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青州刺史的看家英雄

“趙公子和田忌都已經戰敗,唯有你,可以守齊國。一切就委託先生了。”

平原相田齊主動送一個武將到平原郡的傳送陣,朝這個武將作揖。

他已經聽聞營陵之戰的結果,趙公子和田忌的青州軍團被擊敗,於是只好使用他的底牌。

這個武將,本來是田齊的退路,此時徐州牧楚子謀的軍團其疾如風,侵掠如火,有席捲整個青州的趨勢。

平原相田齊已經升遷爲青州刺史,他不能坐視楚天佔領青州。

“請主公寬心。只要兵糧足夠,即使樂毅親至,末將也可以守住臨淄。”

“我正是信任先生的能力,這才請先生臨危受命啊。”

這個武將通過傳送陣,抵達青州齊國的治所臨淄,同時帶來的還有大量的守城器械零件。

趙公子和田忌一路撤退,望見堅固的臨淄城,這才稍微安心。

臨淄城是一座大型城池,多爾袞和吳三桂使用人海戰術,爲趙公子攻陷此城。趙公子也想不到臨淄會成爲自己的退路。

他分兵將臨淄周圍村莊城鎮的人口遷移到臨淄,準備死守臨淄,堅持堅壁清野的戰術,逼退楚子謀。

這一次他得到新上任的青州刺史田齊更加慷慨的支援——田齊派出了用作底牌的武將協助他堅守臨淄。

“哪一個武將有信心可以擋住樂毅的攻勢?”

趙公子不禁疑惑。

徐州軍團傾巢而出,所到之處,無不粉碎,除非是傳奇名將,否則難以阻擋。

田忌沒有孫臏的配合,發揮的戰鬥力並不算高,被楚天、花木蘭、聖女貞德的近衛軍團夾擊,很快就戰敗。

但青州刺史田齊卻有信心,這個武將可以阻擋徐州軍團。

如果對方是世之名將,爲何不盡早派來支援自己?

趙公子想到如此,又對青州刺史有些不滿,他對田忌說道:“如果青州刺史有世之名將,應當儘早使用,而不是等到我戰敗,這纔派遣名將前來。”

田忌說道:“此人是一名守將,只有堅城才能發揮其能力。縱使有其相助,也無法改變我們野戰失利的局面。再者,營陵距離我們主公的地盤太遠,缺少援軍,即使是守將也難以堅持。只有臨淄,靠近濟南國、樂安國,可以源源不斷獲得支援。只要臨淄內有守將,外有援軍,必定堅不可摧。”

聽了田忌的分析,趙公子這才釋然。

沒有援軍,再厲害的守將被圍困一兩年,城池多半也要失守。

南宋時期,襄陽城遭到蒙古帝國多年攻打,遲遲沒有淪陷的原因便在於南宋朝廷不斷派來援軍支援襄陽城,牽制蒙古帝國的軍隊。當襄陽最後失守的幾個月,援軍已經被蒙古帝國徹底擊潰,再也無力支援襄陽。

青州刺史已經將臨淄作爲阻擋徐州楚子謀兵鋒的要塞。

趙公子和田忌進城時,田齊派來支援趙公子的守將正組織士兵和鄉勇加固城防,將臨淄打造成銅牆鐵壁。

目前趙公子仍然是臨淄的領主,他主動向青州刺史派來的武將詢問:“可問閣下的姓名?”

那個武將答道:“青州刺史部將田單。”

田單!

趙公子這回徹底明白爲何青州刺史信誓旦旦,聲稱可以守住臨淄,原來他派來的武將是田單!

戰國時期,燕國上卿樂毅率領五國聯軍伐齊,破齊軍,然後以燕軍連下齊國七十城,齊國只有即墨、莒兩座城池堅守。其中即墨的守將就是田單。

田單守城,樂毅數年不克。後來燕王病故,田單使用離間計讓新上任的燕王換走樂毅,再使用火牛陣大破燕軍,斬燕將,恢復齊國!

如果有田單守城,那麼臨淄確實可以穩如泰山,還有機會收復北海國、東萊郡。

“難怪田齊可以坐擁平原郡、濟南國、樂安國三個郡國,看來他的麾下也有幾個名將。”

趙公子明白青州刺史田齊可以擁有半個青州,也不簡單。

趙公子麾下有薛萬徹、太史慈、多爾袞、吳三桂、管亥,這才佔領半個青州,而有能力存活下來的諸侯,底下多多少少都有一批名將支撐。

既然有田單擔任守城主將,趙公子暫時不用擔心被消滅,於是儘可能往臨淄囤積糧草,用以長期堅守。

楚天已經率領軍團進入齊國,直撲齊國治所臨淄。

一舉拿下臨淄,他就擁有半個青州。

“管亥麾下的黃巾軍稟報,管亥在亂軍中爲趙公子的騎都尉薛萬徹所殺。”

楚天招降管亥以後,擅自發難的管亥竟然不敵薛萬徹,作爲叛徒的他被薛萬徹以五千騎兵討平,不敵身亡。

“管亥的武力還不錯,不過終究不是連李世民都誇獎的猛將薛萬徹的對手。”

楚天意外管亥戰死,還以爲可以獲得管亥的效忠。

將軍百戰死,任何武將都有可能犧牲。

花木蘭在營陵之戰被田忌軍團的弓弩射中一箭,因此受傷,她被楚天劈頭蓋臉訓斥一頓,默不作聲。

不僅是花木蘭,連帶頭衝鋒的聖女貞德也被連帶訓斥。

“鑑於你衝動的表現,距離你返回法蘭西的時間多加一個月。”

楚天壓榨聖女貞德的勞動力。

貞德十分委屈,又不敢反駁,否則楚天又要找藉口延長她回到法蘭西的時間。

如非必須,楚天不希望這羣武將帶頭衝鋒。現在徐州軍團兵強馬壯,派遣士兵上前,便可以結束戰鬥。

樂毅被楚天留在營陵繼續圍攻太史慈。

太史慈堅守的營陵是一根背刺,如果不攻拔營陵,一旦趙公子和田齊聯手反攻,北海國可能很快就會失守。

楚天親自率領五萬人進攻齊國。

深入敵境,頗爲危險。

楚天一路猛追猛打,齊國有兩個縣望風而降。

齊國一共有六個縣,其中兩個縣被楚天佔領,相當於楚天佔領齊國三分之一的領地。

再加上北海國、東萊郡,此次征伐至少可將青州的兩個郡國和齊國一部併入楚天的勢力範圍。

楚天的領土從六個郡國變爲八個郡國和齊國一部、沛國一部。

楚天的野心不僅如此,他要將齊國全部攻陷。

五萬以騎兵爲主的軍團快速推進到齊國治所臨淄,已經可以望見臨淄雄偉的城牆以及部署在城牆上的青州弓弩手。

臨淄守軍得知徐州牧親征,大爲恐懼,立即緊閉城門,堅守城牆。弓箭手登上箭塔,鄉勇操縱牀弩,奮力絞軸,鋒利的弩箭對準下方的騎兵。

守將田單與田忌、趙公子親自來到城牆上,觀察下方威風凜凜的徐州軍團,即使田單都不免擔憂:“好在敵軍以騎兵爲主,否則臨淄危矣。”

“田將軍可有把握守此城?”

“十有八九可守。”

田單也不敢將話說死,對面畢竟是目前東漢最強勢的諸侯。

東漢沒有第二個諸侯敢同時對周圍的諸侯開戰,在短時間內轉戰四州,接連擊敗強敵,開疆拓土三又三分之一個郡國。

田單又說道:“我等可故意示弱,安排少量鬥志低落的潰兵於城牆堅守。如果徐州牧中計,主動攻打此城,他一定受挫。一旦敵軍士氣低落,我軍反擊,徐州牧必敗無疑。”

“我還真想看楚子謀強攻臨淄,然後受挫的模樣。他上次受挫還是在徐州之戰。未免太過一帆風順。”

趙公子崛起時,遇到挫折的次數比楚天還多。

東漢沒有一個諸侯的崛起一帆風順,只不過沒人關心罷了。

田忌推測:“楚子謀年輕氣盛,在青州接連獲勝,信心膨脹,以爲我們將士鬥志全無,必定會強攻臨淄,想要畢全功於一役,佔領整個齊國。”

田單同樣附和:“年少輕狂,便是這般。驕兵必敗。”

田單故意給楚天下了一個陷阱,令從營陵戰場潰敗的守軍守城,引誘楚天強攻臨淄,挫敗楚天的士氣,再用火牛陣反攻。

只要楚天中計,那麼徐州軍團就會反勝爲敗。

趙公子看向城下:“楚子謀,田齊已經派出作爲底牌的英雄,你是否會主動攻打臨淄,然後撞得頭破血流?”

楚天騎着戰馬來到城下仰視臨淄,後方是數萬精銳騎兵。他挾持勝利之威,一路取勝,全軍從上到下,確實有些浮躁。即使薛仁貴、花木蘭等人都認爲齊國唾手可得。

不只如此,比楚天更年輕的魯肅也主張進攻。

房玄齡稍微冷靜,還在觀察局勢。

陳慶之、曹劌不發表意見。徐州牧對齊國的攻勢勝敗,與他們的關係不大。

“攻陷臨淄,齊國就會是我的第九個郡國,然後進攻樂安國、濟南國,將青州在黃河以南的土地全部納入勢力範圍。”

楚天在猶豫是否該強攻臨淄。

臨淄守軍看上去神情疲憊,士氣低迷,應該是在營陵之戰潰逃的青州士兵。只要發起強攻,應該很容易攻陷臨淄。

“主公,夏姑娘的書信!”

楚天打算強攻臨淄時,留守後方的夏天涼遣人送來書信。

楚天拆開牛皮袋,取出帶有一絲清香的書信,裡面是娟秀的字跡。

信中內容大概是夏天涼在後方聽說徐州軍團高歌猛進,勸說楚天要保持冷靜,並告知楚天,臨淄城的守將可能是歷史上有名的防守型武將田單,請楚天小心謹慎。如果不能攻陷,可暫時停止進軍,消化已經佔領的地盤。

“夏姑娘知我也。”

楚天閱畢,像是被人澆了一盆冷水,急於統一青州的他迅速冷靜下來。

如果情報屬實,田單堅守擁有大量人口的臨淄,他還真打不下來。

不僅是楚天無法攻陷,即使樂毅想要攻陷臨淄,也難以做到。

“我們撤軍,在劇縣囤重兵,守北海國。”

楚天的提議驚動所有武將。

即使是聖女貞德也不禁意外:“我們士氣高漲,爲何要撤退?”

“這是命令。”

“哼……”

聖女貞德被楚天的話堵住,不滿地嘟囔。

楚天的撤軍命令讓熱衷於開疆拓土的武將們不是很滿意,魯肅也頗有微詞。

房玄齡作爲軍師,似乎看出什麼端倪,於是支持楚天撤兵,鞏固已經佔有的地盤。

房玄齡又提議將齊國投降的兩個縣的人口遷往北海國,補充北海國的人口,尤其是填充北海國治所劇縣的人口,將劇縣打造爲軍事重鎮,窺視齊國,同時阻擋青州勢力反攻北海國和東萊郡。

楚天同意房玄齡的建議,將齊國兩縣的人口遷移到北海國劇縣。目前楚天不缺少地盤,缺少人口。

齊國的臨淄在趙公子手中,這兩座投降的縣難守,還不如將人口遷走,讓趙公子難受一番。

楚天拍了拍房玄齡的肩膀,他很少對部下使用異人間表示親近的動作:“軍師,這還要感謝你啊。”

房玄齡一頭霧水。饒是房玄齡擁有很高的智力,也不知道楚天爲何會突然表揚他。

楚天將夏天涼的書信遞給房玄齡,房玄齡這才釋然。

房玄齡沒有上帝視角,他受到四周環境的影響,只能通過簡單的觀察做出判斷,無法得知對方更換了守將。有足夠的情報,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如果這個田單果真是頂級守將,無怪夏姑娘會建議撤軍。”

“若我知道對手擁有田單,便不會攻來臨淄了。不過我們不能就這樣撤退。”

楚天決定撤軍,爲了表達自己的不滿,在臨走前命令士兵朝着城牆上的守軍辱罵一番,耀武揚威,這才離開。

臨淄守軍不敢追擊擁有大量精銳騎兵的徐州軍團,只能眼睜睜看着徐州軍團揚長而去。

趙公子還期待田單上演一場精彩的反敗爲勝戰役,結果楚子謀帶兵在城下溜了一圈,竟然就此撤軍。

“楚子謀狡猾如狐。”

田單已經準備好火牛陣和大量的防禦器械,這下可好,楚子謀根本沒有上當,該撤軍時絕不含糊。

田忌也感慨:“這次倒是我們失算。”

楚天軍團不僅辱罵臨淄守軍,而且不急不緩地將齊國兩個縣的人口趕到北海國,做盡壞事。臨淄守軍對此同樣無能爲力,他們不敢出城與徐州軍團交戰啊。

第八百六十二章 瓜分波蘭王國(正常更新)第四百二十四章 葉卡捷琳娜的求援第八十五章 單挑花木蘭的糜芳第九十八章 周亞夫與吳三桂的首次交鋒第三百九十一章 漢帝國遠征(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倒下的強敵(補昨晚)第六百一十一章 呂布與兀良合臺第四百二十五章 楚子謀在行動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強的孫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東西方領主的大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斬僞聖級猛將第四十二章 攻打水寨第三百三十七章 封狼居胥(求月票以及補加更6/6)第八百三十六章 紅衣大炮第六百九十六章 阿提拉與帖木兒(補上週日常更新4/4)第三百五十五章 沛國到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文明邊界開放第六十三章 劉關張第四百零九章 怯薛,怯薛!第六十四章 長社戰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混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江東猛將第七百九十章 史詩戰場第二百二十章 項燕與楊無敵第六百五十二章 俘虜蕭綽(二合一)第八十一章 戰功兌換第六百三十三章 帖木兒與蕭綽第八百七十九章 西涼軍設立第四百四十五章 箭術對決,黃忠與夏侯淵第三十二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七百七十九章 高麗海戰(補昨晚)第九百二十四章 搶英格蘭人的獎勵第五百三十六章 帝姬與祥瑞第五十七章 鉅鹿郡戰場第一千四十八章 定軍山,大戰起!(補更21/100)第六百一十三章 翻越天山的漢軍第一千五十六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八百一十四章 遼西烽火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金將兇猛第八百一十四章 遼西烽火起第五百六十章 窩闊臺汗國滅亡第八百六十八章 火燒渭北第二百二十三章 觀星臺與羣雄割據第二百八十六章 貂蟬與漢樂府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北之戰(五)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宿命對決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奪洛陽的董卓與袁紹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強的孫策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遼東軍VS英格蘭王國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國戰,文明碰撞!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夏軍來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守家人選第四百八十章 飛將李廣第三百零二章 董卓死,天下亂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俘虜太陽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瓜分波蘭王國(正常更新)第三百一十八章 徐州牧成親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五百八十六章 血戰輪臺(補更2/20)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呂玲綺第二百三十一章 糜竺、糜芳起義(補萬賞加更2/2)第五百一十七章 鏖戰滏口陘第一千七十六章 波斯帝國來使(補更25/100)第一千五十七章 漢中之戰結束第一百八十三章 戰鷹立功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重傷第七十二章 董卓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泰山賊昌豨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六百二十八章 獎勵唐詩三百首第八百六十一章 第二任蒙古大汗的野望(正常更新)第六百三十八章 遼東軍與交州軍第六百一十一章 呂布與兀良合臺第五百七十四章 秦良玉第七百六十四章 來自南蠻的援軍第九十三章 三級鎮子與強敵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烏茲別克猛男第二百一十六章 向董卓要官(補萬賞加更1/2)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袍,白袍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秦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李牧、廉頗聯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火燒藤甲第一百六十章 石灰火馬陣第八百五十五章 南蠻危機(補昨晚)第九百六十六章 蒙古式大迂迴!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封徐州官吏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野心(兩百月票)第一千三十九章 俘虜虎癡第四百零八章 蒙古帝國,探馬赤!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四百七十章 夜戰第八百五十章 孫堅的新條件(補中午)第八十五章 單挑花木蘭的糜芳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印度戰象和女真騎兵第九百八十三章 火燒龍山糧倉第五百三十二章 四大軍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遼東的對手第一千四十一章 南朝猛將蕭摩柯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唐名帥
第八百六十二章 瓜分波蘭王國(正常更新)第四百二十四章 葉卡捷琳娜的求援第八十五章 單挑花木蘭的糜芳第九十八章 周亞夫與吳三桂的首次交鋒第三百九十一章 漢帝國遠征(下)第八百四十五章 倒下的強敵(補昨晚)第六百一十一章 呂布與兀良合臺第四百二十五章 楚子謀在行動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強的孫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東西方領主的大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斬僞聖級猛將第四十二章 攻打水寨第三百三十七章 封狼居胥(求月票以及補加更6/6)第八百三十六章 紅衣大炮第六百九十六章 阿提拉與帖木兒(補上週日常更新4/4)第三百五十五章 沛國到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文明邊界開放第六十三章 劉關張第四百零九章 怯薛,怯薛!第六十四章 長社戰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混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江東猛將第七百九十章 史詩戰場第二百二十章 項燕與楊無敵第六百五十二章 俘虜蕭綽(二合一)第八十一章 戰功兌換第六百三十三章 帖木兒與蕭綽第八百七十九章 西涼軍設立第四百四十五章 箭術對決,黃忠與夏侯淵第三十二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七百七十九章 高麗海戰(補昨晚)第九百二十四章 搶英格蘭人的獎勵第五百三十六章 帝姬與祥瑞第五十七章 鉅鹿郡戰場第一千四十八章 定軍山,大戰起!(補更21/100)第六百一十三章 翻越天山的漢軍第一千五十六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八百一十四章 遼西烽火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金將兇猛第八百一十四章 遼西烽火起第五百六十章 窩闊臺汗國滅亡第八百六十八章 火燒渭北第二百二十三章 觀星臺與羣雄割據第二百八十六章 貂蟬與漢樂府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北之戰(五)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宿命對決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奪洛陽的董卓與袁紹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強的孫策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遼東軍VS英格蘭王國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國戰,文明碰撞!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夏軍來襲第一百九十四章 守家人選第四百八十章 飛將李廣第三百零二章 董卓死,天下亂第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俘虜太陽王第八百六十二章 瓜分波蘭王國(正常更新)第三百一十八章 徐州牧成親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五百八十六章 血戰輪臺(補更2/20)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呂玲綺第二百三十一章 糜竺、糜芳起義(補萬賞加更2/2)第五百一十七章 鏖戰滏口陘第一千七十六章 波斯帝國來使(補更25/100)第一千五十七章 漢中之戰結束第一百八十三章 戰鷹立功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重傷第七十二章 董卓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泰山賊昌豨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六百二十八章 獎勵唐詩三百首第八百六十一章 第二任蒙古大汗的野望(正常更新)第六百三十八章 遼東軍與交州軍第六百一十一章 呂布與兀良合臺第五百七十四章 秦良玉第七百六十四章 來自南蠻的援軍第九十三章 三級鎮子與強敵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烏茲別克猛男第二百一十六章 向董卓要官(補萬賞加更1/2)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袍,白袍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秦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李牧、廉頗聯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火燒藤甲第一百六十章 石灰火馬陣第八百五十五章 南蠻危機(補昨晚)第九百六十六章 蒙古式大迂迴!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封徐州官吏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野心(兩百月票)第一千三十九章 俘虜虎癡第四百零八章 蒙古帝國,探馬赤!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四百七十章 夜戰第八百五十章 孫堅的新條件(補中午)第八十五章 單挑花木蘭的糜芳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印度戰象和女真騎兵第九百八十三章 火燒龍山糧倉第五百三十二章 四大軍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遼東的對手第一千四十一章 南朝猛將蕭摩柯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唐名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