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兄弟

打梨香院出來後,過西南夾道,繞過安善堂,過福字碑,穿過兩個院落,便是張惟賢兄弟幾個住的綠天小隱。

這名字當然是張惟賢取的,張家子弟之中,就以他的文才爲最高,十三歲時,他自己將善福堂改爲綠天小隱,取其院前有一條小河流淌而過,綠荷滿池時,自石橋方能過,青磚綠瓦白牆皆隱在高過數人的荷花之中,取此佳名,倒是真的十分合適,貼切。

從佈滿荷花的小河石橋上過去,有幾個小廝迎上來,將這哥兒幾個帶到庭院之中,在粉白牆壁月洞門,是一座精精巧巧的精舍,在其中,傳來張惟賢的朗朗讀書聲。

“大哥。”

“見過大哥。”

“哦,你們來了。”

張惟德幾個進去之後,紛紛向坐在大書案前讀書的張惟賢見禮,往常這時候,張惟賢必定是在宗學中讀書,國公府的幾個近支子弟,也是屬他最好讀書,在整個京城的勳戚圈子中,也是以性格溫和,知禮大方,讀書不綴而聞名。

就算是皇室之中,也是久聞其名,如果不是張惟賢是未來國公的繼任人選,皇室甚至有叫其尚壽陽公主的打算,從年紀上來說,倒是十分相宜。只是駙馬地位遠不及國公,有此傳言時,英國公府只是付諸一笑而罷。

只是從這一點來說,張惟賢不論在宮中,朝中,或是勳戚親臣的圈子裡,都是有良好上佳的口碑。

“大哥。”一落座,張惟德就迫不及待的向張惟賢道:“那小子已經上鉤了,就等咱們提釣竿就成。”

“哦,他怎麼說?”

比起兄弟幾個,張惟賢的神色還是十分的冷靜,淡然,聽到張惟德的話之後,眼神中波光閃爍,散發着神采。

聽完張惟德所說後,張惟賢沉吟道:“小五不是易與之輩,你們想的那個主意,實在是……”

他的臉色頗有點鬱悶,這幾個月,父親和這幾個兄弟一直想對付張惟功,張惟賢當然也是與他們有志一同。他的看法是,小五桀驁不馴,野性難除,留在府中怕將來是個禍害。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英國公府現在勢大根深,看似難以撼動,但如果真的內部出了毛病,給外人可乘之機時,事情可能就會有莫測之變化。

但態度是態度,做事的辦法就是另一回事了……

張惟賢鬱悶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張元德,加上這三個不成材的弟弟,自己苦心想出來的法子,用了多少人手物力,盯了惟功已經三個月,只等捉着把柄,報上官府,憑着英國公府的關係,在大興縣打個招呼,將小五經營的那點子烏七八糟的勢力連根拔起……再借由此事,將七叔一家和小五攆出府去,同時朝廷之中,皇宮裡也絕不會再要一個身家不清不楚,勾結匪類的散騎常待出入宮中。

國公府和宮中這兩條線一斷,張惟功就不足爲患了。

憑着國公府私生子的身份,加上世襲的三品都指揮,老老實實在外頭混日子去吧。

張惟

賢的做法與他的年紀十分不相稱,隱忍,老辣,狠毒。原本是計劃好的事情,眼看就要收網之時,自己的父親和兄弟卻是出來搗亂……響午之前,張元德和兄弟三人組在西南角門和惟功遭遇,不合將惟功之事說出,雖然事後張惟德幾個都不覺得有什麼,但以張惟賢對惟功的瞭解……他知道事情壞了。

惟功是何等樣人,有限的幾次接觸下來,張惟賢已經深知這個比自己小了不少的五弟是個勁敵。堅韌的意志和強悍的身體,靈巧多變,不拘泥,不自卑,落落大方的同時,可以看出爲人處事時的精細和小心。

雖然只是有限的幾次接觸,惟功的種種特點,已經深深印在了張惟賢的心底。

而且,也不是他一個人有這樣的看法,勳戚之中,對張惟功持正面良好印象的人,已經是越來越多了。

想到這,張惟賢也是面露苦笑。

他帶惟功出來廝混,原本是要了解他,同時借場合來打壓,警告,誰知道惟功卻是藉此機會,在勳戚圈子裡打出好響亮的名頭,還結交了好幾個頗爲值得結交的少年勳貴好友……一想起此事,張惟賢便是隻有搖頭苦笑了。

這樣的人,這幾個豬頭弟弟和自己的老爹卻是不小心說出了他在府外的行跡,以惟功的謹慎小心,自然很難再繼續抓把柄了。

“也罷了,你們既然已經做下來了,那就繼續做下去便是。”

思來想去,張惟賢很冷淡的點頭同意,見張惟德一臉歡喜,他輕嘆一聲,倒持書卷,轉身就進了裡屋。

張惟德深感詫異,問道:“大哥這是啥意思?”

張惟平眼神一閃,答道:“大兄的意思是他不知道此事,莫要扯他進來。”

“瞎,對付一個小子還用的着這麼謹慎小心……”

“大兄也加了散騎常侍,這幾天要入宮當差,小心沒過逾的。”

“他?”張惟德張大嘴巴,吃驚道:“這是爲什麼,這種事不是我們兄弟才應該去的麼?”

張惟賢的身份是未來國公的繼承人,嫡子大宗,張惟德幾個雖然是嫡子,但只能算小宗,不能繼承爵位。

朝廷爲了彌補這些勳貴子弟心中的遺憾之感,推出官職給勳貴子弟來承襲,總不能國公之子,卻是一介白丁?

張惟德等人,少年時加散騎常侍,青年之後就加府衛官,再大一些加官一直到都指揮。如果有真材實學的話,可以再到都督府去當個都督同知或都督僉事,協助有公侯伯身份的都督們掌府事。

勳戚子弟們的一生,二百年來,皆是如此。

以張惟賢未來國公的身份充散騎常侍入宮,這個不是提拔和升官,是一種貶斥了。當然,無形之中也是搶了他兄弟的職位,張惟德驚奇聲中的不滿,也是由此而來。

“還是因爲小五的緣故吧,大兄對小五在宮中頗爲不安呢。”

“嘁,做事不爽利!”

張惟德對自己大哥的心思一眼就看穿了,無非就是

愛惜羽毛,又怕張惟功在宮中太得意,事事搶在自己頭裡,等將來張元功襲爵之後,要是上表提出叫這個私生子歸宗,皇帝御筆一批同意了,這事情可就真大條了。

“對了,太爺的身子怎麼樣?”

張惟平搖頭道:“不大好呢,聽說日咳夜咳,大夫說了,到秋涼怕是要好些兒。”

“嗯,太爺這當口可不能有什麼不好……”

“那當然不會,太爺身子一向挺好。”張惟德這話,就是象夜行的行人,拼命虛張聲勢給自己壯膽,但心虛之狀,不問可知。

張元德和其一房,都是在張溶的縱容下有今日的地位,萬一張溶一死,張元功襲爵後改弦更張……這樂子可就大了。

“但願吧。”

張惟平對這些事興趣都不大,敷衍一聲,就此告辭。

屋中只有張惟德和張惟思兄弟二人,半響過後,張惟思才怯怯的道:“二哥,這一次能不能成功?”

“放心吧!”張惟德獰笑一聲,道:“一切都佈置好了,他不死也要脫層皮!”

……

翌日清晨,大約是後世五點來鐘的光景,惟功就已經起身了。

今日不是朝會的日子,就算是朝會也和惟功無關……今天只是他按慣例入宮的日子。這件事當然是苦差,但亦是上等的優差,不能馬虎,也不能怠慢,以惟功的年紀來說,幾個月時間每隔三天就入宮一次,伺候差事也是勤謹小心,他的表現,也是贏得了宮內外一致的讚美聲。

朝廷是一個複雜的體系,不是隻有文武那麼簡單,光是太監分門別類,有專門監視勳臣和對抗外朝兵力的御馬監,有控制內閣的司禮監,也有扼制錦衣衛的東廠……文、武、勳、親,加上太監,這五極拱衛聖君,展布朝綱,只是原本平衡的體制,現在已經是兩頭大,文官幾乎控制了朝廷日常政務和地方所有的軍政事物,而太監則是另外一頭大,幾萬人居於宮中,自成體系,司禮監的職權十分重大,內閣諸大學士號稱宰相,而實際上,如果沒有司禮監的支持,內閣的首輔也很難獨斷專行。

現行的馮保和張居正的兩元體系,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勳臣和親臣就尷尬了,親臣以駙馬和外戚爲主,駙馬按例管宗人府事,其餘就是朝會站班時的任務了,勳臣管都督府和皇城禁軍還有御前儀衛,但實際的調兵權還是在兵部手中,紈絝大爺們只管上班喝茶就行……

勳貴子弟中出一個能幹的少年,能簡在帝心,這使得很多人都眼前一亮。

當年嘉靖年間的錦衣衛能力壓東廠影響朝局,還不是因爲陸炳大都督和嘉靖皇帝是發小,奶兄弟,還有火中救駕的大功,一生榮寵不衰,皇帝信任在太監之上,嘉靖年間錦衣衛有十餘萬人,實權在手,朝官中只有嚴閣老還算能壓住陸炳一頭,其餘諸官,都得看陸太保的臉色行事。

這事情,相隔纔多久?張惟功在宮中的一舉一動有人關注,自然也就不足爲奇了。

(本章完)

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十三章 苦練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九十章 說古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十章 捐輸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八章 入府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
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六十九章 心術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三百三十六章 射柳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十三章 苦練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八百三十章 制衡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八十章 捐輸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八百八十七章 威脅第二百六十五章 磨練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四百六十五章 圖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五百六十七章 信件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快馬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九十章 說古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十章 捐輸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八章 入府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