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

對於尼泊爾的在運6上面展現出來的濃厚興趣,中國方面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主管航空工業的部委,完全是當做工作重點來抓,甚至在某些方面的重視程度都超過了強5、殲6、殲7這樣的戰鬥機。

這主要是因爲運6是一款適應性極強的通用航空飛機,除了軍用外,在民用方面也具備極大優勢,特別是客運運輸上,在藏區南部地區的救災救災任務重便凸顯出來,無論是病重災民的轉移還是邊境駐軍的輪換,運6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說,沒有運6及時高效的架起通向災區的空中橋樑,國內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勝利完成災區救援工作,以及後續的災區重建。

而這種能夠運載人員,且可以安全穿越高海拔地區的先進航空器,國內還沒有出口的先例。

如果運6能夠在這方面創造個第一,無異於是創造了歷史:國內的客運飛機打破國外壟斷,躋身世界市場。

就這一句話,部委上下的年底政績瞬間滿格。

誰要是再敢說什麼國內航空工業已經淪爲國外航空巨頭的代工工廠,先進載人客機已經成國外品牌壟斷,國內航空運輸成爲外國航空生產製造商的後花園,部委的領導絕對會一口鹽汽水噴過去,然後自豪的挺直胸膛,逼格滿滿的迴應道:“睜開眼睛好好瞧瞧運6!”

所以在運6在救災期間的優異表現,部委的主要領導雖然高興,但總覺得運6的價值還沒有發揮到最大,恰在這個時候尼泊爾巴巴的過來諮詢運6的情況,意圖國內、國際來個雙響部委領導們自然要以最熱情的態度牢牢抓住這個機會。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對於部委這次的積極態度當然是舉雙手,雙腳的支持,這麼多年了都是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自己在國外單打獨鬥,如今國家隊出馬,幫着推銷,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自然是樂得清閒。

於是很乾脆的給出了低配版的高原鷹A,中配版的高原鷹B,以及高配版的高原鷹C,即如今中國空軍裝備的運6,三個版本供尼泊爾選擇。

三款高原鷹的架構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帶支撐杆的平直上單翼,一樣的固定式後三點起落架,高度、長度、乃至座艙的佈局都一模一樣,甚至從遠處瞧,三款高原鷹的外觀都沒有任何區別,就跟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

可事實上三款高原鷹內裡卻又本質區別,不說別的,就拿三款機型所使用的材料就不一樣。

高原鷹A用的是最普通的航空鋁材;高原鷹B稍微好點兒使用的是航空鋁材加鋁鎳合金,內部配簡單的增壓艙常用的膠墊材料;至於外貿版運6,即所謂的高原鷹C則用的是輕便且昂貴的一體化的複合蜂窩結構材料。

這就好比一棟房子用的是木材還是磚瓦亦或是鋼筋混凝土的區別,哪怕長得在一模一樣,性能上也是天差地別。

因爲主材料不同,製造上的工藝就不同,工藝不同做出來的成品性能自然就不一樣。

更何況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根據三款機型的不同定位選配的發動機也不一樣,高原鷹A沒有增壓艙,執行不了高空飛行任務,所以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將這款機型定位爲普通的農業飛機。

選裝的是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已經成熟的D—30W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功率爲645千瓦,軸馬力爲876馬力。

載重1.52噸,航程一千八百公里,實用升限三千八百米,具備良好的短距起降能力,主打皮實、耐用,同時兼具進一步完善D—30W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重任。

高原鷹B比高原鷹A要好一些,具備部分增壓艙的性能,且配備了基本的空調系統以及機翼除冰裝置,但沒有空氣循環系統。

實用升限能達到七千米,不過只是個理論值,一般的飛行高度在三千米以下,發動機選用的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出產的TPE331—10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具備776千瓦,軸馬力爲1050馬力。

載重1.64噸,航程一千八百公里,定位爲短程客貨運輸機型,且可以選裝公務機套件,從而改裝成小型公務機。

最後的便是中國空軍裝備的運6,無論是材料、工藝、配套設備還是發動機,都做了極大升級,甚至在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後期的計劃裡,用於出口的高原鷹C還會選裝一套可收放式起落架。

從而令如今最高時速三百多公里的高原鷹C,增加到四百公里,當然這麼一來,相應的短距起降能力和起降條件的適應性都大打折扣。

不過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對高原鷹C的定位是高端旗艦機,主要用於公務機和政務機這兩種機型;軍事方面除了高原運輸外,可以作爲部隊多任務戰術平臺,改裝成通信指揮機、海上巡邏機、小型反潛機甚至是小型空中預警機。

這麼一來高原鷹C被打折扣的短距起降能力和起降條件的適應性就不算什麼,總不至於某位大佬坐着高原鷹C成天在鄉村土路上起起落落吧,飛機倒無所謂,大佬的面子往哪兒放?飛舞的漫天煙塵?

所以這點兒性能上的小縮水根本就不是問題。

當然了,三款機型定位不同,任務不同,性能上也區別甚大,價格上自然有很大的區別,高原鷹A屬於入門級的,價格也是最便宜的,售價一百萬人民幣。

高原鷹B通用性最強,任務彈性最大,性價比也最高,售價兩百二十萬人民幣。

高原鷹C,由於是高端機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空軍裝備的固定式起落架的基本型,也就是運6,售價三百萬人民幣。

換裝收放式起落架,且加裝豪華公務機套件的高原鷹C—100,售價就要三百六十萬人民幣。

至於想加裝各種軍事套件,改裝成不同戰術任務的戰術支援飛機,至少要五百萬人民幣起。

以上的報價都是國內的價格,至於出口的價格,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非常簡單粗暴,直接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單位就成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因爲你們有運6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扒騰飛集團的老底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技術轉讓費:28億美元第七十七章 殲7Ⅲ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三十五章 騰飛集團,一個卑劣的攪局者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是時候甩掉低端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中國軍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專業設備的領導者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空技術的集大成者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更輕、更省、更強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不可思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請各位先了解下什麼是凱夫拉材料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一千五十九章 空蕩蕩的軍禮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動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真正懂衛星的企業是個什麼樣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兩百二十八章 項目丟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C—17同款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百九十八章 話語權第一百四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一千一十一章 巨頭們的無奈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地震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單價1.78億人民幣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給條活路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強的有點兒過分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航空界的震撼彈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輿論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三百一十五章 那東西好?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想發射火箭?先付錢再說!第九百四十一章 NB—233B版本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市場爲驅動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伊爾—76可能真的要涼涼第兩百四十二章 多大個事兒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與世界領先水平相差3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兒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八十九章 後悔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一千四十七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五百三十四章 旱地拔蔥第七百二十五章 取消訂單?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四百三十一章 被坑慘的多尼爾—228第四十二章 大飛機往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九百九十五章 這下……全完了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第三百五十章 歐洲標準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八百零四章 M40J碳纖維複合材料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城略地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兩百零六章 無懼風雨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因爲你們有運6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WZ—12NB武裝直升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扒騰飛集團的老底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技術轉讓費:28億美元第七十七章 殲7Ⅲ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三十五章 騰飛集團,一個卑劣的攪局者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是時候甩掉低端了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中國軍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兩百二十五章 這就尷尬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專業設備的領導者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空技術的集大成者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更輕、更省、更強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不可思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請各位先了解下什麼是凱夫拉材料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一千五十九章 空蕩蕩的軍禮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動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真正懂衛星的企業是個什麼樣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兩百二十八章 項目丟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C—17同款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5000萬的大禮包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百九十八章 話語權第一百四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一千一十一章 巨頭們的無奈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地震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單價1.78億人民幣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給條活路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強的有點兒過分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航空界的震撼彈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輿論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三百一十五章 那東西好?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想發射火箭?先付錢再說!第九百四十一章 NB—233B版本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市場爲驅動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伊爾—76可能真的要涼涼第兩百四十二章 多大個事兒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與世界領先水平相差3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兒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八十九章 後悔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一千四十七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對着GE中國來一記狠狠的背刺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五百三十四章 旱地拔蔥第七百二十五章 取消訂單?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四百三十一章 被坑慘的多尼爾—228第四十二章 大飛機往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第兩百八十一章 還有子彈頭B第九百九十五章 這下……全完了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第三百五十章 歐洲標準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八百零四章 M40J碳纖維複合材料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城略地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兩百零六章 無懼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