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

然而與態度和藹的小滿相比,莫德里奇就顯得很是愕然。

空中指揮所他不是沒見過,比如預警機,再比如專門的指揮機;但將一個營級指揮所放在一架直升機,而且還是一架中型運輸直升機,那就有些不可思議了。

拋開敵方的防空火力不談,但就直升機這類平臺而言,是很難承擔複雜的作戰組織行動和戰役佈置的。

畢竟直升機內部的空間有限,很難安放全部的電臺、通信設備和總體態勢的相關地圖和沙盤。

特別是複雜的作戰形容,光通信通道就多達十數條,甚至上百條,這麼大的容量,只有地面指揮所才能放得下,小小的直升機根本就辦不到。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直升機平臺中的噪音特別大。

試想一下,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無數電臺彙報戰況,此時直升機螺旋槳跟拖拉機一樣咣噹咣噹的響是個什麼感受?

能不能聽得清楚前線情況到是其次,關鍵是影響作戰效率。

正因爲如此,除了一些小分隊會考慮在直升機上設置指揮機構外,建制稍微大一點兒的部隊都不會考慮直升機這種平臺。

不然的話,旁的不說,歷來講究機動性的蘇聯\俄國陸軍早就悶頭去搞了,一個靈活機動的指揮所,比一個立在某地不能動彈只能被動挨打的指揮所好處不要太多。

問題是,直升機固有的缺陷解決不了,即便想法好也落實不下來!

可是現在,合成營竟然將自己的指揮所設置在直升機裡。

如果放在戰前,莫德里奇估計會當個笑話,一笑了之;然而此時此刻,勝利的合成營任何的動作都會讓莫德里奇認真對待。

而此時伊莫拉汗上校和克里姆多上校等一衆外軍觀察員也悉數趕來,聽聞合成營的指揮所是放在一架中型運輸直升機上,都跟莫德里奇一樣十分愕然,但他們的反應卻很快,當即便要求參觀參觀這座可以飛行的指揮所。

小滿也不猶豫直接讓手下的官兵把周圍的燈光打開,頃刻間草原的一處便被點亮,緊接着無論是伊莫拉汗還是克里姆多,亦或是莫德里奇,全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

只見燈光的正中央停着一架有別於蘇系風格,同時也不同於美系風格的全新直升機。

機身肌肉感十足,線條分明,從機身後部開始一條飽滿的尾樑直接延伸後尾槳,如同美製“黑鷹”直升機一樣,不但渾然一體,而且具有極強的操作性。

機體中部是一扇可以橫推到機體尾部的抽拉式大側門,目測足有近2米寬,兩個全副武裝的士兵並排跳上去都綽綽有餘。

五葉大側旋螺旋槳顯得霸氣十足,配合機身上佈置的光電探頭、通信天線、雷達系統,令整架直升機給人一種生人勿進的生猛感。

“這……這……這……就是直—15?”

莫德里奇看着燈光下的直升機,一雙蔚藍色的大眼睛睜得老大,難以置信的朝着小滿問了一句。

其實不止是莫德里奇,伊莫拉汗和克里姆多有着同樣的疑問。

沒辦法,作爲這些年軍事交流的重要夥伴,俄國和中亞國家經常派遣代表團訪華,對國內相關裝備是有一定了解的。

直—15雖然沒有被部隊大規模採購,但也有少量裝備,用於對外展示,萬一被那個國家看上,不還能賺點兒外匯補貼補貼家用不是。

所以無論是莫德里奇,還是伊莫拉汗和克里姆多不但見過直—15,甚至還親自登機體驗過。

正因爲如此,當他們聽說合成旅的航空運輸力量只有一架直—15,就懶得去看了,再加上合成營以草原氣候不利於保養,日常把直—15用僞裝罩遮蓋的死死的,這些見過直—15的人就更加沒興趣了。

左右不過就那樣,且只有一架,在神秘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結果今時今日合成營的直—15終於展露真容後,衆人方纔發現,此時此地的直—15,與曾經他們見過的直—15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兩架不同的直升機。

老款直—15爲了充分發揮通用直升機的功效,在機身上設置了三個艙門,即左右側開艙門以及尾部懸吊艙門。

當時中國騰飛認爲這樣設置有利於官兵快速登機的同時,可以方便裝載更多的技術兵器。

然而寬度只有兩米的貨艙,即裝載不了輕型機動車輛,又因此造成側開門過小,造成固定機槍或榴彈發射器安裝受限,最終造成整體的使用很不靈活不說,細短的尾樑也造成操縱上的一些難題,導致老款直—15實際使用中被飛行員詬病頗多。

正是因爲種種原因,老款直—15自始至終沒有得到部隊的青睞,算是中國騰飛這麼多年來爲數不多的失敗項目。

這要是放在其他單位,失敗也就失敗了,型號砍了再來新的就是了。

可中國騰飛的當家人是誰,那是號稱最懂航空界的莊建業,過日子精打細算到骨子裡的男人。

直—15前後歷時9年,總研發費用超過80億人民幣,期間所誕生的複合材料蒙皮,一體化桁樑成型,無軸承螺旋槳,軸-減速器一體化等技術,爲後來中國騰飛研製生產直—8plus和直—8plus-MAX兩款重型直升機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也爲直—12直升機以及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研製創造了條件。

就是這麼一個承上啓下的型號,莊建業這麼一個能把全有潛在技術榨出殘渣的傢伙怎麼可能說棄就棄。

要知道國內的通用直升機市場不是一般的大,俄國直升機工業公司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根本原因還不是他們的米—171通用運輸直升機在國內很暢銷

正因爲如此,在莊建業親自主持下,直—15後續改進型在九十年代末便上馬。

當然了,新一代直—15的研製並沒有沿用之前閉門造車的思路,而是充分吸收美、俄等先進國家通用直升機的經驗。

特別是美國的先進理念,對相關團隊影響很深,恰好國內裝備了相當一部分美製S—70“黑鷹”直升機,團隊在充分吸收美國產品的優點後,將其悉數用在了新一代直—15身上,這才造就了今時今日不同以往的場面!

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艦載機項目小組第七百二十九章 那是……五軸設備?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五百零八章 往死裡坑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三百九十章 純粹第一千四百章 重大裝備採購計劃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六百零二章 莊總,真的?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囂張的澳洲人第七百一十章 假新聞,下一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八百三十五章 吐槽大會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們是不是穿越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躺贏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這樣的對手……實在是可怕第九百七十章 在演習場上好好溜溜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領導你看那東西,是不是書上說的UFO?第兩百章 缺德帶冒煙兒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們是不是穿越了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不是蠢?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阿布扎比防務展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屬3D打印機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和平使命第兩百八十三章 收穫第七百三十六章 飛行醫院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航天技術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四百八十六章 磁異探測器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首長讓我們改飛機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出口轉內銷的淘汰貨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全員全裝的坐飛機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七百五十五章 勝敗在此一舉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我們不會賺一分錢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兩百五十三章 飛行設計軟件第三百五十七章 訂單過山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意味深長的小眼神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豪邁的身姿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裝安—26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一千二十七章 新艦載機:真龍Ⅱ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相信國家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九百五十章 總額58億美元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們集團的直升機第一百零六章 窩火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您放心,我們都能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去中國騰飛第七百七十六章 贏面有多大?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騰飛稅早已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吐血的奧斯曼第兩百三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尖端技術的搬運工第五百二十二章 空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打廣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颱風”戰鬥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合成孔徑雷達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
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艦載機項目小組第七百二十九章 那是……五軸設備?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五百零八章 往死裡坑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三百九十章 純粹第一千四百章 重大裝備採購計劃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六百零二章 莊總,真的?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囂張的澳洲人第七百一十章 假新聞,下一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一百九十七章 什麼都沒要第八百三十五章 吐槽大會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們是不是穿越了第兩百三十六章 躺贏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這樣的對手……實在是可怕第九百七十章 在演習場上好好溜溜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領導你看那東西,是不是書上說的UFO?第兩百章 缺德帶冒煙兒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們是不是穿越了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不是蠢?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阿布扎比防務展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屬3D打印機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和平使命第兩百八十三章 收穫第七百三十六章 飛行醫院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航天技術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四百八十六章 磁異探測器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首長讓我們改飛機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出口轉內銷的淘汰貨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全員全裝的坐飛機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五十四章:航發部件,迷宮頂蓋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七百五十五章 勝敗在此一舉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我們不會賺一分錢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兩百五十三章 飛行設計軟件第三百五十七章 訂單過山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意味深長的小眼神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豪邁的身姿第兩百八十章 四種無人機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裝安—26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佈局航天全產業鏈第一千二十七章 新艦載機:真龍Ⅱ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相信國家第六百一十二章 首長們來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九百五十章 總額58億美元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們集團的直升機第一百零六章 窩火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您放心,我們都能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去中國騰飛第七百七十六章 贏面有多大?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騰飛稅早已無處不在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吐血的奧斯曼第兩百三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尖端技術的搬運工第五百二十二章 空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打廣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颱風”戰鬥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合成孔徑雷達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