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法治國, 儒治人,佛治心

夜幕降臨。

幾盞由電力點亮的燈泡,照得朱濟世的御書房猶如白晝。這燈泡可不是托馬斯.愛迪生的發明,而是朱濟世的女婿鄭中誠 “發明” 的,皇室基金皇室財團還拿着中誠電燈公司的股份。不過這種在後世最最普通的電燈,因爲剛剛發明不久,生產製造的技術還不成熟,眼下可是個奢侈的玩意兒,在應天只有中上人家捨得使用,勞動人民居住的“排屋區”到了夜晚,還是以昏黃的燭光在照明。

在電燈的照耀下,朱國雄、朱國傑、朱國安、朱國良四兄弟正在書房裡面繼續聽着朱皇帝的教誨。

“你們四個都學過儒家經典,都讀過佛經嗎?”朱濟世端起杯綠茶,喝了一口,淡淡地問。

朱國雄是太子爺,自然第一個回答:“兒臣沒有念過佛經,但是卻讀過儒家的經典,不過只是粗通。”

其實也算不上粗通,儒學十三經他都讀過,只是不求甚解而已。

“兒臣也讀過一些儒家的東西,是在濟世大學裡讀到的,至於佛……兒臣是不信的。”朱國傑也如實回答。他自小在英國受教育,當然沒有地方去學儒家的經典,更沒有地方燒香拜佛了。

不過後來考進香港濟世大學,倒是讀了些儒學現在長^風^文學的大明其實並不排斥儒學,在事務官的科舉考試中,儒學所佔的成分也不低。

但是現在大明科舉考試中的儒學內容,已經和過去不同了,不是八股文章。而是一些填空題。選擇題。還有一些重要的儒家經典的默寫。至於註疏解釋和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卻是不考的。因爲做官和做學問根本不是一碼事兒。儒家的那些學問,不說用一輩子去鑽研,至少也要十年甚至二十年苦讀,再有名師教導才能算得上精通。

在僞清、前明和兩宋時候,能從科舉中考出一個文官的,誰不是飽學宿儒?要知道進士一科,三年不過三百餘人。放在後世。北大國學院、人大國學院和首大國學傳播中心的教授的儒學水平肯定都不如他們。

可問題是,能讓後世國學三大學院的教授去管理國家甚至去帶兵打仗嗎?完全不可想象啊!儒學這門學問,要按照西方的劃分應該是屬於哲學,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國官員豈能都是哲學家?一國的精英又豈能人人已研究哲學爲終身事業?

所以現在大明科舉中的儒學,也是隻求粗通,不求甚解。真正想當大儒的,就不要進官場了,自有鴻儒院和各所大學的哲學系可以去。

至於佛教在大明更談不上是學問了,就是個燒香的人不少,篤信的人不多的宗教而已。朱濟世的兒子們。大概除了朱國傑和朱胡安完全不相信,其他人都有燒香拜佛的經歷。不過真的相信的。也就只有朱國衛和朱國允他們倆了。

“兒臣也學過儒,也會念經,不過只會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句。”高大英俊的朱國安,卻是一副笑嘻嘻的樣子,他也是個長袖善舞的性格,和誰都能處得好。早就從姐姐朱伊莎那裡打聽到朱濟世的真實健康狀況,現在也沒有外人在,自然不裝孝子了。

朱濟世呵呵笑了幾聲,又看着剛剛接任大理王的朱國良。

“父皇,您問兒臣儒和佛,是不是想要在南邊崇儒興佛啊?”朱國良是軍人出身,也是軍人的性格,說話比較直接,乾脆反問起老子來了。

朱皇帝點了點頭,看着皇太子道:“國雄,你覺得怎麼樣?”

“崇儒興佛都是誤國之策。”朱國雄真是被濟世大學教壞了,居然如此看待儒學,“儒家的道理,懂一點就行了,精通是要一輩子的,幾個大儒關起門來皓首窮經還行,要是研學的人太多就是牢籠智士了。而且崇儒必抑百家,甚至連農、工、商、軍之學都沒有人肯學習研究,實在是誤國誤民。至於佛教……更是亡國之教!吐蕃、蒙古之弱皆因佛教,南方之緬甸、暹羅也因佛而弱。昔日西域、天竺諸多佛國,更是一一滅亡!父皇若要在南洋崇儒興佛,兒臣恐此風北漸,波及中土。”

“你明白就好!”朱濟世點點頭,道:“凡是皆有利弊!朕近日思慮南洋之事,覺得最難治者就是南洋之民。南洋土著習性疏懶,不比我中國之人勤奮。而且他們數量不少,如今就有好幾千萬之衆!如果任其繁衍生息,再待之以中國之民,將來恐怕要有數以億計乃至十億計!此乃國中大患也!而要讓南洋土著少生優育,非用佛儒二教不可。”

朱皇帝隱約記得,後世一個印度尼西亞就有兩億幾千萬人,菲律賓也有將近一億人,就連歷經戰亂的越南,人口也快接近一億了。那麼多的人口如果在將來都變成了中國人,可就該朱濟世的孫子、重孫子頭疼了。即使他們不變成中國人,而是像後世墨西哥人民學習,天天削尖了腦袋往大中華帝國擠,也足夠讓人頭疼的。而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在這些土著當中實行……計劃生育,同時再輔以儒家教育進行同化。

而這個計劃生育,當然不能通過計生委來實行,只能拜託佛教大興,多招點和尚尼姑來實現了……當然不是日本式的和尚、尼姑了。而且佛教是一門相當消極的宗教,不求今生但求來世,自我麻痹的功夫一流,戰鬥力就完全是渣了大部分是渣,日本的暴力和尚例外。如果南洋土著全都信了佛教,人人拜佛燒香求來生,對大明的統治逆來順受,可就再好不過了。

至於崇儒嘛,自然也是想牢籠智士牢籠南洋土著中的智士,給他們一個考試做官的路子,省得沒事鬧什麼民族解放。而且儒學縱然有不少毛病,但終究是中華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只要接受了儒學基本上也可以說是個中國人了。

“兒臣明白父皇的意思了。”朱國雄沉聲說道,“父皇要遷南洋島民於爪哇,想必就是爲了方便教化吧?不過爪哇島彈丸之土,如何能容納數千萬人?”

朱濟世卻笑得胸有成竹,“爪哇之土雖然不大,但是富庶肥沃卻是天下第一,迥異於南洋各地。因爲爪哇島上有火山,每每噴發的火山灰中富含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的礦物質。”

聽到朱濟世的解釋,朱國雄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怪不得爪哇彈丸之島上有那麼多人。不過幾千萬不遵王化的土人集中於一個島上,恐怕不好治理吧?”

“當行嚴刑峻法!”朱國傑卻接過話頭,“就如同兒臣在香港所行之政一樣,治南洋疏懶之土著,更需用嚴刑峻法去其惰性,使之勤勞。如果爪哇之土真的富庶,再有幾千萬勤儉之民,何愁不能富庶?”

“那麼誰去治理爪哇?”朱濟世皺着眉頭問。

“兒臣願往。”朱國傑倒是自告奮勇。

“你是要去澳大利亞的。”朱濟世擺擺手,“澳洲攻略很快就要開始,到時候你要和海倫娜一起去安撫那裡的白人,是無暇分身去爪哇的。”

“父皇,不如讓子鍾弟當爪哇國王吧。”朱國雄建議,“子鍾弟自幼信佛,也粗通儒學,而且打小就在軍中受教,最注重紀律,這次在印度又得了佛祖點化,看來是天意讓他去治理一個佛國啊!”

朱濟世瞥了眼這個能說會道的“朱律師”,點點頭道:“就這樣吧……另外,南洋諸國還有爪哇佛國的法度,你和國傑商量着儘快制定,要從嚴治理!朕的意思就是法治國、儒治人、佛治心,三者齊下,定可收奇效。

另外,爪哇佛國不在五華諸夏之列,其人非我中華之民!”未完待續……

第559章 新日本還是舊中國?第728章 家幸上洛 狂第1295章 挑選戰場的學問第178章 九龍大開發 !第208章 國賣見忠臣第265章 八旗也擴招第1542章 不大和諧第461章 內附不如共君第565章 封建主義棟樑 票票第801章 序幕拉開 狂第54章 致道光皇帝的信(下)第920章 打仗沒炮灰怎麼行? 狂第890章 考察司法 狂第1069章 西清,歸漢投明第708章 飛狼堡之戰 狂第1478章 好一個大中華(中)第930章 普魯士和俄羅斯 狂第1236章 危險的工業化窮國第1280章 十十艦隊第1206章 市場、資源和大格局第1340章 布什的算術第1009章 劉宗英的大商之路第472章 大捷,戰寧錦 八 踏屍而進第359章 天國也有本難唸的經第12章 要發財,先出名!第527章 皇帝VS上帝 十 請發天兵第657章 什麼?西清要稱臣?狂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155章 洪教主第505章 大明保皇會第1130章 杜伊勒裡宮的迷第1074章 終將到來的滅亡第1286章 關鍵第1331章 海上的試探第1551章 工作狂依人第647章 日本能得到什麼?狂第284章 都準備捏柿子第332章 巴夏禮建議書第498章 肉包子打朱第280章 打勝了,士氣更低!第871章 鋼鐵和珍珠 狂第677章 西征,傳教滅妖魔 狂第363章 湘軍鬥長毛之開始第852章 爭來的好日子 狂第1252章 誰要吃苦頭?第1036章 一張選票值多少?第496章 這算是皆大歡喜?第943章 要和明帝國主義鬥爭到底?第106章 蘭芳羅家第566章 大患已經安樂死 票票第1502章 我會回來的第805章 待價而沽 狂第1312章 不可避免的宿命?第570章 好像是換湯不換藥 票票第1378章 大理王國第1137章 第一國際第126章 速成的軍隊第1322章 未來的金手指第561章 點燃了大阪第560章 僱傭軍,日本的特產是武士第968章 這是停戰,而不是和平 狂第915章 關鍵是距離 狂第473章 大捷,戰寧錦 九 死而有憾第565章 封建主義棟樑 票票第57章 落地書生在江湖第1532章 鋼鐵,涅恰耶夫同志!第864章 還是市場經濟好 狂第594章 必殺之局 狂第289章 林系湘軍?第544章 新對手,穆拉維耶夫第1408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八)314章 明清議和第689章 報紙上的戰爭第585章 種地也能成富翁? 狂第1184章 高高捧起第480章 東王之惱第646章 大明的武士刀 下 狂第1120章 在加利福尼亞第339章 立憲、天命、修史 上第415章 戰北京,有生路第685章 在鐵路工地上第633章 掘墓人 狂第567章 以儒學教化南蠻? 票票第1337章 在橋頭堡第461章 內附不如共君第748章 前往夏威夷 狂第126章 速成的軍隊第262章 按部就班的產業升級第1450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一)第958章 我想捲入美國內戰 狂第132章 貨比貨,兵對兵第521章 皇帝VS上帝 四 可敢會戰於野?第546章 蒸汽鐵甲艦第108章 辦一點洋務也好第755章 不死不休 狂第539章 遲來的太子第1104章 佔領白宮 三第1043章 行動起來了!第83章 反清四人組第525章 皇帝VS上帝 八 衝鋒
第559章 新日本還是舊中國?第728章 家幸上洛 狂第1295章 挑選戰場的學問第178章 九龍大開發 !第208章 國賣見忠臣第265章 八旗也擴招第1542章 不大和諧第461章 內附不如共君第565章 封建主義棟樑 票票第801章 序幕拉開 狂第54章 致道光皇帝的信(下)第920章 打仗沒炮灰怎麼行? 狂第890章 考察司法 狂第1069章 西清,歸漢投明第708章 飛狼堡之戰 狂第1478章 好一個大中華(中)第930章 普魯士和俄羅斯 狂第1236章 危險的工業化窮國第1280章 十十艦隊第1206章 市場、資源和大格局第1340章 布什的算術第1009章 劉宗英的大商之路第472章 大捷,戰寧錦 八 踏屍而進第359章 天國也有本難唸的經第12章 要發財,先出名!第527章 皇帝VS上帝 十 請發天兵第657章 什麼?西清要稱臣?狂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155章 洪教主第505章 大明保皇會第1130章 杜伊勒裡宮的迷第1074章 終將到來的滅亡第1286章 關鍵第1331章 海上的試探第1551章 工作狂依人第647章 日本能得到什麼?狂第284章 都準備捏柿子第332章 巴夏禮建議書第498章 肉包子打朱第280章 打勝了,士氣更低!第871章 鋼鐵和珍珠 狂第677章 西征,傳教滅妖魔 狂第363章 湘軍鬥長毛之開始第852章 爭來的好日子 狂第1252章 誰要吃苦頭?第1036章 一張選票值多少?第496章 這算是皆大歡喜?第943章 要和明帝國主義鬥爭到底?第106章 蘭芳羅家第566章 大患已經安樂死 票票第1502章 我會回來的第805章 待價而沽 狂第1312章 不可避免的宿命?第570章 好像是換湯不換藥 票票第1378章 大理王國第1137章 第一國際第126章 速成的軍隊第1322章 未來的金手指第561章 點燃了大阪第560章 僱傭軍,日本的特產是武士第968章 這是停戰,而不是和平 狂第915章 關鍵是距離 狂第473章 大捷,戰寧錦 九 死而有憾第565章 封建主義棟樑 票票第57章 落地書生在江湖第1532章 鋼鐵,涅恰耶夫同志!第864章 還是市場經濟好 狂第594章 必殺之局 狂第289章 林系湘軍?第544章 新對手,穆拉維耶夫第1408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八)314章 明清議和第689章 報紙上的戰爭第585章 種地也能成富翁? 狂第1184章 高高捧起第480章 東王之惱第646章 大明的武士刀 下 狂第1120章 在加利福尼亞第339章 立憲、天命、修史 上第415章 戰北京,有生路第685章 在鐵路工地上第633章 掘墓人 狂第567章 以儒學教化南蠻? 票票第1337章 在橋頭堡第461章 內附不如共君第748章 前往夏威夷 狂第126章 速成的軍隊第262章 按部就班的產業升級第1450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一)第958章 我想捲入美國內戰 狂第132章 貨比貨,兵對兵第521章 皇帝VS上帝 四 可敢會戰於野?第546章 蒸汽鐵甲艦第108章 辦一點洋務也好第755章 不死不休 狂第539章 遲來的太子第1104章 佔領白宮 三第1043章 行動起來了!第83章 反清四人組第525章 皇帝VS上帝 八 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