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自己當大哥

林光華這話還真沒說錯,早在八十年代末,騰飛集團就已經開始跟蹤國外航空發動機的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的相關基礎。

並在最開始的時候,騰飛集團也沒想着自己挑大樑,而是寄希望於國際合作。

這倒不是騰飛集團不想獨立自主,而是當時騰飛集團鋪開的攤子太大,各方面的資源都有些緊張,根本沒有精力在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上投入更多,這樣的情況下,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採取國際合作的形式不失爲一個快速彌補空白的舉措。

於是莊建業通過當時跟騰飛集團有着良好合作關係的麥道等美國合作廠商,找到了通用和普惠,希望能在航空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展開合作。

結果通用和普惠看了看騰飛集團交過來的合作意向書,到是沒有立馬拒絕,反而丟給騰飛集團兩家航發巨頭的同類產品詳細的介紹書,並直言不諱的告訴騰飛集團:“你們的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就別造了,看看我們的產品,比你的好多了,怎麼樣?安安心心的給俺們哥倆做代工吧,跟着大哥混,保證你天天小酒喝着,小華子抽着,大金鍊子小手錶,還有小娘們當棉襖!”

莊建業是準備去合作的,如果能在這個前提下,承接一部分通用和普惠的航空發動機零配件代工,賺點兒零花錢自然不會介意,問題是通用和普惠直接把騰飛集團當成小弟,啥也不說就想收進社團開始無情的壓榨。

這莊建業哪裡受得了,當然要把自己的態度挑明瞭。

通用和普惠本來以爲騰飛集團是過來拜碼頭,當小弟的,自然是客氣。結果卻發現,騰飛集團不是入社團的,而是準備偷師學藝的,這要是再給好臉色,兩位大哥手下其他小弟該怎麼看?

更何況,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說的簡單,實際上卻是通用和普惠在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意外另一項領先全球的黑科技。

對他們這兩位全球航空發動機扛把子拉開與其他國家差距,保持未來二十年內航空發動機方面的領先優勢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與傳統液壓機械控制系統需要一套複雜的機械組件結構附件,安裝在航空發動機下側或者側面不同,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只需要一個核心電子控制盒,配合與航空發動機融爲整體的精密伺服控制機構和傳感器,就可對航空發動機的渦輪溫度、渦輪轉速、噴油速率以及風扇算數進行控制。

一個是幾乎佔據航空發動機將近一半身位的龐大且複雜的機械結構附件,一個是電腦屏幕大小的電子控制盒。

其他不用考慮,單就對航空發動機自身減重就讓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立刻成爲真香的代名詞。

更何況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在可維護性上也要比傳統的液壓機械控制系統要強的多得多。

沒辦法機械結構本就複雜,又是服務於航空發動機這種大爺級別的存在,自身的咖位自然也是大爺,因此要求的精度、維護的頻率直接能讓地勤工程師崩潰到哭。

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就不一樣了,一個主控電子控制器,不但精巧,而且通過外接電腦就可以對內部的各個節點進行排查,而專門設計的控制軟件更有故障預報和自主檢測功能,以至於在很多情況下,都不用地勤人員介入檢查,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自己就已經將故障部位顯示出來。

地勤根據顯示的位置或是調整,或是修補,可謂直指要害,高效迅速。

當然這只是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諸多好處的一個方面,而真正讓這項技術成爲美國航空巨頭當成看家寶貝的則是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對飛行品質的質的提升。

傳統的液壓機械控制系統由於複雜的機械結構,飛行員在控制發動機輸出時總有一個難以避免的滯後性。

以至於在飛機駕駛時,總給人一種反應遲鈍的無力感。

就好比一臉變速箱十分垃圾的汽車,換個檔頓挫感能頓出拖拉機的既視感一樣,能把老司機折騰瘋。

民航客機還好,滯後一些也無所謂,反正不用做臺高難度的機動動作,只要平穩的按照航線飛到目的地就行。

用於空戰的戰鬥機就要了親命了。

要知道空戰那是瞬息萬變的,稍微有點兒延遲,就有可能被敵方鎖定,一發入魂。

正因爲如此,採用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與沒有使用的戰鬥機作戰效能差別甚大,因爲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可以無縫連接到飛機的電傳飛控系統中,從而在整體上優化航空發動機對整架戰鬥機的性能輸出。

如此,飛行員只需動動操縱桿,飛機上的一切都會高效而自動的完成處理。

反觀傳統的液壓機械式的操縱系統,飛行員又是油門,又是閥門,又是調節器,又是操縱桿……

一套動作下來飛行姿態可能沒調整過來,飛行員卻已經手忙腳亂累個半死。

最典型的就是新德里從俄國引進的蘇—30MKI多用途戰鬥機,紙面上這款作戰飛機配備的是領先世界的矢量發動機。

然而俄國在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方面不過關,只能採用傳統液壓機械結構來控制矢量噴管這樣的複雜結構。

這導致蘇—30MKI結構重量激增的同時,也給飛行員的操縱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因爲駕駛蘇—30MKI多用途戰鬥機的新德里飛行員需要一手握操縱桿,另一隻手控制調節閥,順帶還要啓動液壓按鈕,然後根據感覺把握平衡,才能勉強做到矢量噴管的偏轉和發動機推力加強。

而同樣採用矢量發動機的F—22,由於發動機的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與飛機的電傳操縱系統無縫對接,令駕駛F—22的飛行員想要實現矢量噴管的偏轉直接拉動操縱桿就可實現完美的暴力輸出。

如此大的性能優勢,通用和普惠怎麼可能將其拿出來合作?當然是捂起來搞壟斷才划算。

說實話,當時但凡通用和普惠有一家能跟騰飛集團說:“小夥子,挺不容易,行吧,大哥幫幫你。”

莊建業都能帶着騰飛集團納頭就拜。

結果沒人待見騰飛集團,在要麼當小弟從此沉淪,要麼被當成臭狗屎遺棄角落,莊建業很不幸的選擇了第三條路,不就是個江湖地位嘛,也罷,那就自己當大哥吧!

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八百四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六千多萬第兩百零八章 TY—2……普拉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六章 試驗成功第兩百九十一章 這能量得有多大?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七百八十九章 空天覆合體第五百九十章 小型渦扇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第七百八十章 王儲殿下的兩大愛好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八十九章 給條活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存在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無人機蜂羣矩陣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八百一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七章 側身旋轉(求首訂)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轟炸機的種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單價1.78億人民幣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鬼精靈pro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全球關注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四百七十八章 囂張的騰飛航空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第六十二章 兩個女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八百零六章 創造奇蹟第五十六章 被騙了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龍MAX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莊懂王也是要面子的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兩百五十九章 先進如斯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十年磨一劍第一千六十一章 地道的Made in China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七百八十六章 爸爸給你買的飛機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空技術的集大成者第三十章 熱處理第五百二十四章 空中指揮機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憑什麼不上馬?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中國騰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八百四十三章 也不多,就200萬美元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第一千七百章 三觀崩塌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兩大飛機制造基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騰飛集團行,你們怎麼不行?第一百零三章 主營業務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漫遊終結者”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做風扇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原子鐘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飛在天上的大海豚第七百九十六章 攤牌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
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八百四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九十二章 重磅黑科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六千多萬第兩百零八章 TY—2……普拉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六章 試驗成功第兩百九十一章 這能量得有多大?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使用壽命翻倍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七百八十九章 空天覆合體第五百九十章 小型渦扇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第七百八十章 王儲殿下的兩大愛好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三百八十九章 給條活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恐怖的存在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無人機蜂羣矩陣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八百一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七章 側身旋轉(求首訂)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轟炸機的種子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單價1.78億人民幣第五十一章 大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鬼精靈pro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全球關注第五百八十七章 瞄不準,打不着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四百七十八章 囂張的騰飛航空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九百二十一章 H—ZB800碳纖維第六十二章 兩個女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無葉風扇同款原理第三百四十四章 軍中無戲言第八百零六章 創造奇蹟第五十六章 被騙了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龍MAX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莊懂王也是要面子的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兩百五十九章 先進如斯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十年磨一劍第一千六十一章 地道的Made in China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5年首飛,8年量產第七百八十六章 爸爸給你買的飛機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空技術的集大成者第三十章 熱處理第五百二十四章 空中指揮機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憑什麼不上馬?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中國騰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八百四十三章 也不多,就200萬美元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兩百零七章 怎麼辦到的?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第一千七百章 三觀崩塌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兩大飛機制造基地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騰飛集團行,你們怎麼不行?第一百零三章 主營業務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漫遊終結者”計劃第一百零二章 做風扇第七百四十九章 5年,60億美元第兩百四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三百六十二章 運五沒有發動機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原子鐘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飛在天上的大海豚第七百九十六章 攤牌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航空接駁車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一百二十章 誰說我們沒做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