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蒙漢糾紛

580 蒙漢糾紛

好的地方可以緩緩,回頭再表揚也來得及;不好的地方如果有,就要第一時間解決,這是胡廣在起事之後,日理萬機之中養成的習慣。

張招弟作爲叫天軍中的老人,自然知道胡廣的這個習慣,因此聽了後並沒有一絲不快,反而非常踊躍地說道:“首長,美岱召一下來了這麼多人,管起來感覺非常吃力。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要不是文秀他們這些學習能力非常強的人在幫忙,我……我都得忙死了!”

“呵呵!”胡廣聽了笑笑。哪怕是後世經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手下一下出現幾萬的人,要想管理得井井有條,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幸虧這個時代的人並沒有後世那些人的奸猾,他們被叫天軍從死亡的邊緣救回來,給他們一條生路,因此絕大部分都是忠厚老實聽話,就生怕失去這個能活下來的機會。否則的話,以張招弟半路出家所學的管理水平,實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胡廣看着張招弟,微笑着繼續問道:“不亂就成,管着管着熟練起來就好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困難麼?”

他這也是順口一問而已,看着遠處田地、建築、道路都井井有條,還有熱火朝天的人羣,想必沒什麼問題。

可誰知,張招弟剛纔還有點笑着的臉一下嚴肅了起來,點點頭認真地回答道:“首長,還真有件事情,眼下被我強行壓着。但要不處理的話,這種事情以後肯定還會出現,將來必然會成爲大矛盾。您來了正好,您看看這事怎麼處理好?”

“哦,是什麼事情?”胡廣一聽,勒馬停住,轉頭看着張招弟也嚴肅地問道。

一邊的李文秀聽到這事,臉上也露出一絲爲難的神情,認真地看着胡廣。準備聽首長怎麼處理這事。

張招弟跟着胡廣勒住戰馬,認真地稟告道:“首長,是這樣的。關內的漢人百姓源源不斷地進入草原,時間久了後。就和草原上的蒙古人起了摩擦。至於原因麼,有的是生活小事,有的是習慣問題,還有的是以前蒙漢兩族的敵視。就我美岱召這邊,有衝突的事情就有十八起了。只是沒鬧出人命而已。”

胡廣聽了,當即皺起了眉頭。蒙漢兩族之間的矛盾,或者說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矛盾由來已久。你搶我,我殺你,你再殺我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在叫天軍中,一開始的時候,蒙古族出身的是以拉克申爲首的一些人。他們都是活不下去的蒙古人,落草爲寇後又走投無路,也因此纔有接納叫天軍的後續,更是因爲塔娜和自己的聯姻。才使蒙漢兩族能和諧相處。

而之後由於自己採取成立革命黨的方式,用思想先進的一部分黨員來帶動其他人一起爲同一個目標而努力,並且是戰無不勝的情況下,整個叫天軍團體也就一團和諧。

不過確實,今年這一年叫天軍擴張太快,關內漢人的大量涌入,遠遠超過了蒙漢的和諧比例。而因爲人數的突然暴增,又讓思想教育沒有能及時跟上。在這種情況下,出現蒙漢兩族之間的衝突也就不奇怪了。

胡廣瞭解到這個情況後,低着頭皺着眉頭不說話。過了一會後。他一牽繮繩,雙腿一夾,驅馬往美岱召緩緩而去,顯然是在一邊走一邊想。

張招弟等人不敢出聲。怕打擾首長的思考。就這事來說,他們反正是想不出辦法來。因爲有些衝突,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實在難以決斷。

確實,這樣的事情,就胡廣來說。他也覺得難以解決。因此走了很長一段路,他都沒想好如何妥善解決這樣的事情。

沒有好辦法,他心中不由得嘆口氣。既然沒有其他好辦法,那就只能先把思想教育工作慢慢地做開,等到革命黨人再發展出一大批,以點帶面,或者會好一些。

他正想着,忽然遠處那些正在忙碌的人羣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瘋狂般地涌向了胡廣所走的那條道路。

護衛胡廣的一百來名騎士一見,頓時緊張起來,連忙上前圍住胡廣,以防意外。

跟着的張招弟也感到有點意外,她望望遠處正在移動的人羣后,忽然有所悟,連忙驅馬到胡廣身邊,正待說什麼的時候,只見遠處的人羣又有了新的動靜。

只見遠處的人羣在胡廣正要過去的水泥路兩邊站住,而後紛紛跪了下去,猶如水中波紋一般擴散開去。沒過多久,這條水泥路的兩邊,一直到美岱召的那座城堡,密密麻麻地跪滿了人。

護衛的騎士們見此,心中鬆了口氣。原來那些正熱火朝天在忙着的人,大概是知道了首長到來,紛紛過來迎接了。

胡廣自然也看見了,當然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並不是很樂意。

在叫天軍中,他一早就定過規矩,廢除跪禮。

不過胡廣的眉頭很快就舒展開了,因爲他想明白了這些人違背自己意思的原因。

概因這裡的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次叫天軍入關之後,或者投靠,或者被俘而成爲了叫天軍中的一員,算算時間,從關內來草原上總共滿打滿算,其實也就兩三個月而已。

原有的叫天軍將士忙於安頓他們,按照張招弟的話來說,就是忙得焦頭爛額,忙死了,自然不可能把廢除跪禮這種事情,一遍遍地講。

而這種在明末時期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的意識,如果不是一遍遍地提醒。遇到激動的事情,很容易就忘記了。

眼下,他們就遇到了讓他們非常激動的事情。他們的大恩人,叫天軍的最高領袖胡廣,竟然到他們這裡來了。

當他們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沒有任何人說什麼,全都自發地放下了手中的活,要到首長的來路,用他們認爲最爲尊敬的禮節,跪禮來迎接首長。

當胡廣緩慢走近,踏進兩邊跪着的密密麻麻地水泥路上時,他看到一張張激動的臉色,不分漢人還是蒙古人,全都虔誠地低下了頭來歡迎自己。

他看到這個情景,忽然腦中靈光一閃,頓時有了解決蒙漢糾紛的法子。(。)

350 我不服536 招安麼165 有了鬥地主的念頭255 生死與共216 新年致辭343 戰果434 當不當皇帝288 你還有問題麼417 身份確認566 囂張86 橫插一腳493 建虜來不來106 張獻忠的機會62 知恩圖報19 王嘉胤642 勸降450 情報人員的第一次彙報68 閃開260 混戰131 索命猛虎362 極其憤怒375 胡鬧641 東山再起156 強調強調再強調21 老孃和你們拼了322 摸寨門188 青年才俊110 信284 美岱召59 刁民鬧事121 成功了一半472 對比250 分別590 和盧象升比99 有所獲10 有辦法了7 何府592 暗流涌動238 跑啊追啊78 批鬥會468 炫耀344 宣傳戰618 黃雀在後365 到底是不是196 瘋了140 公子萬歲612 各方涌動83 嶽和聲46 江湖毛賊而已347 總兵大人的笑聲509 偷雞不成蝕把米476 不可能135 就是王嘉胤也一樣殺294 林丹汗530 鞠躬盡瘁1 穿越153 不到黃河心不死500 錢糧274 偵察連的事兒139 勝了336 俘虜政策的威力136 跟着我上238 跑啊追啊302 這就是軍麼175 同志320 卜石兔人馬的反應200 烏蘭的提議358 裡應外合629 衆臣百態396 大明第一強軍438 野戰旅634 接旨236 最後一戰543 天下大勢533 試驗618 黃雀在後159 沒法破解338 流賊447 直白605 發泄620 吳襄和吳三桂565 忙229 長征507 好險119 相見不相識307 攻敵之必救319 一切都是新奇95 不姓劉99 有所獲562 掘了祖墳445 目的何在645 非亡國之君517 攻城586 和談458 屠村426 情況309 烏蘭的智慧268 新家園165 有了鬥地主的念頭537 廠衛
350 我不服536 招安麼165 有了鬥地主的念頭255 生死與共216 新年致辭343 戰果434 當不當皇帝288 你還有問題麼417 身份確認566 囂張86 橫插一腳493 建虜來不來106 張獻忠的機會62 知恩圖報19 王嘉胤642 勸降450 情報人員的第一次彙報68 閃開260 混戰131 索命猛虎362 極其憤怒375 胡鬧641 東山再起156 強調強調再強調21 老孃和你們拼了322 摸寨門188 青年才俊110 信284 美岱召59 刁民鬧事121 成功了一半472 對比250 分別590 和盧象升比99 有所獲10 有辦法了7 何府592 暗流涌動238 跑啊追啊78 批鬥會468 炫耀344 宣傳戰618 黃雀在後365 到底是不是196 瘋了140 公子萬歲612 各方涌動83 嶽和聲46 江湖毛賊而已347 總兵大人的笑聲509 偷雞不成蝕把米476 不可能135 就是王嘉胤也一樣殺294 林丹汗530 鞠躬盡瘁1 穿越153 不到黃河心不死500 錢糧274 偵察連的事兒139 勝了336 俘虜政策的威力136 跟着我上238 跑啊追啊302 這就是軍麼175 同志320 卜石兔人馬的反應200 烏蘭的提議358 裡應外合629 衆臣百態396 大明第一強軍438 野戰旅634 接旨236 最後一戰543 天下大勢533 試驗618 黃雀在後159 沒法破解338 流賊447 直白605 發泄620 吳襄和吳三桂565 忙229 長征507 好險119 相見不相識307 攻敵之必救319 一切都是新奇95 不姓劉99 有所獲562 掘了祖墳445 目的何在645 非亡國之君517 攻城586 和談458 屠村426 情況309 烏蘭的智慧268 新家園165 有了鬥地主的念頭537 廠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