航空兵部隊的領導產生了共鳴。

以至於有個性子急的海航部隊的領導直接低聲向海軍的首長建議道:“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的方案就不用上了,反正講了我們也用不上,還是多花點兒時間讓中國騰飛多介紹介紹他們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他們無人加油機挺有意思的,想了解了解這東西究竟怎麼個操作法……”

跟海軍首長關係好,且不怕得罪人的人可以跟首長級的領導這麼說,不過終究是少數,絕大部分還是跟身邊同級的戰友表達自己的意見。

無一例外的,海軍航空兵的領導和首長一改會前支持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的態度,紛紛開始傾向中國騰飛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那些來自總部的中評專家組的專家們也都改變初評時的態度,認爲選擇中國騰飛比東北航空工業集團跟穩妥些。

當然,中評專家組的專家們要考慮的東西要比海軍航空兵方面要複雜的多,部隊上將戰鬥力作爲衡量一切的指標,那個對自己戰鬥力生成更有利選擇那個無可厚非。

他們還要考慮資源分佈,產業結構以及對未來整體行業的發展狀況。

之前之所以更傾向於殲—11改,除了對海航部隊後勤和飛行員培訓和訓練更有例外,產業分佈上也是上級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

沒辦法,作爲國內航空工業的搖籃和長子,近些年東北航空工業集團的地位有些岌岌可危,特別是成功系的十號工程順利入役,20號工程開始預研,東北航空工業集團似乎除了一個老大哥的名頭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炫耀的資本。

老殲—8拉胯;仿製蘇—27系列又沒掌握核心技術,跟中國騰飛合作的殲—8E到是難得的亮點,但業內卻很清楚,殲—8E更多的是靠着中國騰飛的基礎才撐下來,東北航空工業集團只是個配套罷了。

更何況,殲—8E作爲一款過渡機型,航空兵部隊對其的定位一直很模糊,尤其是在殲—10入役後,空軍航空兵便大幅度削減了殲—8E的採購計劃,至於海軍航空兵連一架都沒買過。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殲—8E雖號稱是多用途戰鬥機,但在空戰和對地攻擊的平衡上並沒有做好,以至於殲—8E在綜合戰鬥力方面照比殲—10差了一個層次,更重要是殲—10是單發,殲—8E是雙發,使用成本和後勤維護上殲—10也更佔優勢。

因此空軍部隊裝備72架殲—8E後便沒有繼續採購,隨着殲—10大批量裝備,這72架殲—8E即便不會退役,也會成爲二線的輔助機型,做做戰術偵察、一般性護航等任務。

這對中國騰飛來說影響並不大,畢竟當時的中國騰飛就是拿着殲—8E刷經驗的,所謂的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毫無經驗的情況下平衡度把握不好很正常。

好在中國騰飛抓住航空兵部隊殲—7老化,新機種尚未裝備的空檔期,來了一撥經典營銷,因此不管賣多賣少,中國騰飛都是賺的。

可與之合作的東北航空工業集團就不一樣了,他們可是把殲—8E當成一顆搖錢樹,不但希望海空軍大量採購,甚至還提出在殲—8E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改進,以便跟殲—10掰掰手腕兒。

結果自然是被裝的頭破血流,到最後只能靠着蘇—27這麼個俄國貨,撐着共和國航空長子的門面。

有介於此,上級便有意拉東北航空工業集團一把,藉着艦載機這個項目,將東北航空工業集團塑造成一家艦載機專業製造商,從而與南方的成功系形成南北平衡的格局。

結果東北航空工業集團實在太不爭氣,上級就把掏心掏肺了,他們可倒好憋了半天就憋出個殲—11改,面對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只要腦袋正常的人都知道那個對國內航空工業的發展更有利!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雅克—41M與真龍Ⅴ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第兩百五十七章 咬牙自己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臉給打沒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超級賽亞人似的合體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出口轉內銷的淘汰貨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一千九十四章 把技術做成了藝術說點兒心裡話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爆款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HX—30—27型核心機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八百一十章 要辯證的來第一百零四章 產品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九十八章 非常時,做非常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檯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先鋒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擊落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因爲你們有運6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裝安—26第八百五十三章 WD—52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鉅額醫療費第一千三十四章 X—35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這狗糧絕對是吃撐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態崩了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剛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大新聞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您放心,我們都能第兩百八十二章 像導彈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給歐洲生動的上了一堂課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國內訂單第一百四十二章 照片也賣錢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棋局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五十章 點名開會第一百零八章 加油(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我到了機加工車間第九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補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一千二十四章 雙發戰鬥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反潛,我是認真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巨頭的三板斧第五百三十三章 直接掀桌子第九百八十六章 價格屠夫第兩百六十四章 這纔是新產品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話不多,事兒卻給你辦的明明白白第七百一十三章 屎盆子一個接一個第七百零二章 真·沒天理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我承認有賭的成分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他的成功早已不可複製第八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不要臉第一千六十六章 中國行,我也行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雅克—41M與真龍Ⅴ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第兩百五十七章 咬牙自己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臉給打沒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超級賽亞人似的合體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出口轉內銷的淘汰貨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一千九十四章 把技術做成了藝術說點兒心裡話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爆款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HX—30—27型核心機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八百一十章 要辯證的來第一百零四章 產品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第三方技術評估機構第九十八章 非常時,做非常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9月11號·定格2001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我的指揮所在天上第兩百一十二章 《騰飛航空》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航空發動機高空試驗檯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先鋒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擊落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因爲你們有運6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兩百七十七章 能察能打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裝安—26第八百五十三章 WD—52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鉅額醫療費第一千三十四章 X—35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這狗糧絕對是吃撐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態崩了第九十二章 打底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剛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大新聞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您放心,我們都能第兩百八十二章 像導彈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金頭盔”部隊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給歐洲生動的上了一堂課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國內訂單第一百四十二章 照片也賣錢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棋局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五十章 點名開會第一百零八章 加油(第二更)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我到了機加工車間第九百八十二章 更進一步(補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六百三十五章 目的:賺錢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一千二十四章 雙發戰鬥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反潛,我是認真的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作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巨頭的三板斧第五百三十三章 直接掀桌子第九百八十六章 價格屠夫第兩百六十四章 這纔是新產品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話不多,事兒卻給你辦的明明白白第七百一十三章 屎盆子一個接一個第七百零二章 真·沒天理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我承認有賭的成分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香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他的成功早已不可複製第八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不要臉第一千六十六章 中國行,我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