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

“主公,有一批青州黃巾軍主動前來投降,大約有1400人……”

“又有一小股青州黃巾軍歸降,大約有700餘人……”

楚天向北方的都昌縣進軍,途中竟然持續有小股的青州黃巾軍主動依附。

一向沉穩的周亞夫甚至懷疑這些青州黃巾軍是不是故意詐降。

只有楚天知道這是君主特性“大賢良師”發揮效果,青州黃巾軍有一定概率會投降。

對黃巾軍產生吸引力,楚天也很無奈,他行軍200里路,沿途俘虜的黃巾軍有2萬人,而沒有經過戰鬥就主動依附的青州黃巾軍數量有3萬人。

黃巾軍將領統帥的黃巾軍不容易投降,而缺乏黃巾軍將領約束的小股黃巾軍則很容易動搖,主動依附大賢良師楚天。即使是黃巾軍將領,也有極小的概率不戰而降。

於是楚天將他們賣到琅琊國,準確來說應該是將他們安置在琅琊國的平原,讓他們爲琅琊國耕田,重新做人。

楚天在和曹操暗中較勁,看誰可以搶掠更多青州的人口。

歷史上曹操迫降青州黃巾軍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獲得大量的勞動力,推行軍屯農,得以有資本逐鹿中原。

楚天搶走劉備的錢(糜家),搶走孫權的人(徐盛),現在終於伸手搶曹操的勞動力。青州黃巾軍本身就是重要的資源,人口決定了戰爭潛力和領土的繁榮度。

曹操在黃河邊大約迫降六萬黃巾軍,在東平陵迫降十餘萬黃巾軍,目前掠奪二十餘萬人口,遷徙到東郡填充各縣。

楚天此前掠奪黃巾軍十萬,此時進軍又掠奪五萬,共得人口十五萬,不比曹操差多少。

“怎麼一直有黃巾軍投降楚子謀?”

趙公子發現了楚天營地奇怪的現象,幾乎每天都有黃巾軍投降楚天,少則百餘人,多則上千人。

而主動投靠趙公子的黃巾軍屈指可數。

與楚天讓黃巾軍主動送上門來不同,趙公子只能戰敗黃巾軍,然後將其俘虜,效率還不及楚天的一半。

都昌縣附近匯聚幾十萬黃巾軍,成爲青州東部黃巾軍主力的據點。

楚天和趙公子兩個人還沒有與多爾袞交戰,已經俘虜了十萬。

黃巾軍人數過多導致多爾袞也無法控制所有的兵馬,只能任憑部分兵馬在外圍消耗楚天他們的兵力,結果反而被楚天、趙公子俘虜。

楚天將俘虜遷徙到琅琊國,而趙公子將俘虜遷徙到自己統治的五個縣,試圖重建北海國。

隨着楚天的大軍靠近黃巾軍主力聚集的都昌縣,前來依附楚天的青州黃巾軍越來越多。

楚天粗略估算了一下,假設黃巾軍包括他們的家眷,有一百萬人在都昌縣以及附近,他的“大賢良師”特性如果可以讓其中10%的人投降,那麼楚天至少招降十萬青州黃巾軍……

目前依附楚天的青州黃巾軍到了五萬人,多爾袞、管亥的青州黃巾軍還在逃亡。

青州黃巾軍逃亡的人數越來越多,多爾袞終於意識到事情有點不對勁。

不僅僅有黃巾軍逃亡,而且青州黃巾軍對即將到來的楚天產生了恐懼。

多爾袞自己面對楚天時,多少也有些不舒服。

楚天的兩個特性“天可汗”、“大賢良師”對多爾袞和青州黃巾軍有一定的壓制,讓對方產生畏戰情緒。

楚天、曹豹、糜芳、趙公子、孔融聯軍的先鋒距離都昌城不到二十里,沿着濰河紮營。

楚天還在不斷接收附近前來投靠的黃巾軍,又得黃巾軍五萬,包括一些沒有作戰能力的老幼婦孺。

“青州黃巾軍數量雖多,但正面戰場根本無法展開幾十萬大軍。我們逐一清掃附近的黃巾軍,再合圍都昌城。”

楚天與趙公子打算故技重施,使用在安丘縣的戰術——肅清城外的黃巾軍,然後全力攻拔都昌縣城。

黃巾軍人數衆多,但合格的武將目前只有多爾袞一個人。吳三桂也算是合格的將領,卻在東武縣被守軍用牀弩射傷,無法繼續給楚天造成麻煩。黃巾渠帥管亥的武力高,但智謀不足。

楚天和趙公子分頭進攻,多爾袞分身無術。

青州黃巾軍面對八萬青徐官兵,還在垂死掙扎。楚天親自帶隊去抓黃巾軍。

他本不想冒險,但他出現在戰場上,黃巾軍會有小概率不戰而降……

都昌縣外圍的黃巾軍遭到楚天的軍隊襲擊,花木蘭的騎兵揮舞着馬刀,驅逐數萬青州黃巾軍到濰河邊,數以百計的黃巾軍墜河淹死。

楚天在薛仁貴、李廣兩員大將的保護下出現,招降無路可退的青州黃巾軍。青州黃巾軍見楚天到來,眼神狂熱,陷入絕境的他們像是看到了希望。

“爾等應當安心耕種,爲何四處禍害其他窮苦人?臣服於我,人人有地種,人人有田耕!”

一邊是花木蘭騎兵明晃晃的馬刀,一邊是種田的誘惑,黃巾軍本來就是活不下去的農民,很快就有人拋棄簡陋的兵器,歸順大賢良師。

對他們來說,可以種田,已經是莫大的幸福。

“他們想種田,而我給他們田種,他們每年只要交給我五成的糧食,我真是一個仁慈的國相。”

楚天感慨道。

多爾袞在楚天和趙公子大肆捕捉黃巾軍時,嘗試率領騎兵出城偷襲,卻無不被楚天發覺,提前設下拒馬和長槍方陣,讓多爾袞無處下手。

他始終不明白爲何每次自己的騎兵出城,都會第一時間被楚天得知。

一隻黑色的戰鷹在空中盤旋,不時落在都昌縣城門樓的屋檐上,監視着城內的動靜。

隨着青徐聯軍逐步清剿周邊的黃巾軍,多爾袞意識到不妙,繼續這樣下去,人數衆多的黃巾軍不但沒有發揮數量優勢,反而會被青徐聯軍蠶食。

青州黃巾軍被曹操吃掉20萬,楚天陸續吃掉近30萬,還有趙公子吃掉的10餘萬,元氣大傷。

都昌縣城外的平原無法展開幾十萬大軍,且沒有足夠的將領指揮以及配合多爾袞,多爾袞獨木難支。

在青徐聯軍步步緊逼的壓力下,多爾袞不得不迎戰。

再不打,城外的黃巾軍就全部叛變到大賢良師的帳下了。

至少目前還有幾十個普通黃巾軍將領可以使用,他們受到楚天的影響較小。

於是多爾袞任命每一個普通黃巾軍將領率領一萬人,爲一個大方陣。然後挑選其中最精銳的七萬人組成七個方陣,親自統帥。

以他現在的統帥能力,最多隻能給七萬人提供加成。

管亥統帥三萬黃巾軍精銳,跟隨多爾袞作戰。他有能力統帥的兵馬數量更少。

至於其他黃巾軍將領,多爾袞指示他們迂迴運動,夾擊青徐聯軍或者切斷青徐聯軍的後路。多爾袞也不指望這羣智商不高的黃巾軍將領真的可以突破青徐聯軍的側翼、切斷糧道,只要他們給青徐聯軍造成壓力,給正面戰場爭取機會即可。

十萬黃巾軍精銳出城,在城外的沿河平原地帶擺開陣型。

會戰規模還要取決於地形,不可能幾十萬大軍展開。一場會戰還有可能分爲幾個戰場,各個軍團擔任擊潰、殲滅、包圍、迂迴等任務。

多爾袞這邊缺乏足夠的高級將領,唯一可以擔任迂迴、側翼突破的吳三桂重傷,他只能使用普通的黃巾軍將領,一切聽天由命。

否則多爾袞完全可以利用兵力優勢,設立幾個軍團,對青徐聯軍進行分割、包圍。

“徐盛率領一隊弓箭手守住河岸,防止對岸的黃巾軍渡河。”

“周亞夫、李廣率領細柳營、射聲營以及低階步弓手一共1.5萬人正面決戰。”

“花木蘭率領騎兵於側翼,做好衝陣的準備。”

“薛仁貴率領護衛隊以及第一預備隊。”

“糜芳、曹豹二位將軍率領徐州軍作爲第二預備隊,以及防備後方隨時可能出現的黃巾軍。”

楚天部署自己的陣型,他的大軍與趙公子的大軍位於同一條線。

趙公子令太史慈率領步弓兵守正面,大唐騎將薛萬徹率領騎兵防備側翼的黃巾軍,以及隨時準備襲擊對方。

而趙公子和孔融親自率領後軍,防備黃巾軍奇襲後軍。

戰旗獵獵作響,北部是多爾袞、管亥的十萬黃巾精銳。與其他黃巾軍可能夾雜着老幼婦孺不同,這支黃巾軍由青壯組成,還有五千黃巾長作爲前排、一萬黃巾騎兵擔任側翼。

南部是楚天、趙公子的青徐聯軍,人數大約有7-8萬人。他們的兩側和後方受到普通黃巾軍將領的威脅,必須分兵駐守。真正用於正面戰場決戰的兵力可能只有4-5萬人。

在不算寬敞的戰場上,多爾袞已經爭取了足夠多的優勢。

他在正面有兵力優勢,側翼和後方還有漫山遍野的黃巾軍給對方施壓。

如果可以正面突破青徐聯軍的陣地最好,如果不能,則等待兩側的黃巾軍將領壓迫青徐聯軍的兩翼。

楚天帶人來到陣前進行會戰前最後的觀察。

隨着楚天的出現,對面十萬黃巾軍突然有所動搖,黃巾軍史實將領管亥都受到了干擾。

對面是隱藏的大賢良師!

雖然不明白爲何對面的黃巾軍士氣突然下降,但周亞夫很快意識到這是機會。

士氣至關重要。

周亞夫請命:“請主公下令進攻,一鼓作氣,摧毀對方十萬大軍!”

“現在進攻?”

楚天不曾想自己方處於劣勢,周亞夫反而主動作戰。

頑固的周亞夫堅持:“戰機稍縱即逝,不可猶豫!”

“準,全軍進攻。”

楚天將指揮前軍的權力全部下放給周亞夫。

“擂鼓!”

周亞夫立即登高指揮。

咚!

地面微微顫抖,氣氛肅殺。

咚!咚!

軍中的大力士揮動鼓槌,沉悶的鼓聲迴盪在戰場上空,所有將士都下意識地攥緊手中的兵器和盾牌。

這是進攻的信號!

周亞夫沒有試探對方,望見十萬黃巾軍的方陣因爲楚天的出現而開始騷亂,於是打算一鼓作氣!

“真是瘋狂,我們也進攻!”

趙公子這邊同樣擂鼓,太史慈親自披上甲冑,手握長弓,率領1.5萬大軍前進。

周亞夫將所有的重步兵集中在前排,後排是射聲營的神射手。

一旦重步兵和射聲營給對方前排巨大的殺傷,跟在後方的細柳營將會代替重步兵,徹底摧毀敵陣。

花木蘭和薛萬徹的兩支騎兵蓄勢待發,戰馬不安地喘氣,它們因爲鼓聲而受到驚動。

“督戰隊就位,任何人不得後退!”

多爾袞發覺十萬黃巾軍精銳軍心動搖,只能派上督戰隊維持士氣。

否則等下雙方大軍交鋒,黃巾軍的士氣很快就會因爲跌到谷底而倒戈或者逃走。

“如果我有八旗軍,這羣黃巾軍只配當僕從軍。”

多爾袞有一股不安的預感。他意識到這一次會戰勝率不大。

對面有着諸多的名將,還有特殊兵種。

多爾袞卻還沒有招募出八旗騎兵。

“一戰定北海!”

楚天在後方觀察。

這一次他不怕輸。他率領軍隊從琅琊國到北海國討伐青州黃巾軍,劫掠了三十萬人口,即使全軍覆沒也不會從此一蹶不振。

只要楚天回到琅琊國,很快又可以組建一支新的軍團,捲土重來。

多爾袞這次卻輸不起了。一旦都昌縣被官兵收復,他面對的是擁有六個縣的北海國領主趙公子,以及五個縣的東萊郡異人領主的夾擊。

而且一旦戰敗,官兵定然會趁勢追擊,收復更多的領土,青州黃巾軍的生存空間將會更小。

“主公,決戰開始了。”

作爲軍師的房玄齡提醒楚天。

楚天向北方望去,雙方軍隊萬箭齊發,拉開都昌縣會戰的序幕!

箭雨遮蔽了天空,雙方上萬弓箭手輪流拋射,前排的重步兵加快步伐,手持長矛,與對方方陣相撞!

“濰河對岸的黃巾軍試圖搭設浮橋渡河偷襲,人數不詳!”

“交給徐盛對付他們。”

楚天相信徐盛可以用較少的兵力拖住濰河對岸密密麻麻的黃巾軍,兵力越少,徐盛的部隊戰鬥力越強。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失敗的釣野伏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九十四章 守家人選第九百九十五章 李廣弓第七百零四章 五胡之亂第三百九十章 漢帝國遠征(上)第十章 兩村同盟第九百二十九章 五大領主聯軍(下)第一千三十七章 俘虜潘美第八百一十八章 飛將軍的弱點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人物聚集第九百三十七章 第五次國戰結束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燒徐州水師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黃金家族的衰落第七百四十四章 咸陽之盟第五百七十三章 重創怯薛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遼東之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招攬呂玲綺(補更32/100)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SSS級特性“毘沙門天”的代價!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十四章 大收穫第一千一十章 進犯益州的東籲大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港口與監察機構第六百七十六章 第二枚怯薛軍兵符第九百九十四章 秦軍聯合第一千四十七章 漢中決戰,呂布的決心!(補更20/100)第一千六十一章 百步穿楊養由基第一千一十二章 呂布的女兒第六百八十二章 契丹殘餘(中午1/2)第二百五十四章 碾壓高麗第二領主第六百九十八章 西方領主與阿提拉(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起(下)第一千五十七章 漢中之戰結束第二百七十四章 與羅馬的第一次交鋒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出祁山第八百六十五章 鐵鷹銳士兵符第三百八十六章 第三次國戰(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靖康之役規則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斬僞聖級猛將第八百零三章 昆陽之戰結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德川家康與海上同盟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四十六章 東漢區的領主們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敲詐大名第一百九十四章 守家人選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鄭芝龍與李舜臣(補6000字)第三百零五章 烏龜戰術第三百六十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龐涓,曹操與郭嘉(補中午二更)第四十章 三級金礦第三百四十三章 回師東漢第六百九十章 羅馬軍團對火器軍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神策軍第一千二十八章 陸遜火攻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俘虜太陽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西方領主大集結!(二合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五百四十七章 高麗亡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肥爭奪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鰲拜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五百零六章 三軍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風林火山,赤備騎兵!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失敗的釣野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暫居夏城的趙雲第四十二章 攻打水寨第五百九十二章 輪臺城的反擊(補更8/20)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大巾幗集齊第九百二十六章 羅馬賢帝圖拉真(補更12/100)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崔浩的離間計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三百二十八章 漠北之戰(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鐵木真與亞歷山大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一領主與第一梟雄(繼續加更)第八百九十七章 周圍形勢第一千五十八章 劉備投降第五百二十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五百五十三章 岳家軍、忠孝軍!第七百一十章 兆雪瑞豐年第一千二十九章 李牧與趙奢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上洛(三)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六十七章 先登第六百二十二章 察合臺汗國覆滅第三百四十九章 虎癡許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立花山城,攻心爲上第二百零一章 初戰呂布第七百八十四章 地獄難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羣英薈萃,大夏遠征!第一千八十八章 百人斬夏魯奇(補更29/100)第八百二十一章 宇文部落第三百五十九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封徐州官吏第七百二十四章 即位大單于(二合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漠北之戰(二)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孫家大小姐駕到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失敗的釣野伏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戰爆發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九十四章 守家人選第九百九十五章 李廣弓第七百零四章 五胡之亂第三百九十章 漢帝國遠征(上)第十章 兩村同盟第九百二十九章 五大領主聯軍(下)第一千三十七章 俘虜潘美第八百一十八章 飛將軍的弱點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人物聚集第九百三十七章 第五次國戰結束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燒徐州水師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黃金家族的衰落第七百四十四章 咸陽之盟第五百七十三章 重創怯薛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遼東之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招攬呂玲綺(補更32/100)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SSS級特性“毘沙門天”的代價!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十四章 大收穫第一千一十章 進犯益州的東籲大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港口與監察機構第六百七十六章 第二枚怯薛軍兵符第九百九十四章 秦軍聯合第一千四十七章 漢中決戰,呂布的決心!(補更20/100)第一千六十一章 百步穿楊養由基第一千一十二章 呂布的女兒第六百八十二章 契丹殘餘(中午1/2)第二百五十四章 碾壓高麗第二領主第六百九十八章 西方領主與阿提拉(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起(下)第一千五十七章 漢中之戰結束第二百七十四章 與羅馬的第一次交鋒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出祁山第八百六十五章 鐵鷹銳士兵符第三百八十六章 第三次國戰(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靖康之役規則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斬僞聖級猛將第八百零三章 昆陽之戰結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德川家康與海上同盟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四十六章 東漢區的領主們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敲詐大名第一百九十四章 守家人選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鄭芝龍與李舜臣(補6000字)第三百零五章 烏龜戰術第三百六十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龐涓,曹操與郭嘉(補中午二更)第四十章 三級金礦第三百四十三章 回師東漢第六百九十章 羅馬軍團對火器軍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神策軍第一千二十八章 陸遜火攻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俘虜太陽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西方領主大集結!(二合一)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五百四十七章 高麗亡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肥爭奪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鰲拜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五百零六章 三軍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風林火山,赤備騎兵!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失敗的釣野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暫居夏城的趙雲第四十二章 攻打水寨第五百九十二章 輪臺城的反擊(補更8/20)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大巾幗集齊第九百二十六章 羅馬賢帝圖拉真(補更12/100)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崔浩的離間計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三百二十八章 漠北之戰(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鐵木真與亞歷山大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一領主與第一梟雄(繼續加更)第八百九十七章 周圍形勢第一千五十八章 劉備投降第五百二十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五百五十三章 岳家軍、忠孝軍!第七百一十章 兆雪瑞豐年第一千二十九章 李牧與趙奢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上洛(三)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六十七章 先登第六百二十二章 察合臺汗國覆滅第三百四十九章 虎癡許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立花山城,攻心爲上第二百零一章 初戰呂布第七百八十四章 地獄難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羣英薈萃,大夏遠征!第一千八十八章 百人斬夏魯奇(補更29/100)第八百二十一章 宇文部落第三百五十九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封徐州官吏第七百二十四章 即位大單于(二合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漠北之戰(二)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孫家大小姐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