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鞠躬盡瘁

530 鞠躬盡瘁

孫承宗接旨之後,讓自己的副手馬世龍領軍移駐撫寧,這個離山海關最近的衛所所在。而他自己,則帶着洪承疇立刻啓程進京。

六十七歲的高齡,硬是隻花了五天時間,趕了五百多里路,於傍晚時分到達京師。

雖然京師已經戒嚴,城門早已關閉,可孫承宗還是很快見到了崇禎皇帝。

在去文華殿的路上,趕過來迎接的是大太監王德化。他語速極快地把京師的事情快速給孫承宗交了個底。

在接到山海關失陷的消息後,京師形勢極度混亂。首輔成基命爲首的內閣主張皇上南巡,平定中原腹地的流賊之亂後,再集中精力對付建虜;而左都御史曹於汴堅決不同意,主張再集結兵力,奪回山海關;另外據傳兵部尚書樑廷棟等人主和,答應建虜條件換回山海關。至於戶部尚書畢自嚴,早就爲籌集勤王軍糧草而病倒了……

就算長話短說,王德化也來不及把京師中發生的事情都說清楚,就已經到了文華殿門口了。

孫承宗舉手整理了下衣冠,正待進去時,身子一晃,眼見就要跌倒。王德化眼疾手快,連忙扶住了他。

“不礙事!”孫承宗穩住身子後,低聲說了句,然後便跨進了殿內。

崇禎皇帝高坐御椅之上,聽到內侍唱名後便看向大門。說實話,他心中是很惱火的。

京畿之地的戰事一拖再拖,把全國的形勢拖得極其嚴峻,流賊之亂,已成大明的心腹之患。糧草的籌集,更是把頭髮的愁白了。爲此,還再次加了賦稅。雖然知道是飲鴆止渴,可也不得不爲。

更甚者,要不是戰事拖到今日,又要動用山海關的火炮和兵力,又何至於被建虜攻下山海關天險呢?

想着這一切。崇禎皇帝長時間沒睡好的眼睛中滿是血絲,透着恨意,陰沉着臉,顯得異常的猙獰。他盯着門口。就準備給孫承宗一個好看。

可是,當他看清門口進來那人時,卻一下愣住了。

這名鬚髮全白的老人,雖然官袍穿得很是端莊,可額頭冒出的汗。彙集成溪,沿着尖瘦的臉頰往下流。眼角的皺紋很多,甚至連額頭也多了不少。一臉的疲憊之色,彷彿一閉眼,就能馬上睡過去。官袍空空,就如同裡面不是人的身體,而是一根木材而已。

這是孫承宗?崇禎皇帝下意識地不相信。可仔細瞧着,卻還是分辨得出來,眼前這個老人,就是之前老當益壯、精神矍鑠的孫承宗。不管他變得如何了。那眼神中的堅定從容之色,卻還是未變過。

這一刻,崇禎皇帝想要質問、爲難孫承宗的念頭一下沒了,腦海中只有震驚。

孫承宗竭盡全力,就按照平時的步伐,不慌不亂,不急不慢地上前覲見。

“臣孫承宗已奪取清水明月關,奉旨前來覲見。”

如果細心地聽,能聽到孫承宗的話中有一絲顫音,是力竭的原因。邊上的王德化卻聽出來了。有點擔心地瞧着他。

崇禎皇帝則根本沒注意到,只是被孫承宗的話語所吸引,他沒想到,久攻不下的清水明月關。竟然被打下來了,總算是有個好消息了。

然而,山海關的淪陷,讓清水明月關之戰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崇禎皇帝很快把這絲欣喜埋在心中,先揚了揚手道:“孫卿平身!”

說完之後,他發現孫承宗根本沒動。便以爲孫承宗還有什麼話要說。或者是說要請罪之類以退爲進。

如此想着,崇禎皇帝便微微皺起了眉頭。自己已經說了平身,有什麼事情就站起來說話。不要依仗拿下清水明月關的一點功勞,就趁機開始討價還價。

他忍着剛冒出來的怒氣,想再說一次時,侍立在邊上的王德化已有了動作。只見他走過去,伸出雙手去扶。

這動作讓崇禎皇帝微微有點吃驚,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看着孫承宗微微顫顫地站起來,他才忽然記起來,孫承宗已是六十七歲的老人了。

王德化扶起孫承宗後,低頭奏道:“陛下,孫大人該是接到聖旨後,連夜趕回,五天趕了五百多裡。”

如果是年輕人,五天趕五百多裡,其實並不算什麼。可孫承宗已是六十七的老大爺了,很難想象是要靠多大的毅力堅持着趕路。

崇禎皇帝連忙讓另外的內侍搬來圓凳,給孫承宗賜坐。這時的他,已是想起這次的京畿之戰,要不是孫承宗,可能連永平等城都收復不了。以如此高齡,這麼任勞任怨,埋怨他拖延清水明月關的戰事,實在是不應該。

孫承宗謝恩之後,便問崇禎皇帝道:“陛下,非是臣爲自己開脫。山海關失陷,臣責無旁貸。但臣調兵之時,也給山海關留夠了足夠的兵力,不知山海關失陷的具體情況如何?”

只有搞明白了這些,才能知道接下來的戰事該如何應對。否則稀裡糊塗的情況下,下一次就還會稀裡糊塗地丟城失地。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崇禎皇帝竟然也不知道。就只知道山海關失陷,然後朝廷上下恐慌成一團。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停,各有各的意見。

很自然地,崇禎皇帝把最近朝堂上的情況都介紹了下,然後徵詢孫承宗的意見。

和他學生袁崇煥的愣頭青不同,孫承宗是有政治頭腦的人。一般情況下,明哲保身爲好,或者和御史言官站一起。

但他在來京師的路上,已經想過如何應對山海關失陷之事,已經有了決定。

孫承宗沒有如同御史言官一般站在道德的高處,政治最正確的路線上,也沒有采取兵部尚書的求和之策,而是選擇了擁護內閣的決定。

他從大明內外交困,此次建虜入侵所帶來的各種影響,站在大明江山社稷的角度,給崇禎皇帝分析了一遍,然後懇切地道:“建虜其勢已成,京畿之地再無險可守。臣願替陛下鎮守京師,等待陛下把流賊剿滅,重新驅除韃子的那一天!”(。)

PS:這章難寫,要是山海關被建虜佔了的話,那1630的歷史,將會變成什麼樣?

114 逼供37 登高一呼462 數典忘祖的畜生468 炫耀494 見招拆招446 漁翁得利517 攻城463 一觸即發221 一個條件378 喘息109 各懷心思232 危機202 爭了起來276 和天下讀書人爲敵又如何85 四小398 怒了385 意外398 怒了255 生死與共324 大丈夫當如是也357 強調紀律333 煙墩641 東山再起295 黃教和瘟疫330 出兵關內181 接受總有個過程244 我們的目標430 意義274 偵察連的事兒50 反水355 該死460 釘一個釘子319 一切都是新奇308 蛇吞象85 四小302 這就是軍麼151 王嘉胤回來了470 驚聞107 洋人656 顛倒黑白256 敬禮512 不要小看建虜299 大戰一觸即發274 偵察連的事兒75 葭州應對415 宴請491 驚心動魄112 動手171 王黑子的抉擇607 刺殺286 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的來世167 混進城內565 忙396 大明第一強軍31 土皇帝92 晴天霹靂151 王嘉胤回來了65 如何應對官軍65 如何應對官軍576 沒錢187 夢見好多回洪承疇113 突變93 抓姦364 叫天軍替你們做主327 大鍋飯547 擔憂650 深思熟慮222 聯姻122 螞蚱322 摸寨門597 胡爲民177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377 安排426 情況515 憋屈244 我們的目標392 哪和哪294 林丹汗333 煙墩259 他來了61 怒了144 衆望所歸505 不好346 給我狠狠打275 老學究631 香寒236 最後一戰171 王黑子的抉擇424 悶棍643 臨陣脫逃325 轉折362 極其憤怒174 我的信仰11 柳暗花明514 親臨116 抓捕379 賠了夫人又折兵576 沒錢239 必有蹊蹺435 試點改革
114 逼供37 登高一呼462 數典忘祖的畜生468 炫耀494 見招拆招446 漁翁得利517 攻城463 一觸即發221 一個條件378 喘息109 各懷心思232 危機202 爭了起來276 和天下讀書人爲敵又如何85 四小398 怒了385 意外398 怒了255 生死與共324 大丈夫當如是也357 強調紀律333 煙墩641 東山再起295 黃教和瘟疫330 出兵關內181 接受總有個過程244 我們的目標430 意義274 偵察連的事兒50 反水355 該死460 釘一個釘子319 一切都是新奇308 蛇吞象85 四小302 這就是軍麼151 王嘉胤回來了470 驚聞107 洋人656 顛倒黑白256 敬禮512 不要小看建虜299 大戰一觸即發274 偵察連的事兒75 葭州應對415 宴請491 驚心動魄112 動手171 王黑子的抉擇607 刺殺286 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的來世167 混進城內565 忙396 大明第一強軍31 土皇帝92 晴天霹靂151 王嘉胤回來了65 如何應對官軍65 如何應對官軍576 沒錢187 夢見好多回洪承疇113 突變93 抓姦364 叫天軍替你們做主327 大鍋飯547 擔憂650 深思熟慮222 聯姻122 螞蚱322 摸寨門597 胡爲民177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377 安排426 情況515 憋屈244 我們的目標392 哪和哪294 林丹汗333 煙墩259 他來了61 怒了144 衆望所歸505 不好346 給我狠狠打275 老學究631 香寒236 最後一戰171 王黑子的抉擇424 悶棍643 臨陣脫逃325 轉折362 極其憤怒174 我的信仰11 柳暗花明514 親臨116 抓捕379 賠了夫人又折兵576 沒錢239 必有蹊蹺435 試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