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許攸獻策

“趙龍自稱冀州牧,在鄴城屯兵,準備北上常山與幷州胡馬交戰。”

“報,有一個自稱是許子遠的人想要進城。”

周亞夫正在與杜如晦商議偷襲鄴城,守城的士兵向周亞夫彙報。

“許子遠?莫非是許攸?”

周亞夫記得這個袁紹的謀士,曾經得罪過他的主公。

是否要收留他,還是一個問題。

杜如晦稍一沉思,對周亞夫說道:“如果主公在場,爲得到冀州,除非與許攸有深仇大恨,否則定會收留之。將軍可打開城門。”

周亞夫聽杜如晦的分析,於是揮手:“帶許攸前來見我。”

很快一個謀士被士兵帶過來,還整了整自己的衣冠:“渡口已經被你們兗州的兵馬佔領,我欲南下,請行個方便,讓我與家人回到南陽故里。”

杜如晦盯着許攸:“許子遠爲大才,豈會甘心隱居南陽故里?現如今天下大亂,羣雄並起,莫非許子遠不願做出一番事業?”

許攸說道:“袁本初與部下交惡,兵敗被擒,現在趙龍主張冀州,重用河北世家。我一南陽人,遭到排擠,恐怕不會被重視。我意闌珊,欲隱居田園。”

杜如晦仍然似笑非笑地盯着許攸,眼神似乎看穿許攸內心的想法,許攸心底不禁一驚。

杜如晦作爲唐太宗的兩大謀士之一,其能力恐怕還要在田豐、沮授之上,許攸簡單的搪塞,根本無法瞞過杜如晦。

杜如晦現在的智力已經到了96,識破許攸的想法,並不困難。

“子遠勿要誆我,想必子遠已經有投靠新主之意,所以南下。”

杜如晦的眼神讓許攸知道沒有必要繞彎子,杜如晦是楚天重要的謀士之一,無法在他的眼前隱瞞什麼。

許攸答道:“我與曹阿瞞爲舊時好友,打算投靠於他,混個溫飽。”

“曹孟德現於兗州牧麾下擔任偏將軍,子遠與其投靠曹孟德,不如直接投靠兗州牧,將來仍然不失謀主之位。”

“兗州牧與我有間隙,又重用徐州世家,豈會用我?”

“兗州牧胸懷天下,如無容忍之心,那麼青州趙公子、兗州曹孟德,豈不是全部爲兗州牧所處死?兗州世家程昱、滿寵,管理兗州之事,豈有偏頗徐州世家?請不必懷疑。”

杜如晦的一席話打開許攸的心扉。

他與楚天似乎也不是什麼解不開的仇恨,以前各爲其主,相互針對,只要楚天可以容忍他,仍然可以得到重用。

至於重用河北世家的趙龍,爲了儘快清除袁紹內部的派系之爭,似乎有些操之過急,導致許攸外逃。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許攸也是一個人才,否則袁紹也不會以之爲謀主之一。

“兗州牧何在?”

“正攻打豫州。”

“可惜,可惜啊……”

許攸不禁直呼可惜。

周亞夫在一旁問道:“爲何可惜?”

許攸答道:“趙龍新任冀州牧,軟禁袁本初,北上與胡馬爭霸,人心未定。如兗州牧已得豫州,發兵三四十萬,則冀州唾手可得,河北可到手矣。”

杜如晦說道:“豫州乃是心腹大患,又有荊州軍北上,如果主公率領主力渡過黃河,與河北諸侯爭鋒,則中原必定爲豫州軍、荊州軍所取。此所爲捨本逐末也。”

許攸搖頭:“這正是可惜之處。”

突然,許攸眼神一亮:“趙龍集結兵馬北上,與胡馬必定會有一戰。爲何這位將軍不率領兵馬,攻打鄴城,使趙龍腹背受敵?”

周亞夫答道:“正有此意,只可惜無人引路。鄴城爲冀州之要害,與邯鄲互爲犄角,攻鄴城,則邯鄲必救之。攻邯鄲,則需分兵包圍鄴城,否則鄴城必救之。我之兵力不足,難以同時破兩城。”

許攸焦急地踱步。

如果他決定投靠楚天,那麼就要立下功勞,獲取楚天的信任。

杜如晦仍然像是一隻老狐狸,似笑非笑,耐心地等待許攸獻計。

杜如晦終究沒有來過冀州,對冀州的瞭解僅限於情報。而許攸不同,他跟隨袁紹在冀州打拼已有三年。作爲袁紹的謀主之一,許攸不僅有一些能力,而且熟悉冀州的地形要隘、人情世故,如果許攸提出攻略冀州之策,說不定比杜如晦還要實用。

“將軍可嘗試攻打鄴城。冀州麥子將要成熟,將軍實在無法攻拔,則可分兵收割小麥,運回黎陽。此般一來,不但黎陽可獲得糧草用以固守,還可令鄴城以及趙龍大軍陷入缺糧之困境。”

“其二,可堵塞淇水,開鑿運河,使其流入白溝,增白溝水量,以便大船自兗州向冀州運輸軍糧。”

“其三,劫掠周圍村鎮人口,增加黎陽人數,或遷移至黃河以南,此謂絕戶之計。”

“其四,遣人前往黑山聯繫黑山軍張燕,令其起兵響應,則可獲得黑山軍十萬,攻打鄴城,大事可成矣。”

“其五,令斥候於鄴城散佈消息,謊稱冀州兵敗,必定人心惶惶,或有叛徒獻城而降。”

許攸在周亞夫兵力劣勢時,仍然向周亞夫獻出五計。

杜如晦認可許攸的五計,絕糧、絕戶、拉攏黑山軍、擾亂鄴城人心、以及開鑿運河打通運糧水路,可謂是取冀州的良策。

“子遠獻策有功,將來必定會爲主公所重用。”

杜如晦爲了儘可能拉攏知曉冀州之事的許攸,稍微誇獎許攸。

許攸見楚天的謀士對自己稱讚有加,心裡暗道,楚子謀的謀士不過如此,楚子謀若能取冀州,都是我許子遠的功勞啊。

儘管這麼想,在沒有真正攻下鄴城之前,許攸還不敢自傲,而是向周亞夫問道:“這位將軍始終沉默寡言,不知道許子遠的計策如何?”

周亞夫沉吟:“等趙龍率兵北上,可依此行事。”

“如果兩位聽我良策,則大事可成,冀州可得,你們也會受到兗州牧重用。袁本初便是不依我計策,導致趙龍勢大,纔會功高震主,自己釀成大錯。”

許攸此時還是不由自主流露出技高一籌的姿態。

杜如晦暗中搖頭,許攸會謀事,但不會謀人。換而言之,許攸過於自傲,而且爲人貪婪,個人品行不好,終究難以出相入將。

不過楚天攻下豫州以後,下一步就是平定河北,因此杜如晦必須要爲楚天留下許攸,哪怕是暫時滿足許攸的性格缺陷。

至於攻下豫州,許攸顯得不那麼重要以後,再看許攸是否會做人吧……

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下限,而性格,決定上限。

杜如晦私底下讓周亞夫將許攸奉爲幕僚,自己甘願擔任守勢軍團的第二號謀士,同時將部分戰利品分爲許攸和他的家人,滿足許攸對於名利的渴望。

許攸大爲滿意,他從鄴城逃出時被亂兵搶走不少財產,杜如晦的慷慨,讓他對楚天勢力萬分滿意,感受到了楚天的誠意。

實際上,這只是杜如晦的獨斷。

房謀杜斷,杜如晦的決斷能力極強。

換而言之,即使沒有楚天的命令,他也可以根據形勢作出判斷,哪怕是對於人事的決斷,杜如晦同樣判斷準確。

現在的許攸一來到黎陽,就被杜如晦穩住,認爲楚天已經盡釋前嫌,求賢若渴,而他許攸就是楚天缺少的人才。

從取冀州的戰略目的來看,許攸還真是楚天必須要拿下的人才不可。

“黎陽位於河北,主公軍勢位於河南以及徐州,如若趙龍擊敗胡馬,南攻黎陽,則黎陽隨時可能被攻陷。子遠之家人,應當送至兗州……不,將來即使是兗州,也不安全。不如送至徐州,避開戰亂。徐州已經多年沒有戰事,百姓安居樂業,可保子遠家人無憂。”

杜如晦提出將許攸的家人送至徐州避難。

雖說是避難,更像是人質。

目前曹操的族人,全部在夏城居住,同時被監視。

許攸也知道這一點,但他已經被杜如晦的一系列舉動所打動,再加上作爲人質之事,並不罕見,於是同意將家人送至徐州,由周亞夫派出一支小隊護送,南渡黃河。

杜如晦目送許攸的家人離開,知道許攸只能爲楚天賣命,否則他會失去家人。

不僅如此,杜如晦還修書一封給楚天,提議對許攸許之以高官厚祿。

周亞夫則開始整備部隊,準備奇襲鄴城。

鄴城,趙龍率領一隊文臣武將,看向黎陽的方向。

黎陽被周亞夫佔據,成爲了河北的釘子戶,讓趙龍如鯁在喉,難以下嚥。

“劉備、田齊同意出兵,但要求在擊敗胡馬以後,獲得更多的封地。否則,他們不願出兵。”

出使劉備、田齊勢力的一個大臣回來,向趙龍報告出使之事。

趙龍徘徊,最終下定了決心:“如果可以擊敗胡馬,我可給劉備河間國,給田齊清河國。使他們有兩個郡國之封地招募兵馬。將來若是入主中原,則可封其爲異姓王,他們現在的領土,就是以後的封國,決不食言!”

趙龍爲了儘快彌補與楚天的差距,只能選擇向劉備和田齊妥協。

劉備和田齊有可能會倒向楚天那邊,唯一可以拉攏他們的就是更多的封地。儘管這樣的做法極其危險,但趙龍不得不行之。

投靠楚天,楚天不會裂土封王,任何被楚天吞併的諸侯,基本有名無權,唯一一個有權力的曹操還被衛青壓制,同時指揮的本部兵馬數量不多。

趙龍卻可以容忍劉備和田齊擁兵自重。

這就是劉備和田齊還在他的陣營的緣故,因爲他們的領土全部在河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楚天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勢力之內還有未完全屈服於自己的諸侯。

這是趙龍和楚天最大的不同。

當然,趙龍也知道自己的做法相當危險,一旦劉備和田齊背叛,他就是下一個袁紹或者下一個袁術。

劉備不可能甘心被楚天完全吞併,所以趙龍不擔心在給予劉備兩個郡國的前提下,劉備會投靠楚天。

唯一的變數在於田齊。

田齊如果是劉備式的人物,那麼他會堅持到最後一城,如果是張魯式的人物,那麼很有可能在楚天的大軍抵達河北以後,立刻投降。

因人而異。

兩個郡國,應該可以暫時穩住田齊。

對於失去的領土,趙龍從袁紹和胡馬那裡奪回來。

只要他在河北保持霸主地位,可以指揮幾個小弟即可。

沮授說道:“許子遠爲河南世家,此次消失,定當是投靠河南的楚子謀。如此想來,黎陽兵馬必定會偷襲鄴城。”

趙龍點頭:“我已料到,此次留高熲(隋朝宰相)、審配二人守城,再以韓擒虎爲將,鄴城可保無恙。許攸背棄我等,他多半參與刺殺於我,怕我降罪。”

趙龍將刺客事件的罪名全部扣在袁紹和許攸身上。

許攸不辭而別,袁紹被軟禁,冀州世家們均認爲袁紹和許攸謀劃刺殺功高震主的功臣趙龍。許攸離開,證實了這一點。

因此,趙龍竟然獲得了冀州世家們的好感,因爲趙龍清除了袁紹帶來的河南世家,河北世家獨大。

平原,劉備得到趙龍的承諾,在擊敗胡馬以後,可以獲得河間國與渤海國,兩個郡國,作爲容身之所。

劉備使用了從國戰帶回來的隨機招募令,獲得一個謀士,與異人謀士陳溪並列。

現在的劉備謀士和武將集團開始膨脹,在暗中積蓄力量,他還不甘心放棄匡扶漢室、逐鹿中原。

“天下大勢未定,陳溪所言甚是,主公可暗中結交冀州士人。以主公的魅力,禮賢下士,則渤海、河間士人皆會跟隨主公而走。或許冀州還不是主公的立身之所。”

新來的謀士這般對劉備說道。

劉備奇道:“我生於北方,自當以冀州、幽州爲之重,天下之大,哪裡還有我劉玄德的容身之所?”

那個謀士說道:“不然。主公帳下人才濟濟,武將百員,卻缺少機遇。不妨暗中積攢力量,廣交四方諸侯。北方多虎,南方孱弱,如果將來無法在北方立足,何不到南方一試?只要時來運轉,主公必定會成就一番事業。”

劉備思索良久:“景略所言甚是。”

第八百三十五章 明王的制勝底牌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狼居胥(五)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解的霍去病第八百二十九章 貴霜王的外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立花早擊女對雜賀鐵炮衆!(補更36/1...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漢尼拔,孤軍深入!第八百一十三章 天下總無事令第一百五十章 天可汗楚天(萬賞加更)第六十五章 反攻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當飛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龐涓,曹操與郭嘉(補中午二更)第二百九十四章 魯肅,魯子敬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帕米爾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蠻族,大風暴醞釀第八百七十九章 西涼軍設立第九百五十九章 吳起上陣第九百八十三章 火燒龍山糧倉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大巾幗集齊第一百三十五章 國戰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碎葉城陷落第六百九十章 羅馬軍團對火器軍團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遠征東瀛!第二百七十七章 蒼狼白鹿!第三百一十章 青州刺史的看家英雄第三百四十四章 SSS級,漢武!第八百五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碎葉城陷落第一百九十五章 袁紹封官第三百三十二章 漠北之戰(六)第四百六十六章 王猛襲糧第五百二十二章 逃亡的劉備第七百三十七章 招募聖級英雄!(二合一)第一百九十章 美洲作物與貿易節點第二十章 三級村莊與備戰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強的孫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家的援助第四百章 六國大戰(六)第三十六章 耕者有其田第八十八章 窮兇極惡的水匪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槊龍驤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突厥文明的兵種體系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精銳盡出(求一波月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往洛陽第五百五十二章 岳飛、木華黎!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三日,敗高句麗!(四百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九百零五章 楚天的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泰山賊、黃巾與多爾袞第九百二十六章 羅馬賢帝圖拉真(補更12/100)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帳汗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十階兵種!(補更37/100)第四百九十一章 劫持宋帝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袁紹封官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新的十階兵種第九百零二章 招募拜占庭武將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四百零二章 大帝隕落!(上)第九十七章 高歌猛進第一千三十七章 俘虜潘美第三百八十五章 文明級戰爭開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糜竺、糜芳起義(補萬賞加更2/2)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漢尼拔,孤軍深入!第八百八十七章 國戰開始第一千二十六章 江左名將雲集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一百九十九章 厚顏無恥的琅琊相第六百六十二章 拯救莫斯科的英雄(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球國戰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全面戰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江東之虎來襲第七百一十四章 楊再興戰石虎(二合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七章 完勝黃巾第四百零四章 收穫第五百四十一章 又見怯薛第九百二十五章 招募東瀛隱藏武將!第九百八十七章 鉅鹿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孤竹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攻陷大型城池的收穫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七百四十三章 遼西六部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烏茲別克猛男第八百七十三章 赤霄劍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機營第五百零一章 重步戰鐵浮屠第四百八十七章 降臨開封,天崩開局第九十章 奇襲梁山泊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兩年,太子成婚第八百八十章 西涼軍的武將們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世子的第一次出征第八百零二章 破局的諸侯們第三百零五章 烏龜戰術第九百零八章 佈陣(補更6/100)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子儀第九百四十四章 啓用羅馬鷹旗!(補更18/100)第三百八十二章 穆桂英第九百二十九章 五大領主聯軍(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皇級,鐵錘查理第六十二章 苦戰
第八百三十五章 明王的制勝底牌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狼居胥(五)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解的霍去病第八百二十九章 貴霜王的外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立花早擊女對雜賀鐵炮衆!(補更36/1...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漢尼拔,孤軍深入!第八百一十三章 天下總無事令第一百五十章 天可汗楚天(萬賞加更)第六十五章 反攻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當飛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龐涓,曹操與郭嘉(補中午二更)第二百九十四章 魯肅,魯子敬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帕米爾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蠻族,大風暴醞釀第八百七十九章 西涼軍設立第九百五十九章 吳起上陣第九百八十三章 火燒龍山糧倉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大巾幗集齊第一百三十五章 國戰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碎葉城陷落第六百九十章 羅馬軍團對火器軍團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遠征東瀛!第二百七十七章 蒼狼白鹿!第三百一十章 青州刺史的看家英雄第三百四十四章 SSS級,漢武!第八百五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碎葉城陷落第一百九十五章 袁紹封官第三百三十二章 漠北之戰(六)第四百六十六章 王猛襲糧第五百二十二章 逃亡的劉備第七百三十七章 招募聖級英雄!(二合一)第一百九十章 美洲作物與貿易節點第二十章 三級村莊與備戰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強的孫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家的援助第四百章 六國大戰(六)第三十六章 耕者有其田第八十八章 窮兇極惡的水匪第七百一十五章 黑槊龍驤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突厥文明的兵種體系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精銳盡出(求一波月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往洛陽第五百五十二章 岳飛、木華黎!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三日,敗高句麗!(四百訂閱)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九百零五章 楚天的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 泰山賊、黃巾與多爾袞第九百二十六章 羅馬賢帝圖拉真(補更12/100)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帳汗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十階兵種!(補更37/100)第四百九十一章 劫持宋帝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袁紹封官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新的十階兵種第九百零二章 招募拜占庭武將第一百二十章 國戰預告(下)第四百零二章 大帝隕落!(上)第九十七章 高歌猛進第一千三十七章 俘虜潘美第三百八十五章 文明級戰爭開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糜竺、糜芳起義(補萬賞加更2/2)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漢尼拔,孤軍深入!第八百八十七章 國戰開始第一千二十六章 江左名將雲集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一百九十九章 厚顏無恥的琅琊相第六百六十二章 拯救莫斯科的英雄(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球國戰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全面戰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江東之虎來襲第七百一十四章 楊再興戰石虎(二合一)第七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七章 完勝黃巾第四百零四章 收穫第五百四十一章 又見怯薛第九百二十五章 招募東瀛隱藏武將!第九百八十七章 鉅鹿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孤竹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攻陷大型城池的收穫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七百四十三章 遼西六部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烏茲別克猛男第八百七十三章 赤霄劍第四百三十五章 神機營第五百零一章 重步戰鐵浮屠第四百八十七章 降臨開封,天崩開局第九十章 奇襲梁山泊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兩年,太子成婚第八百八十章 西涼軍的武將們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世子的第一次出征第八百零二章 破局的諸侯們第三百零五章 烏龜戰術第九百零八章 佈陣(補更6/100)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子儀第九百四十四章 啓用羅馬鷹旗!(補更18/100)第三百八十二章 穆桂英第九百二十九章 五大領主聯軍(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皇級,鐵錘查理第六十二章 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