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時來運轉

585 時來運轉

張鳳翼打得算盤也還可以,如果崇禎皇帝準他所奏的話,那選拔忠良之後前去榆林學習操炮之術的事就不用他負責了。

而他作爲堂堂兵部尚書去地方,那權威自然就大了。且孫傳庭是他所舉薦,於公於私都得聽他的話,事情就容易擺平。

但不是虛職的兵部尚書要離開京師,這事可真少見。內閣首輔周延儒首先就不同意,要是張鳳翼撂攤子,崇禎皇帝還不把那事讓內閣去督辦。

於是,他馬上搬出自己的理由,說兵部尚書去地方解決糾紛是小題大做了;而且這事說句公道話,孫傳庭也是站在理之上,只是做事方式不對而已。朝廷下旨訓斥孫傳庭,讓他以後不得再犯,這樣就差不多了,畢竟流賊還要考孫傳庭去統籌圍剿。

崇禎皇帝的心思其實並不在這,他也認爲兵部尚書去地方有點小題大做。剛纔那麼問,只是要想爲難張鳳翼出下心中的那股氣而已。因此,他聽周延儒說得有理,便准奏了。

而後,他的重心便又轉到對虜戰事上。孫承宗在奏章上還訴苦,說嚴寒來臨,如果朝廷的後勤不做好,怕會危及撫寧戰事。

對於後勤這塊,可以說是崇禎朝最大的問題所在,也是最棘手的問題。這種事情存在不是一天二天了,要是討論討論就能馬上解決,那就不是事兒了。討論的最後結果,就是再議,也只能如此了。

煩心的事永遠沒完,兵仗局那邊仿製轟天神炮,不知道哪裡沒搞好,炸藥包沒有被彈射出去。直接在炮膛裡引爆了。幸好試驗的時候都躲着,纔沒有人員傷亡。

可有了這麼一個事故,不少人對仿製的準確性就打了個折扣。雖然還在繼續仿製。可熱情卻降了好多。

每隔幾日,孫承宗那邊就上奏章催後勤了。催得崇禎皇帝和內閣都煩。可所謂壞事連連也不是隨便說的,又是一道河南巡撫告孫傳庭的奏章到了御前。

之前是沒有弄出人命,所以周延儒纔有說法,崇禎皇帝也纔會同意。可這一回,孫傳庭竟然斬了一個副將。理由就是這位副將縱容手下殺良冒功,且多次不聽從他這個總督的號令,延誤軍機。

可這個副將其實不是直接歸孫傳庭管,而是河南巡撫的下屬。沒有知會一聲,直接就砍了。

這下好了,朝廷上本來就煩心事多着,這孫傳庭竟然不省心,還要添亂,不少人就有拿下他的心思了。

但孫傳庭的去留,其實涉及到兵部尚書張鳳翼的這一邊。他們自然是想保了,就從軍法這角度開始爭辯。

雙方正辯論了幾天,忽然孫傳庭的捷報到了,說在河南駐馬店附近圍殲了馬回回、闖塌天等三支流賊。共計三萬餘人。其餘流賊聞風而逃,官軍所向披靡,預計能進一步壓縮流賊的活動空間。大概再要三個月時間。肯定能還中原一個太平。

當然了,捷報中也提了,要達成這樣的戰果,事權必須統一,各地巡撫不得對總督軍令陰奉陽違,軍需後勤不得短缺才行。

張鳳翼聽到這消息後,算是鬆了口氣。這孫傳庭還是有本事的,總算是拿出了點像樣的成績。

崇禎皇帝看了奏章後,對孫傳庭的印象也稍微改觀了點。心中算是認可了張鳳翼對孫傳庭的評價。脾氣有點臭,處理人事有點粗暴。但指揮打仗還是有兩下子的。

既然如此,之前想撤掉孫傳庭的想法便沒有了。在經過商量後。下旨嘉獎,並令孫傳庭再接再厲,爭取再短一點時間把流賊滅了。特別是要把那個挖皇陵的李自成給抓到京師來千刀萬剮。

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這個開國皇帝保佑,這事剛過,孫承宗那邊急報,說建虜派人求和了。

崇禎皇帝和內閣幾位大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建虜竟然求和了?

說真的,和建虜這麼耗下去,崇禎皇帝和內閣這邊光是想勤王軍後勤的事情,就不知道瞅白了多少頭髮。這建虜要是求和了,那大明不是可以喘口氣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周延儒馬上抓到機會,開口拍起馬屁來,“全賴陛下臥薪嚐膽,勵精圖治,方有今日的捷報連連,大明中興可望啊!”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大明中興可望!”其他臣子一聽周延儒先派了馬屁,連忙爭先恐後的跟風。反正花花轎子人擡人,讓陛下高興高興,何嘗不是做臣子的義務。

崇禎皇帝難得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對底下的衆位臣子道:“建虜說他們沒有糧食過冬,才無奈和我大明一直這麼打着。如果我們作爲****上國能賜一點過冬糧食給他們的話,就擺戰不打。諸位臣工,爾等對此有何看法?”

周延儒作爲內閣首輔,自然第一個開口表態道:“陛下,以臣愚見,就依孫閣老的意思,擺戰不打。如此撫寧一線便能趁着這個機會修築圍牆,把山海關圍起來,同時也能讓朝廷喘口氣,還可以抽調精銳的勤王軍南下,越早滅了流賊越好。”

崇禎皇帝點點頭,再打下去,是真的吃不消了。他轉頭看向兵部尚書道:“張卿,你以爲呢?”

“臣有點擔心,建虜只是言其兵不出山海關半步,會不會其中有詐?”張鳳翼謹小慎微,從自己角度考慮道。

崇禎皇帝聽了,並沒有馬上表態,轉頭看向底下的還有一人道:“溫卿,你一向穩重,不知對此有何看法?”

被點名的溫體仁,平時獨來獨往,如同孤臣一個。崇禎皇帝看在眼裡,心中還是比較信賴的,便有此一問。

溫體仁此時也已是閣臣,不過他平時一向沉默寡言,說話不多。聽崇禎皇帝問起自己,便恭敬回答道:“陛下,建虜也已連續作戰一年有餘,他們未必能這樣堅持很久。如若我大明勤王軍能多堅持一段時間,就算不能擊敗建虜,但耗掉他們實力卻是必定的!”

(。)

16 出城594 差老遠了131 索命猛虎195 屁滾尿流337 目標府谷縣城250 分別396 大明第一強軍65 如何應對官軍439 京師來人416 找來了106 張獻忠的機會237 擔心654 傾巢而出的教訓141 尤世祿求饒32 答應你便是367 峰迴路轉400 歷史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112 動手602 風雲起449 世界第一565 忙448 厲害的中丞大人536 招安麼447 直白501 有了退意345 明援軍484 勢力分析202 爭了起來221 一個條件100 排擠和官商370 寧放過不殺錯275 老學究163 炮兵連536 招安麼143 善後133 追殺43 火計546 對付盧閻王的法子536 招安麼325 轉折301 思念103 拼音教學358 裡應外合255 生死與共119 相見不相識326 糧食問題249 戰果550 聽說過叫天軍麼59 刁民鬧事254 前有虎後有狼634 接旨373 問策333 煙墩131 索命猛虎42 出擊419 蒼鷹搏兔35 自救643 臨陣脫逃357 強調紀律236 最後一戰588 三大基礎系統320 卜石兔人馬的反應601 盧象升的行動235 螳臂當車110 信504 就贏了麼533 試驗470 驚聞641 東山再起641 東山再起171 王黑子的抉擇580 蒙漢糾紛116 抓捕406 徐光啓的解釋161 必有蹊蹺254 前有虎後有狼11 柳暗花明570 敬酒不吃吃罰酒120 準備575 強人所難616 滾滾滾58 小諸葛181 接受總有個過程593 好賭的寧完我413 總結332 情報350 我不服66 官軍來襲512 不要小看建虜524 劫營156 強調強調再強調159 沒法破解278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557 大將軍炮285 信仰540 雄赳赳氣昂昂280 打仗就是打後勤216 新年致辭230 不屑做到429 明文律法
16 出城594 差老遠了131 索命猛虎195 屁滾尿流337 目標府谷縣城250 分別396 大明第一強軍65 如何應對官軍439 京師來人416 找來了106 張獻忠的機會237 擔心654 傾巢而出的教訓141 尤世祿求饒32 答應你便是367 峰迴路轉400 歷史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112 動手602 風雲起449 世界第一565 忙448 厲害的中丞大人536 招安麼447 直白501 有了退意345 明援軍484 勢力分析202 爭了起來221 一個條件100 排擠和官商370 寧放過不殺錯275 老學究163 炮兵連536 招安麼143 善後133 追殺43 火計546 對付盧閻王的法子536 招安麼325 轉折301 思念103 拼音教學358 裡應外合255 生死與共119 相見不相識326 糧食問題249 戰果550 聽說過叫天軍麼59 刁民鬧事254 前有虎後有狼634 接旨373 問策333 煙墩131 索命猛虎42 出擊419 蒼鷹搏兔35 自救643 臨陣脫逃357 強調紀律236 最後一戰588 三大基礎系統320 卜石兔人馬的反應601 盧象升的行動235 螳臂當車110 信504 就贏了麼533 試驗470 驚聞641 東山再起641 東山再起171 王黑子的抉擇580 蒙漢糾紛116 抓捕406 徐光啓的解釋161 必有蹊蹺254 前有虎後有狼11 柳暗花明570 敬酒不吃吃罰酒120 準備575 強人所難616 滾滾滾58 小諸葛181 接受總有個過程593 好賭的寧完我413 總結332 情報350 我不服66 官軍來襲512 不要小看建虜524 劫營156 強調強調再強調159 沒法破解278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557 大將軍炮285 信仰540 雄赳赳氣昂昂280 打仗就是打後勤216 新年致辭230 不屑做到429 明文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