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分戰場1

天下節度 89分戰場1

正當石城山下呂方統領着鎮海軍與武勇都叛軍兩軍對峙,刀兵相見的時候。/明州刺史府中卻是一片寧靜,婢女們捧着各種物件,在遊廊間穿行,不時傳來一陣陣清脆的說笑聲,讓人如何能想到便是在同時,數百里外便有數萬人正披堅持銳,準備做決死的廝殺呢?

書房中,趙引弓斜倚在錦榻上,手中正拿着一本書,正看得津津有味。一旁放着一個鎏金獸首暖爐,散發出一陣陣熱氣,此時已是十月末旬,可書房中卻暖融融的,好似陽春三月一般。錦榻旁坐着一名青衣婢女,正輕柔的爲正在的趙引弓捶着小腿,兩名婢子站在一旁,手中端着茶水香爐。如是過了半響,興許是看得倦了,趙引弓坐起身來,伸了個懶腰,那捶腿的婢女趕緊站起身來,不待主子開口,便取了一杯熱茶,跪下身子,端到趙引弓面前。

趙引弓接過熱茶,喝了一口,漱了下口又吐到婢女手中的瓷碗中。婢女低聲詢問道:敢問相公,已是午飯時分,今日是在哪兒用膳?

趙引弓站起身來,在房中來回多踱步,好似在考慮什麼要緊事情一般,過了好一會兒才答道:罷了,便在這兒吧。

那婢女站起身來,來到門旁輕擊了兩下掌,不一會兒,門外便流水般進來三四名婢僕,手中各持暖籠,便在榻前的几案上分置酒餚。這書房大小也不過容得七八人,可這麼多婢僕進出佈置,卻毫無忙亂之感,莫說是說話聲,連器皿的碰撞聲也無,不一會兒,那些婢僕便佈置完畢,紛紛羅拜後便退出屋外,屋中只留下趙引弓一人。

趙引弓剛要進食,卻聽到外間有人通傳,卻是他府中右衙指揮使吳過前來求見。趙引弓微微皺了皺眉,便開口讓其進來,不一會兒,那吳過便進得屋來,他身上披了件玄色寬袍,腳步沉重,發出陣陣金屬的碰擊聲,竟然是披甲入內。

趙引弓正伸出筷子取食眼前的一碟鰣魚,。吳過見他這般模樣,不由吃了一驚,急問道:使君莫非還未聽聞越州武勇都兵變的事情?

趙引弓卻好似沒有聽到部屬的問話,還好整以暇的將筷子夾着的魚肉蘸了蘸眼前的調料碟,才放入口中,又喝了一口酒,方纔將魚肉嚥下,回味了片刻後,指着那鰣魚笑道:這鰣魚乃是魚中上品,最是肥美,來來來,你來嚐點,若是冷了便不美了。說着便將手中的筷子伸了過去。

吳過見趙引弓這般舉動,也只得接過筷子,夾了一塊放入口中,那鰣魚雖然肥美,可他此時心急如焚,便是塊龍肝在他口中也如同嚼蠟一般,飛快的嚥下去,便急道:武勇都起兵了,呂方也引大軍東向,雙方若是交起手來,可不是我們下手的機會嗎?說到這裡,吳過心情激動,手中不由得用力,只聽得咔嚓一聲,竟將手中那副象牙筷子折成了兩段。

趙引弓見狀嘆道:便是吃頓安生飯的時候也沒有。便揮手招來一旁的婢女吩咐將几案上的酒食撤去,換上清茶。那婢女領命後立刻指揮婢僕們將屋中收拾停當,跪拜後躬身離去,帶上屋門,此時屋中便只剩下趙引弓與吳過二人。

趙引弓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吳過,吳過接過細看,此信乃是越州武勇都右衙指揮使徐綰所書,信中言說若無武勇都當年首倡起兵,呂方焉有今日,而如今此人卻徵發武勇都將士去福建那煙瘴之地。他忍無可忍於是起兵相抗,明、越二州昔日雖有舊怨,然今日有大敵在前,宛如脣齒一般,希望趙引弓能夠借糧草兵甲若干云云。

吳過將那書信反反覆覆看了個六七遍,也沒找到想象中的借兵聯合的話語,不由得疑惑的問道:使君,這徐綰派來的使者可有提到聯盟共抗呂方的事情?

那時節只是說了借糧的事情,信中未書之事,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及。

吳過冷笑了一聲:這徐綰做事情好沒來由,呂方兵勢如此之強,莫非他一家便能抵擋。再說若我借糧與他,縱然未曾參與其中,那呂方還能放過我等不成。依我看,要麼兩家聯合,共抗呂方,要麼連一粒糧食都不借,索性出兵響應呂方,共同討賊,好歹也能洗脫自己。說到這裡,吳過隨手將那書信擲在几案上。

吳過方纔那行徑頗爲無理,不過趙引弓也不以爲忤,他將那書信收起,笑道:你倒是那徐綰糊塗嗎?他身處夾縫之中,呂方固然可惡,我趙引弓在他眼裡不也是一般?眼下他悉衆在石城山苦戰,腹心空虛,若是向我明州借兵,豈不是引狼入室?

吳過聞言,也只得點了點頭,轉而笑道:只要借糧就有辦法,使君,我們將士卒化裝做民夫,軍器鎧甲盡數藏在那糧車之中,裡應外合,一夜之間便能將那越州拿下。

不可!趙引弓搖頭道:他徐綰要糧食,我便給他糧食,要軍器,我便給他軍器,這等鬼祟手段,連想也莫要想了。

吳過聽了趙引弓的話,不由得一愣,他這主君往日裡行事全然是唯利是圖,全無道義可言,便是以殘酷好殺聞名的淮西蔡賊,只怕也要瞠乎其後,此時卻老老實實的將糧秣送與徐綰,做那虧本的買賣,當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一時間想要開口,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趙引弓喝了一口熱茶,見手下這般模樣,心中已經猜到了對方的七八分的心思,不開口解惑,卻問道:武勇都之亂時,我與那呂方都是一州刺史,可如今他已經是兩道節度,麾下數萬之衆,可我還是一州刺史,四周皆是強敵,你以爲爲何呢?

吳過聞言,不由得臉色奇怪起來,心中暗想自然是呂方之才遠勝於你,屢戰屢勝,還能是什麼原因,不過這話自然是不能述之於口。那吳過猶豫了片刻,方纔答道:自然是時運所致,那呂方當時乃是湖州刺史,相距杭州甚近,可使君卻在明州,距離甚遠,待到主公起兵,時機已經錯過了,才落得這般結局。

趙引弓笑道:罷了,你還是不敢說實話,那呂方三日能下杭州堅城,破錢繆大軍,豈是輕與的,這本事是我遠遠不及的。只是錢繆亡後,浙東諸州精兵皆在杭州,四處空虛,正是用武之時,若某行事得當,也能雄踞浙東,與其並肩而立,哪裡如今日這般須得屈身事人。說到這裡,趙引弓不由得感嘆起來,臉上滿是悔恨之色。

吳過見狀,想要安慰兩句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卻只見趙引弓將錦榻上方纔翻閱的那本書拿了過來,道:若是我早些看到這本書,哪裡會有這般處境。

吳過低頭一看,卻是一本《戰國策》。

這吳過世爲武人,也就能認識些字,勉強讀讀書信罷了,稍微艱深點的文章,便是不識了,一下子看到眼前厚厚一本書,便覺得一陣頭疼,擺手笑道:在下是個武人,看到筆桿子便頭疼,使君還是繞過末將吧。

趙引弓冷哼了一聲:你道是武人便用不着這個嗎?你記得呂方新破錢繆後,許再思向其借兵甲糧秣,攻取越州,後來在越州相持不下,呂方又與舟師運糧秣補給與他,幾次三番相助,你可記得此時?

吳過點點頭道:不錯,若非如此,那許再思如何能取下那越州,武勇都雖然彪悍善戰,我等也不差與他。說到這裡,卻是恨聲不已。

我出身將門,少時便熟讀兵書,以爲兵者詭道也,唯以求利爲上。那呂方取下杭州之後,若是我易地而處,一定想方設法將那武勇都吞併,收強兵以爲己用,便是吞併不得,也不會支持許再思去攻取越州,畢竟糧秣兵甲也不是白來的,而且武勇都豺狼成性,貪得無厭,錢繆便是前車之鑑,若讓其得了越州,豈不是養了一頭豺狼在身側,你覺得我說的對嗎?趙引弓轉過身對吳過問道。

我聽使君說的有理,可仔細想想,又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吳過臉上滿是難色,他本不是善於謀劃之人,趙引弓方纔的一番話讓他的腦袋如同漿糊一般,到現在還弄不清楚,只有一種朦朧的感覺,那呂方能夠到今日這番局面,如此做定然有他的一番道理。

可我讀了這書之後,才知道錯的是我。趙引弓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自嘲的苦笑:呂方這般做有三個好處,首先他新得杭州,局勢並不穩定,須得與四周休戰,來整合消化已得的州郡,而其所據有之地,東面是大海,西面是已有的地盤,北邊的蘇州在顧全武手中,若讓其將浙東的錢繆殘餘勢力整合起來,呂方在杭州也坐不穩,於是他便讓許再思渡江進攻越州,顧全武在杭州勢單力薄,也無力入侵,這般一來,他不費一兵一卒,便在杭州度過了最難熬的幾個月。

快樂閱讀,請記住唯一地址(/)

129 阿諛155 矛盾229 猜忌24 巾幗148 鋪墊上22 狡計144 東塘下65 騎隊1106 突襲中194 亂命6 裝病147 大進軍228 昱嶺關中112 營救188 族人1237 廣德1179 相憐196 溫馨33 輪班147 清口271 家廟1113 結束21 說服110 反撲下154 相持11 大捷252 楊劉213 安吉縣1145 聯姻中64 董昌101 風浪166 田冊39 投降21 突變81 戰後187 刺殺227 昱嶺關上28 刺客187 趕回76 裝病96 定策13 求援22 ju劇戰651 風氣39 若下茶20 安吉縣770 進軍225 收心13 安吉縣172 銅炮中54 麻布80 割袍斷義162 撞擊433 輪班1120 佞臣64 故友52 清口結束162 撞擊425 破城1161 進言118 安吉縣564 制衡69 傾蓋如故64 董昌47 茶市下95 激將139 投靠下39 弒主61 舌辯48 清口3116 縱火66 忘家164 北道106 突襲中4 說服25 亂平93 蕭牆740 棋局9 賢妻41 膠着287 蕭牆221 夜談170 與兵91 招降105 突襲上70 戰後56 激變53 楊劉340 出首89 分戰場166 騎隊210 形勢205 孤軍113 屯田136 返鄉24 巾幗107 反擊298 巧逢145 聯姻中115 解圍
129 阿諛155 矛盾229 猜忌24 巾幗148 鋪墊上22 狡計144 東塘下65 騎隊1106 突襲中194 亂命6 裝病147 大進軍228 昱嶺關中112 營救188 族人1237 廣德1179 相憐196 溫馨33 輪班147 清口271 家廟1113 結束21 說服110 反撲下154 相持11 大捷252 楊劉213 安吉縣1145 聯姻中64 董昌101 風浪166 田冊39 投降21 突變81 戰後187 刺殺227 昱嶺關上28 刺客187 趕回76 裝病96 定策13 求援22 ju劇戰651 風氣39 若下茶20 安吉縣770 進軍225 收心13 安吉縣172 銅炮中54 麻布80 割袍斷義162 撞擊433 輪班1120 佞臣64 故友52 清口結束162 撞擊425 破城1161 進言118 安吉縣564 制衡69 傾蓋如故64 董昌47 茶市下95 激將139 投靠下39 弒主61 舌辯48 清口3116 縱火66 忘家164 北道106 突襲中4 說服25 亂平93 蕭牆740 棋局9 賢妻41 膠着287 蕭牆221 夜談170 與兵91 招降105 突襲上70 戰後56 激變53 楊劉340 出首89 分戰場166 騎隊210 形勢205 孤軍113 屯田136 返鄉24 巾幗107 反擊298 巧逢145 聯姻中115 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