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無量山下,我休息了一夜,又化身爲樵夫小孩,獨自上山,覓路向山中的行去,通過向山中樵夫的打探,我又推測一下,知道了大概的方向,這才放下心來。因爲我前生是太極大師,精通太極,又通曉野外生存,在山中生存過夜並不是難事,於是放下功夫來探尋下崖的路徑。終於不負我辛苦一趟,三日後我下到崖底。
但是,這並意味着成功。成功和失敗往往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功敗垂成就是這個道理。恰好我記得那裡應該有一個瀑布,所以我只要找到那個瀑布就行了。就是這樣,我也是找了半天,才隱隱聽到瀑布的轟轟之聲,順着聲音我看到了瀑布。一時被瀑布的奇景驚呆了。
在我的前生,我從來沒有親臨其境,見到的也只是被微型了的瀑布,沒有像今天這般震驚的感覺。雖然在電視上看到過瀑布,那也不過是失真的瀑布,有其樣有其聲,卻終不能跟真正的瀑布相媲美,我以爲只有實物纔是真的實在的東西,電視上見到的並不是它真正的本相,並不能透徹地體現它真實的所在,它體現的只是它的萬分之一而已。
在瀑布的面前,我一時難以自控,萬般滋味涌上心頭,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感覺:只能感嘆大自然實在是太令人拜服了。我看見已經過了晌午,只好轉移視線在周圍搜索起來。這樣又用了我半天時間,終於在黃昏找到了洞口。
裡面真的跟書裡描述的一樣,看着山洞中那個宮裝玉女,我一時無言了,開始我只是震驚於她的容貌,接着便感嘆造化的弄人,想不到這樣的世界竟然是存在的。
當夜,我並沒有急着去拿那個蒲團裡的秘笈,只是放下身心來回想這幾個月來的日子,自己竟然一直沒有空閒的時間來思索自己的一切,現在看來還是感到匪夷所思,這些日子一直忙碌於武學和出逃的準備,這次出逃我竟然帶備7日的乾糧,兩套成人的僧衣,一套現在穿的冬裝,一把匕首,如此而已。那兩套僧衣是我打算出去的時候遊歷時穿的。我早就打算在此練功,以野果爲食,以山林爲伴,參透武理,感悟自然,勤修身心。
伊人的遠逝,卻留下那段刻骨銘心的回憶,我已決定此生深愛着她,不再奢求別的愛情,便打算以出家來打斷一切情根,以廝守此情,縱使海枯石欄,此情不渝。
整理一下心緒,我的心平靜下來了。從蒲團中取出綢包,只見這綢包一尺來長,白綢上寫着幾行細字:“汝既磕首千遍,自當供我驅策,終身無悔。此卷爲我逍遙派武功精要,每日卯午酉三時,務須用心修習一次,若稍有懈惰,餘將蹙眉痛心矣。神功既成,可至琅擐(‘扌’爲‘女’)福地遍閱諸般典籍,天下各門派武功家數盡集於斯,亦即盡爲汝用。勉之勉之,學成下山,爲餘殺盡逍遙派弟子,有一遺漏,餘於天上地下耿耿長恨也。”看到此處,我只覺有點不可思議,常理來說,武功重在悟修,一般情況下修煉的時間多,自然收穫也大;但按這裡所說,分明有歧義,只能私自揣測:可能是這段時間裡修煉的效果最好,其它時間倒也不一定沒有收穫,只是收穫比這段時間相對少吧!
展開來,第一行寫着“北冥神功”。字跡娟秀而有力,便與綢包外所書的筆跡相同。其後寫道:“莊子‘逍遙遊’有云:‘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也。’又云:‘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爲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積蓄內力爲第一要義。內力既厚,天下武功無不爲我所用,猶之北冥,大舟小舟無不載,大魚小魚無不容。是故內力爲本,招數爲末。以下諸圖,務須用心修習。”
翻過帛卷,只見畫中裸女嫣然微笑,眉梢眼角,脣邊頰上,盡是妖媚,比那玉像的**寶相,容貌雖似,神情卻是大異,看裸女身子時,只見有一條綠色細線起自左肩,橫至頸下,斜行而至右乳,通至腋下,延至右臂,經手腕至右手大拇指而止。另一條綠線卻是至頸口向下延伸,經肚腹不住向下,至離肚臍數分處而止。凝目看手臂上那條綠線時,見線旁以細字注滿了“雲門”、“中府”、“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大淵”、“魚際”等字樣,至拇指的“少商”而止。
當下將帛卷又展開少些,見下面的字是:“北冥神功系引世人之內力而爲我有。北冥大水,非由自生。語云:百川匯海,大海之水以容百川而得。汪洋巨浸,端在積聚。此‘手太陰肺經’爲北冥神功之第一課。”下面寫的是這門功夫的詳細練法。最後寫道:“世人練功,皆自雲門而至少商,我逍遙派則反其道而行之,自少商而至雲門,拇指與人相接,彼之內力即入我身,貯於雲門等諸穴。然敵之內力若勝於我,則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兇險莫甚,慎之,慎之。本派旁支,未窺要道,惟能消敵內力,不能引而爲我用,猶日取千金而復棄之於地,暴殄珍物,殊可哂也。”
再展帛卷,長卷上源源皆是裸女畫像,或立或臥,或現前胸,或見後背,人像的面容都是一般,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輕嗔薄怒,神情各異。一共有三十六幅圖像,每幅像上均有顏色細線,註明穴道部位及練功法訣。帛卷盡處題着“凌波微步”四字,其後繪的是無數足印,註明“婦妹”、“無妄”等等字樣,盡是易經中的方位。只見足印密密麻麻,不知有幾千百個,自一個足印至另一個足印均有綠線貫串,線上繪有箭頭,料是一套繁複的步法。最後寫着一行字道:“猝遇強敵,以此保身,更積內力,再取敵命。”
是夜,在火光之下,我大體上了解了一下北溟神功,有我這幾個月的武學知識,我很容易知道了一個大概。翌日起來,我又精研了一下“手太陰肺脈”, “手太陰肺經暨任脈,乃北冥神功根基,其中拇指之少商穴、及兩乳間之膻中穴,尤爲要中之要,前者取後者。人有四海:胃者水轂之海,衝脈者十二經之海,膻中者氣之海,腦者髓之海是也。食水轂而儲於胃,嬰兒生而即能,不待練也。以少商取人內力而儲之於我氣海,惟逍遙派正宗北冥神功能之。人食水轂,不過一日,盡泄諸外。我取人內力,則取一分,儲一分,不泄無盡,愈厚,猶北冥天池之巨浸,可浮千里之鯤。”
及至卯時,我便開始試着修煉“手太陰肺脈”,想不到憑藉我深厚的武學知識,我探索了一會,竟然進入狀態:只覺有絲絲涼氣從少商穴滲入,在我的意念引導下順着圖上的路線運行,隨着涼氣的運行,涼氣竟越來越多,最後佇入膻中穴中。這樣周而復始,不斷循環,三個時辰下來,那涼氣竟然匯成一股可觀的氣流。最後全部貯藏在膻中穴中,我便收功而起。
練了這麼久,我竟全然沒有感覺到有一絲的麻木,只覺全身充實起來,感覺到清爽不已。六官感覺也變得十分靈敏,只覺受用無比。多日的疲憊竟然一掃而空。接下來,我便開始研解通篇北冥神功,一個多月下來竟然把三十六幅圖練了個遍,並把它牢牢記到腦海裡。而這時經過我的真氣運用和凌波微步的初學,多日累積的武學知識運用到武功上來,對武功便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並體會到更爲深刻的程度。修爲竟可用一日千里來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