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

小秦聞言,搖了搖頭,他是真不知道,可看莊建業的臉色卻又看不出是悲還是喜,於是便小心道:“林工就在辦公室,具體情況他應該清楚。”

莊建業沒說什麼,便邁步朝着辦公室走去,沒一會兒就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早已等候多時的林光華見莊建業進來,便急步上前拉住莊建業胳膊,興奮的道:“老莊,咱們的機會來了!”

眼見林光華一臉潮紅的模樣,莊建業嗤笑一聲:“別激動,別激動……坐下來慢慢說!”

跟着莊建業一起進來的小秦看着兩位大佬好像沒把兄弟廠交付的兩架缺少發動機的運五當成一回事兒,反而還很高興,便不由得愣了一下。

普通人家買來的產品有質量問題都要發一通脾氣的,更何況還是一個廠子,不找上門理論也就算了,怎麼還這麼高興?

難道廠裡準備組建通用航空隊的事情有變化?不對呀,前兩天部委剛剛批覆,連飛行員都已經已經招募了六個,這時候想變根本不可能,不說別的,從空軍轉過來的那幾位飛行員就不幹,說解散就解散把人家當成什麼了。

小秦百思不得其解,不過他這人有個優點,就是弄不懂的地方從來不較真兒,這次也是一樣,心裡弄不明白就一股腦的歸結於那是領導們佈局甚遠,不然人家怎麼能當上領導,什麼時候自己能搞明白了,也就能當上領導了。

這麼一想,小秦心情自然重新舒暢,該幹什麼幹什麼,等幫着莊建業兩人切了茶,倒了水就退了出去。

等小秦走後,林光華便朝着門口揚了揚下巴:“小秦不錯,我那邊正好缺個管行政的,過兩天把人給我吧。”

“你過來要錢、要設備也就算了,怎麼還開始搶人了?前幾年小馬就被你弄走了,還不知足?”莊建業喝了口茶揶揄道。

小馬便是莊建業的第一任助理,騰飛廠還是二十三分廠時,轉型生產無人機,由於缺乏專業的操控人員,光靠一個林光華實在是撐不起來,就把小馬給調過去。

幾年下來小馬已經是騰飛廠無人機培訓業務的主管,各類無人機的操作和後勤維護早就弄得無比通透,算是國內最資深的無人機培訓專家。

不過這傢伙似乎並不滿足在無人機上的成就,聽說廠裡準備朝着有人駕駛飛機進軍,小馬就請了個長假,跑去特區找到寧曉東,然後去港城用自己這些年攢的積蓄在港城考了個小型飛機的駕駛證書。

等回來就找到莊建業,把證書往辦公桌上一拍,鄭重其事從嘴裡蹦出四個字:“我要上天!”

很操蛋的要求,卻又是很勇敢的想法,也就是莊建業這個老領導知道小馬是個不善表達的人,不然換做別人,還不知道該怎麼想呢。

所以莊建業的回答也很簡單:“那就從頭開始吧。”

這要是旁人,聽了這句話多半會退縮,畢竟莊建業的習慣便是這樣,杜絕一切外行領導內行。

小馬可以在無人機培訓方面做到主管、經理,可要是轉到騰飛廠預備成立的飛行隊,那就只能從零開始,這是騰飛廠的一條定死的規定。

對此,小馬心知肚明,可正如莊建業瞭解他一樣,小馬也很瞭解莊建業,所以他很清楚,只要自己勤勤懇懇,莊建業絕對虧不了他,既然如此還怕什麼?

所以小馬很開心,哪怕他從穩定而又高薪的領導職位下來,在新成立的機隊從零開始也沒有半點怨言,因爲當年在他操縱TY—1無人機幫着高原機場驅鳥時,就對藍天白雲深深的着迷,恨不得自己飛上去親手摸一摸。

爲了這個目標,從零開始又如何,要知道未來他可是要上天的人。

想想小馬加入機隊時的興奮,在看看小秦最近似有若無流露出來的施展抱負的心思,莊建業便點頭:“行,過兩天我問問小秦的意思,你那邊的行政真的有點兒遭,他過去的確能幫你理順一下。”

“嘿嘿,那就這麼說定了。”林光華笑得就跟個偷了雞的狐狸似的,然後喝了口茶水,這才言歸正傳:“這次我去洞拐廠提飛機,是我主動要求先不加發動機的,雖然是我自作主張,不過也是順勢而爲……”

說着便把他去洞拐廠提運5的事情說了一遍,原來運五運輸機在七十年代經歷過一次轉廠,從當時的長江飛機制造廠,轉到了現在的洞拐廠。

一般情況下型號轉廠都是個麻煩事兒,人員、圖紙、設備、工裝能折騰死人,偏偏又趕上特殊期,說不上弄得一團糟,但也沒好到哪裡去。

再加上運5又是五十年代末就開始生產的老型號,十幾年下來國內的保有量已經很大,洞拐廠把運5的生產理順之後方纔發現,實際需求量並不大,年景好的時候不過三十多架,差的時候只有十幾架甚至是幾架。

這要分攤到月的話,平均下來三十多天才能出產兩架左右。

一個五、六千人的飛機制造廠,這個產量實在是有些可憐,可洞拐廠也沒辦法,國內的運五飛機保有量擺在那兒呢,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除非退役,才能用新機頂上。

至於出口,洞拐廠倒也積極,可數量卻很感人,搞了這麼多年也就幾十架而已。

這還是看在運5價格便宜才弄到的訂單,稍微有點實力的國家,連看都懶得看上一眼,沒辦法這款仿製蘇聯安—2運輸機的老式飛機性能真的有些過時了。

飛不高、速度慢、舒適性差、載重量還不高,若非皮實耐用,起降要求不高,加之國內遲遲沒有替代機種出現,軍隊和民航兩大用戶早就把運5送進博物館了。

產量不高,客戶需求度低,結果就是配套供應商的不積極,尤其是發動機,爲運5配套生產活塞5發動機的廠子早幾年就更新了生產線,開始上馬渦輪軸發動機。

所以對活塞5並不怎麼上心,若非部委從中協調,人家早就把活塞5這條不掙錢的線給停了。

如此情形下,洞拐廠雖然不愁活塞5的供應,但配套廠交付的時間卻特別不靠譜,因此騰飛廠要的兩架運5造是造出來了,可作爲動力的活塞5卻沒有按時交付,就只能乾等着。

說完來龍去脈,林光華喝了一口茶水,然後把湊到莊建業跟前,充滿誘惑的問:“我這麼一看,嘿嘿,這可是咱們的好機會,其他的機型我還不敢保證,運5咱們的設計方案絕對是最多的,怎麼樣老莊?敢不敢試一試?”

第五百五十二章 廢物利用第兩百五十五章 莊扒皮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八百五十九章 T—500雷達警戒機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最多20個億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破局之道第三百七十章 中國的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五百五十三章 別人不用,老頭子我用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三百一十九章 截胡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同志的新玩具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四百章 遍地開花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一千三十六章 寇仇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八十二章 臭名聲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LYJ—18區域反導\反衛星攔截系統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局歐洲的機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貨運機隊第六百五十七章 雙發~~渦扇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航發新品:“虎嘯”與“龍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各自成就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芯片製程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九百三十四章 另類的Battle第八百七十六章 差點兒屈辱的跪下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九百七十七章 厚此薄彼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央翼盒第兩百四十四章 飛機可不是誰都能造的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兩百九十一章 這能量得有多大?第七十八章 方案第九百四十七章 黑科技算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個新高度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頻段之爭第七百零四章 熬不過下一年第九百七十一章 會飛的二踢腳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思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五十三章 鎳基鈦錸鈮鉿合金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樣的騰飛集團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D—71M燃氣輪機第八百九十七章 他們是怎麼飛上去?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人機的新紀元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八百七十三章 中國人可以,我們也……可以?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三百七十三章 聚焦—2型無人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騰飛宇航第十章 意外第一千八十五章 要怪只能怪我們技不如人第九十三章 失算第四百五十一章 顛覆性的全新體系第七百四十八章 “凝視者”無人直升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
第五百五十二章 廢物利用第兩百五十五章 莊扒皮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八百五十九章 T—500雷達警戒機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最多20個億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破局之道第三百七十章 中國的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五百五十三章 別人不用,老頭子我用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三百一十九章 截胡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同志的新玩具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四百章 遍地開花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一千三十六章 寇仇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八十二章 臭名聲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LYJ—18區域反導\反衛星攔截系統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局歐洲的機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貨運機隊第六百五十七章 雙發~~渦扇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航發新品:“虎嘯”與“龍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各自成就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指標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價值無法估量第七百九十一章 衛星的生產製造能力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芯片製程第兩百六十六章 兩個品牌第九百三十四章 另類的Battle第八百七十六章 差點兒屈辱的跪下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賣身葬父?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三百九十一章 騰飛航空製造總公司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三百零四章 薅羊毛第九百七十七章 厚此薄彼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央翼盒第兩百四十四章 飛機可不是誰都能造的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演習(六)第兩百九十一章 這能量得有多大?第七十八章 方案第九百四十七章 黑科技算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海軍專屬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個新高度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頻段之爭第七百零四章 熬不過下一年第九百七十一章 會飛的二踢腳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思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國產大飛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五十三章 鎳基鈦錸鈮鉿合金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樣的騰飛集團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控基礎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D—71M燃氣輪機第八百九十七章 他們是怎麼飛上去?第四百零八章 割韭菜第一百五十九章 借用一下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人機的新紀元第三百零八章 柔性工裝技術第八百七十三章 中國人可以,我們也……可以?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不敢試一試?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三百七十三章 聚焦—2型無人機第三百四十三章 聯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騰飛宇航第十章 意外第一千八十五章 要怪只能怪我們技不如人第九十三章 失算第四百五十一章 顛覆性的全新體系第七百四十八章 “凝視者”無人直升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