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陳羣父子

經過幾次拉鋸,吳玠軍團退走,徐州大軍攻陷博望,控制通往襄漢的隘道。

博望北負伏牛山,南面隱山,西倚白河,荊州聯軍想要討伐中原,必須經過博望。

中原大軍也可以途徑博望坡,進入南陽盆地,進攻荊襄。

楚天讓衆人在博望休整,打探敵人在宛城的部署。

宛城已經不是楚天的勢力範圍。

夏天涼率領大軍從後方跟來,與楚天匯合。

“我在許昌時,後方的玩家獲得情報,說唐在國戰後得到守將張巡。張巡雖然不是什麼特別厲害的統帥,但其守城的能力頂級。說唐很有可能令其駐守宛城。”

夏天涼進入許昌以後,獲得來自徐州玩家的情報,並將情報帶至楚天營中。

“張巡?他的名聲不是很好……”

楚天記得這個人,爲了守城,全城百姓都死了,可能是最狠的守將。

不過玩家諸侯除非彼此之間有深仇大恨,應該不至於到那一步。畢竟玩家之間只有華夏的概念,至於是誰統一華夏,不是問題。

即使如此,有張巡的守城加成,想要攻陷宛城,難度極高。

宛城位於荊州北部,楊十郎定會幫助說唐死守宛城。

“還有一條重要的情報,荊州軍的援軍在新野集結,準備支援宛城。”

“如此一來,我們只能放棄攻打宛城了。”

楚天現在還沒有能力進攻荊州,一旦和荊州這個龐然大物死磕,將會錯過吞併河北的機會。

在楚天的戰略計劃中,河北的優先級高於荊襄。

宛城集結將近20萬人,新野又來幾萬,後方的襄陽、江陵、江夏還在調兵,擁有守將的宛城會成爲絞肉機,將楚天的主力全部交待在宛城。

楚天盯着夏天涼:“以你來看,該當如何?”

“守方城夏道,再加以挑撥離間,荊州會和江東、益州交戰。銅雀即將統一江東,只要他無法向江北擴張,便只能向荊州進軍……對於說唐,我們也可以拉攏。”

夏天涼說出她的見解。

她所說的“方城夏道”,便是博望坡一帶,爲進出荊襄的要隘。

房玄齡和荀攸聽了她的見解,微微點頭。

這大概也是楚天的看法。

對付說唐,除了動用武力,使用懷柔政策,也未嘗不可。

楚天需要一個守將駐守博望,扼守方城夏道,阻擋荊州軍進入中原。

“夏侯惇、李典可守博望。”

楚天將兩個武將派來守博望,堵住荊州大軍的出口,然後再派一員大將守許昌,隨時支援。

“將許昌改爲潁川郡的治所。”

打定退兵的主意以後,楚天又擅自更改潁川郡的治所,計劃在許昌屯田和駐軍。

許昌一帶地形平坦,適合屯田,孔伷、袁術、說唐一度都在該地屯田,現在全都便宜了楚天。

前往宛城偵查的鐵鷹斥候帶回的情報,與後方玩家打聽的情報相差無幾,宛城的防禦工事齊全,而在新野,一支大約七八萬人的援軍集結,在大將文聘和其他武將的統帥下,準備北上增援,將宛城變成一處修羅場。

汝南郡有數萬人利用傳送陣抵達宛城,加固宛城的城防。

確定消息無誤以後,楚天秘密退師,親自統帥大軍,移駐許昌。

豫州基本被楚天佔領,但人心尚未平定,楚天需要坐鎮豫州,重新調整豫州的官吏結構。

“楚子謀退兵了!”

宛城的楊十郎、說唐得知楚天退兵,在鬆了一口氣之餘,又不禁感到遺憾。

如果可以在荊州和楚天進行一場大戰,或許可以反敗爲勝。

“我的豫州軍士氣已盡,一年半載,無法進取中原。”

說唐清點兵力,損失慘重。

由於說唐在汝南郡經營多年,深得人心,大約有五萬人前來投靠於他。

但說唐發現少了一個最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大樹將軍馮異。

馮異是他麾下僅次於郭子儀的統帥,對說唐也算是忠心。馮異不來宛城,那麼只有一個可能——戰死或者被俘虜。

不僅是馮異,汝南郡的傳送陣已經失效,說明汝南郡的治所平輿(駐馬店)失守。即使仍然有百姓忠於說唐,也被堵在汝南郡,無法來到宛城。

“馮異、程咬金還有整個豫州……這次的損失相當之大。”

說唐心態處於崩潰的邊緣。

他好不容易佔領豫州,苦心經營汝南郡多年,結果就這樣便宜了楚天。

汝南郡的人口和農業,在說唐的經營下相當不錯,可能比琅琊國還要富裕。

“既然楚子謀退兵,那麼我將返回襄陽,南陽郡交給你來防守。這一次,我的損失也不小。”

楊十郎也嘆道。

楊延昭被抓,各個軍團皆有兵馬折損,他的損失之大,讓他沒有能力吃下說唐的兵馬。

此時他只能與說唐合作,才能保住荊州。

說唐問道:“你打算怎麼辦?僅僅只有荊州,不是楚子謀的對手。”

“在襄陽、江陵、洞庭湖一帶屯田,操練水師。如果有可能,統一長江以南,又或者,等楚子謀主力進攻河北時,再進圖中原。”

楊十郎開始着手退兵之事。

……

汝南郡,平輿城,兵臨城下。

城門打開,一羣官吏出來,向兗州、徐州聯軍投降。

並非所有人都願意追隨說唐,畢竟識時務者爲俊傑。

其中兩個文臣捧着豫州牧的官印,代表豫州的屬吏,迎接大軍入城。

“你們是何人?”

曹操披着紅袍,眯着小眼睛。

那對父子答道:“潁川許縣人氏陳紀、陳羣,爲豫州牧屬吏,豫州牧棄守汝南,故願降兗州牧。”

“原來是陳紀。”

曹操對這個曾經活躍在洛陽的士人有印象。

陳紀、陳羣父子算是潁川世家的人物。

天下世家,以潁川、南陽、汝南一帶最爲活躍。

陳紀、陳羣父子不但獻出豫州牧的官印,而且還交出記載豫州各郡縣人口錢糧的賬簿。

說唐作爲玩家領主,推行的政策與楚天基本上相差無幾,比如統計人口、察舉制和科舉制結合……

當然,贏家通吃,說唐種田的成果全部成爲楚天的戰利品。

……

冀州鄴城,周亞夫兵臨城下,引起城中守軍的慌張。

這是鄴城第二次被圍城。 wωω¤Tтká n¤c○

帶路的不是別人,而是南下投靠楚天的謀士許攸。

許攸試圖說服守將,但趙龍已經換了心腹高熲(jiong)、韓擒虎,各個城門都是趙龍的人,許攸無法動搖鄴城守軍。

周亞夫見趙龍留下三萬士兵守鄴城,一萬五千士兵守邯鄲,互爲犄角,一時間難以攻陷,於是改變戰術。

他帶來黎陽的平民收割鄴城一帶的小麥,將鄴城今年種植的小麥收走部分,讓鄴城陷入缺糧的局面。

不僅如此,周亞夫還遷走鄴城附近村鎮的百姓,填充黎陽的人口,加固黎陽。

韓擒虎見狀,不由大怒,率領一隊騎兵出城襲擊周亞夫的營地。

周亞夫設下伏兵,夾擊韓擒虎。

韓擒虎本想豬突周亞夫的將旗,活捉周亞夫。

不過楚天專門安排李廣作爲周亞夫的副將,便是爲了保護周亞夫,以及加強周亞夫軍團的進攻能力。

李廣一箭險些射殺韓擒虎,韓擒虎留下幾百騎兵的傷亡以後,逃回鄴城。

周亞夫繼續不急不緩地收割小麥、遷徙人口。

根據杜如晦的粗略統計,一共虜獲人口6萬、糧草15萬單位,足以滿足15萬人一年的用度。

高熲和韓擒虎兩人爲了確保鄴城萬無一失,只能死守鄴城,不敢傾巢而出。與許攸的判斷一樣,鄴城人心未定,一旦高熲和韓擒虎率領主力出城與周亞夫決戰,鄴城內部多半會發生叛亂,因此高熲不敢冒險。

韓擒虎倒是敢莽一波,卻受制於高熲。

高熲認爲韓擒虎不是周亞夫的對手,只給韓擒虎部分兵力,不斷騷擾周亞夫派出割麥的小隊。

周亞夫遭到韓擒虎的侵襲,無法帶走所有的小麥,不過已經給鄴城不小的打擊。

收割的糧草,完全足夠黎陽的守軍一年的用量。

另外,杜如晦組織民夫,趁着趙龍北上與胡馬交鋒、鄴城自顧不暇之際,前去開鑿運河,將淇水引入白溝,使白溝的水位上升。

白溝溝通兗州、黎陽、鄴城,也就是說,白溝的水位上升後,兗州的運糧船可以進入冀州。以後楚天的主力平定河北,基本不用擔心糧草不足。

這也在許攸的計策之中。

趙龍爲了儘快擊敗胡馬,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不僅僅是對劉備、田齊的妥協,還讓出黎陽,被周亞夫佔領。

周亞夫和杜如晦就在他的眼皮底下搞小動作,他卻無力分兵擊敗周亞夫。

周亞夫、杜如晦兩人很明顯在爲楚天平定河北做準備。

黎陽城在兩人的經營下,成爲一座位於河北的要塞,又有運糧船源源不斷進入白溝,將士兵、糧草和兵器運到黎陽……

“可惡,周亞夫,還有杜如晦……”

此時進入常山國與胡馬對峙的趙龍收到心腹高熲的報告,他在楚天勢力的探子已經得到相應的情報,攻佔黎陽的是周亞夫和杜如晦兩人。

周亞夫發揮穩定,想要重創周亞夫,將他從河北趕到河南,除非趙龍親自率領大軍南下。

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杜如晦對於趙龍而言卻是難纏的人物。

楚天麾下的謀士文臣太多,杜如晦平時沒有多少表現的機會,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杜如晦與房玄齡是同一個級別的謀士,還是文臣。

當杜如晦有機會獨當一面時,他變成了令趙龍頭疼的大魔王。

一個既擅長智謀,又擅長內政的人物,搭配沉穩的周亞夫,賴在河北黎陽,趕也趕不走。

“令高熲、韓擒虎按照既定的計劃,繼續死守。鄴城最爲重要,損失部分糧草,還可以從其他郡縣運來。”

趙龍被周亞夫、杜如晦弄的心情煩躁,仍然將重心放在擊敗胡馬一事上。

劉備和田齊得到趙龍裂土封王的承諾,率領部分兵馬前來支援趙龍,與胡馬展開常山國之戰。

這是冀州與幷州的博弈。

冀州趙龍佔據了優勢。

趙龍不僅僅擁有冀州大部分土地,而且還佔領了半個幽州,有劉備、田齊作爲爪牙,胡馬僅僅只有幷州。

胡馬原本趁着趙龍與袁紹反目成仇,攻取冀州。

但趙龍快速生擒袁紹,吞併其部衆,導致胡馬的處境異常尷尬。

胡馬的幷州軍攻入冀州的常山國,趙雲的故鄉,而趙龍已經集結冀州、幽州兵馬,於常山國與胡馬的幷州軍發生遭遇戰。

“袁紹失敗太快,我不是趙龍、劉備、田齊的對手……”

胡馬面對趙龍的大軍,心生怯意。

他擁有李牧、廉頗,本應一口吞併冀州,但趙龍麾下有統帥值不在李牧、廉頗之下的楊素。

楊素可是一個狠人,隋朝滅陳朝、統一華夏的行軍元帥,後大敗突厥達頭可汗,鎮壓漢王楊諒起兵反叛,南征北戰,百戰百勝,出將入相。

除了楊素,趙龍還收服了袁紹麾下的斛律明月、蘭陵王、顏良、文丑、張郃、鞠義等猛將,又有劉備的關羽、張飛、吳漢、阿史那社爾,田齊的部將田忌、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等人相助。

“太原急報,南匈奴部落再次叛變,黑山軍有攻打太原之趨勢!”

胡馬準備放手一搏,與趙龍決一死戰時,後院再次起火!

胡馬的臉色陰沉,這是趙龍第二次用外交戰術,戲耍了他。

幷州軍不得不向後撤退,否則一旦太原失守,幷州軍將會深陷冀州,無家可歸。

“幷州軍已後撤!”

“平定幷州的時機已至。”

趙龍命令劉備向左,田齊向右,自己居中,共同夾擊幷州軍。

三路兵馬齊進,軍心動搖的幷州軍再次被擊敗!

趙龍趁勢收復井徑,攻入幷州!

劉備駐馬,望着浩浩蕩蕩的冀州軍從井徑小道進攻太原郡,不禁感慨:“兩位軍師,北方果然是虎狼之地。”

劉備認爲自身才能不弱,但在羣雄並起的北方,似乎佔不到什麼便宜。

徐州的楚子謀將曹操按在東郡摩擦,而北方的趙龍勢如破竹,連擁有李牧、廉頗的胡馬都兩次敗於他之手。

第一千五十四章 下成都,神算王猛!第一千九十三章 黃雀在後(補更30/100)第五百四十章 敦煌戰火第六十八章 大勢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聖隕騎兵!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橫掃歐陸第六百五十章 狂暴的瓦蘭吉衛隊第七百七十三章 遼東鐵騎縱橫第一百七十七章 封官與慶功宴(週末加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九州制霸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東破局第二百零五章 騎都尉胡軫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三次國戰(三)第五十二章 二級鎮子第一千七十四章 黑雲長劍都!第六百三十七章 百萬大軍伐漠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皇級,鐵錘查理第八百零三章 昆陽之戰結束第一千九十章 埃及豔后求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港口與監察機構第二百六十章 反東漢同盟形成第六百五十七章 葉卡捷琳娜的求助(二合一)第九百九十九章 大秦死戰,最後的機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擊(上)第五百零九章 南宋趙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伐青州黃巾!(週末加更)第六百章 蒙古諸王大會(補更12/20)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八百一十八章 飛將軍的弱點第九百二十八章 五大領主聯軍(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破虎牢關!第三十四章 水匪第八百一十三章 天下總無事令第八百四十六章 終於封侯!(補中午)第九十五章 周亞夫出征第四百四十二章 鄴城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東國大名來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成就完成,一縣之長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大陣營(二合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東國大名來襲!第九百零三章 霍安與凱撒第四百三十一章 國戰結束(下)第一千五十四章 下成都,神算王猛!第一百八十五章 楚天與多爾袞(加更)第四百零五章 排名第六百九十四章 匈奴未滅(二合一補上週日常更新2/4)第三百七十一章 幽州大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出征人選第一千一十一章 蒙古大汗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九章 霹靂車劉曄(補更11/20)第二百三十八章 徐州隴西互市條約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占城國,決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對手,五帝第八十六章 房玄齡的琅琊對第十六章 返回夏村第七百四十一章 慕容令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燒徐州水師第七百四十一章 慕容令之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決心(上)第一千三十一章 陳家島海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馮異第六百四十八章 五帝聯軍來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烏茲別克猛男第九百零八章 佈陣(補更6/100)第九百九十二章 項羽戰章邯!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終排名第一千一十三章 定軍山爭奪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張郃、鞠義第九百章 拜占庭兩大禁衛第九百九十四章 秦軍聯合第二百三十九章 糜竺獻妹第二十一章 黃巾浩劫(一)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河中,最後一戰!第三百零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人屠白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霍去病第三百五十五章 沛國到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關東羣雄!(下)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抄掠廬江第六百六十章 破匈人十萬大軍(二合一)第四百零三章 大帝隕落!(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埋伏馬超第八百零五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一千零八章 大迂迴,重返南蠻!第四百五十六章 求賢若渴楚子謀第七章 完勝黃巾第四百三十九章 刺客列傳第七百一十七章 夏王與冒頓單于的對決(二合一,感謝壺中日月...第七百三十二章 羅馬帝國建立第一千六十二章 漢帝國一統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賽爾柱帝國的滅亡第四百四十章 成就,摯情之劍第三百三十章 漠北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郭嘉獻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唯一的機會
第一千五十四章 下成都,神算王猛!第一千九十三章 黃雀在後(補更30/100)第五百四十章 敦煌戰火第六十八章 大勢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聖隕騎兵!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橫掃歐陸第六百五十章 狂暴的瓦蘭吉衛隊第七百七十三章 遼東鐵騎縱橫第一百七十七章 封官與慶功宴(週末加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九州制霸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東破局第二百零五章 騎都尉胡軫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三次國戰(三)第五十二章 二級鎮子第一千七十四章 黑雲長劍都!第六百三十七章 百萬大軍伐漠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皇級,鐵錘查理第八百零三章 昆陽之戰結束第一千九十章 埃及豔后求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港口與監察機構第二百六十章 反東漢同盟形成第六百五十七章 葉卡捷琳娜的求助(二合一)第九百九十九章 大秦死戰,最後的機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擊(上)第五百零九章 南宋趙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北伐青州黃巾!(週末加更)第六百章 蒙古諸王大會(補更12/20)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八百一十八章 飛將軍的弱點第九百二十八章 五大領主聯軍(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破虎牢關!第三十四章 水匪第八百一十三章 天下總無事令第八百四十六章 終於封侯!(補中午)第九十五章 周亞夫出征第四百四十二章 鄴城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東國大名來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成就完成,一縣之長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大陣營(二合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東國大名來襲!第九百零三章 霍安與凱撒第四百三十一章 國戰結束(下)第一千五十四章 下成都,神算王猛!第一百八十五章 楚天與多爾袞(加更)第四百零五章 排名第六百九十四章 匈奴未滅(二合一補上週日常更新2/4)第三百七十一章 幽州大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出征人選第一千一十一章 蒙古大汗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九章 霹靂車劉曄(補更11/20)第二百三十八章 徐州隴西互市條約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占城國,決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對手,五帝第八十六章 房玄齡的琅琊對第十六章 返回夏村第七百四十一章 慕容令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燒徐州水師第七百四十一章 慕容令之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決心(上)第一千三十一章 陳家島海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馮異第六百四十八章 五帝聯軍來襲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烏茲別克猛男第九百零八章 佈陣(補更6/100)第九百九十二章 項羽戰章邯!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終排名第一千一十三章 定軍山爭奪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張郃、鞠義第九百章 拜占庭兩大禁衛第九百九十四章 秦軍聯合第二百三十九章 糜竺獻妹第二十一章 黃巾浩劫(一)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河中,最後一戰!第三百零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人屠白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霍去病第三百五十五章 沛國到手第一百九十八章 關東羣雄!(下)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抄掠廬江第六百六十章 破匈人十萬大軍(二合一)第四百零三章 大帝隕落!(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埋伏馬超第八百零五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一千零八章 大迂迴,重返南蠻!第四百五十六章 求賢若渴楚子謀第七章 完勝黃巾第四百三十九章 刺客列傳第七百一十七章 夏王與冒頓單于的對決(二合一,感謝壺中日月...第七百三十二章 羅馬帝國建立第一千六十二章 漢帝國一統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賽爾柱帝國的滅亡第四百四十章 成就,摯情之劍第三百三十章 漠北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郭嘉獻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唯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