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索撥棍(2)

索撥棍製作時不能剝皮,細頭要開槽,裡面放上五枚銅大錢,除了不能用“道光”年號的以外,什麼年號的都行。因爲道光與“盜光”諧音,不吉利。鑲上大錢後,使用起來嘩啦啦響,既可以驅趕小牲口,又能解除寂寞與疲勞。

據說這索撥棍可是當年努爾哈赤傳下來的。鑽樹林時,可以用它撥拉樹枝開道;穿草棘時,可以打倒荊條,避免割傷;上山時可以當柺棍;過沼澤時,可以當探棍;遇到危險時又可以作爲武器,名符其實的放山人之寶。

徐青山手裡握着這根索撥棍,左看看,右看看,也有些愛不釋手,回手就插在了自己身後的揹包上,往前方指了指,建議繼續往前再走走看,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勝利就在前方。

雖說這話聽起來鬥志昂揚,可是離開馬架子,誰都不怎麼吭聲了。一股似有似無的悲觀情緒漸漸加重,雖然誰也沒說,但是心裡都明白,如果找不到出路,自己的下場也必定會如此。

悲觀的情緒像是傳染病一樣,一旦滋生便根本沒辦法扼制。

三個人誰也不說話,又走了一個多小時,周伍突然叫住了徐青山和白朮,用手指了指右前方,苦笑道:“還是別走了,我們又回來了。”

徐青山順着周伍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就感覺一盆涼水兜頭澆下,全身冰涼。右前方不遠處又是那棵大樹,樹下的參坑還在,正是先前徐青山擡參的地方,劃了一個大圈,不知道爲什麼又走回到了原地。徐青山氣得扯着脖子開始罵娘,一路上也沒怎麼歇息,累得腰膝痠軟,到頭來又是白折騰了一圈。

幾個人無奈地搖了搖頭,重新回到樹下坐了下來。事已至此,再這麼折騰下去也無濟於世,倒不如冷靜下來,歇口氣,一邊恢復體力,一邊商量對策。再這麼走下去,體力很快就會消耗怠盡。在這地方,折騰地越歡,死地反而會越快。

徐青山看着先前拔出的那棵人蔘秧,氣更是不打一處來。要不是因爲這棵參,他們也不會被引到這個鬼地方,本以爲碰到了“炸山”還能撿個大漏,沒想到偷雞不成倒失了把米,鬼使神差地就被引進了這個鬼地方。越想越氣,伸手抓過人蔘秧,剛要扯斷,突然眼珠一亮,趕緊從地上站了起來,手裡握着這棵人蔘秧左右開始比劃了起來。

白朮一頭霧水地看了看徐青山,問他在抽什麼瘋呢?

徐青山一邊調整着人蔘秧的方向,一邊說道:“剛纔一時大意,這棵人蔘可並不只是爬子貨,而是告舌貨,備不住能有什麼新的發現。”

“告舌”也叫花枝,就是在參秧的中心莖中間,向旁邊又長出一個分枝來。放山人講,這個枝向哪個方向長,哪個方向就會有兆頭,用來告訴人們相關的信息,也是山神爺的指示。

徐青山儘量回憶着當初發現這棵人蔘秧時的方向,比劃了半天,最後慢慢地點了點頭,瞅了一眼花枝所指的方向,往前看了看,趕緊叫起了周伍和白朮,順着花枝所指的方向走了過去。

這個方向實在看不出會有什麼發現,遍地都是匐地植被,生長得極爲茂密,像是一道道絆馬索一樣交纏在一起,使人邁步都很困難。走這種路,誰也不敢大意,儘量高擡腿,輕落足,真要是稍不留神,腳踝上就得被割出幾道血淋淋地血口子。

幾個人足足走了半個多小時,也沒走出多遠,繞過幾棵大樹後,總算是爬到了山坡上。讓所有人都有些吃驚的是,山坡後竟然是一道峭壁懸崖,雖然不高,但是很險,顯然走到了死衚衕,根本無路可走了。

徐青山眨了眨眼,伸着脖子往崖底看了看,目測高度也就是二十幾米,只是崖底雜草叢生,看不出下面的具體情況。徐青山從包裡掏出一捆繩子,直接就係在了旁邊的大樹上,轉回身讓周伍和白朮在上面先等着,他下去先探探路,要是底下沒什麼危險,就喊他們下去。

白朮愣眉愣眼地看了看徐青山,用手指了指崖底:“什麼?你要下去?你不要命了?就你那身手,行嗎?”

徐青山“嘖”了一聲:“咋地?小瞧我了不是?沒有三把神沙,咱也不敢倒反西岐,你就擎好吧”

周伍見崖壁陡峭,也擔心徐青山會有什麼危險,伸手接過繩子,主動要求他先下去看看,讓徐青山在上面戒備着。

徐青山回頭看了看,心說話,自打認識,周伍這小子的小臉兒都快露到了天頂上去了,自己相比之下,露臉的機會根本就想不起來,都是丟人現眼的時候居多。說得好聽,讓我在上面戒備,這上面兔子都不拉屎,戒備個屁啊,就是給自己個臺階下罷了。

這時候要是再裝慫,實在是太窩囊了。徐青山擺了擺手,伸手從周伍手上拉過繩子,讓周伍也不用和他爭了,他還沒那麼廢物,要說飛檐走壁是夠嗆,但是爬上爬下還是小菜一碟。說完後,把繩子挽了個扣,套在左腳上,拉着繩子向崖底滑去。

ps:我的又一部新作《大清風水師》已經在開如上傳了,書友們支持一下啊。

內容簡介:

明嘉靖三十八年,大明欽天監監司邵華陽在南京紫金山觀星臺上夜觀天象時,發現遼東一帶“王氣升騰”,祥雲環繞,發現紫微帝星即將臨遼東。

爲了遏止改朝換代的現象,邵華陽領命去東北,他受命玉在帝星降落前先一步找到龍潛之地,破掉龍脈風水,阻止帝星下凡,然而天命難違,紫微帝星終究下凡了。

紫微帝星下凡投胎,爲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爲報殺父之仇,率部衆三十幾人起兵舉義,憑着七個本事極高的佐領——“行地七公”,視大明朝風水術士於無物,蕩盡了數以千倍的對手,最終建立了大金國。

媒體評論:

一部帶您重返大清帝國崛起時刻的奇妙小說。——《南方都市報》

這部小說再現風水命理的奇詭真相,必能引發“中國風水迷”的狂熱追捧。——《京華時報》

超好看的探險尋跡小說,挑戰你的神經,挑戰你的想象力——《上海青年報》

終極揭秘大清龍脈興衰的驚奇小說,作者的想象力天馬行空,甚至瘋狂。——《金陵晚報》

塵封於史料的大清秘話,原來大清帝國是這樣崛起的。——《北京晚報》

二十七乾飯盆1第56章 蟾影(1)第25章 撂天荒第56章 蟾影(1)五十二章 林麝2第42章 鼠橋三十一鴉青1第24章 蛐蛐(1)第1章 赤血寶蟾第51章 牽羊第5章 銅錢戲蟾第28章 索撥棍(2)第17章 烏駮(1)第31章 鴉青(2)第21章 分水刺二十七乾飯盆2第17章 烏駮(2)第34章 盜洞第40章 驅邪(2)第56章 蟾影(1)第43章 葡萄石第26章 炸山(1)第37章 舍羅蟲第23章 屍線蟲第12章 不速之客第8章 狗寶二十七乾飯盆2第24章 紙團第5章 牽羊術第3章 老羊倌第33章 密人蔘(2)第42章 鼠橋第33章 密人蔘(1)第35章 引魂香第31章 憋八爺第7章 開山鑰匙第19章 水怪(1)第2章 大巴掌第17章 烏駮(2)第31章 憋八爺三十二劉二炮第29章 叫棍(1)第13章 入夥第47章 酬勞(2)第6章 天靈地寶第11章 圈羊第43章 肉參第26章 炸山(2)第35章 鬼鼬第56章 蟾影(2)第7章 災獸狏即二十七乾飯盆1第29章 土筢子第8章 狗寶第26章 炸山(2)第31章 憋八爺第7章 災獸狏即第12章 鼠騎牛第48章 羊印第19章 夜貓子三十二劉二炮第35章 鬼鼬第4章 採藥第15章 星舌鼠(2)第37章 棺材獸第25章 龍骨溝(1)第47章 酬勞(1)第43章 葡萄石第17章 烏駮(1)二十七乾飯盆1第13章 入夥第3章 老羊倌第44章 海眼第5章 銅錢戲蟾第33章 密人蔘(2)第49章 棺怪第29章 叫棍(2)38章 人皮第22章 蝨蠱(1)第18章 女人笑第54章 仙草第25章 撂天荒第13章 小媳婦第19章 夜貓子第55章 香囊(1)第5章 牽羊術第17章 千歲蝙蝠第51章 牽羊第2章 失手第13章 入夥第3章 鬼手戟第24章 蛐蛐(1)第5章 牽羊術第24章 蛐蛐(1)第19章 夜貓子第5章 牽羊術第52章 鬥蟲(2)第7章 災獸狏即第33章 密人蔘(1)
二十七乾飯盆1第56章 蟾影(1)第25章 撂天荒第56章 蟾影(1)五十二章 林麝2第42章 鼠橋三十一鴉青1第24章 蛐蛐(1)第1章 赤血寶蟾第51章 牽羊第5章 銅錢戲蟾第28章 索撥棍(2)第17章 烏駮(1)第31章 鴉青(2)第21章 分水刺二十七乾飯盆2第17章 烏駮(2)第34章 盜洞第40章 驅邪(2)第56章 蟾影(1)第43章 葡萄石第26章 炸山(1)第37章 舍羅蟲第23章 屍線蟲第12章 不速之客第8章 狗寶二十七乾飯盆2第24章 紙團第5章 牽羊術第3章 老羊倌第33章 密人蔘(2)第42章 鼠橋第33章 密人蔘(1)第35章 引魂香第31章 憋八爺第7章 開山鑰匙第19章 水怪(1)第2章 大巴掌第17章 烏駮(2)第31章 憋八爺三十二劉二炮第29章 叫棍(1)第13章 入夥第47章 酬勞(2)第6章 天靈地寶第11章 圈羊第43章 肉參第26章 炸山(2)第35章 鬼鼬第56章 蟾影(2)第7章 災獸狏即二十七乾飯盆1第29章 土筢子第8章 狗寶第26章 炸山(2)第31章 憋八爺第7章 災獸狏即第12章 鼠騎牛第48章 羊印第19章 夜貓子三十二劉二炮第35章 鬼鼬第4章 採藥第15章 星舌鼠(2)第37章 棺材獸第25章 龍骨溝(1)第47章 酬勞(1)第43章 葡萄石第17章 烏駮(1)二十七乾飯盆1第13章 入夥第3章 老羊倌第44章 海眼第5章 銅錢戲蟾第33章 密人蔘(2)第49章 棺怪第29章 叫棍(2)38章 人皮第22章 蝨蠱(1)第18章 女人笑第54章 仙草第25章 撂天荒第13章 小媳婦第19章 夜貓子第55章 香囊(1)第5章 牽羊術第17章 千歲蝙蝠第51章 牽羊第2章 失手第13章 入夥第3章 鬼手戟第24章 蛐蛐(1)第5章 牽羊術第24章 蛐蛐(1)第19章 夜貓子第5章 牽羊術第52章 鬥蟲(2)第7章 災獸狏即第33章 密人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