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馬上聽旨

替明 644 馬上聽旨 天天書吧

孫承宗所領的明軍士卒,原本士氣正低落得很,忽然望見有一支明軍向他們匯合過來,而且當他們看到是洪承疇的旗號,也就是從他們這邊抽調出去精銳士兵所組成的明軍時,一個個不由得振作了起來。

他們馬上又發現,身後像個拖油瓶一樣託在後面的多爾袞軍隊,竟然在這個時候轉身跑了,而且還是一蜂窩地跑,不講建制,不講行軍隊列,嘩啦啦地如流水般往後跑。

他們這些普通士卒,並沒有考慮太多,直觀地就以爲是多爾袞怕了城外明軍太多而逃跑。如此一來,原本低落的士氣經過這麼兩件事的振奮,頓時高昂了起來。

再說洪承疇這邊,他剛到晉地便被日夜趕來的吳三桂追上。聽到京師失陷的消息時便大吃一驚,他沒有選擇,馬上領軍勤王。

作爲一名崇禎朝崛起的文官,還是一名一直領軍剿匪,打建虜的文官,他並不太怕與建虜對戰。特別是他的手下還是勤王軍中的精銳,他有自信,就算打不過,想退走卻是沒問題的。

吳三桂幾乎是嚷着衝進軍營,很多人都知道了京師失陷,如果身爲儒臣不去救駕,會被天下文人口誅筆伐罵死,這樣的事情,洪承疇承擔不起。

也因此,他便領着軍隊趕來勤王。沒想到一路上沒有碰到建虜大軍,只有領近京師的幾座城池換了建虜的旗號,關緊了城門只是防禦而已。

他更沒想到,到達京師的時候,竟然發現了勤王軍的存在。看樣子,還在和京師的建虜對持。

洪承疇自然不用多加考慮,馬上領兵過去,要合兵一處,共御強敵。

沒多大功夫,兩支明軍便合到了一處。城頭上的建虜也沒任何反應,只是在城頭看着而已。這讓洪承疇有點好奇,不過當他看到孫承宗在城牆底下,而城頭上,竟然站着崇禎皇帝時,他一切便明白了。

洪承疇馬上低聲命令身邊的心腹大將吳自勉,讓他帶好軍隊,而後才轉身驅馬往城牆那邊而去,臉顯悲憤之意,大聲哭喊道:“陛下,微臣來晚一步,罪該萬死啊!”

說話間來到了孫承宗的身後站住,仰頭注視着城頭上披頭散髮地崇禎皇帝,淚如雨下。

孫承宗見洪承疇也和自己一般心懷陛下,忠於大明,並沒有去討好建虜獲取榮華富貴,心中不由得很欣慰。

不過此時此刻,並不是誇獎洪承疇的時候,他馬上轉回頭,看着城頭上的崇禎皇帝,哭喊道:“陛下,高起潛傳旨要罪臣交出兵權,說此乃陛下的意思。罪臣不信,如今親來面聖,只聽陛下親口所言!”

洪承疇聽了有點吃驚,原來勤王軍在這裡,是有這樣的內情。他心中雖想着,但表面還是和之前一樣,並無變化。

崇禎皇帝在城頭上看到洪承疇和孫承宗一般忠於自己,忠於大明,心中多少有點安慰。此時一聽孫承宗所提之事,不由得大怒道:“京師失陷,就是高起潛這個閹人詐開了宮門,罪大惡極……”

正說着,忽然身後傳來動靜,他轉身一看,只見自己的兩個貴妃和幾個子女身後都站着幾名建虜,揪着他們的頭髮,各有一把刀橫在他們的脖子上。剛纔的動靜,就是他們驚恐下所發出的聲音。

崇禎皇帝自然明白這是建虜在要挾自己不要亂說話,他擡頭望去,只見箭樓的窗戶上站着奴酋皇太極,正一臉陰沉地看着自己。

全家落入建虜之手,之前要挾的話再次迴響在崇禎皇帝的腦中。他明白,只要自己說錯一句話,建虜就絕對不會給自己好日子過。

而自己要是按照建虜的意思,親口勸降城外的孫承宗和洪承疇的話,怕是這城外的幾萬大軍馬上就要換旗易幟了。大明江山就會真正的斷送在自己手中,斷送在今日。

城頭下,孫承宗氣得臉色通紅,他沒想到高起潛這個閹人竟然先投靠建虜,再爲虎作倀去詐開宮門,以至於君主受辱。

不過此時他也沒空去和那閹人計較,崇禎皇帝突然收聲轉頭,他自然明白是建虜在出什麼幺蛾子,很可能是威脅陛下。可自己爲人臣子,卻不方便說什麼,只能靜待陛下再說話。

城頭上,崇禎皇帝面無表情,緩緩地轉回頭,看着底下的兩人,用沒有生氣的語調問道:“孫承宗,洪承疇,你們兩人可還認朕這個大明皇帝,聽朕的旨意?”

誰也不知道崇禎皇帝接下來會說什麼,眼下如此直截了當地問,這答覆的份量就重了。因爲不管接下來崇禎皇帝說什麼,只要說聽他話,那自然就要去做了,哪怕是就地降了建虜,也是要做的。

這其中的關鍵,孫承宗自然明白,不過他沒有猶豫,當即在馬背上一躬身道:“陛下在罪臣心目中自然是大明皇帝,而罪臣乃是大明臣子,自然是要聽的。”

洪承疇聽見,在稍微猶豫了一下後,等到孫承宗說完之後,也跟着差不多的意思做了表態。

京師城內,一騎快馬從西門疾馳向北門,顯然是有要事要飛報那邊的皇太極。在他的身後,隱約可見有兩人跟在後面,不用說就是多爾袞所派,繞道西門進城的親衛和信使了。

北門城頭上,崇禎皇帝得到答覆後,神態頓時變得肅穆,腰板不自覺也挺直了。他轉身看看箭樓裡的皇太極,臉上呼入出現一絲嘲諷之意,然後就又馬上轉回身,看着城下兩人道:“孫承宗、洪承疇馬上聽旨……”

箭樓裡,皇太極看到崇禎皇帝的表情,眉頭不由得一皺,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感覺那位年輕的明國皇帝要做一些意料外的事情。如果是勸降,那就應該不會額外要求在馬背上聽旨吧?

就在此時,城頭上響起了崇禎皇帝慷鏘有力,語速略快的聲音:“大明立朝兩百六十餘年中,天子守國門,無投降、逃跑之君;太祖驅除韃虜,救天下萬民於水火之中;朕雖無能守不住國門,卻能死社稷,不會讓大明重陷韃虜之手。朕最後一道旨意,即令卿等擁原唐王朱聿鍵爲大明皇帝,驅除韃虜,還我大明江山……”

(。)

48 援軍194 銀槍蠟燭頭530 鞠躬盡瘁23 挾持62 知恩圖報601 盧象升的行動370 寧放過不殺錯451 血色秦川437 扯皮620 吳襄和吳三桂604 賞賜504 就贏了麼167 混進城內52 給王嘉胤拖後腿464 摧古拉朽480 愚公移山598 新制度536 招安麼247 要戰便戰586 和談552 攻心戰麼425 回家478 各自的心思383 文華殿內354 投奔128 來延安府值得不能再值了113 突變95 不姓劉653 兄弟我幫你報仇171 王黑子的抉擇58 小諸葛380 什麼時候了629 衆臣百態253 貓戲老鼠21 老孃和你們拼了185 總結198 根據地在哪368 趙月雅504 就贏了麼259 他來了292 搶婚209 新式武器471 洪承疇的算盤360 憲兵76 康莊大道365 到底是不是199 苜蓿溝麼32 答應你便是561 戰事的關鍵213 口出狂言459 兵臨城下373 問策652 是你來得太晚了467 蝴蝶翅膀的威力越來越大96 高迎祥584 惹禍的孫傳庭230 不屑做到548 大戰將始254 前有虎後有狼247 要戰便戰185 總結455 己巳之變63 誰敢要我弟弟的命367 峰迴路轉334 勸說373 問策371 不走了吧520 天下大亂152 老子就打你的臉50 反水368 趙月雅32 答應你便是12 難以置信82 信心388 撈人找人28 物盡其用111 三方動作160 遇到創新就爲難了135 就是王嘉胤也一樣殺78 批鬥會338 流賊479 孔聖人算什麼194 銀槍蠟燭頭132 屍山血海378 喘息19 王嘉胤349 震驚175 同志54 擔憂446 漁翁得利530 鞠躬盡瘁324 大丈夫當如是也630 沒錢102 尊卑有別109 各懷心思634 接旨482 要打硬仗245 兩條措施532 叫天軍的干涉431 與全天下爲敵
48 援軍194 銀槍蠟燭頭530 鞠躬盡瘁23 挾持62 知恩圖報601 盧象升的行動370 寧放過不殺錯451 血色秦川437 扯皮620 吳襄和吳三桂604 賞賜504 就贏了麼167 混進城內52 給王嘉胤拖後腿464 摧古拉朽480 愚公移山598 新制度536 招安麼247 要戰便戰586 和談552 攻心戰麼425 回家478 各自的心思383 文華殿內354 投奔128 來延安府值得不能再值了113 突變95 不姓劉653 兄弟我幫你報仇171 王黑子的抉擇58 小諸葛380 什麼時候了629 衆臣百態253 貓戲老鼠21 老孃和你們拼了185 總結198 根據地在哪368 趙月雅504 就贏了麼259 他來了292 搶婚209 新式武器471 洪承疇的算盤360 憲兵76 康莊大道365 到底是不是199 苜蓿溝麼32 答應你便是561 戰事的關鍵213 口出狂言459 兵臨城下373 問策652 是你來得太晚了467 蝴蝶翅膀的威力越來越大96 高迎祥584 惹禍的孫傳庭230 不屑做到548 大戰將始254 前有虎後有狼247 要戰便戰185 總結455 己巳之變63 誰敢要我弟弟的命367 峰迴路轉334 勸說373 問策371 不走了吧520 天下大亂152 老子就打你的臉50 反水368 趙月雅32 答應你便是12 難以置信82 信心388 撈人找人28 物盡其用111 三方動作160 遇到創新就爲難了135 就是王嘉胤也一樣殺78 批鬥會338 流賊479 孔聖人算什麼194 銀槍蠟燭頭132 屍山血海378 喘息19 王嘉胤349 震驚175 同志54 擔憂446 漁翁得利530 鞠躬盡瘁324 大丈夫當如是也630 沒錢102 尊卑有別109 各懷心思634 接旨482 要打硬仗245 兩條措施532 叫天軍的干涉431 與全天下爲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