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益州之變

“吳起,竟然是吳起,我心甚憂啊。”

銅雀在金陵城,與義兄孫堅對飲,北望滾滾長江水,在金陵城下流淌而過,東入大海。

銅雀成爲江東吳王,中原諸侯在秣兵歷馬,準備大戰,江東這邊還在進攻荊州,荊州宋王在江東吳王的攻打下,節節敗退。

銅雀不是孫權,他可以統一江東,鎮壓山越,在江東一呼百應,進攻性十足,已經吞併大半個江夏郡,又派一支兵馬攻擊長沙郡,貪圖荊南四郡。

在江東軍發起攻勢時,銅雀不時返回金陵城,督促後勤,監視百官和江東世家。

前方,督戰的江東軍統帥是北府軍創建者謝玄,還有水師大都督周瑜。

孫堅對吳起的穩重和兇殘並重,似乎也有所忌憚:“吳起不擅長水師,未必是我們的對手……”

“我的探子有明確的消息來源,夏王在朐縣、東萊郡、濟州島升級造船廠,建造上千艘各式船隻,福船、沙船、斥候船、樓船皆有。雖然夏王下令建造的船隻多數是海船,但未必不可以在長江使用,尤其是培養的水師士卒和水手,威脅巨大。”

銅雀對楚天勢力還是有所關注,尤其是關注楚天勢力的各個港口。

很有可能,一座驚人的造船廠正在修建。

楚天招募數量龐大的船匠,動作頗大,這一點,也難以逃脫斥候的耳目。

《領主》裡,長江的江面更加遼闊,江底更深,所以,排水量幾百噸的大福船也可以在長江江面作戰。

伏波軍團可以從長江入海口,發動攻擊。

“夏王也開始重視水師了?”

孫堅的神色,與銅雀一樣凝重。

江東最大的屏障就是水師。

楚天的騎兵再強悍,吳起的步兵指揮能力再高超,也無法憑空越過長江。

“爹爹,什麼夏王?”

一個小女孩爬到孫堅背上,摟住孫堅的脖子,雖然年紀很小,但卻極其調皮。

孫堅伸手將孫尚香抱下來,放在一旁的坐墊上,一臉無奈。

這個女兒,似乎遺傳了吳縣孫家一向武勇的作風,與一般的千金大小姐,完全不一樣。

年幼的孫尚香坐立不安,仍然四處亂爬。

孫堅對此頗爲尷尬,對銅雀說道:“請義弟不要在意。”

銅雀知道孫尚香已經有習武的趨向,所以銅雀不以爲然。

“我們必須要有所準備,招募丹陽兵、山越兵,加快吞併荊州,荊州軍已經節節敗退。”

……

益州,州牧府,本土諸侯之中沒有多少存在感的劉焉發背瘡而死,其子劉璋,帶領部將劉璝、泠苞、張任、法正、黃權、龐羲、張鬆等人,披麻戴孝,爲劉焉送行。

劉焉也算是一個能人,在異人領主橫行的時候,仍然維持自己益州牧的身份,沒有徹底被異人領主打垮。

袁術、袁紹、曹操、馬騰等諸侯,已經被獲得其他朝代武將們的異人領主擊敗,或死或降,劉焉可以守住一畝三分地,已經算是不錯。

不過劉焉也就只能守住一畝三分地了,想要與經過層層遴選的異人領主還有轉戰益州的劉備爭鬥,劉焉似乎還差了一點。

劉璋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在劉焉活着時,劉璋還有人可以遮風擋雨,但劉焉一死,劉璋要面對的是一個形勢極其複雜的益州。

劉備、楊素、張道、劉安大打出手,楊十郎慫恿甘寧反叛,佔領巴西郡一部分。

可以說,益州是目前漢帝國最混亂的地區。

張鬆站在靈堂外院,向法正使了一個眼色,法正察覺到張鬆有話要說,默不作聲。

當益州的文臣武將們離開靈堂,張鬆主動找上法正。

“無需多言,莫非你要易主?”

法正還不等張鬆開口,已經揣度出張鬆的來意。

張鬆驚訝:“知我者,孝直也。你我相識,皆知道劉焉、劉璋父子不能用人。以你我的才華,如今連個縣令都不是。劉焉尚算是半個梟雄,但劉璋闇弱,雖有嚴顏、張任諸將,難以保有益州。不如另迎新主,入主成都。”

法正也嘆道:“如今天下大亂,各地諸侯雖然已經相互兼併,多足鼎立,但戰亂未止。劉璋在盛世作爲益州牧,即使平庸,也不會有太多過失。無奈羣雄逐鹿,劉璋不能成事。你以爲,何人可爲明主?”

張鬆答道:“得中原者,可得天下,最合適的明主,也許應當來自中原。可惜遠水止不了近火,益州之中,左將軍劉玄德,或許值得你我投效。”

法正對於張鬆的態度,稍微動容,很快察覺到了什麼:“莫非,劉玄德已派人前來,與你私下交涉。”

www¤Tтkā n¤℃O

張鬆更加詫異:“果然什麼都瞞不過你。左將軍之主簿陳溪,向我許諾,只需拿下益州,可令我等爲太守、將軍。一旦左將軍稱漢王,可爲尚書令、關內侯。我等在劉焉、劉璋父子麾下,連縣令都難以擔任,但左將軍卻能看中我們之才華,其中差距,猶如天壤之別,孝直切勿猶豫。現在,左將軍就在綿竹,距離成都,行軍不過數日。”

法正思忖一會,最終還是點頭。

綿竹城,劉備駐軍於此,與楊素聯手,擊敗異人諸侯張道和劉安。

張道的部將闖王李自成,被關羽在大戰中重創,軍隊稍微退卻。

形勢對劉備、楊素有利。

劉備的兩個軍師,異人陳溪、神算王猛,於涼亭對酌。

“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鬆爲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之富庶爲根本,憑藉天府之國的險阻,成就大業,易如反掌。爲何陳溪你愁眉不展?”

王猛放下酒杯,對這個異人謀士,大爲好奇。

陳溪算是少有的異人謀士,而且比起一般的謀士,還要精明,劉備能始終不被淘汰,還要多虧陳溪的出謀劃策。

“楚子謀得到良將吳起,不用一兩年,必定會挑起大戰。而如今,左將軍連益州都未能拿下……”

“張鬆、法正等人,已經決意迎接左將軍,進入成都。有了益州,以後便有了發揮的餘地。夏王想要取得天下,也不容易。”

王猛安慰憂心忡忡的陳溪。

自從河北之戰以後,陳溪就產生了心理陰影,態度悲觀。

劉備帶着關羽、張飛到來,陳溪、王猛二人起身,劉備身邊還帶着一個矮小的文臣張鬆:“我們連夜起兵,進駐成都,儘量避免過多損失。”

益州治所成都,此地的玩家發現駐紮在綿竹的劉備軍,兵臨城下!

還在守孝期間的劉璋大爲慌張,城中又發生兵變,護軍李嚴開門投降,劉備軍得以長驅直入!

“死!”

張飛率領一隊幽州突騎闖入城中,劉璋的部將劉璝率兵前來抵擋,被張飛一矛擊殺!

劉璝的部將張翼驚駭於張飛的武力,不敢抵擋,於是率領劉璝的殘衆投降。

關羽、吳漢、田豫等將領,分別前去爭奪各個城門。

沒有雄偉的城牆,各座城門的守將,將會直接面對劉備軍的攻擊!

主簿黃權慌張中找到還在守孝的劉璋:“左將軍劉備,帶兵進入成都,李嚴不戰而降,城門已經失守,請少主離開此城,前往其他郡縣避難!益州各地,仍然有人支持少主,還可以利用張道、劉安與劉備之間的關係,進行制衡,或許還有機會!”

劉璋猶豫不決:“如今守孝時間未過,豈可離開此城,做不孝之人?我父子在益州,沒有給百姓施加恩德,益州的內戰已經持續了數年之久,原本的天府之國,死傷者數以萬計。如果是因爲我的緣故,再導致成都百姓生靈塗炭,於心何忍。不如降之。”

黃權等人聽了劉璋的意思,雖然着急,卻無可奈何。

此時的劉璋六神無主,再加上成都城門已破,即使逃到其他縣抵抗,也不過是苟且多一段時間。

沒有劉璋下令反抗,張任、泠苞、鄧賢等主戰將領還是與劉備在城中交戰,試圖力挽狂瀾。

張任浴血奮戰,堵住巷口,勉強擋住劉備部將吳漢的步卒,殺傷數百人。

但最終,關羽率領一隊騎馬的刀斧手前來,大刀斬落,在張任的軍中,殺出一條通道!

他們還是無法抵擋劉備軍,被關羽擒獲!

“劉備果然在覬覦益州!”

成都城,已經有不少玩家知道劉備轉戰綿竹,遲早會佔領益州,但沒有想到劉焉一死,劉備勢力已經迫不及待進攻成都。

在經過兩三年的沉默以後,劉備勢力再次攪動風雲。

“張任、泠苞,爾等爲名將,不如爲我效力,平定益州之亂,安撫百姓。”

劉備知道張任是一員忠誠又有能力的武將,想要招募張任爲自己所用。

“吾主離世,你卻迫不及待攻打成都,可見狼子野心,我張任,不會降服於你!”

張任、泠苞、鄧賢等忠誠於劉焉、劉璋父子,即使劉備再有個人魅力,他們結仇,也不會投降。

“暫且打入地牢,與廉頗、周德威、郭崇韜等人,一起囚禁。”

劉備對張任等人誓死不降,也無可奈何,還好張鬆、法正、李嚴等人,站在了他這一邊。

第八百五十二章 四大刺客(補晚上)第一千二十三章 武力破關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子儀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往洛陽第八百四十章 伊凡雷帝,火槍對連環馬!第一百七十章 科舉與孔廟(繼續加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羣英薈萃第七百六十一章 鮮卑戰神第八百六十五章 鐵鷹銳士兵符第八百一十章 劉備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中原王朝的土木能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許攸獻策第一千三十九章 俘虜虎癡第一千五十五章 王猛與前秦三將第三百一十四章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第一千七十七章 水鏡、臥龍、鳳雛第一千七十二章 埃及的名將們第九百三十一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多爾袞與吳三桂(起點2萬推薦票)第一千七十七章 水鏡、臥龍、鳳雛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失敗的釣野伏第八百二十六章 薛仁貴戰呂布第一千零六章 章邯、趙括與陳璘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擊(上)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八百七十一章 王翦、賈詡和李斯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之戰開啓!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糜竺獻妹第七百九十四章 巨無霸第八百零九章 大戰再起第二百五十六章 阿拉伯戰馬和駱駝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君臨波斯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謀士陳平,離間之王第一千四十六章 鐵血樊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鐵木真與皇甫嵩的對決(超長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史慈第一百八十四章 薛禮與趙雲第八十二章 大唐國士無雙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三百零六章 侯景之亂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立花早擊女對雜賀鐵炮衆!(補更36/1...第四百九十五章 斬僞聖級猛將第九百四十九章 朱能破陣第四十章 三級金礦第九百一十一章 屠夫徐鳳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蒼狼白鹿!第五百三十六章 帝姬與祥瑞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第七百八十五章 傀儡大宛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破虎牢關!第八百二十五章 葉卡捷琳娜的援軍第三十五章 世界第一鎮第六百一十二章 蕭綽第三百八十六章 第三次國戰(一)第七百一十章 兆雪瑞豐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糜芳來訪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騎華雄第五百七十章 背城佈陣(含老秦面板)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夏帝,楚天歸來!(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鉅鹿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人以類聚,諸侯以實力羣分!第四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九百零三章 霍安與凱撒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人屠白起第七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三十二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賢良師楚天第九百二十章 大戰織田信長!(補更10/100)第九百九十七章 決戰前夕第六百三十七章 百萬大軍伐漠北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平侯衛青(補昨晚一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許攸獻策第六百零三章 鮮卑猛將第九百三十章 七軍會戰第四百九十章 擊敗宋江的男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孫堅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雪夜襲凌城第三百零六章 侯景之亂第五百七十章 背城佈陣(含老秦面板)第七百六十三章 遼東軍的動向第九百二十五章 招募東瀛隱藏武將!第八百五十三章 伏擊關羽(補中午)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敗織田信長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西部戰場,劉備與曹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六百章 蒙古諸王大會(補更12/20)第二百四十七章 樂毅與燕甲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合戰結束第三百三十五章 漠北之戰(九)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宿命對決第三百四十六章 霍去病的下落(補中午一更)第七百五十八章 張道的底牌第四百零九章 怯薛,怯薛!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北部的強敵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伊犁河谷之戰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
第八百五十二章 四大刺客(補晚上)第一千二十三章 武力破關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子儀第一百二十一章 前往洛陽第八百四十章 伊凡雷帝,火槍對連環馬!第一百七十章 科舉與孔廟(繼續加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羣英薈萃第七百六十一章 鮮卑戰神第八百六十五章 鐵鷹銳士兵符第八百一十章 劉備出兵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中原王朝的土木能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許攸獻策第一千三十九章 俘虜虎癡第一千五十五章 王猛與前秦三將第三百一十四章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第一千七十七章 水鏡、臥龍、鳳雛第一千七十二章 埃及的名將們第九百三十一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多爾袞與吳三桂(起點2萬推薦票)第一千七十七章 水鏡、臥龍、鳳雛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失敗的釣野伏第八百二十六章 薛仁貴戰呂布第一千零六章 章邯、趙括與陳璘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擊(上)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八百七十一章 王翦、賈詡和李斯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之戰開啓!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糜竺獻妹第七百九十四章 巨無霸第八百零九章 大戰再起第二百五十六章 阿拉伯戰馬和駱駝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君臨波斯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謀士陳平,離間之王第一千四十六章 鐵血樊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鐵木真與皇甫嵩的對決(超長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史慈第一百八十四章 薛禮與趙雲第八十二章 大唐國士無雙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三百零六章 侯景之亂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立花早擊女對雜賀鐵炮衆!(補更36/1...第四百九十五章 斬僞聖級猛將第九百四十九章 朱能破陣第四十章 三級金礦第九百一十一章 屠夫徐鳳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蒼狼白鹿!第五百三十六章 帝姬與祥瑞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第七百八十五章 傀儡大宛國第二百一十二章 破虎牢關!第八百二十五章 葉卡捷琳娜的援軍第三十五章 世界第一鎮第六百一十二章 蕭綽第三百八十六章 第三次國戰(一)第七百一十章 兆雪瑞豐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糜芳來訪第二百二十五章 鐵騎華雄第五百七十章 背城佈陣(含老秦面板)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夏帝,楚天歸來!(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鉅鹿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人以類聚,諸侯以實力羣分!第四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九百零三章 霍安與凱撒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人屠白起第七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三十二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賢良師楚天第九百二十章 大戰織田信長!(補更10/100)第九百九十七章 決戰前夕第六百三十七章 百萬大軍伐漠北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平侯衛青(補昨晚一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許攸獻策第六百零三章 鮮卑猛將第九百三十章 七軍會戰第四百九十章 擊敗宋江的男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孫堅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雪夜襲凌城第三百零六章 侯景之亂第五百七十章 背城佈陣(含老秦面板)第七百六十三章 遼東軍的動向第九百二十五章 招募東瀛隱藏武將!第八百五十三章 伏擊關羽(補中午)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敗織田信長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西部戰場,劉備與曹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六百章 蒙古諸王大會(補更12/20)第二百四十七章 樂毅與燕甲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合戰結束第三百三十五章 漠北之戰(九)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宿命對決第三百四十六章 霍去病的下落(補中午一更)第七百五十八章 張道的底牌第四百零九章 怯薛,怯薛!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北部的強敵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年第五百五十六章 伊犁河谷之戰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