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外物得道 破妄證真 長生安樂!
夢裡,呂洞賓十年寒窗,高中狀元。
而他一樣回到了前世學校,五年中考三年模擬,最終考上北大
春風得意馬蹄疾,呂洞賓迎娶了宰相之女,十年時間官至太傅,卻在生辰那日慘遭構陷,滿門抄斬。
刑場刀光落下時
孟傳在夢中同樣經歷了人生起伏,北大畢業後進入頂級投行,三年內成爲最年輕合夥人。卻在剛剛大婚後遭遇金融風暴,所有資產一夜近乎歸零,妻子捲款潛逃。
當他站在天台邊緣時.
呂洞賓猛然驚醒,嘴角嗆咳還沾着米飯粒。
孟傳也一腳踏空,回到了柴火房。
“夢長夢短?”
漢鍾離搖扇輕笑。
呂洞賓望着碗中尚溫的黃粱,聲音發顫:
“十年榮華,抵不上炊飯一瞬?”
“世間浮名,何嘗不正是如此?你求的是錦衣玉食,還是一念逍遙?”
呂洞賓呆坐半晌,忽將手中榜單丟到一旁,納頭便拜:
“弟子願隨道長求道!”
與此同時,一旁孟傳亦在面臨心志的考驗。
從生到死,他都像是一個看客在感悟,無法決定劇情的走向。
十年一夢,讓他神色恍惚,就連武道意志亦有晃動。
不光是最後天台一躍的不甘,更是數學題海的痛苦在阻礙着他。
在孟傳看來,這比參悟武理還要難.
現在,這小小一間柴火房中。
呂洞賓丟掉的“榜單”,也同樣到了他手中。
孟傳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悸動。
漢鍾離的聲音如洪鐘大呂響起:
“扇底清風催鶴起,腹間丹氣貫長虹,拋卻俗塵三尺劍,踏雲直上九重天!”
孟傳渾身如過電般劃過顫慄。
他想像呂洞賓那樣,向漢鍾離納頭便拜!
就在此時,他深藏在元神深處的道心,正撲通撲通跳躍!
道心再次立大功,它在告訴孟傳,趕緊他孃的醒過來!
心頭瞬間清明一片,膝蓋在即將觸地時轉而繃直。
他脊柱如大龍般節節隆起,硬生生從將要發生的跪拜姿態,轉爲武道站立起手姿勢。
反覆在心中默唸,亦在點醒自己:
“香火成神之物,只是香火成神之物我要的並非跪拜成仙.”
他剛剛,差一點點就着相了。
“我本就能練武成仙,我之所求亦是武道登神乃至超越神!”
當最後一絲迷惘破碎,孟傳看見體內的武道天穹,正悄然煥發新的生機。
六大竅位於高天之上,比原先更加碩大明亮。
如蛛網蔓延的星軌,亦是更加凝實穩固。
下方大地,雖然仍是漆黑一片。
但也能感受到隱隱有生命在此孕育,就好像經歷了洪水蔓延與火山爆發後,世界中新生命的誕生。
而這些,正是武道意志昇華的體內表現。
感知從體內抽離,孟傳當即溝通意景,一拳轟出熾焰漫天。
手中的榜單,連通整間柴房,一同燒個精光!
自從呂洞賓消失之後,一直面色平靜的漢鍾離,忽然笑意浮現。
漢鍾離的團扇同樣被這火焰點燃,而火中卻傳來大笑:
“善!”
祂在孟傳的武道意志上,看到了【拳腳打術、通神證道】之機!
孟傳能夠醒悟,正是靠自身破妄證真!
火光結束,孟傳定下心神,又回到鍾乳垂珠的正陽洞。
漢鍾離臉上淡淡笑着,他一拂袖,日月換天。
祂帶着孟傳來到崖邊。
衣袂隨山風輕揚,祂擡手時,指尖似有流霞纏繞:
“老道我啊,亦是沒有大法力與神通,無非是一縷似真似假的香火罷了。
當今時代的武道真是格外繁榮,小友,還望謹記你心中一直堅定的意志。”
孟傳如夢初醒,原來剛纔所經歷的一切,竟然是夢中之夢。
他這才醒悟明白,自己應是通過了,正陽祖師的“真正考驗”。
山風拂面,他心中豁然貫通:
“原來黃粱一夢、柴房焚榜皆是幻境中的幻境.
正陽祖師以香火爲引,實爲考驗我能否斬斷,對【外物得道】的執念。
內天地煥發生機、武道天穹鑄實,皆因我未迷失於捷徑,反而意志更堅。
因爲真正的【道】,從來只在拳腳打術之間。”
同時,他也是從道心異動之時得到的點醒。
心中對於道心種魔神功的理解,也豁然提高一個檔次。
“道心駕馭的魔性,並非單單那極致的九種負面情緒。
如今日在柴房經歷的【捷徑仙道】,包括執念、妄想、僥倖等等,這些也都是魔性。
而道心化作在我的武道之路上,亦是武道意志的具象化體現。
那一瞬的顫慄,亦是我的武道意志在點醒自己,要破妄證真。” 孟傳不知道自己猜想的對與否,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最適合自己的“道心種魔”,是獨屬於自身的此法修行之路。
他亦是明悟,隋校長之前所說的話:
【不同的人修行同一門神功,推演過程與武道意志的修行一樣,皆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對於神功的後續推演,亦是自身武理的延續。
根據立意把握精髓,便能自行推演神功絕學邁向更高處;而仿照前人之路,照抄照搬神功,只會前路停滯,永遠卡在當前的境界不得寸進!】
簡而言之,便是“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這是隋校長上次在說,日後給他傳授火屬神功時,順帶提點的內容。
估計他本人都沒想到,孟傳此時區區二限,竟能從黃粱一夢當中悟得這一點.
法界之中,終南山晨霧未散。
漢鍾離虛空一抓,孟傳感覺自己的頭被敲了下。
頓時聽到有聲音嫋嫋傳來:
“回神了。”
孟傳凝神回視,見對方“叩齒集神”,齒間竟震落霞露,聲聲清越如玉石相擊。
“舌攪華池,津生如泉。”
漢鍾離喉間滾動,吞津聲與松濤共振。
孟傳仿之,忽覺體內暖意漸生。
進而轉腕作“搖天柱”,頸間骨節輕響,雲頭低垂在漢鍾離的肩頭聚散
一套動作做完,漢鍾離回眸,扇尖一點孟傳眉心:
“形隨意動,意逐氣行,此乃長生門徑。”
最後的香火神力都在這一點之下,盡數灌注在孟傳的腦海裡。
他的識海之中,頓時多了一枚團扇狀的印記。
感知輕觸,彷彿有道人在唱低沉的調子,像山風掃過古鬆:
“齒叩三聲津自生,
神凝一點氣歸元。
擡手能邀天邊月,
附身可攬地脈泉。
若問此中真意趣,
心無掛礙即真仙。”
聲音漸漸縮小,直至萬籟俱寂。
孟傳心中清楚,漢鍾離這是用自己最後的香火力量。
像隋校長當初傳授自己【沸騰之焰】那樣,留給了他武學印記。
在視線恍惚之前,他對着天邊這道即將消散的虛影,深深鞠了一躬。
漢鍾離身軀化虹,消失在了天地間。
雖然他不拜神,但此刻這一躬,是敬仙神傳道之誠,是謝祖師點化之恩。
啥也不說了,待自己【通神證道】之時,通通都救回來!
孟傳在心底暗暗給漢鍾離畫下大餅.
見孟傳緩緩睜開眼,眼神清澈。
一旁的午陽道君連忙問道:
“小友,感覺如何?”
孟傳先感謝午陽道君的授予機緣之恩。
沒對方剛剛那不知名手段發力,恐怕他難以踏入,正陽祖師的法界幻境。
午陽擺手道:
“無事,祖師找上你,本就是你的機緣。老道還想問,祂老人家現可安好?”
說到這兒,午陽心裡其實早就有所準備。
祖師許久未“顯靈”了,如今在孟傳身上顯現,何嘗不是在“託付後事”.
孟傳罕見的沉默了,片刻後,他將法界幻境內發生的一切,都講給了午陽道君。
漢鍾離是其信仰了一輩子的道門祖師,不牽扯自身秘密,孟傳還是想讓對方知曉全部。
聽聞孟傳說到漢鍾離演法,繼而歌謠烙印在識海之中。
午陽點頭道:
“此乃【長生安樂法】,又叫做鍾離祖師八段錦引導法,是一種我全真道門的高明煉氣法,亦是不傳之秘。
既然正陽祖師以香火之力傳授於你,你便大膽去學,祂老人家也會告知你效用相關,我就不越俎代庖了。
至於此法的來歷,最早要追溯到八仙庵還沒成立之時,這片地界當時尚且叫作【雷神廟】。
當時,有人在此見八異人遊宴於此。
其中一人喝的大醉,搖着蒲扇,邊唱歌謠邊打拳,其他異人也多有異於常人之舉。
後來此事越傳越廣,遂建立【萬壽八仙宮】祭祀之。
後來有古煉氣士,根據歌謠與記載,創造了古煉氣法【安樂歌引導訣】,這也是長生安樂法的前身。
受限於時代,之後宮中又遭遇劫難,被破宮伐廟。
最終於六百年前,被長安當地士庶集資興復,又請了全真名道【任天然】爲第一任住持。
爲免樹大招風,遂將小廟闢爲全真道十方叢林同時,又更名爲了【八仙庵】。
後續定下八仙香火道統,以及安樂歌的最終完善,都是由任真人牽頭待領,他也是我庵的第一任中興住持.”
越說,午陽道君的聲音越小。
想到自己再想到任真人
唉.
孟傳察覺到其想法,安慰道:
“道君,此乃時代的錯,錯不在您。”
他繼續說到正陽祖師在天邊消散,最後化虹而去。
午陽渾濁的眼忽然亮了下,而後又低垂下來。
一滴淚沒忍住,順着臉上溝壑緩緩滑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