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軍國之民

還有保底月票嗎?能給羅羅一點支持嗎?

圓明園,勤政親賢殿。

今天的會議真的有些特殊,坐在大殿兩側椅子上的不僅有大明朝廷的文武重臣,還有皇室財團的幾個董事,還有立憲議會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議員。而會議討論的事情,也比較特殊,是如何進行軍國主義宣傳教育,將對戰爭漠不關心的大明臣民轉變爲對國戰狂熱支持的軍國之民。

“在我們大明,軍人的地位仍然不高,民間有‘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攆釘’的俗語。而大部分讀書人都嫌軍人粗鄙,不願與之爲伍,更不用說投筆從戎,去行伍當中建立一番事業了。

自光復元年以來,我大明陸海軍軍校每年的招生指標總是勉勉強強完成。只要身體強健,粗通文墨的青年都能輕易考取軍校。比之考秀才不知道容易了多少。其實軍校畢業生都有少尉官銜,俸祿比普通地方小官要高多了,前途更不知光明瞭多少。自永曆201年兵興至今,軍中獲得爵位者就數以萬計,而文官又有幾人得爵?

至於大明的普通兵士,待遇也是極好的。光是四十畝軍祿田就價值兩千元上下,每月還另有菜金3元,每日還有24兩米麪的軍糧供應。那些窮地方的八品官的俸祿都不如我大明普通一兵。可是我大明軍中的士兵鮮有斷文識字之人……”

御座之上的朱皇帝正在侃侃而談,談話的內容,全都集中在軍人地位之上。可能是由於反清復明戰爭所持續的時間較短。科舉制度在某種程度上還得到了強化。所以眼下大明國內的武人地位可不能和後世的民國相比。重文輕武的思維仍然深入人心。

“反觀西洋列強之國。無不將軍隊神聖化,將軍人英雄化,其社會地位遠遠高於文職官員。如歐洲列強之君主親王者,皆以軍服爲常服,從小接受軍人教育,擔任軍職。歐洲之貴族男子,大多以入讀軍校爲第一選擇,服務於軍隊。征戰於沙場。歐洲之法蘭西、普魯士等陸軍強國,更是全民皆兵,每遇國戰,都可以迅速動員起數以百萬計的陸軍!而我大明,縱有人口四萬萬,又能徵募到多少陸軍?若是和歐洲陸軍強國爲近鄰,只怕比土耳其帝國也強不了多少。”

朱濟世談到的“全民皆兵”,其實就是“義務兵役制”。這項制度是法蘭西、普魯士等國陸軍強大的根基。畢竟人海戰術在這個時代還是很管用的。

不過想要實行義務兵役制也不是那麼容易。首先必須加強政府對地方和民衆的管理,因爲義務兵役制是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兵役制度。如果民衆不願意主動參軍,用麻繩去捆也是很有必要的——捆來的兵總比沒有兵要好!所以大明自光復元年起開始實行的政府下鄉倒是基本滿足了實行義務兵役制的第一個先決條件。

但是捆來的士兵又能有多少訓練作戰的積極性?等到上了戰場。明軍的軍官們怕是要爲逃兵太多的問題犯愁了。

而同樣的問題,在歐洲列強中其實也是存在的。比如最早實行義務兵役制的普魯士。雖然擁有全世界唯一的義務教育制度,但是普魯士軍隊在戰場上逃兵比例卻也是全歐洲最高的。那個後世後牛逼的德意志帝國陸軍,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爲了提高徵兵制下士兵的士氣和國民從軍的積極性,歐洲實行徵兵制的國家,都開始努力建立起一種民衆軍事支援體制——也就是後世被打成另類的軍國主義!在這種體制下,政府利用宣傳、教育等手段對民衆進行洗腦,將軍人的社會地位提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讓每一個男孩都以從軍報國爲光榮。這樣政府就能用相對較低的待遇徵集到數量龐大而且士氣高昂的軍隊。這種“低成本”的軍隊,就是這個時代陸軍強國的基礎。

而朱濟世的大明帝國,雖然也擁有數量龐大且士氣高昂的陸軍。但是這支陸軍是建立在數以千萬畝軍祿田的基礎之上。但是軍人授田制度的可持續性卻不強,所以眼下大明陸軍的士氣也是不可持續的。

一旦軍人授田制度無法維持,不但明軍的士氣會一落千丈,就是明軍的徵募也會出現問題。因爲大明的財政是根本不可能支持一支高薪軍隊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效仿法蘭西和普魯士等西洋列強,建立起一種國民軍事支援體制,將大明天子的臣民轉化爲大明帝國的軍國之民。

當然,這樣的轉變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成。也不是幾道諭旨,幾項法令就可以做到的。要不然普魯士軍隊也不會以逃兵聞名歐洲了。

“皇帝陛下,西洋列強如法蘭西和普魯士,一直以來都是崇尚武力的,軍隊和軍人的地位從來就是高的。而普魯士的義務兵役制和義務教育制是共存的,國家通過教育給民衆灌輸思想,使之以爲國從軍爲榮。而法蘭西雖然沒有建立義務教育制,但是國民的受教育水平在歐洲也是名列前茅的。

反觀大明,新式教育只是剛剛起步,全國已經建成的小學還不到100所,書院不到50所,大學只有6所。而大明民間的私塾教育又和軍國民體制格格不入,據我所知,大明的讀書人都是以從軍爲恥的。”

提出意見的是皇室財團總經理恩格斯,他是普魯士人,在普魯士軍隊中服過兵役。當然知道普魯士的義務兵役制是基於普魯士的義務教育制的,實際上爲普魯士陸軍輸送足夠數量的優秀士兵,就是普魯士義務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

恩格斯道:“事實上,歐洲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服務於軍隊的。凡是接受過小學和中學教育的歐洲國家男性公民,一旦入伍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爲一名合格的步兵。因爲許多步兵訓練的內容,都已經融入了小學和中學的教育當中。而中國的傳統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以培養文士和官僚爲主要目的,幾乎沒有任何同軍事相關的課程。我想,這是大明建立軍國體制的最大困難。”

問題,看來又是出在教育上面!

朱皇帝在心裡面輕輕嘆了口氣,近代以來中國的衰弱,其實就是儒家教育的失敗啊!

朱濟世肅容道:“教育不是一日之功,我大明的新式教育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就建立完善,不過大方向還是要定下來的。爲大明陸海軍輸送足夠多的優秀兵員,應該是大明新式教育的重要目標!

要達成這一目標,軍人的社會地位必須要提高,大明軍隊也必須要被神聖化!而在新式教育發展緩慢的當下,只能通過輿論宣傳來提高軍隊和軍人地位。

朕決定,在對俄戰爭勝利之前,大明朝廷將對新聞輿論實行管制!爲此將改組大明教育部爲教育和宣傳部,全面負責審查在大明境內發行的所有報紙,還要向各大報紙提出戰爭宣傳的指導性建議。同時還要在大明境內所有的新式學校中開展軍國民教育,對所有在校學生進行軍事養成教育。

報紙輿論應該服務於戰爭,一旦大明對俄宣戰,報紙必須將這場戰爭宣傳成正義之戰,必須要宣傳奪取西伯利亞之後的利益,以激發國民對戰爭的熱情,以確保民意對戰爭的支持。

必須大力歌頌軍人貢獻,尊崇軍人的社會地位,須從歷史、考古、宗教、文學、戲曲等各個層面美化軍人和戰爭。”(未完待續。。)

第570章 好像是換湯不換藥 票票第626章 蘭香書院之創始 狂第548章 都在期待未來第836章 士大夫是領主 狂第1419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十九)第129章 奉清討明第923章 爬向勝利 上 狂第1416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十六)第617章 工業化的障礙 狂第17章 北極星報 ,第1354章 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區別第387章 八旗的血性 八 慘!第465章 大捷, 戰寧錦(一)第28章 病菌說和日心說第947章 憲政不是仁政 狂第936章 俾斯麥和拿破崙三世第1432章 不當皇帝了?第1196章 還有黑帝國第231章 該八旗上了吧?第149章 八旗也要練新軍 求收第777章 哈薩克汗國 狂第1479章 好一個大中華(下)第704章 被誘敵 狂第12章 要發財,先出名!第1293章 民意黨第683章 穆拉維約夫的炮灰們第150章 賣槍給大清?第329章 要氣死道光啊? 了第1538章 人心、貿易和戰爭第1420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二十)第917章 數學題 狂第1099章 土地換洋槍第1028章 義務教育:還是利益第570章 好像是換湯不換藥 票票第674章 拿三的外交手腕 狂第356章 今日施公祠,明日紫禁城第181章 棄清投明第726章 琉球女王 狂第1449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347章 牀上政治家的手腕第1286章 關鍵第1216章 大勢之爭第1129章 一箇中立的德國?第165章 香江對奉上第91章 遏制滿清崛起的棋子第471章 大捷,戰寧錦 七 長見識了第1270章 三個女人的歐洲第1206章 市場、資源和大格局第1017章 微服私訪:繁榮的漢城第1040章 東林君子的夢第945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狂第933章 印度不排斥殖民者第417章 直搗黃龍第507章 天國已經朽了?第270章 這是土地革命? 下第64章 他是來歐洲考察第837章 行萬里路 狂第991章 所謂的美式民主第651章 藏王歸藏王,活佛歸活佛第1161章 在哈薩克汗國第491章 妥協下的自由第1204章 土雞報仇,二十年不晚?第76章 斯文欲東歸第480章 東王之惱第198章 清軍不怕槍斃 三第479章 又有變數了第1504章 社會主義聯合王國第127章 奉旨討賊第736章 戰琉球:兵分兩路 狂第819章 章魚式的王朝 狂第993章 在幸福中淪陷第1046章 君子,別哭第52章 都是石頭惹得禍第1257章 子子孫孫的責任第74章 認祖歸宗?第229章 不管教匪,只打朱逆第652章 天津自由市 狂第321章 密室外交在上海第1348章 突擊前夜第1324章 王在法下 中第1131章 小德意志?第134章 不殺頭只割辮子第411章 戰北京,外城破第847章 農民運動講習班 狂第516章 怎麼蹲在坑裡?了第293章 試深淺,牛刀殺雞 下第1118章 黑皇上第1030章 劣紳、奸商、選舉(上)第349章 銀子,缺銀子啊!第1368章 加入帝國主義內部第1494章 三個社會主義大國第583章 要發財,先變思路第436章 吃飯最大第370章 安陽?還是德州?第193章 綠營,果不堪用!第570章 好像是換湯不換藥 票票第528章 功在民族,功在國家第1095章 這一天,美國失去了未來!第1151章 殺招,真正的殺招第1463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十三)
第570章 好像是換湯不換藥 票票第626章 蘭香書院之創始 狂第548章 都在期待未來第836章 士大夫是領主 狂第1419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十九)第129章 奉清討明第923章 爬向勝利 上 狂第1416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十六)第617章 工業化的障礙 狂第17章 北極星報 ,第1354章 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區別第387章 八旗的血性 八 慘!第465章 大捷, 戰寧錦(一)第28章 病菌說和日心說第947章 憲政不是仁政 狂第936章 俾斯麥和拿破崙三世第1432章 不當皇帝了?第1196章 還有黑帝國第231章 該八旗上了吧?第149章 八旗也要練新軍 求收第777章 哈薩克汗國 狂第1479章 好一個大中華(下)第704章 被誘敵 狂第12章 要發財,先出名!第1293章 民意黨第683章 穆拉維約夫的炮灰們第150章 賣槍給大清?第329章 要氣死道光啊? 了第1538章 人心、貿易和戰爭第1420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二十)第917章 數學題 狂第1099章 土地換洋槍第1028章 義務教育:還是利益第570章 好像是換湯不換藥 票票第674章 拿三的外交手腕 狂第356章 今日施公祠,明日紫禁城第181章 棄清投明第726章 琉球女王 狂第1449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347章 牀上政治家的手腕第1286章 關鍵第1216章 大勢之爭第1129章 一箇中立的德國?第165章 香江對奉上第91章 遏制滿清崛起的棋子第471章 大捷,戰寧錦 七 長見識了第1270章 三個女人的歐洲第1206章 市場、資源和大格局第1017章 微服私訪:繁榮的漢城第1040章 東林君子的夢第945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狂第933章 印度不排斥殖民者第417章 直搗黃龍第507章 天國已經朽了?第270章 這是土地革命? 下第64章 他是來歐洲考察第837章 行萬里路 狂第991章 所謂的美式民主第651章 藏王歸藏王,活佛歸活佛第1161章 在哈薩克汗國第491章 妥協下的自由第1204章 土雞報仇,二十年不晚?第76章 斯文欲東歸第480章 東王之惱第198章 清軍不怕槍斃 三第479章 又有變數了第1504章 社會主義聯合王國第127章 奉旨討賊第736章 戰琉球:兵分兩路 狂第819章 章魚式的王朝 狂第993章 在幸福中淪陷第1046章 君子,別哭第52章 都是石頭惹得禍第1257章 子子孫孫的責任第74章 認祖歸宗?第229章 不管教匪,只打朱逆第652章 天津自由市 狂第321章 密室外交在上海第1348章 突擊前夜第1324章 王在法下 中第1131章 小德意志?第134章 不殺頭只割辮子第411章 戰北京,外城破第847章 農民運動講習班 狂第516章 怎麼蹲在坑裡?了第293章 試深淺,牛刀殺雞 下第1118章 黑皇上第1030章 劣紳、奸商、選舉(上)第349章 銀子,缺銀子啊!第1368章 加入帝國主義內部第1494章 三個社會主義大國第583章 要發財,先變思路第436章 吃飯最大第370章 安陽?還是德州?第193章 綠營,果不堪用!第570章 好像是換湯不換藥 票票第528章 功在民族,功在國家第1095章 這一天,美國失去了未來!第1151章 殺招,真正的殺招第1463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