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時來運轉

585 時來運轉

張鳳翼打得算盤也還可以,如果崇禎皇帝準他所奏的話,那選拔忠良之後前去榆林學習操炮之術的事就不用他負責了。

而他作爲堂堂兵部尚書去地方,那權威自然就大了。且孫傳庭是他所舉薦,於公於私都得聽他的話,事情就容易擺平。

但不是虛職的兵部尚書要離開京師,這事可真少見。內閣首輔周延儒首先就不同意,要是張鳳翼撂攤子,崇禎皇帝還不把那事讓內閣去督辦。

於是,他馬上搬出自己的理由,說兵部尚書去地方解決糾紛是小題大做了;而且這事說句公道話,孫傳庭也是站在理之上,只是做事方式不對而已。朝廷下旨訓斥孫傳庭,讓他以後不得再犯,這樣就差不多了,畢竟流賊還要考孫傳庭去統籌圍剿。

崇禎皇帝的心思其實並不在這,他也認爲兵部尚書去地方有點小題大做。剛纔那麼問,只是要想爲難張鳳翼出下心中的那股氣而已。因此,他聽周延儒說得有理,便准奏了。

而後,他的重心便又轉到對虜戰事上。孫承宗在奏章上還訴苦,說嚴寒來臨,如果朝廷的後勤不做好,怕會危及撫寧戰事。

對於後勤這塊,可以說是崇禎朝最大的問題所在,也是最棘手的問題。這種事情存在不是一天二天了,要是討論討論就能馬上解決,那就不是事兒了。討論的最後結果,就是再議,也只能如此了。

煩心的事永遠沒完,兵仗局那邊仿製轟天神炮,不知道哪裡沒搞好,炸藥包沒有被彈射出去。直接在炮膛裡引爆了。幸好試驗的時候都躲着,纔沒有人員傷亡。

可有了這麼一個事故,不少人對仿製的準確性就打了個折扣。雖然還在繼續仿製。可熱情卻降了好多。

每隔幾日,孫承宗那邊就上奏章催後勤了。催得崇禎皇帝和內閣都煩。可所謂壞事連連也不是隨便說的,又是一道河南巡撫告孫傳庭的奏章到了御前。

之前是沒有弄出人命,所以周延儒纔有說法,崇禎皇帝也纔會同意。可這一回,孫傳庭竟然斬了一個副將。理由就是這位副將縱容手下殺良冒功,且多次不聽從他這個總督的號令,延誤軍機。

可這個副將其實不是直接歸孫傳庭管,而是河南巡撫的下屬。沒有知會一聲,直接就砍了。

這下好了,朝廷上本來就煩心事多着,這孫傳庭竟然不省心,還要添亂,不少人就有拿下他的心思了。

但孫傳庭的去留,其實涉及到兵部尚書張鳳翼的這一邊。他們自然是想保了,就從軍法這角度開始爭辯。

雙方正辯論了幾天,忽然孫傳庭的捷報到了,說在河南駐馬店附近圍殲了馬回回、闖塌天等三支流賊。共計三萬餘人。其餘流賊聞風而逃,官軍所向披靡,預計能進一步壓縮流賊的活動空間。大概再要三個月時間。肯定能還中原一個太平。

當然了,捷報中也提了,要達成這樣的戰果,事權必須統一,各地巡撫不得對總督軍令陰奉陽違,軍需後勤不得短缺才行。

張鳳翼聽到這消息後,算是鬆了口氣。這孫傳庭還是有本事的,總算是拿出了點像樣的成績。

崇禎皇帝看了奏章後,對孫傳庭的印象也稍微改觀了點。心中算是認可了張鳳翼對孫傳庭的評價。脾氣有點臭,處理人事有點粗暴。但指揮打仗還是有兩下子的。

既然如此,之前想撤掉孫傳庭的想法便沒有了。在經過商量後。下旨嘉獎,並令孫傳庭再接再厲,爭取再短一點時間把流賊滅了。特別是要把那個挖皇陵的李自成給抓到京師來千刀萬剮。

也不知道是不是朱元璋這個開國皇帝保佑,這事剛過,孫承宗那邊急報,說建虜派人求和了。

崇禎皇帝和內閣幾位大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建虜竟然求和了?

說真的,和建虜這麼耗下去,崇禎皇帝和內閣這邊光是想勤王軍後勤的事情,就不知道瞅白了多少頭髮。這建虜要是求和了,那大明不是可以喘口氣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周延儒馬上抓到機會,開口拍起馬屁來,“全賴陛下臥薪嚐膽,勵精圖治,方有今日的捷報連連,大明中興可望啊!”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大明中興可望!”其他臣子一聽周延儒先派了馬屁,連忙爭先恐後的跟風。反正花花轎子人擡人,讓陛下高興高興,何嘗不是做臣子的義務。

崇禎皇帝難得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對底下的衆位臣子道:“建虜說他們沒有糧食過冬,才無奈和我大明一直這麼打着。如果我們作爲****上國能賜一點過冬糧食給他們的話,就擺戰不打。諸位臣工,爾等對此有何看法?”

周延儒作爲內閣首輔,自然第一個開口表態道:“陛下,以臣愚見,就依孫閣老的意思,擺戰不打。如此撫寧一線便能趁着這個機會修築圍牆,把山海關圍起來,同時也能讓朝廷喘口氣,還可以抽調精銳的勤王軍南下,越早滅了流賊越好。”

崇禎皇帝點點頭,再打下去,是真的吃不消了。他轉頭看向兵部尚書道:“張卿,你以爲呢?”

“臣有點擔心,建虜只是言其兵不出山海關半步,會不會其中有詐?”張鳳翼謹小慎微,從自己角度考慮道。

崇禎皇帝聽了,並沒有馬上表態,轉頭看向底下的還有一人道:“溫卿,你一向穩重,不知對此有何看法?”

被點名的溫體仁,平時獨來獨往,如同孤臣一個。崇禎皇帝看在眼裡,心中還是比較信賴的,便有此一問。

溫體仁此時也已是閣臣,不過他平時一向沉默寡言,說話不多。聽崇禎皇帝問起自己,便恭敬回答道:“陛下,建虜也已連續作戰一年有餘,他們未必能這樣堅持很久。如若我大明勤王軍能多堅持一段時間,就算不能擊敗建虜,但耗掉他們實力卻是必定的!”

(。)

506 後備480 愚公移山539 仁者無敵214 紅包277 爽575 強人所難611 突變44 不要這麼粗暴101 醉生夢死468 炫耀407 歷史的遺憾604 賞賜462 數典忘祖的畜生31 土皇帝529 何去何從129 自己當家做主459 兵臨城下89 找兩個人298 思維定勢328 劉大能歸來143 善後281 我是故意的19 王嘉胤485 遭遇64 兄弟同心339 打不死的流賊239 必有蹊蹺227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50 分別1 穿越228 改觀237 擔心3 不沾泥385 意外51 原來是你572 解釋563 後顧之憂26 賦稅533 試驗351 俘虜政策再發威361 孫在趙府幹什麼612 各方涌動338 流賊615 威脅392 哪和哪499 不好93 抓姦477 如何私有好煩458 屠村55 心急如焚565 忙184 收穫442 皇太極的算計355 該死66 官軍來襲356 混進城去25 別做夢了495 各顯其能574 未雨綢繆232 危機346 給我狠狠打195 屁滾尿流281 我是故意的127 傳信630 沒錢200 烏蘭的提議94 李自成616 滾滾滾432 怎麼強調都不過份308 蛇吞象217 亂就一個字199 苜蓿溝麼529 何去何從144 衆望所歸230 不屑做到464 摧古拉朽128 來延安府值得不能再值了146 問大家一件事137 絕望65 如何應對官軍47 十足的英雄43 火計217 亂就一個字450 情報人員的第一次彙報349 震驚135 就是王嘉胤也一樣殺273 開門三件事462 數典忘祖的畜生120 準備4 錦衣衛536 招安麼452 良心都給狗吃了428 重要會議15 吃了再兜着走109 各懷心思474 微妙變化608 謀劃440 特局231 娘生爹養414 情報分析
506 後備480 愚公移山539 仁者無敵214 紅包277 爽575 強人所難611 突變44 不要這麼粗暴101 醉生夢死468 炫耀407 歷史的遺憾604 賞賜462 數典忘祖的畜生31 土皇帝529 何去何從129 自己當家做主459 兵臨城下89 找兩個人298 思維定勢328 劉大能歸來143 善後281 我是故意的19 王嘉胤485 遭遇64 兄弟同心339 打不死的流賊239 必有蹊蹺227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50 分別1 穿越228 改觀237 擔心3 不沾泥385 意外51 原來是你572 解釋563 後顧之憂26 賦稅533 試驗351 俘虜政策再發威361 孫在趙府幹什麼612 各方涌動338 流賊615 威脅392 哪和哪499 不好93 抓姦477 如何私有好煩458 屠村55 心急如焚565 忙184 收穫442 皇太極的算計355 該死66 官軍來襲356 混進城去25 別做夢了495 各顯其能574 未雨綢繆232 危機346 給我狠狠打195 屁滾尿流281 我是故意的127 傳信630 沒錢200 烏蘭的提議94 李自成616 滾滾滾432 怎麼強調都不過份308 蛇吞象217 亂就一個字199 苜蓿溝麼529 何去何從144 衆望所歸230 不屑做到464 摧古拉朽128 來延安府值得不能再值了146 問大家一件事137 絕望65 如何應對官軍47 十足的英雄43 火計217 亂就一個字450 情報人員的第一次彙報349 震驚135 就是王嘉胤也一樣殺273 開門三件事462 數典忘祖的畜生120 準備4 錦衣衛536 招安麼452 良心都給狗吃了428 重要會議15 吃了再兜着走109 各懷心思474 微妙變化608 謀劃440 特局231 娘生爹養414 情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