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

大明宮麟德殿,這裡是大唐皇帝在內宮的辦公場所,現在被改爲少年皇帝李適的學習生活之地,天剛矇矇亮,皇太后沈珍珠在幾十名宮女宦官的簇擁下走進了大殿,今天是她兒子第一次上朝日,沈珍珠格外關心,自武則天后,唐王朝對後宮干政便控制得相當嚴格了,若少年皇帝登基,寧可實行監國制,也絕不搞垂簾聽政,因此沈珍珠沒有資格上朝。

沈珍珠走進大殿,見大殿內一片忙碌,便問道:“皇帝梳洗好了沒有?”

一名宦官道:“回稟太后,聖上已經梳洗好了,正在更換朝服。”

“我去看看他。”

沈珍珠走進內殿,一名宦官正要高聲通報,沈珍珠卻擺了擺手,命他不要出聲,她悄悄走到門口,探身向屋內望去。

她的兒子,少年天子李適正坐在一隻繡墩上,朝服已經穿好了,頭戴通天冠,身着繡龍袞冕,腰間束有玉帶,顯得非常精神,但李適的臉色卻不太好,兩隻拳頭捏得緊緊,眼睛裡隱隱閃爍着怒火。

沈珍珠心裡明白,她暗暗嘆息了一聲,前天,有一種說法悄悄傳入宮中,說她的丈夫李豫竟是被太上皇毒殺,李適聽到這個消息,便立刻來找她,開始她根本不信,虎毒不食子,她無法想象父親能狠下心毒殺兒子,儘管李隆基已經殺了四五個兒子,但她不相信丈夫是被太上皇所殺。

可當他們一連追問了爲父皇收殮的宦官和兩個當時在場的侍衛後,真相便漸漸浮出水面,他們的丈夫和父親真的是被毒殺,儘管沒有證據,但兇手直指太上皇。

得到這個真相,他們母子抱頭痛哭,但懾於李亨的權勢,他們只得將這份心碎藏在心中,待李適成年後再追究父親死去的真相。

沈珍珠慢慢走了進來,柔聲道:“今天是皇兒上朝之日,應該多思國家大事,不要想別的事情。”

“母后!”

李適見母親進來,連忙起身,望着母親略帶責備的目光,他黯然低下了頭。

“孩兒不想去見那個人。”

沈珍珠小心地將兒子的通天冠戴正,勸慰他道:“你雖然還是少年,但你是大唐皇帝,是一國之君,天下很多人你都不想見,可是這由不得你,很多人你必須見,你不要讓父皇的在天之靈對你感到失望。”

李適默默地點了點頭,“孩兒明白了,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這纔對,早點去,不要讓大臣們久等了。”

“那孩兒先去了。”

李適行了一禮,便在數十名侍衛的護衛下,向前宮含元殿而去,沈珍珠望着兒子瘦弱的背影,她的心揪了起來,一旦知道了真相,還有這麼多年,不知皇兒怎麼熬得過去。

.........

隨着第三次鐘聲響起,八月的朝會終於拉開了序幕,三千多大小官員在龍尾道前排成了長長的兩列隊伍,大唐左右相裴旻和王珙各自站在隊伍的最前面,手中執笏,肅然而立。

今天的朝會司儀是殿中少監崔旭,四名殿中侍御史負責監察百官禮儀,崔旭見時辰已到,便對身邊的傳聲力士道:“可以開始了。”

力士一聲高喝:“時辰已到,百官進殿!”

兩支隊伍開始浩浩蕩蕩地沿着龍尾道向含元大殿內走去,寂靜無聲,只聽見靴底走路的沙沙聲。

含元大殿內足以容納萬人,是大唐乃至天下的第一大殿,位於龍首原之上,氣勢宏偉,寬闊深遠,人走在大殿中顯得格外地渺小,這也是李隆基爲何念念不忘含元殿的緣故,只有含元殿才顯得出權力居高臨下的威嚴氣勢。

含元殿內已經佈置好,近百張坐席放在前面兩排,這是給從三品以上官員的座位,從三品以上則按部寺排隊站在後面,而這些坐席也不是隨便而坐,都很有講究,幾乎每個職事官都有散官品級,部分高官還有爵位,一般先從爵位高低開始排、再比散官品級,最後才比職官官銜。

所以右邊第一人是趙王李慶安的位子,左邊第一人不是右相裴旻,而是太師張筠,接下來纔是裴旻、王珙等人,而李亨的座位在玉階之上,帝位之下,很早以前李亨爲太子時,他坐的就是這個位子,現在他的身份換成了監國攝政王。

李亨已經在坐了,他向李慶安微笑着點點頭,算是打了一個招呼,李慶安也欠身向他笑了笑,相隔甚遠,他們無法交流。

李適還沒有來,大殿內一片竊竊之聲,都在討論着今天的議題,移民和修建唐直道衆人興趣不大,他們關心的是今天的人事變動,儘管昨晚下發的朝議書上寫得很簡略,但很多人還是猜到了今天要補的一些空缺職位。

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尚書右丞、京兆尹,這四個官職中,原本京兆尹最引人矚目,這可是從三品高官,當初裴耀卿、楊國忠這些重權相國都曾擔任過京兆尹之職,但現在這個職位卻變成了雞肋之職,關中軍和安西軍將關中一分爲二,長安城內又由金吾衛和千牛衛掌控,京兆尹之權實際上已經被架空,發生任何事情京兆尹都首先要和軍隊商量,他根本就無權處置,所以對這個職位,朝官們大都不在意了,他們關心的是其他三個空缺,是趙王黨還是監國黨獲得。

大唐向來有黨派相爭的傳統,從前的相國黨、東宮黨、楊黨等等,現在朝廷基本上分成了四大派系,最大的兩個派系便是趙王黨和監國黨,兩派在政事堂中各佔一半席位,在朝廷的力量也是勢均力敵。

除此之外,還有張黨和保皇黨,張黨就是張筠的勢力,他的家族,老相國張說的門生故舊等等,張黨雖然勢力不大,但忠誠度卻很高,很少有被收買的情況發生。

和張黨的忠誠嚴密相反,保皇黨卻相當鬆散,,他們其實就是中間派,三派都不參加,支持皇帝李適,他們沒有什麼首領,也沒有什麼組織,基本上都是各自爲陣,主要是郭子儀的關內朔方軍、安抱真的羽林軍,以及盧、韋、長孫等各大世家和一些沒有投靠李隆基的宗室,由於趙王和監國兩派形成的時間較短,很多人都沒有來得及考慮自己的定位,所以人數相當龐大,被統稱爲保皇黨。

因此保皇黨也是趙王、監國兩派爭奪的焦點,半個月前發生的韋見素事件,其本質就是爭奪中間派的權力鬥爭,李慶安暫時落了下風,自從韋見素在裴家被抓後,很多想投靠李慶安的世家都向後退了一步,改爲觀察情況再說,最典型的就是盧家,盧氏兄弟再也沒有找過李慶安。

很多頭腦清楚的人都意識到了,今天的朝會極可能就是李慶安和李亨權力交戰的主戰場,戰爭的導火線便是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和尚書右丞三個職位的爭奪。

‘當!’大殿側面一聲鐘聲,一名力士高聲喊道:“皇帝陛下駕到,百官肅靜。”

百餘名坐在前排的高官紛紛站了起來,李亨也站了起來,大殿裡鴉雀無聲,所有官員都面向龍位。

wωw ●тTk an ●¢O

一隊隊手執金瓜銀鉞的宮廷侍衛走了進來,分列大殿兩邊,緊接着是一隊宦官走進,他們手端金盤,站列於玉階兩邊,最後,年少的大唐天子李適在十六名宮女的簇擁下,從側門走進了大殿,宮女們手執長團扇,撐着黃羅傘,站在龍座之後。

李適深深吸了一口氣,平靜一下內心的緊張,坐了下來,前一次登基大典上他沒有說話,但今天的朝會他必須要說話了,他心中緊張怦怦直跳。

這時三千朝官一起躬身行禮,“臣等參見陛下,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亨那有點沙啞的聲音傳人了李適的耳中,他眼光一掃,便看見了站在二十步外的皇祖父李亨。

一股刻骨的仇恨頓時從他心中升騰,這種仇恨替代了他心中的緊張,他彷彿看見了父親毒藥發作時的痛苦,臨死時前的掙扎,他曾經追問過收殮父親屍首的宦官,父親的死狀是七竅流血,極可能連腸子都毒穿了,那種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

想到了父皇慘死的情形,那種失去父親的哀痛和對眼前仇人的刻骨之恨,讓李適的渾身微微顫抖起來。

這時李亨也向他看來,李適雙目微閉,使李亨沒有看到他眼中難以抑制的仇恨之火,李亨還以爲李適是出於緊張,便笑了笑,低聲提醒他道:“孫兒接受朝賀了。”

李適頓時驚醒過來,這裡不是流露仇恨的地方,他的仇恨只能留到以後再來雪恨,這一刻李適忽然成熟了,他將深深的仇恨藏進了心中,微微笑了笑,對百官道:“各位愛卿免禮平身!”

“陛下有旨,衆官免禮平身。”

百官紛紛歸位,百餘名高官坐了下來,這時又一聲鐘響,朝會正式開始了。

第61章 琴仙身世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466章 貴妃失蹤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422章 徹底決裂第86章 揚州來客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341章 兩軍對峙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36章 阿弩越城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319章 危機初現第186章 金滿縣令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167章 馬匪現蹤第74章 花府大宴(七)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579章 火燒東市第308章 反回聯盟第319章 危機初現第261章 棣王遇刺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25章 走漏消息第44章 雪夜幽夢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624章 嶺南之軍第259章 貴妃設宴第696章 談婚論嫁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359章 安西奇兵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617章 狼羣戰術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445章 漢中驚變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323章 危機深化第671章 獵殺狐首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315章 突發事件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8章 百步殺人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682章 暴風前夜第77章 皇帝召見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661章 蝦釣大魚(下)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651章 帥帳藏嬌第211章 第三條計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328章 神秘商隊
第61章 琴仙身世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466章 貴妃失蹤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422章 徹底決裂第86章 揚州來客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622章 哥舒之死第657章 意料之外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341章 兩軍對峙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36章 阿弩越城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319章 危機初現第186章 金滿縣令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167章 馬匪現蹤第74章 花府大宴(七)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579章 火燒東市第308章 反回聯盟第319章 危機初現第261章 棣王遇刺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501章 阿緩之亂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25章 走漏消息第44章 雪夜幽夢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273章 借刀殺人(上)第624章 嶺南之軍第259章 貴妃設宴第696章 談婚論嫁第185章 葛胡王子第359章 安西奇兵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617章 狼羣戰術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662章 重洗朝權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213章 山寺驚魂第445章 漢中驚變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311章 驚聞賣官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536章 帝王之術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478章 烽煙漸起第323章 危機深化第671章 獵殺狐首第104章 風聚雲會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315章 突發事件第278章 危機暗藏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8章 百步殺人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283章 高翁決定第387章 張掖驚魂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608章 裴家弔孝第682章 暴風前夜第77章 皇帝召見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661章 蝦釣大魚(下)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651章 帥帳藏嬌第211章 第三條計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328章 神秘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