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憲政又一進步?

聽到朱國雄的話,潘祖蔭和趙烈文都是一怔。統帥權就是兵權,是最要命的槍桿子。大明覆國以來,朱濟世就把槍桿子牢牢抓在手裡,成立了大元帥府使之和內閣平行。而且還親自兼任大元帥,擔任大明軍隊的最高統帥。大元帥府的事務,連內閣丞相都無權過問!即使在大明開始實行責任內閣制之後,內閣權力也不涉及軍權,所謂的責任內閣,只能對民政和建設負責,是管不了軍隊的。

“殿下,皇上是要暫時讓內閣配合大元帥府……”潘祖蔭小心地問道。雖然他是議會多數黨的領袖,是票箱子出來的首相,但是涉及兵權的問題,他還是不得不小心。大明帝國現在是君憲制,但是君主權力很大,可不是英國那種“虛君”(其實權力還是很大)。

看到潘祖蔭的臉色,朱國雄就知道他的心思,這個問題上,朱濟世已經和朱國雄反覆討論過了。軍隊統帥權在法理上當然是屬於君主的,任何一個君主制國家都是這樣。但是否要讓內閣代行,卻是各有各的說法。比如英國就是讓內閣代行,內閣是包括陸軍部、海軍部,而且陸海軍的大臣都是政客。這其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責任內閣,內閣全面負擔起治理國家的責任。君王哪怕一點兒不管事情,國家也能正常運行。而法國、德國、神聖羅馬帝國的統帥權則是由皇帝牢牢掌握,陸海軍大臣都是軍人,一般都由皇帝任命。內閣首相名義上是他們的上司。實際上是管不大着他們的。不過也不是一點管不着。軍費預算的劃撥和使用還是要文官和議會過問的。而現在的大明皇帝對兵權的控制則比法德奧更甚,大元帥府和內閣平行,首相完全不能過問軍事,除非皇帝另有旨意。

所以大明的憲政和責任內閣還是處於非常原始的階段。不過這事兒的步子真是不能太快,否則是很容易玩出軌的。而現在,朱皇帝年紀已經到了“奔六”,執掌國政近30年,權威之大無人能比。而且軍隊的制度已經非常嚴密了——大明陸軍的制度從一開始就是學法國的,其核心還不是戰術和裝備,而是人事和組織。不管幹什麼事兒,人的因素總是第一位的。

一支近代軍隊同樣如此,其核心就是軍官的培養的人事任免的制度化。只有解決了這兩個難題,才能在避免軍隊軍閥化的同時又保持其戰鬥力。而所謂的軍閥化,其實是建立在下級軍官對上級軍官的人生依附之上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最後只能用“以文御武”來弱軍……配合上“科舉弱民”和把皇子當豬養以弱化皇族,中國古代的許多封建王朝的衰弱其實就是由不斷的自我削弱開始的!

而在小國林立,相互之間鬥爭激烈的歐洲。自我削弱的國家早就亡國了。可以生存下來的,都是自強不息的國家。他們自然已經發展出一套既能強國。又能約束各方的體制。其中當然包括軍隊的管理和軍官的培養……當然,這套制度也不是百分之百保險和有效。

簡而言之,現在朱明王朝控制軍隊的辦法就是從人事入手,由軍校用標準化的訓練教育培養素質相當的軍官,然後再用一整套有操作性也便於監管同時還相對公平的辦法管理和平時期的軍官晉升——說穿了就是“四考定終身”加“論資排輩”。軍官在陸軍(海軍)軍官學校、陸軍(海軍)大學的入學考試和畢業考試的分數,還有他們的資歷就是和平時期晉升最重要的依據。甚至連一個軍官在什麼位置上任職多久都有嚴格規定,基本上不會給軍官們養成其自身勢力的時間。

當然,拼爹的潛規則還是存在的……比如朱濟世和蘇玉娘生的兒子朱國光,就是原定要去當阿拉斯加國王的那位,就因爲一心想要從軍而放棄了看上去沒有什麼前途王位(現在的阿拉斯加的確窮了一點),現在才24歲就已經官拜中校,還考入了海軍大學,是同期的所有皇家海軍軍校畢業生中爬得最快的。如果不出意外,將來總有一任海軍總參謀長和海軍尚書可以當的,說不定還能封帥。

但是他這個皇族海軍元帥想要在海軍裡面建立起足夠顛覆政權的勢力的可能性,卻幾乎爲零。因爲整個海軍的軍官都是根據制度教育和提拔而來的,不是依附某個皇族將領纔有了前程。這樣的體制可以說是最大程度杜絕了軍閥產生的可能,同時也讓軍官們免於朝廷和皇帝的猜忌。不過有得必有失,這套制度也有一個問題,容易造成軍隊國家化。特別是眼下的大明還實行了義務兵役制和國民動員體系。現在職業軍人的培養和提拔自有嚴格的制度,而士兵則是流水一樣的義務兵,真的要大打的時候,又依靠國民動員兵拼數量,而爲了保證動員兵的素質和士氣,則不得不通過義務教育培養國民的軍事素質,樹立他們的公民意識。

另外,由於邊疆地區一開始實行的“全民皆兵”的集體農莊制,造成了槍支管理的不斷鬆懈,到了光復25年乾脆頒佈了《大明槍支彈藥管理法》,承認了內地公民(都是大明公民,豈能有高低之分?)和邊地公民同樣擁有持槍的權利……

說起來,制度建設這個事情也是一環緊扣一環,要麼別開頭,開來頭就會被形勢推着一步步的前進。我們的朱大皇帝因爲擔心出軍閥,又不肯用弱兵自殘的辦法,結果引入了西方那一套制度化培養軍官管理軍隊的法子。同時爲了削弱士紳的權威以方便資本主義發展而引入了西方的憲政,制定憲法開設議會,用稅收作爲投票限制。又在在逐步削弱士紳權威的過程中不擴大議會的權威,結果造讓代議制和責任內閣制有了雛形。

而現在,爲了方便指揮戰爭,朱濟世又自作聰明的準備將大元帥府和內閣合併,搞一個具有一定統帥權的戰時內閣。而他那個學法律出身的皇太子朱國雄居然認爲這個辦法挺好,能讓他這個參與朝政的皇太子有更大的權力……看來有些事情還真是不能開頭啊!

看到潘祖蔭沒有什麼意見,不知道軍隊國家化這個在後世被證明是極端錯誤的制度已經爬出了“魔盒”的朱國雄滿意地點點頭,笑道:“既然潘相沒有什麼意見,那麼就找個機會和東林黨的領袖們商量一下聯合政府的組成吧。對了,陸海軍部尚書還是要由皇上委任的。皇上想讓石達開出任陸軍部尚書,海軍部尚書由薛定粵出任。現在只是個口諭,稍後會有正式的旨意下達的。”

潘祖蔭這個時候並沒有讓內閣“篡奪”兵權的心思,對皇帝委任職業軍人出任陸海軍部尚書當然不會表示任何意義。他站起身,微微一躬:“臣領旨。”

朱國雄站起身,拍了拍潘祖蔭的肩膀:“嗯,這樣就好。東林黨那裡我還會去說話的。皇上也會召見左先生和李鴻章,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眼下這一戰事關國家存亡,自該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團結朝野,同心戮力。如果能贏得勝利的話,那麼我們東亞黃種民族在未來就能在全世界範圍內和他們白人分庭抗禮了。而我大明還有可能成爲世界的領導者!”(未完待續。。)

第1428章 羅馬鷹旗第350章 點紙成金第1533章 世界大戰,世界革命第666章 戰爭未開,外交先行 上狂第1114章 持久戰的開始第983章 加利福尼亞的百萬暴民第1446章 胡安大帝?第473章 大捷,戰寧錦 九 死而有憾第1546章 葉依人的驚訝第473章 大捷,戰寧錦 九 死而有憾第153章 用心險惡的中學爲本第1071章 講道理的李鴻章第374章 有利可圖的殖民第1430章 立牌坊的拿四第159章 一探究竟第961章 她是慈禧嗎? 狂第343章 賣官,賣實缺官第1167章 革命勝利纔是難題的開始(上)第1031章 劣紳、奸商、選舉(下)第177章 西鄉來投 !第1105章 佔領白宮 五第1174章 大明屬國地位第160章 法蘭西匯豐銀行第101章 明撫暗殺第233章 回到澎湖了第627章 大明書生忙折騰 狂第550章 露船來襲第488章 信天父,得米糧第70章 論民族國家第1307章 中俄VS英德奧?第873章 出走——無解的懸案 狂第1106章 佔領白宮 六第1268章 金色的十年第214章 有種的大清水師 四第663章 還可以學耶律大石 狂第163章 來了個左秀才第999章 只要我們人人洋槍在手第353章 戰福州,爲了祖宗第733章 戰琉球:帶路黨 狂第337章 天朝田畝制度第258章 無血取羊城第544章 新對手,穆拉維耶夫第1217章 軍國新日本第1069章 西清,歸漢投明第1353章 要開溜?第1204章 土雞報仇,二十年不晚?第954章 曾國藩和蘭貴人 狂第1502章 我會回來的第771章 浴桶中的國家大事 狂第1294章 印度的法律專家們第858章 大鐵路,大戰略 狂第865章 鐵桿盟友們 狂第667章 戰爭未開,外交先行 下狂第73章 波拿巴的友誼第62章 拉萼尼使團第461章 內附不如共君第386章 八旗的血性 七 混戰第436章 吃飯最大第62章 拉萼尼使團第195章 下馬威第1437章 孝子們第946章 沒有聖人 狂第962章 女特務慈禧 狂第1153章 在葛底斯堡第799章 驅狼鬥虎 狂第893章 出去看看 狂第110章 黑道、美女、軍火 求收第991章 所謂的美式民主第1094章 閃電戰?持久戰?第36章 職業經理人第470章 大捷,戰寧錦 六 炮灰們第451章 三方佈置策第464章 祖宗之土不可棄?第262章 按部就班的產業升級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1263章 革命的雙刃劍第633章 掘墓人 狂第148章 高手易得,死士難求第739章 戰琉球:鐵甲神威 狂第644章 10萬遠征軍 狂第1525章 用俄羅斯拖垮羅馬第341章 立憲會議第96章 反賊先鋒隊第967章 中美洲運河 狂第593章 阮朝也不軟 狂第896章 小而富和大而窮 狂第1468章 幽靈正在美利堅遊蕩第755章 不死不休 狂第331章 道光醒來第1195章 女大帝駕到第1095章 這一天,美國失去了未來!第820章 在朝鮮王國 狂第141章 罰逆第194章 擡棺出征?第851章 要做底牌 狂第528章 功在民族,功在國家第974章 僧格林沁要造反? 狂第22章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第541章 恰同學少年第355章 戰福州,共和派
第1428章 羅馬鷹旗第350章 點紙成金第1533章 世界大戰,世界革命第666章 戰爭未開,外交先行 上狂第1114章 持久戰的開始第983章 加利福尼亞的百萬暴民第1446章 胡安大帝?第473章 大捷,戰寧錦 九 死而有憾第1546章 葉依人的驚訝第473章 大捷,戰寧錦 九 死而有憾第153章 用心險惡的中學爲本第1071章 講道理的李鴻章第374章 有利可圖的殖民第1430章 立牌坊的拿四第159章 一探究竟第961章 她是慈禧嗎? 狂第343章 賣官,賣實缺官第1167章 革命勝利纔是難題的開始(上)第1031章 劣紳、奸商、選舉(下)第177章 西鄉來投 !第1105章 佔領白宮 五第1174章 大明屬國地位第160章 法蘭西匯豐銀行第101章 明撫暗殺第233章 回到澎湖了第627章 大明書生忙折騰 狂第550章 露船來襲第488章 信天父,得米糧第70章 論民族國家第1307章 中俄VS英德奧?第873章 出走——無解的懸案 狂第1106章 佔領白宮 六第1268章 金色的十年第214章 有種的大清水師 四第663章 還可以學耶律大石 狂第163章 來了個左秀才第999章 只要我們人人洋槍在手第353章 戰福州,爲了祖宗第733章 戰琉球:帶路黨 狂第337章 天朝田畝制度第258章 無血取羊城第544章 新對手,穆拉維耶夫第1217章 軍國新日本第1069章 西清,歸漢投明第1353章 要開溜?第1204章 土雞報仇,二十年不晚?第954章 曾國藩和蘭貴人 狂第1502章 我會回來的第771章 浴桶中的國家大事 狂第1294章 印度的法律專家們第858章 大鐵路,大戰略 狂第865章 鐵桿盟友們 狂第667章 戰爭未開,外交先行 下狂第73章 波拿巴的友誼第62章 拉萼尼使團第461章 內附不如共君第386章 八旗的血性 七 混戰第436章 吃飯最大第62章 拉萼尼使團第195章 下馬威第1437章 孝子們第946章 沒有聖人 狂第962章 女特務慈禧 狂第1153章 在葛底斯堡第799章 驅狼鬥虎 狂第893章 出去看看 狂第110章 黑道、美女、軍火 求收第991章 所謂的美式民主第1094章 閃電戰?持久戰?第36章 職業經理人第470章 大捷,戰寧錦 六 炮灰們第451章 三方佈置策第464章 祖宗之土不可棄?第262章 按部就班的產業升級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1263章 革命的雙刃劍第633章 掘墓人 狂第148章 高手易得,死士難求第739章 戰琉球:鐵甲神威 狂第644章 10萬遠征軍 狂第1525章 用俄羅斯拖垮羅馬第341章 立憲會議第96章 反賊先鋒隊第967章 中美洲運河 狂第593章 阮朝也不軟 狂第896章 小而富和大而窮 狂第1468章 幽靈正在美利堅遊蕩第755章 不死不休 狂第331章 道光醒來第1195章 女大帝駕到第1095章 這一天,美國失去了未來!第820章 在朝鮮王國 狂第141章 罰逆第194章 擡棺出征?第851章 要做底牌 狂第528章 功在民族,功在國家第974章 僧格林沁要造反? 狂第22章 國不知有民,則民不知有國?第541章 恰同學少年第355章 戰福州,共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