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

“老趙,怎麼樣,東西做得了沒有?”

趙士楨是嘉靖三十二年生人,現在已經二十六歲,比起惟功大一輪還多,被老趙老趙的叫着,其實也真是沒脾氣。

當下只能翻翻白眼,對惟功沒好氣的道:“做得了,這東西你講的稀裡糊塗,還好老哥我不是白給的……你可以拿去試用一下,估計不會差。”

趙士楨也是在宮中伺候差事,幾乎每日都入宮的,當然不一定天天見得着皇帝,有時三五天,有時十天半個月,反正皇帝想起要看字畫時,總是能想起叫此人陪同,就算自己不寫,有這麼一個高手陪着一起觀看,皇帝心裡的底氣也是足些。

一來二去,趙士楨和惟功這個親從官也是熟到不能再熟,彼此建立了很深厚的交情出來。惟功一年前就通過講說,畫圖紙等諸多辦法,請這個鬼才給自己做一套東西,時隔這麼久,趙士楨經過多少次的試用修改,此番既然他說可行,那是多辦可以了。

惟功強忍歡喜,打量着趙士楨手頭的東西。

這一套器物,一米多長,由硬木和鐵片打造鑲嵌而成,左右兩側又有半米長的延長,看起來怪里怪氣,根本叫人想不到它的用途。

“用它就可以實行前輪圓滑轉彎,因爲它可以同時控制前輪的兩個輪子進行小範圍側轉,只要馭手扳動主軸就可以了。”

“多謝,多謝!”

惟功深深長揖,笑道:“老趙,你可幫我解決大麻煩了。”

“我不知道你弄這個有什麼用?”趙士楨是智商超絕的一個奇才,當下只懶洋洋道:“惟功你這麼歡喜做什麼?馬車這東西,四輪肯定比兩輪拉的多,但你要注意前後輪負重的分配,不然馬力難以拉動太重的大車,還有,後輪要加固,不然的話,重量上去輪子吃不住勁,會翻車的。再有,不論如何,道路通過還是兩輪的小車方便,當然了,獨輪車更方便,真不明白,你這個聰明人想起搞這個玩意做甚?說是你這順字行在京城送貨,我竟大不以爲然,這四輪車拉的再多,京城道路上多少民居和行人,你跑又跑不起來,不少地方過不去,還真不如現在用的兩輪車方便呢。”

趙士楨長篇大論,但惟功也只是認真的聽着,和這廝交談,經常會有火花四濺的情形,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比如車輛通過性,車輪固化的思路等等。

他請趙士楨做的是四輪馬車的傳動轉向系統,說來複雜,其實就是一根主軸加兩個輔軸,加在馬車前端,可以控制兩個前輪轉彎,四輪馬車這個歐洲大陸的產物,就算提前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誕生了。

說來也怪,四輪馬車,板甲,挽馬耕地,這些明顯很先進的東西卻不能在中國出現,而且出現了也不能推廣,現在歐陸過來的東西只有葡萄牙人的佛郎機炮,這東西也是當時最爲先進的火炮了,由炮管炮身子炮三段一體形成,發射之前,在子炮充滿彈藥,然後將子炮放入炮管,點火擊發,炮身由青銅鑄成,設計合理,炮管上有射擊瞄準用的準星,比起大明自己鑄的大將軍炮虎蹲炮先進的真不是一

點半點。

但現在這東西已經是幾十年下來了,歐洲那邊早就更進一步,幾十磅的重炮早就鑄成多少門了,大明這邊仍然是在仿製之中,並且由於管理不善,工藝越來越落後,到天啓之後,因爲戰爭的原故,紅夷大炮的鑄造才猛增,並且工藝迸發式的進步。但,已經爲時已晚。

大明好歹還不拒絕進步,到了“我大清”就是騎射安天下,拒絕任何學習的機會,那種傻子式的行爲不提也罷。

惟功雖然不是什麼專家,馬車這東西倒是見過實物,也曾經看過一些研究文字,在中國四輪馬車不曾出現和大規模使用,前軸傳動轉彎系統不曾出現過是一重要原因,兩輪馬車,在此時都是硬轉彎,需要的幅度空間很大,當然舒適性就不存在了,拉貨的重量也很低,超過一千斤,拉車的騾馬就很吃力了。

限制馬車的原因還有就是道路,道路失修,路況不佳,是十分限制車輛出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算在王朝興起時興修過,隨着時間的推移,肯定也是敗壞不堪了。

現在的大明,除了少數軍用馳道和南北漕運的主幹道,多半的官道肯定都是不宜通行的。

至於南方水網縱橫,更利於船運不利車運就更加不提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獨輪車,因爲中國人口衆多,獨輪車這種負重最輕在一二百斤,多則三四百斤的小車純粹用人力推動,雖然損耗很大,但不缺的就是人,而且這車的道路通過性就不是馬車能比的了,只要人能走,這車就能過!

種種原因使得四輪馬車沒有在中國出現和流行開來,但惟功仍然是在四輪車上花費了不少心血和財力物力,原因也很簡單,他用的着。

往南方,可以考慮未來發展海運,而他的順字行想在九邊和北方成爲一支壟斷性的商業力量,進而成爲影響朝廷軍政,他就非得把順字行的網點鋪設開來不可。

西到甘肅,榆林,延綏,再到固原和大同,再是居庸關和紫荊關,然後是宣府,薊鎮,山海關,寧遠,遼陽,廣寧,南下是昌平和保定,大名府,一直到開封爲止。

這是陸路的網點線路,和水路通州到德州和臨清彼此還可以交叉,彌補枯水時期水運不足的短板……惟功心裡就是有這樣的大手筆在,一規劃,便是半個中國。

當然,現在的他也是有這樣的財力和物力了,順字行在進行錢莊業務之前一年純收入就接近四十萬兩,錢莊業務進入之後,最少能年入近百萬,有這麼充足的財力當後盾,他有什麼不敢想象的?

現在只是需要等待和時間,他要經營自己在地方上的人脈和勢力……在大明經商做事,肯定不僅僅是財力和商業上的考量,更多的時候是自身實力和勢力的延伸,勢力到哪兒,網點才能鋪到哪兒。

“這東西我自然有大用處,老趙你說的有些道理,不過考慮再三,還是製作爲宜啊。”

“這是你的事了,我可懶得管。”

“不不,還是你的事……”惟功呵呵一笑,攔住了想走的趙士楨,嬉皮笑臉的道:“不把事情做

完,你就想走?”

“嘿!”趙士楨無奈道:“耍起無賴了是吧?”

“管你怎麼說,反正這後輪加固之事,由你出手幫我了。了不起,我幫你多買幾幅宋人書法條幅送你便是。”

惟功和趙士楨的合作是不談錢的,趙士楨是技術天才,人格上也是有名士的臭脾氣,沒有講情只講銀子,他能將你送的銀子丟到院牆外頭去,好在他有愛好,山水字畫都是花錢的東西,有這些送給這怪才,也儘夠了。

“好吧……”趙士楨無奈答應下來,想了一想,道:“看看打成一圈鋼圈,套在車輪之上加固的法子怎麼樣。”

“說來簡單,做起來怕是難,但問題不大。”專家就是專家,趙士楨一下子就找到問題的實質,看來迎刃而解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多謝,還請儘快!”

惟功又一次深施一揖,整個京城,能當的起他這般左一次右一次深揖而拜的,真的沒有幾個人。

……

“朱尚峻,朱尚榮,馬士及,王當,你們幾個全部不合格!”

周晉材如雷般的吼聲已經成爲很多舍人的噩夢,又過了十天時間,眼看已經到了八月底,舍人營中的訓練仍然是如火如荼,一點兒消停下來的跡象也沒有。

一千多舍人,現在已經被淘汰了七百多人,加上張惟功補進來的人也不到六百人,現在乾脆沒有編成司的編制,只有一百一十二人的局,一共是五個局,都沒有滿編。

被點名的是第二局的人,算上他們,不合格率是兩成,也就是說,今天中午大家只能用兩個饅頭來充飢了,連肉湯都喝不上一口。

看到馬世龍等人惡狠狠的眼神,朱尚峻幾個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

這一陣子,幾乎每天都有幾十人退出,很多人真的堅持不下去,這麼練法,他們根本看不到能撐過去的希望,哪怕是馬軍俸祿再優厚,前途再好,他們也是決意退出。

對退出的人,惟功下令不加挽留,只要有人說堅持不下來了,立刻就有人拿來紙筆,簽了字畫個押就能離開。

朱尚峻每天都看到有人離開,他簡直要瘋了。

他不是不想走,開始嚴訓之後,第一天他就想走了。他的體能並不差,但意志力極差,這是當時勳貴武官子弟的通病,他們營養很好,還有家傳的武學底子,但幾乎沒有幾個擁有強悍的意志力。

朱尚峻這一夥當然也想走,可惜,他們走不了。

都是身上有使命的人,什麼撫寧侯成國公定國公鎮遠侯泰寧侯,這些小子多半是各家放在這裡的眼線,京營就是這些勳侯世家們的禁臠,哪怕現在不出手,也得隨時掌握這裡的動向,還有什麼比在舍人營裡頭放幾個眼線更便當的事?

所以朱尚峻早就想走,哪怕開革也願意,但他是打死也不敢,一家老小的富貴榮華都在人家手裡,朱崗這個侯爺又不是好相與的,一怒之下要了他的小命也不是不可能,這麼一想,全身冰寒徹骨……

走?這事情,想也別想!

(本章完)

第六章 兩帥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十九章 諸兄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七章 入京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二章 驚變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
第六章 兩帥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十九章 諸兄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一百七十四章 孟浪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同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七章 入京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二章 驚變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四百九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