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0.125立方毫米?”

聽了莊建業的話在場的幾位專家聲調都變了,沒辦法實在莊建業給出的這個參數着實是令人太過震驚。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芯片級原子鐘的核心並非是幾個集成電路那麼簡單,由於原子鐘是利用原子震盪頻率來確定時間的精確性,在這個物理規律的束縛下,無論原子鐘的形狀如何,內部至少要有兩個空腔結構,一個是微波光源照射原子發生原子震動的垂直空腔;另一個就是原子強弱分離的間隔空腔。

想要將原子鐘小型化,甚至芯片化,就必須解決這兩個空腔問題,特別是後面的原子強弱分離的間隔空腔更是關鍵中的關鍵,因爲它涉及到強原子能否擊中靶心,令元器件按照正常週期震動,從而確定時間準確性的重要部件兒。

可以說少了這個空腔,就等於原子鐘沒了心臟,再好的原子鐘也只能是個擺設。

問題是這類空腔結構想要往大了做並不難,可要是往小了做卻非常不容易,就拿在這一領域領先世界的自由美麗間來說吧。

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了鹼金屬蒸汽泡結構作爲原子鐘原子強弱分離的間隔空腔,可因爲工藝方面的原因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完成玻璃泡製造工藝,將原子強弱分離的間隔空腔的體系從原來的27立方分米,縮減到3.6立方厘米,從而實現了原子鐘的芯片化。

到了九十年代末,自由美麗間更是在玻璃泡製造工藝的基礎上,研製出中空玻璃纖維的二氧化碳激光誘導技術,將之前1立方厘米以上的原子強弱分離的間隔空腔進一步縮減到5立方毫米。

令原子鐘的體積進一步減小,從而令自由美麗間的GPS技術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對此自由美麗間根本就毫不諱言,大大方方的將自己的成果公佈於世,自然是惹來全世界的稱讚與羨慕,但也只有稱讚和羨慕,因爲自由美利堅將這兩項工藝技術拿到到禁止出口名錄。

換句話說,世界上其他國家怎麼看都可以,想要拿到手卻是想都別想。

至於會不會有人看幾眼就能懷孕,自由美麗間卻不擔心,因爲這種涉及到製造和工藝上的事兒,本身的過程就非常複雜,而且清一色都集中在半導體領域。

當今世界半導體制造除了自由美麗間以外,還有幾個能打的?

日本?

早就被修理的跪下來直喊爸爸!

韓國?

那就是自由美麗間的高級打工仔!

俄國?

點錯了科技樹,俄國人的原子鐘重量一直在50公斤上下徘徊,若不是蘇聯時代留下來的大推力火箭真心不錯,俄國人的導航衛星估計早就撲街了。

至於歐洲……

花了15年的時間,結果在原子強弱分離的間隔空腔的體積上只能做到1.5立方厘米,只不過是自由美麗間九十年代初期的水平。

就這……歐洲人還不忘給自己臉上貼金,說什麼“伽利略”導航衛星的原子鐘技術水平世界領先,實際上歐洲人在芯片級原子鐘方面剛剛入門罷了。

國內就更不用說了,綜合技術水平還不如俄國,這也是爲什麼國內不少人會寄希望於通過與歐洲的合作,獲得先進原子鐘的製造工藝。

原因很簡單,即便達不到自由美麗間那種直接降到立方毫米的水平,能達到立方厘米也是個不錯的進步。

卻不成想,中國騰飛不但達到了立方毫米級別,還進一步降到了1立方毫米一下,達到驚人的0.125立方毫米……

要知道這個程度已經與自由美麗間前不久剛剛公佈的GPSⅢ導航衛星所使用的原子鐘內的氣泡空腔體積相差無幾。

如此情況下怎能不讓在場衆人猶如夢幻,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真的超過歐洲,與自由美麗間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了?

“各位請看,這就是我們剛剛生產出的銣原子泡的成品……”

就在在場衆人在0.125立方毫米的震驚中無法自拔時,莊建業已經從助理的手中接過一張原型的硅片,然後指着上面一個個不足指甲蓋大小的方格說道:“我們的氣泡空空腔使用的是高純度硅片,厚度是523微米,上下這是一微米厚的7740玻璃……”

說着,莊建業伸手指着不遠處正在運行的幾臺設備說道:“我們所使用的加工工藝,與芯片相同,都是對硅片進行清洗,然後進行幹氧和溼氧;緊接着利用193納米光刻機進行電路和空腔的加工,在專用蝕刻機進行進一步精加工,隨後佈設電路,注入銣原子,衝入氮氣和氬氣,最後封裝、測試。

整個過程就是一套半導體芯片的加工過程,得益於這些年我們在半導體產業鏈上的持續投入,如今類似這種氣泡空腔可以完全實現國產化,當然想要量產還需要追加投入,比經過我們這裡只是個測試車間,很多設備和流程並不完善,需要跟專業的廠房和設備才能做到效率和成本的最優化……”

莊建業前面說的還不錯,充分體現了一位超大型央企負責人的專業素養,可說着說着,味兒就不對了,啥專業,啥素養,都敵不過一個錢字重要。

好在總部首長以下對莊建業張口閉口談錢這種傷感情的事兒早就見怪不怪了,特別是總部首長,這麼多年就沒見過莊建業不在自己面前不談錢的時候,兩隻耳朵自動忽略莊建業後面關於錢的問題,而是跟幾位總部領導和專家低頭商量幾句後,伸手將莊建業手裡的那盤硅片拿過來,在幾位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用專用的觀瞄鏡仔細看了看,點點頭:“不錯,看來你們中國騰飛的確在這方面下了功夫……”

說着,擡眼看向莊建業,指着手裡的硅片問:“對了,你們的芯片級銣原子鐘另一個空腔使用的也是這種加工技術?”

莊建業點點頭:“大體的工藝遵循氣泡空腔,不過相較於傳統的惰性氣體光源和二氧化碳激光器光源的高功率,我們採用了全新的空腔激光器作爲銣原子震盪分離的光源……”

“那你們的功率是多少?”總部首長追問。

莊建業眯眼一笑:“也不是很多,不過區區17微瓦而已!”

總部首長當即就變了聲調:“17微瓦……還而已?”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根本就是個怪物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底氣所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需求的空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真·把巡航導彈當香腸生產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根本就是個怪物第四百七十六章 可以在野蠻點兒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還是飛機嗎?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兩百九十二章 隱身材料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勝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飛機翼面伺服控制器第七百章 總算是上道了第一百五十一章:猥瑣發育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一千一十五章 1.36微米的誤差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業3.0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運—18“大海豚”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六十七章 2000個億……還是美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領先世界的首創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四十八章 精鑄工藝第八百八十三章 戰略合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五百九十二章 不得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五百四十九章 沒弄到小的到就搞個大的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憑證登機,童叟無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七百三十七章 圖樣圖森破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單價兩百萬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第一千五十八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殲—8E的核心工藝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這技術,絕對世界領先第兩百三十三章 搶着要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總裝一架飛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想造真飛機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練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這事兒我莊建業能幹?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你有我懂航空工業嗎?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T&A聯合航空生產聯合體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專做大型結構件兒的NB—985Plus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艦載機項目小組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王炸第九百四十三章 自己當大哥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科學精神幹私活兒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中遠程航空運輸的主力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一百零四章 修飛機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黨還要爽第五百七十五章 兩個不成熟的想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演習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
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根本就是個怪物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底氣所在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需求的空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真·把巡航導彈當香腸生產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根本就是個怪物第四百七十六章 可以在野蠻點兒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還是飛機嗎?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兩百九十二章 隱身材料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勝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飛機翼面伺服控制器第七百章 總算是上道了第一百五十一章:猥瑣發育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一千一十五章 1.36微米的誤差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業3.0第四百一十九章 飛機是改出來的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運—18“大海豚”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六十七章 2000個億……還是美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效率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領先世界的首創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四十八章 精鑄工藝第八百八十三章 戰略合作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五百九十二章 不得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五百四十九章 沒弄到小的到就搞個大的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憑證登機,童叟無欺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七百三十七章 圖樣圖森破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單價兩百萬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第一千五十八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殲—8E的核心工藝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這技術,絕對世界領先第兩百三十三章 搶着要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總裝一架飛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想造真飛機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練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這事兒我莊建業能幹?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你有我懂航空工業嗎?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T&A聯合航空生產聯合體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低空多面手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專做大型結構件兒的NB—985Plus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艦載機項目小組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三十二章 創造歷史的成品率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王炸第九百四十三章 自己當大哥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科學精神幹私活兒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中遠程航空運輸的主力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一百零四章 修飛機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黨還要爽第五百七十五章 兩個不成熟的想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演習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空中專車Ⅱ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